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96612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7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9610.X

申请日:

2009.04.20

公开号:

CN101565551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L 101/00申请公布日:20091028|||公开

IPC分类号:

C08L101/00; B32B27/12

主分类号:

C08L101/00

申请人:

管丽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跃平

地址:

200001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立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系在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在高分子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选自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单重为350g/m2~600g/m2,的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所述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中,存在明显的浸渍并埋没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中的无纺布纤维织物的薄膜防水层与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的纤维层。根据本发明,在地下管道局部修复施工方法中,所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硬化后,紧贴在地下管道内壁面,在实施修复的损坏部位就是有地下水等的浸入现象时,也可避开和地下水的混合,不发生硬化不良现象,使浸渍的硬化性树脂完全硬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包括:未硬化、浸溃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在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在高分子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选自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单重为350g/m2~600g/m2,的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所述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是当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带被制造成型之后,还处于柔软状态的时候,通过向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带的两侧表面加压、粘结无纺布而形成,以及,在所述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内侧表面的高分子塑料薄膜涂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无纺布,其单重为350g/m2~600g/m2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结构中,存在明显的薄膜防水层与纤维层,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连带浸渍并埋没于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中的无纺布纤维织物构成薄膜防水层,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构成纤维层。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设有二层。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至少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未沾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材料。

6.
  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在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在所述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所述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系在塑料内膜的两面粘贴有选自聚醋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单重为350g/m2~600g/m2的无纺布;所述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是在高分子塑料薄膜带被制造成型之后,还处于柔软状态的时候,通过向所述薄膜带的两侧表面粘结的无纺布加压、粘结而形成,以及,在所述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内侧表面被覆以高分子塑料薄膜。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薄膜带的两侧表面粘结的无纺布加压时,使得所述无纺布靠近薄膜部分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而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至少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未沾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材料,且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存在明显的薄膜防水层与纤维层,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连带浸渍并埋没于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中的无纺布纤维织物构成薄膜防水层,
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构成纤维层。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形成2组以上、由所述部分或全部地被覆在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的高分子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一管状树脂吸收材料一位于所述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管内侧表面的高分子塑料薄膜涂层顺序组成的结构。

10.
  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在地下管道局部修复施工方法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管外侧周部表面上粘附有的两面粘贴无纺布的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的径向外表面涂敷油灰,在所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管内插入压力袋,将所述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移动到地下管道内待修复的部位,对上述压力袋施以流体压迫作用,以对上述的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进行鼓胀加压,由此,使得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紧压在所述地下管道内带修复的局部内壁面上,同时,对上述压力袋内供给热媒,由此,对上述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进行加热,使上述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中的硬化性树脂硬化。

说明书

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地下管道,农业用水地下管道,工业用水地下管道,自来水地下管道,煤气地下管道等地下管道的局部修复技术的改良发明,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道局部堵漏用材料,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制造方法及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对市政排水地下管道,农业用水地下管道,工业用水地下管道,自来水地下管道,煤气地下管道等地下管道的损坏的局部进行修复,如图1所示,是把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制作成长度约500mm~1000mm的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在该材料的内部插入压力袋,使之移动到地下管道内的损坏部位。通过压力袋内流体的压迫作用,加压鼓胀上述的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以让该材料紧压在地下管道内壁面。在此状态下,在上述压力袋内供给热媒,加热上述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使上述硬化性树脂硬化以后,即可在地下管道内实施局部的内衬修复。但是,硬化性树脂在硬化的化学反应时会发生硬化收缩和硬化发热现象,虽然非常微小,但地下管道内壁面会发生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剥落,地下管道和局部内衬材之间发生间隙,在以后的地下管道内清扫工作时发生内衬材料偏离原位置的问题。
同时,如果地下管道的损坏部位有地下水发生时,浸渍在材料内的硬化性树脂和地下水混合,会发生内衬材料的一部分硬化不良的现象。
如上所述,由于局部修复用内衬材料中浸渍的硬化性树脂,在硬化时会发生硬化收缩和硬化发热,因此,需要解决地下管道内壁面发生的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剥落,清扫等的负荷引起的材料偏离原位置的问题。也就是说,局部修复用的管内衬材料在硬化后,必须紧贴在地下管道内壁面并被紧紧地固定。
同时,在实施修复的损坏部位就是有地下水等的浸入现象时,有必要保证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避开和地下水的混合,使之不发生硬化不良现象,使浸渍的硬化性树脂完全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及以上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为特征的地下管道局部修复施工方法。
使用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及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及以上述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为特征的地下管道局部修复施工方法,可以在地下管道局部修复施工方法中,使所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硬化后,紧贴在地下管道内壁面并被紧紧地固定,在实施修复的损坏部位就是有地下水等的浸入现象时,也可避开和地下水的混合,便之不发生硬化不良现象,使浸渍的硬化性树脂完全硬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包括:未硬化、浸溃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在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在高分子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选自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单重为350g/m2~600g/m2,的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所述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是当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带被制造成型之后,还处于柔软状态的时候,通过向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带的两侧表面加压、粘结无纺布而形成,以及,在所述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内侧表面的高分子塑料薄膜涂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无纺布,其单重为350g/m2~600g/m2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中,存在明显的薄膜防水层与纤维层,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连带浸渍并埋没于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中的无纺布纤维织物构成薄膜防水层,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构成纤维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设有二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至少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未沾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在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在所述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所述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系在塑料内膜的两面粘贴有选自聚醋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单重为50g/m2,~300g/m2的无纺布;所述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是在高分子塑料薄膜带被制成型之后,还处于柔软状态的时候,通过向所述薄膜带的两侧表面粘结的无纺布加压、粘结而形成,以及,在所述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内侧表面被覆以高分子塑料薄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过向所述薄膜带的两侧表面粘结的无纺布加压时,使得所述无纺布靠近薄膜部分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而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至少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未沾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材料,且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存在明显的薄膜防水层与纤维层,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连带浸渍并埋没于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中的无纺布纤维织物构成薄膜防水层,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构成纤维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形成2组以上、由所述部分或全部地被覆在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的高分子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一管状树脂吸收材料一位于所述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管内侧表面的高分子塑料薄膜涂层顺序组成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在地下管道局部修复施工方法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管外侧周部表面上粘附有的两面粘贴无纺布的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的径向外表面涂敷油灰,在所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管内插入压力袋,将所述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移动到地下管道内待修复的部位,对上述压力袋施以流体压迫作用,以对上述的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进行鼓胀加压,由此,使得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紧压在所述地下管道内带修复的局部内壁面上,同时,对上述压力袋内供给热媒,由此,对上述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进行加热,使上述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中的硬化性树脂硬化。
由于在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表面)被覆以其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由此,可以在成为外表面的无纺布上涂抹多种油灰。通过在被覆于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表面)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的无纺布外表面涂敷粘结力较强的油灰,使得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和地下管道内壁面紧密粘结,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的管内侧表面的无纺布和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紧密接合,硬化后形成一体。即,对管内壁具有强力粘结的油灰,和对外力和负荷具有抗负荷能力的、由硬化性树脂构成的硬化物,虽然由高分子塑料薄膜区分,但是,由于被粘结的无纺布把彼此结合在了一起,局部修复用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被结实地粘结在地下管道内面。
由于在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在高分子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选自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单重为350g/m2~600g/m2,的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且所述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是当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带被制造成型之后,还处于柔软状态的时候,通过向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带的两侧表面加压、粘结无纺布而形成,由此导致所述无纺布靠近薄膜部分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增强其防水及增强作用,而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至少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未沾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材料,且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因此,极大增强所述外侧无纺布与油灰或与其他层的无纺布或塑料薄膜的粘结力。
再者,由于可以把油灰作为具有橡胶弹性的粘结材料,则在硬化性树脂的硬化反应时,既使伴随有收缩发生,具有弹性功能、可收缩的油灰也会发生相应的伸缩,而不会发生粘结力下降的现象。
同时,如果需修复的地方有地下水浸入时,可以通过选择使用具有止水效果、粘结性高的油灰,由此,既可止住地下水的浸入,也可以得到粘结力。并且,因为有高分子塑料薄膜的存在,该高分子塑料薄膜便硬化性树脂和外部区分,不会发生地下水和硬化性树脂混合的现象。
又,根据需要,可以把薄的树脂吸收材料作多层叠合,加工成多层构造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在浸渍了硬化性树脂后成为地下管道修复用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的管内衬材料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剖视图。
图3为使用于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中的其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的剖视图。
图4为使用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对地下管道内进行局部修复时的工况示意图。
图5为进行图4所示的修复时,管内衬材料中再翻转插入内层管内衬材料的示意图。
图6为使用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对地下管道内进行局部修复后,地下管道局部修复处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两面粘贴无纺布的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剖视图。
图中,1为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2a为树脂吸收材料,2b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内层树脂吸收材料,3为高分子塑料薄膜,4为其两面粘贴无纺布的管状双面粘贴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5为油灰,7为无纺布,8为高分子塑料薄膜,9为旧地下管道,10为地下管道损坏部位,11为压力袋,12为压力袋封头,13a、13b分别为温水送水、排水管,14为电视检测车,15为摄像检测线缆,16为空气管,B为锅炉,P为温水泵,17为温水槽,18为阀门,19为压力表,20为橡胶滚筒,C为空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如图8所示,如下所述地形成:在以往的作为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使用的未硬化的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a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在高分子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选自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单重为400g/m2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4,在所述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a的管内侧表面具有高分子塑料薄膜涂层3。
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中,存在明显的薄膜防水层与纤维层,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连带浸渍并埋没于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中的无纺布纤维织物构成薄膜防水层,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构成纤维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设有二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浸渍并埋没、具有无纺布纤维及其织物特性、位于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外侧的无纺布层,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未沾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材料。
上述位于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a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在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4,如图3、7所示,系在薄膜带8上,由滚筒20加压向着其二侧表面密贴粘结带装无纺布7而形成。
上述工序系在高分子塑料薄膜被制造出来之后,还处于柔软状态的时候实施。
用以上的方法可以制造带状的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高分子塑料薄膜。把带状的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切断成任意的长度,连接两端成为管状体,如第3图所示。这个时候结点用贴纸进行密封。用真空泵抽出被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被覆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内部的空气,自一端使液状的硬化性树脂浸渍入内,制作成管内衬材料。
上述树脂吸收材料用聚醋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丙烯纤维等的塑料纤维的无纺布,或玻璃纤维的无纺布或者纺织布,或是塑料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无纺布以及纺织布的混合体等构成。将被加工成带状的树脂吸收材切断成任意的长度,对两端进行缝制或粘贴后连接,加工成管状。
所述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高分子塑料薄膜4由聚酣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丙烯纤维等的单重为350g/m2~600g/m2、的带状无纺布的表面上,把厚度为0.50mm~1.00mm的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塑料薄膜以滚压方式,在高分子塑料薄膜制作成型后,把无纺布7放在高分子塑料薄膜二面加压形成。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如图2所示,除了在作为修复用管内衬材料使用的未硬化的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a的管内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同样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b,再在所述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b的管内侧表面具有高分子塑料薄膜涂层3之外,其他如同实施例1。所述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b的装入方法,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内翻法。
实施例3
除了所述两面粘贴的无纺布的聚酣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丙烯纤维等的单重为350g/m2之外,其他如同实施例1,制得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材料。
实施例4
除了所述两面粘贴的无纺布的聚酣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丙烯纤维等的单重为350g/m2之外,其他如同实施例1,制得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材料。
实施例5
除了所述两面粘贴的无纺布的聚酣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丙烯纤维等的单重为550g/m2之外,其他如同实施例1,制得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材料。
应用方法
在使用上述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用内衬材料1,进行地下管道局部修复之前,如图2、8所示,在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用内衬材料的外表无纺布上涂敷油灰5。油灰5的主材料是由环氧树脂、硅酮树脂、聚酷等的热硬化性树脂中加入添加剂来构成,在修复有地下水浸入的地方时,使用可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油灰。为此,选择含有异氰酸脂的聚酷、丙烯等的热硬化性树脂。
在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用内衬材料1的外表面涂上油灰5之后,在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用内衬材料1内部插入压力袋11,插入地下管道9内使之移动到所定的需修复的地方10,使压力袋11加压,把局部修复用内衬材1紧贴在地下管道内壁面,压力袋11中供给热媒,使浸渍的硬化性树脂发生硬化。在地下管道9内形成环状的硬化物,实施地下管道的局部修复,如图2、图4、图6、图8所示。
为便于使用上述地下管道局部修复用内衬材料进行地下管道检修,在进行所述管局部修复时,管局部修复用内衬材采用摄像监视车14,使材料移动到所定的地方设置。压力袋11的加压手段为空气压,供给的热媒是温水。
通过在被覆于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表面)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的无纺布外表面涂敷粘结力较强的油灰5,使得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1和地下管道9内的损坏部位10的内壁面紧密粘结,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的管内侧表面的无纺布7和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a紧密接合,硬化后形成一体。即,对管内壁具有强力粘结的油灰5,和对外力和负荷具有抗负荷能力的、由硬化性树脂构成的硬化物,虽然由高分子塑料薄膜区分,但是,由于被粘结的无纺布把彼此结合在了一起,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被结实地粘结在地下管道10内面。
再者,由于可以把油灰5作为具有橡胶弹性的粘结材料,则在硬化性树脂的硬化反应时,既使伴随有收缩发生,具有弹性功能、可收缩的油灰也会发生相应的伸缩,而不会发生粘结力下降的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的制造方法及以上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为特征的地下管道局部修复施工方法,以在地下管道局部修复施工方法中,使所述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硬化后,紧贴在地下管道内壁面并被紧紧地固定,在实施修复的损坏部位就是有地下水等的浸入现象时,也可避开和地下水的混合,便之不发生硬化不良现象,使浸渍的硬化性树脂完全硬化。

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地下管道堵漏用材料,系在未硬化、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的管外侧周部,部分或全部地被覆以在高分子塑料薄膜的两面粘贴有选自聚酯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单重为350g/m2600g/m2,的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所述两面粘贴有无纺布的管状双面无纺布高分子塑料薄膜中,存在明显的浸渍并埋没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中的无纺布纤维织物的薄膜防水层与未被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