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粗纱机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落纱设备的升降装置,尤其是集体取满管,集体放空管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众多纺织厂袭用的落纱手段还是人工落纱;现已公开的文献中,日本丰和公司的02101880.4号专利申请“粗纱机的纱锭更换装置”,涉及到自动落纱设备,其中介绍到了空、满管交换机构的升降装置部分,该技术采用螺杆机构传动升降,但由于该技术不能解决诸如升降平台与满管的配重问题、升降平台的水平调节问题等涉及升降平台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故该装置一直未见问世应用。业界亟待一种结构更为简单,运行更为可靠的,并能解决升降平衡配重问题及升降平台的水平调节问题的改进的升降装置问世。另外,袭用的吊锭在取落满管和空管时,吊锭与满管和空管之间只有一次动程,因此面对吊锭高低难以完全一致情况,不免造成取落满管和空管的成功率低的问题,这一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业界人士,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前述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升降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的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及吊装空管和满管的吊锭,其中: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升降支臂,借由该升降支臂安装一组横向轨道;该升降平台侧面对称设置一组升降平台传动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传动装置,由设置在前述升降平台侧面供该平台水平升降运行的立柱轨道和设置在该立柱轨道两端的链轮、与所述的链轮匹配设置的链条组成,在所述链条上对应设置升降支臂和配平衡重锤,升降支臂的水平支臂联接链条的一端,升降平台的固定元件与链条的另一端联接,该链条上与前述升降支臂对应的一侧,设置平衡升降平台与满管重量的配平衡重锤;
在升降平台上设置齿形带传动装置,即在横向轨道上通过滚动轴承设置的挠性齿形带,与该齿形带匹配设置齿形带轮,构成齿形带传动装置,齿形带和齿形带轮相啮合,沿滚动轴承的支撑点向下,在该齿型带的下部,安装交换空管和满管的吊锭,所述的滚动轴承的组数设置与吊锭数匹配;前述的升降平台传动装置和齿形带传动装置分别由电机驱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升降支臂由装有第一滚轮的水平支臂、过立臂与装有第二滚轮的固定元件联接构成,通过所述的滚轮沿立柱轨道升降;所述的滚轮设置与立柱轨道相匹配的凹形弧槽,该立柱轨道设置为圆柱形,以使升降平台运行更平稳,所述的固定元件上装有调节第二滚轮的调节元件,该调节元件可以是调节螺钉;所述的横向轨道设置在升降支臂的水平支臂上,该两轨道之间距等于前后排锭距,该横向轨道留有可容齿型带运行的通槽。
前述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滚轮设置沿立柱轨道的外侧运行,所述的第二滚轮设置沿立柱轨道的内侧运行。
前述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吊锭由吊锭联接元件内装弹簧和滑柱组成,所述的吊锭联接元件上部伸设与齿型带装配的联接部,该联接部设置装配孔,并留有使联接件具有挠性的通槽,该吊锭联接元件内同心设置可容置弹簧的弹簧腔,和可容置滑柱的柱塞腔,该吊锭联接元件的柱塞腔部位对称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柱与柱塞腔动配合匹配设置,该滑柱的下部设置吊锭孔,该滑柱上还设置滑柱挡,位于吊锭孔上方,该滑柱上设置弹簧芯柱,弹簧套装其上。
前述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升降平台传动装置的立柱轨道旁设置控制升降平台位移量及升降速度的行程开关。
前述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升降平台的横向轨道上设置控制吊锭位移量及初始位置的行程开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在优异的结构配置下,至少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结构更为简单,运行更为可靠;解决了升降平衡问题;解决了升降平台与满管升降过程中的配重平衡问题;降低传动功率;减少传动件的负荷与磨损;设置了水平调节元件,可调节升降平台的水平度;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在吊锭上设置滑柱,使吊锭能完成二次动程,使吊锭与满管和空管间的相对运动动程增大,即使是吊锭高底不一致,也可提高取落满管和空管的成功率;还可按位移量和位移速度的要求实现升降和空满管交换,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显著的贡献和进步,确实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好技术。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2A是本发明中吊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升降平台的横向轨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3所示,一种升降装置,由升降平台1、成组对称设置的升降平台传动装置2、设置在升降平台1上的齿形带传动装置3及吊装空管和满管6的吊锭5组成,该升降平台传动装置和齿形带传动装置分别由电机驱动;对称设置的升降平台传动装置2的组数与粗纱机的锭数匹配;
所述的升降平台1,由沿立柱轨道21运行的升降支臂12,和借由该升降支臂安装的一组横向轨道11、11’组成,所述的升降支臂由装有第一滚轮14的水平支臂121、通过立臂122与装有第二滚轮14’的固定元件123联接构成,通过所述的滚轮14、14’沿立柱轨道21升降;所述固定元件123上装有调节第二滚轮14’的调节元件1234,调正水平支臂121的水平度,该调节元件可以是调节螺钉;所述横向轨道11、11’设置在升降支臂的水平支臂121上,该两轨道之间距等于前后排锭距,该横向轨道留有可容齿型带31’运行的通槽11c;
所述的升降平台传动装置2,由设置在前述升降平台1侧面、供该平台水平升降运行的立柱轨道21和设置在该立柱轨道两端的链轮22、与所述的链轮匹配设置的链条22’组成,所述链条一端与升降平台的水平支臂121联接,另一端与升降平台的固定元件123联接,链轮、链条传动使平台2沿立柱轨道升降;在所述的链条22’上,与前述升降支臂12对应的一侧,设置配平衡重锤1’,用以平衡升降平台与满管的重量,确保装置运行可靠;所述的第一滚轮14设置沿立柱轨道的外侧运行,所述的第二滚轮14’设置沿立柱轨道的内侧运行,以使升降平台运行更平稳;
所述的齿形带传动装置3,由通过滚动轴承32设置在横向轨道11、11’上的挠性齿形带31’和与该齿形带匹配设置的齿形带轮31组成,齿形带和齿形带轮相啮合,确保传动的准确,沿滚动轴承的支撑点向下,在该齿型带的下部,安装交换空管和满管6的吊锭5,所述的滚动轴承的组数设置与吊锭数匹配;所述的齿型带轮、齿型带由电机驱动作间隙转动,进行空、满管交换,前述的滚动轴承在横向轨道内运行保证传动轻滑;
所述吊锭5由吊锭联接元件51内装弹簧52和滑柱53组成,所述的吊锭联接元件51概呈圆盖形,其上部伸设与齿型带装配的联接部511,该联接部设置装配孔511b,并留有通槽511a,以使联接件具有挠性,该吊锭联接元件内同心设置可容置弹簧52的弹簧腔512,和可容置滑柱53的柱塞腔513,该吊锭联接元件的柱塞腔部位对称设有滑槽514,所述的滑柱53与柱塞腔动配合匹配设置,该滑柱的下部设置吊锭孔531,该滑柱上还设置滑柱挡534,以使滑柱被限制在吊锭联接元件的柱塞腔513里,该滑柱挡可沿滑槽514随着滑柱上下滑动,位于吊锭孔531上方,该滑柱上设置弹簧芯柱532,弹簧套装其上,由此可实现吊锭5二次冲程工作,从而提高了取满管落空管的成功率。
所述的升降平台传动装置2的立柱轨道21旁设置控制升降平台位移量及升降速度的行程开关A、B、C、D;所述的升降平台1的横向轨道11、11’上设置控制吊锭位移量及初始位置的行程开关E、F。
粗纱机纺满纱,并被机械手取出移至粗纱机前方时,启动升降电机,升降平台携带与粗纱锭相等的空管和吊锭从上限位开关A处,快速下降至下减速位的限位开关C处,自限位开关C处至下限位开关D处之间慢速下降,平台上的吊锭和空管是间隙排列的,当吊锭伸进满管孔一段距离后即达到限位开关D处时,升降电机反转,升降平台上升到限位开关C处停止,满管即被钩住吊起,此时升降平台上的电机驱动齿形带轮,当后排第二个吊锭移至后排第一吊锭处限位开关E的位置时,齿形带移动半个锭距.使空管对准机械手,升降电机启动,令升降平台从限位开关C处下降至限位开关D处,空管即被机械手抓住,此时升降平台从限位开关D处下降至限位开关B处后快速上升,从限位开关B处快速上升至限位开关A处停止,上升平台上的电机驱动齿形带轮,使齿形带上的后排第一个满管移至空满管交换的限位开关F的位置,进行空满管交换,此后齿形带每次移动半个锭距,进行空满管交换,直至升降平台的满管全部交换为空管为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