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座连动沙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背座连动沙发.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30166.7 (22)申请日 2017.11.29 (73)专利权人 昝建超 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昝岗镇梁 神堂村1组023号 (72)发明人 昝建超 (51)Int.Cl. A47C 17/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座连动沙发,包括 沙发本体、 底架联动组件, 在沙发本体上设有靠 背、 扶手、 坐垫、 底座、 靠背板、 靠垫联动上组件、 底架联动组件、 支架连接轴承、 旋转。
2、支架、 拉簧、 连接杆、 驱动连接轴、 光轴、 U型弹簧网、 联动上组 件、 O型橡胶垫、 尼龙轴套、 联动下组件, 座垫可拆 卸的连接在底架连动组件上, 扶手可插接式安装 在底架连动组件上, 当人坐在沙发上靠在靠背上 时, 沙发的靠背会自动向后仰, 座垫会自动向前 滑动, 背座运动到位以后正好达到人体最舒适的 坐姿, 最舒适的观影角度, 人站起来沙发会自动 回到初始位置, 沙发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以后正好 是最节省空间的位置, 打开又是最好的观影角 度, 这样一种背座连动设计即简单又实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996083 U 2018.10.23 CN 20799。
3、6083 U 1.一种背座连动沙发,包括沙发本体(1)、 底架联动组件(8),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沙发本 体(1)的底部中间设有底座(5), 底座(5)的上方设有坐垫(4), 坐垫(4)的上方设有靠背(2), 坐垫(4)的一侧边缘与靠背(2)的底端边缘连接, 所述底座(5)的两侧设有扶手(3), 扶手(3) 高出坐垫(4), 所述沙发本体(1)的内部设有底架联动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2)的内部设有靠 垫联动上组件(7), 靠垫联动上组件(7)成横躺着的工字型, 所述靠垫联动上组件(7)的一侧 设有靠背板(6), 靠背板(6)上设有圆孔。
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联动组件(8)的底 部设有联动下组件(19), 联动下组件(19)的右侧设有旋转支架(10), 所述联动下组件(19) 的右侧设有拉簧(11), 所述拉簧(11)的左端与联动下组件(19)的左端连接, 拉簧(11)的右 端与驱动连接轴(13)连接, 所述联动下组件(19)的上方设有支架, 所述驱动连接轴(13)的 左端、 右端与支架连接, 驱动连接轴(13)的中间下坳的位置处与拉簧(11)的另一端连接, 所 述支架的顶端一侧设有钢管(20), 所述钢管(20)的两端设有尼龙轴套(18), 钢管(20)左端 的尼龙轴套(18)。
5、的外侧设有光轴(14), 所述光轴(14)的另一端外侧设有O型橡胶垫(17), 所 述钢管(20)的上方设有联动上组件(16), 所述联动上组件(16)的内部设有U型拉簧网(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支架(10)安装在联 动下组件(19)的上方, 旋转支架(10)右倾与联动下组件(19)的夹角为70 -80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996083 U 2 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背景技术 0002 在影剧院等公共场所, 沙发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市。
6、场上的沙发种类繁多, 普遍的沙 发是固定背座。 0003 这些沙发虽能满足观众的需要, 但由于占地空间都比较大, 在有限的空间里不能 合理的利用起来, 从而减少座椅的座位数量, 沙发靠背的仰度都比较大这样占据通道的空 间比较多, 在清扫通道时都比较麻烦耗工耗时。 在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需要的就是在合理的 空间内多摆放座椅并且好打理, 但这些沙发座椅满足不了这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座运动到位以后正好达到人体最舒适的坐姿, 最舒适的观影角度, 达到最好的观影效果, 人站起来以后沙发的座垫与靠背自动回到初始 位置, 沙发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以后正好是最节省空间的位置。
7、, 打开又是最好的观影角度, 这 样一种背座连动设计即简单又实用的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包括沙发 本体、 底架联动组件, 所述沙发本体的底部中间设有底座, 底座的上方设有坐垫, 坐垫的上 方设有靠背, 坐垫的一侧边缘与靠背的底端边缘连接, 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扶手, 扶手高出 坐垫, 所述沙发本体的内部设有底架联动组件。 0006 优选的, 所述靠背的内部设有靠垫联动上组件, 靠垫联动上组件成横躺着的工字 型, 所述靠垫联动上组件的一侧设有靠背板, 靠背板上设有圆孔。 0007 优选的。
8、, 所述底架联动组件的底部设有联动下组件, 联动下组件的右侧设有旋转 支架, 所述联动下组件的右侧设有拉簧, 所述拉簧的左端与联动下组件的左端连接, 拉簧的 右端与驱动连接轴连接, 所述联动下组件的上方设有支架, 所述驱动连接轴的左端、 右端与 支架连接, 驱动连接轴的中间下坳的位置处与拉簧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支架的顶端一侧设 有钢管, 所述钢管的两端设有尼龙轴套, 钢管左端的尼龙轴套的外侧设有光轴, 所述光轴的 另一端外侧设有O型橡胶垫, 所述钢管的上方设有联动上组件, 所述联动上组件的内部设有 U型拉簧网。 0008 优选的, 所述旋转支架安装在联动下组件的上方, 旋转支架右倾与联动下组件。
9、的 夹角为70 -80 。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靠背底部连接件与底架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一款沙发组装完成, 当人坐在沙发 上靠在靠背上时, 沙发的靠背会自动向后仰, 座垫会自动向前滑动, 背座运动到位以后正好 达到人体最舒适的坐姿, 最舒适的观影角度, 达到最好的观影效果, 人站起来以后沙发的座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996083 U 3 垫与靠背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沙发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以后正好是最节省空间的位置, 打开 又是最好的观影角度, 这样一种背座连动设计即简单又实用。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沙发本体结构示意。
10、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沙发本体爆炸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架联动组件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架联动组件截面示意图。 0015 图中: 1、 沙发本体; 2、 靠背; 3、 扶手; 4、 坐垫; 5、 底座; 6、 靠背板; 7、 靠垫联动上组 件; 8、 底架联动组件; 9、 支架连接轴承; 10、 旋转支架; 11、 拉簧; 12、 连接杆; 13、 驱动连接轴; 14、 光轴; 15、 U型弹簧网; 16、 联动上组件; 17、 O型橡胶垫; 18、 尼龙轴套; 19、 联动下组件; 20、 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
11、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或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背座连动沙发, 包括沙发 本体1、 底架联动组件8, 沙发本体1的底部中间设有底座5, 底座5的上方设有坐垫4, 坐垫4的 上方设有靠背2, 靠背2的内部设有靠垫联动上组件7, 靠垫联动上组件7成横躺着的工字型, 靠垫联动上组件7 的一侧设有靠背板6, 靠背板6上设。
12、有圆孔, 坐垫4的一侧边缘与靠背2 的 底端边缘连接, 底座5的两侧设有扶手3, 扶手3高出坐垫4, 沙发本体 1的内部设有底架联动 组件8。 0018 请参阅图3或图4底架联动组件8的底部设有联动下组件19, 旋转支架10安装在联 动下组件19的上方, 旋转支架10右倾与联动下组件19的夹角为70 -80 , 联动下组件19的右 侧设有旋转支架10, 联动下组件 19的右侧设有拉簧11, 拉簧11的左端与联动下组件19的左 端连接, 拉簧 11的右端与驱动连接轴13连接, 联动下组件19的上方设有支架, 驱动连接轴 13的左端、 右端与支架连接, 驱动连接轴13的中间下坳的位置处与拉簧11的。
13、另一端连接, 支 架的顶端一侧设有钢管20, 钢管20的两端设有尼龙轴套18, 钢管20左端的尼龙轴套18的外 侧设有光轴14, 光轴14的另一端外侧设有O型橡胶垫17, 钢管20的上方设有联动上组件16, 联动上组件16的内部设有U型拉簧网15, 光轴14穿在钢管20里。 0019 靠背2底部连接件与底架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当人坐在沙发本体1 上靠在靠背2 上时, 沙发本体1的靠背2会自动向后仰, 坐垫4会自动向前滑动, 背座运动到位以后正好达 到人体最舒适的坐姿, 最舒适的观影角度, 达到最好的观影效果, 人站起来以后沙发的座垫 与靠背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沙发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以后正好是最。
14、节省空间的位置, 打开又 是最好的观影角度, 这样一种背座连动设计即简单又实用。 002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996083 U 4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996083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996083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996083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996083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