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承载装置及具有该婴儿承载装置的婴儿照护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承载装置及具有该婴儿承载装置的婴儿照护设备.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8858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1.15 CN 203388582 U (21)申请号 201320216912.3 (22)申请日 2013.04.25 A47D 1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香港中环永吉街 8 号诚利商业大 厦 7FF 室 (72)发明人 单林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张艳美 郝传鑫 (54) 实用新型名称 婴儿承载装置及具有该婴儿承载装置的婴儿 照护设备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及具有该 婴儿承载装置的婴。
2、儿照护设备, 婴儿承载装置包 括骨架及隔挡件, 骨架具有承载空间, 隔挡件可拆 卸地跨接于骨架并遮挡承载空间以将承载空间与 外界隔开且供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连接。所述婴 儿照护设备包括 : 婴儿乘放装置, 包含本体 ; 以及 婴儿承载装置, 包含 : 骨架, 具有承载空间 ; 及隔 挡件, 可拆卸地跨接于所述骨架并遮挡所述承载 空间以将所述承载空间与外界隔开且供所述本体 组卸地连接, 其中, 所述隔挡件包含第一卡合部, 所述本体包含第二卡合部, 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 述第二卡合部相互组卸地连接。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88582 U CN 203388582 U 1/3 页 2 1. 一种婴儿承载装置, 适用于供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承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婴儿承载 装置包括 : 骨架, 具有承载空间 ; 以及 隔挡件, 可拆卸地跨接于所述骨架并遮挡所述承载空间以将所述承载空间与外界隔开 且供所述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连接, 其中, 所述隔挡件包含第一卡合部以供所述婴儿乘放 装置组卸地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及所述隔挡件中的一者 包含穿套部, 所述骨架及所述隔挡。
4、件中的另一者包含供所述穿套部穿接的承套部。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卡合凹孔以 供所述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插接。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包含卡合凸柱以 供所述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套接。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凸柱可相对于所述隔挡 件移动以选择性地伸入或突出所述隔挡件。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导引通槽以 导引所述婴儿乘放装置的移动。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
5、部包含导引斜面以 导引所述婴儿乘放装置移动至连接于所述第一卡合部。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于所述隔挡 件的末端。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于所述隔挡 件的中间段。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婴儿承载装置还包括锁扣 件, 所述锁扣件枢接于所述隔挡件以被操作来将所述隔挡件选择地锁定于或释锁于所述骨 架。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件包含枢接于所述隔 挡件的枢转部和形成于所述枢转部的两侧的操作部及锁扣部, 所述操作。
6、部被操作来带动所 述锁扣部选择地卡合于或脱离于所述骨架。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件还包含弹性部, 所述 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所述操作部和 / 或所述锁扣部以使所述锁扣部恒具有卡合于所述骨 架的趋势。 13.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件还包含弹性部, 所述 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所述隔挡件及所述操作部之间和/或所述隔挡件及所述锁扣部之间。 14.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包含与所述锁扣部相 互对应的配合部。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部。
7、及所述配合部中的 一者包含卡钩, 所述锁扣部及所述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包含可供所述卡钩卡接的卡孔。 16.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挡件具有供收容所述锁 扣件用的收容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88582 U 2 2/3 页 3 1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承载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挡件为扶手、 餐盘或前置 护栏。 18. 一种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婴儿照护设备包括 : 婴儿乘放装置, 包含本体 ; 以及 婴儿承载装置, 包含 : 骨架, 具有承载空间 ; 及 隔挡件, 可拆卸地跨接于所述骨架并遮挡所述承载空间以将所述承载空间。
8、与外界隔开 且供所述本体组卸地连接, 其中, 所述隔挡件包含第一卡合部, 所述本体包含第二卡合部, 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合部相互组卸地连接。 19.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及所述隔挡件中一者 包含穿套部, 所述骨架及所述隔挡件中的另一者包含供所述穿套部穿接的承套部。 20.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 合部中的一者具有卡合凹孔, 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合部中的另一者包含卡合凸 柱, 所述卡合凹孔及所述卡合凸柱相互组卸地卡合。 21.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9、第二卡合部具有卡合凹孔, 所述第一卡合部包含卡合凸柱, 所述卡合凸柱可相对于所述隔挡件移动以选择性地伸入或 突出所述隔挡件。 22.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 有卡合凹 孔, 所述第二卡合部包含卡合凸柱, 所述卡合凸柱可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以选择性地伸入 或突出所述本体。 23.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导引通槽 以导引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移动。 24.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包含导引斜面 以导引所述第二卡合部移动至连接于所述第一卡合部。 25. 如权利要求 1。
10、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于所述隔 挡件的末端, 所述第二卡合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侧边。 26.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于所述隔 挡件的中间段, 所述第二卡合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前边。 27.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婴儿承载装置还包括锁扣 件, 所述锁扣件枢接于所述隔挡件以被操作来将所述隔挡件选择地锁定于或释锁于所述骨 架。 28. 如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件包含枢接于所述隔 挡件的枢转部和形成于所述枢转部的两侧的操作部及锁扣部, 所述操作部被。
11、操作来带动所 述锁扣部选择地卡合于或脱离于所述骨架。 29. 如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件还包含弹性部, 所述 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所述操作部和 / 或所述锁扣部以使所述锁扣部恒具有卡合于所述骨 架的趋势。 30. 如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件还包含 弹性部, 所 述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所述隔挡件及所述操作部之间和 / 或所述隔挡件及所述锁扣部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88582 U 3 3/3 页 4 间。 31. 如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包含与所述锁扣部相 互对应的配合部。。
12、 32. 如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部及所述配合部中的 一者包含卡钩, 所述锁扣部及所述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包含可供所述卡钩卡接的卡孔。 33. 如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挡件具有供收容所述锁 扣件用的收容腔。 34.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婴儿照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挡件为扶手、 餐盘或前置 护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88582 U 4 1/6 页 5 婴儿承载装置及具有该婴儿承载装置的婴儿照护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照护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婴儿照护设备及其婴儿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13、 0002 婴儿承载装置, 例如婴儿推车, 是一种极其便利的、 用于推动婴儿的儿童用品。婴 儿乘放装置, 例如婴儿摇篮、 婴儿睡床、 婴儿安全椅等, 是一种极其便利的、 用于安置婴儿的 儿童用品。 0003 现有的婴儿推车一般包括运输本体 ( 即, 骨架 )、 设置于运输本体的轮组及座椅。 现行当需要将婴儿从婴儿摇篮、 婴儿睡床、 婴儿安全椅等移置到婴儿推车的座椅时, 皆必须 先将婴儿从婴儿摇篮、 婴儿睡床、 婴儿安全椅等中抱出来, 再安置在婴儿推车的座椅中。然 而, 此手续相当费力耗时且容易惊扰婴儿。 0004 因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婴儿乘放装置的组卸的婴儿承载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 婴儿照。
14、护设备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 其结构简单, 与婴儿乘放装置之 间的组装、 拆卸方便, 且成本较低。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照护设备, 其具有婴儿承载装置, 该婴儿 承载装置结构简单, 与婴儿乘放装置之间的组装、 拆卸方便, 且成本较低。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承载装置, 适用于供婴儿乘放装 置组卸地承载, 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载装置包括骨架及隔挡件, 骨架具有承载空间, 隔挡件可拆卸地跨接于骨架并遮挡承载空间以将承载空间 与外界隔开且供婴儿乘放装置 组卸地连接, 隔挡件包含。
15、第一卡合部以供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连接。 0008 较佳地, 骨架及隔挡件中的一者包含穿套部, 骨架及隔挡件中的另一者包含供穿 套部穿接的承套部。 0009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具有卡合凹孔以供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插接。 0010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包含卡合凸柱以供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套接。 0011 较佳地, 卡合凸柱可相对于隔挡件移动以选择性地伸入或突出隔挡件。 0012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具有导引通槽以导引婴儿乘放装置的移动。 0013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包含导引斜面以导引婴儿乘放装置移动至连接于第一卡合 部。 0014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形成于隔挡件的末端。 0015 较佳地, 第一。
16、卡合部形成于隔挡件的中间段。 0016 较佳地, 婴儿承载装置还包括锁扣件, 锁扣件枢接于隔挡件以被操作来将隔挡件 选择地锁定于或释锁于骨架。 0017 较佳地, 锁扣件包含枢接于隔挡件的枢转部和形成于枢转部的两侧的操作部及锁 说 明 书 CN 203388582 U 5 2/6 页 6 扣部, 操作部被操作来带动锁扣部选择地卡合于或脱离于骨架。 0018 较佳地, 锁扣件还包含弹性部, 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操作部和 / 或锁扣部以使锁 扣部恒具有卡合于骨架的趋势。 0019 较佳地, 锁扣件还包含弹性部, 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隔挡件及操作部之间和 / 或 隔挡件及锁扣部之间。 0020 较佳地,。
17、 骨架包含与锁扣部相互对应的配合部。 0021 较佳地, 锁扣部及配合部中的一者包含卡钩, 锁扣部及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包含可 供卡钩卡接的卡孔。 0022 较佳地, 隔挡件具有供收容锁扣件用的收容腔。 0023 较佳地, 隔挡件为扶手、 餐盘或前置护栏。 0024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照护设备, 包括婴儿乘放装置及 婴儿承载装置, 婴儿乘放装置包含本体, 婴儿承载装置包含骨架及隔挡件, 骨架具有承载空 间, 隔挡件可拆卸地跨接于骨架并遮挡承载空间以将承载 空间与外界隔开且供本体组卸 地连接 ; 其中, 隔挡件包含第一卡合部, 本体包含第二卡合部, 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相。
18、 互组卸地连接。 0025 较佳地, 骨架及隔挡件中一者包含穿套部, 骨架及隔挡件中的另一者包含供穿套 部穿接的承套部。 0026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中的一者具有卡合凹孔, 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 合部中的另一者包含卡合凸柱, 卡合凹孔及卡合凸柱相互组卸地卡合。 0027 较佳地, 第二卡合部具有卡合凹孔, 第一卡合部包含卡合凸柱, 卡合凸柱可相对于 隔挡件移动以选择性地伸入或突出隔挡件。 0028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具有卡合凹孔, 第二卡合部包含卡合凸柱, 卡合凸柱可相对于 本体移动以选择性地伸入或突出本体。 0029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具有导引通槽以导引第二卡合部的移动。 0。
19、030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包含导引斜面以导引第二卡合部移动至连接于第一卡合部。 0031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形成于隔挡件的末端, 第二卡合部形成于本体的侧边。 0032 较佳地, 第一卡合部形成于隔挡件的中间段, 第二卡合部形成于本体的前边。 0033 较佳地, 婴儿承载装置还包括锁扣件, 锁扣件枢接于隔挡件以被操作来将隔挡件 选择地锁定于或释锁于骨架。 0034 较佳地, 锁扣件包含枢接于隔挡件的枢转部和形成于枢转部的两侧的操作部及锁 扣部, 操作部被操作来带动锁扣部选择地卡合于或脱离于骨架。 0035 较佳地, 锁扣件还包含弹性部, 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操作部和 / 或锁扣部以使锁 扣部。
20、恒具有卡合于骨架的趋势。 0036 较佳地, 锁扣件还包含弹性部, 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隔挡件及操作部之间和 / 或 隔挡件及锁扣部之间。 0037 较佳地, 骨架包含与锁扣部相互对应的配合部。 0038 较佳地, 锁扣部及配合部中的一者包含卡钩, 锁扣部及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包含可 供卡钩卡接的卡孔。 0039 较佳地, 隔挡件具有供收容锁扣件用的收容腔。 说 明 书 CN 203388582 U 6 3/6 页 7 0040 较佳地, 隔挡件为扶手、 餐盘或前置护栏。 0041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载装置包括骨架及隔挡件, 骨架具有承载空间, 隔挡件 可拆卸地跨接于骨架并遮挡承载空间以将承载空。
21、间与外界隔开且供婴儿乘放装置组卸地 连接, 一方面便于婴儿乘放装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载装置上组卸, 以及隔挡件于骨架 上的组卸, 使拆卸后的骨架更美观简洁, 另一方面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载装置的结构 以降低成本。 0042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 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 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43 图 1 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婴儿承载装置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44 图 2 为图 1 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45 图 3 为图 1 所示的婴儿承载装置在拆卸隔挡件后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46 图 4 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婴儿承载装置中的隔挡。
22、件与骨架组接后的组合 剖面示意图。 0047 图 5 为图 4 中 A 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48 图 6 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婴儿照护设备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49 图 7 为图 6 中婴儿照护设备的婴儿乘放装置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 0051 请参阅图 6, 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照护设备的较优实施例。在图 6 中, 本实用 新型的婴儿照护设备 100 包括婴儿乘放装置 10 及婴儿承载装置 20。婴儿乘放装置 10 包含 本体11, 具体地, 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婴儿乘放。
23、装置10还包含跨接于本体11上的提 把 12, 提把 12 可相对于本体 11 进行旋转的调节, 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婴儿乘放装置 10 的拿 取。而婴儿承载装置 20 包含骨架 21 及隔挡件 22, 骨架 22 较优为可收叠的结构以便于骨 架 22 的收叠, 且骨架 22 具有承载空间 211 ; 隔挡件 22 可拆卸地跨接于骨架 21 并遮挡承载 空间 211 以将承载空间 211 与外界隔开且供婴儿乘放装置 10 的本体 11 组卸地连接。更具 体地, 如下 : 0052 请结合图1至图7, 隔挡件22包含穿套部221, 骨架21包含供穿套部221穿接的承 套部 212, 以使得隔挡件 2。
24、2 与骨架 21 之间的组接更简单快捷 ; 可以理解的是, 在其它实施 例中, 穿套部 221 是可设于骨架 21 上, 对应地, 承套接 212 设于隔挡件 22 上, 一样能实现隔 挡件 22 与骨架 21 之间的快速组接之目的。在此实施例中, 穿套部 221 为凸柱, 承套部 212 为凹槽, 但不以此态样为限制。 具体地, 隔挡件22包含第一卡合部222, 本体11包含第二卡 合部 111, 第一卡合部 222 及第二卡合部 111 相互组卸地连接, 以使得隔挡件 22 与本体 11 之间的组卸更方便快捷 ; 较优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卡合部 222 具有卡合凹孔 222a, 第。
25、 二卡合部111包含卡合凸柱111a, 卡合凹孔222a及卡合凸柱111a相互组卸地卡合, 以简化 第一卡合部 222 及第二卡合部 111 之间组卸的结构 ; 当第二卡合部 111 包含卡合凸柱 111a 说 明 书 CN 203388582 U 7 4/6 页 8 时, 此时的卡合凸柱111a可相对于本体11移动以选择性地伸入或突出本体11, 以使卡合凸 柱 111a 可选择地卡合于或脱卡于卡合凹孔 222a, 实现本体 11 与隔挡件 22 之间的快速组 卸 ; 而实现卡合凸柱111a可相对于本体11移动的较优方式是, 本体11还包含操作部111b, 操作部 111b 操作地连接于卡合凸。
26、柱 111a 以使操作部 111b 被操作去带动卡合凸柱 111a 选 择性地卡合于或脱卡于卡合凹孔 222a。可理解的是, 在其它实施例中, 第二卡合部 111 具 有前述的卡合凹孔 222a, 第一卡合部 222 包含前述的卡合凸柱 111a, 一样能实现第一卡合 部 222 与第二卡合部 111 借助卡合凹孔 222a 及卡合凸柱 111a 相互组卸地卡合之目的 ; 当 第一卡合部 222 包含卡合凸柱 111a 时, 此时的卡合凸柱 111a 可相对于隔挡件 22 移动以选 择性地伸入或突出隔挡件22, 以使卡合凸柱111a可选择地卡合于或脱卡于卡合凹孔222a。 同样地, 此时, 隔。
27、挡件 22 亦可包含操作地连接于卡合凸柱 111a 的操作部。 0053 其中, 如图 1 或图 2 所示, 第一卡合部 222 具有导引通槽 222b 以导引第二卡合部 111的移动, 优选的是, 在另一态样中, 第一卡合部222包含导引斜面 222c以导引第二卡合 部 111 移动至连接于第一卡合部 222, 即, 导引第二卡合部 111 滑入第一卡合部 222, 于又一 态样中, 导引斜面 222c 形成于导引通槽 222b 的端缘, 此时, 导引斜面 222c 导引第二卡合部 111 滑入导引通槽 222b, 从而使第一卡合部 222 与第二卡合部 111 的卡合更快捷 ; 同时, 第。
28、 一卡合部 222 形成于隔挡件 22 的末端, 较优是第一卡合部 222 形成于隔挡件 22 的穿套部 221处, 以对本体11进行更可靠的支撑, 第二卡合部111形成于本体11的侧边 (例如为本体 11 的左右两侧处) ; 当然, 在其它实施例中, 第一卡合部 222 是可以形成于隔挡件 22 的中间 段, 此时, 第二卡合部 111 则形成于本体 11 的前边。在以上的实施态样中, 卡合凸柱 111a 可呈柱状、 杆状、 块状、 钩状、 棒状或筒状等, 卡合凹孔 222a 可呈槽状、 孔状、 缝状、 沟状、 坑 状或洞状等, 卡合凸柱111a的移动方式可为枢转、 滑动或摇摆等, 但不以上。
29、述情况为限制。 0054 请参阅图1至图5, 婴儿承载装置20还包括锁扣件23, 锁扣件23枢接于隔挡件22 以被操作来将隔挡件 22 选择地锁定于或释锁于骨架 21 ; 具体地, 隔挡件 22 具有供收容锁 扣件23用的收容腔223, 使枢转的锁合件23收容于收容腔223内, 以减少锁扣件23对空间 的占有量和结构上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0055 同时, 锁扣件 23 包含枢接于隔挡件 22 的枢转部 231 和形成于枢转部 231 的两侧 的操作部 232 及锁扣部 233 (即锁扣部 233 位于枢转部 231 的一侧, 操作部 232 位于枢转部 231 的另一侧) , 枢转部 231 。
30、较优是通过枢转轴 24 枢接于隔挡件 22 上的, 操作部 232 被操作 来带动锁扣部 233 选择地卡合于或脱离于骨架 21, 以使得锁扣件 23 更可靠地使隔挡件 22 卡合或脱离于骨架 21。更具体地, 锁扣件 23 还包含弹性部 234, 弹性部 234 弹性地抵触于 操作部 232 和 / 或锁扣部 233 以使锁扣部 233 恒具有卡合于骨架 21 的趋势, 较优的是, 在 本实施例中, 弹性部 234 弹性地抵触于隔挡件 22 及操作部 232 之间, 以使锁扣部 233 能自 动的对骨架 21 进行卡合, 而实现弹性部 234 弹性地抵触于隔挡件 22 及操作部 232 之间。
31、的 较优方式是, 操作部 232 具有第一套接柱 235, 隔挡件 22 具有第二套接柱 224, 弹性部 234 的一端套接于第一套接柱 235, 弹性部 234 的另一端套接于第二套接柱 224, 以使得弹性部 234 可靠地抵触于隔挡件 22 与操作部 232 之间。可以理解的是, 在其它实施例中, 弹性部 234是可以弹性地抵触于隔挡件22及 锁扣部233之间, 又或者弹性部234弹性地抵触于隔 挡件 22 及锁扣部 233 之间和隔挡件 22 及操作部 232 之间。 0056 其中, 如图 2、 图 3、 图 4 或图 5 所示, 骨架 21 包含与锁扣部 233 相互对应的配合部。
32、 说 明 书 CN 203388582 U 8 5/6 页 9 213, 配合部 213 较优是形成于骨架 21 的承套部 212 处, 以简化骨架 21 的结构, 以便于锁扣 件23与骨架21之间的锁扣而方便组卸 ; 具体地, 在本实施例中, 锁扣部233包含卡钩233a, 配合部213包含可供卡钩233a卡接的卡孔213a, 以简化锁扣部233与配合部213之间的锁 扣结构。可以理解的是, 在其它实施例中, 锁扣部 233 包含前述的卡孔 213a, 配合部 213 包 含前述的卡钩233a, 一样能实现锁扣部233及配合部213之间锁扣之目的。 值得注意者, 隔 挡件 22 可为扶手、 。
33、餐盘或前置护栏, 但不以此为限制。 0057 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载装置20与婴儿乘放装置10之间的组卸, 以及 隔挡件22与骨架21之间的组卸过程进行描述。 当要将图7所示的婴儿乘放装置10组装于 图 1 所示的婴儿承载装置 20 上时, 此时使婴儿乘放装置 10 移动至婴儿承载装置 20 的承载 空间 211 的正上方, 并使婴儿乘放装置 10 上的第二卡合部 111 与隔挡件 22 上的第一卡合 部 222 相对准 ; 接着, 使婴儿乘放装置 10 移入婴儿承载装置 20 的承载空间 211 内, 移动的 婴儿乘放装置 10 使得第二卡合部 111 朝第一卡合部 222 处移。
34、动, 并在第一卡合部 222 的导 引斜面 222c 的作用下, 使第二卡合部 111 的卡合凸柱 111a 被导向斜面 222c 所顶压而往本 体 11 内缩, 从而快速地滑入第一卡合部 222 的导引通槽 222b 内 ; 并在导引通槽 222b 的导 引下, 使第二卡合部 111 的卡合凸柱 111a 滑动至正对卡合凹孔 222a 并伸入卡合凹孔 222a 内, 实现第一卡合部 222 与第二卡合部 111 之卡合, 从而使婴儿乘放装置 10 可靠地放置于 婴儿承载装置 20 上, 状态如图 6 所示。 0058 当要将图 6 所示的放置于婴儿承载装置 20 的婴儿乘放装置 10 拆卸下。
35、来时, 此时 操作人员按压婴儿乘放装置10上的操作部111b, 使操作部111b驱使卡合凸柱111a脱离与 第一卡合部 222 之卡合凹孔 222a 的卡合, 此时操作人员即可将婴儿乘放装置 10 取走, 从而 实现婴儿乘放装置10于婴儿承载装置20上的拆卸目的, 状态如图1所示 ; 当松开对操作部 111b 的施力时, 第二卡合部 111 的卡合凸柱 111a 自动复位, 为下一次与第一卡合部 222 的 卡合凹孔 222a 之卡合做准 备。 0059 当要将图 1 中的隔挡件 22 从婴儿承载装置 20 的骨架 21 上拆落时, 此时沿着图 5 中箭头 F 所指方向按压锁扣件 23 的操作。
36、部 232, 使操作部 232 克服弹性部 234 的弹性而往 收容腔 223 内转动, 转动的操作部 232 带动锁扣部 233 做远离收容腔 223 的方向转动, 从而 使锁扣部 232 的卡钩 233a 脱离与配合部 213 的卡孔 213a 锁合, 使隔挡件 23 与骨架 21 的 配合部 213 相释锁脱离, 而此时的隔挡件 23 的穿套部 221 与骨架 21 的承接部 212 处于可 拆卸的状态, 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将隔挡件 23 从骨架 21 上拆卸, 因而便于隔挡件 23 的拆卸 之目的。当隔挡件 23 拆卸后, 此时的骨架 21 更简洁美观。由于隔挡件 23 组装于骨架 21。
37、 上的过程与隔挡件 23 从骨架 21 上拆卸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故在此不再赘述。 0060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载装置20包括骨架21及隔挡件22, 骨架21具有承载空 间211, 隔挡件22可拆卸地跨接于骨架21并遮挡承载空间211以将承载空间211与外界隔 开且供婴儿乘放装置 10 组卸地连接, 一方面便于婴儿乘放装置 10 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 载装置 20 上组卸, 以及隔挡件 22 于骨架 21 上的组卸, 使拆卸后的骨架 21 更美观简洁, 另 一方面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载装置 20 的结构以降低成本。 0061 值得注意者,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承载装置 20 较优为婴儿推车,。
38、 但也可以是儿童摇 椅、 高脚椅、 安全座椅或婴儿秋千等其它供婴幼儿乘坐的婴幼儿用品。 0062 以上结合各种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 说 明 书 CN 203388582 U 9 6/6 页 10 示的实施例, 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 等效组合。 说 明 书 CN 203388582 U 10 1/7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582 U 11 2/7 页 1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582 U 12 3/7 页 13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582 U 13 4/7 页 14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582 U 14 5/7 页 15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582 U 15 6/7 页 16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582 U 16 7/7 页 17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88582 U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