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92562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2125.9

申请日:

2009.04.21

公开号:

CN101564932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41F 27/12申请公布日:200910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F 27/12申请日:20090421|||公开

IPC分类号:

B41F27/12

主分类号:

B41F27/12

申请人:

曼罗兰公司

发明人:

G·科佩尔卡姆

地址:

德国奥芬巴赫

优先权:

2008.4.21 DE 102008019975.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永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其中张紧装置具有带有缝隙的第一张紧机构和带有夹紧元件及操纵元件的第二张紧机构,如此设置第一张紧机构,使得在集成在印版滚筒中时缝隙斜向于印版滚筒的径向方向延伸,以便能够在缝隙中接纳至少一个印刷板的被锐角式地折边的前行端部,并且如此设置第二张紧机构,使得在集成在印版滚筒中时操纵元件仅仅能够沿印版滚筒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通过该操纵元件的轴向移动夹紧元件仅仅能够沿印版滚筒的径向方向在夹缝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夹紧元件可以夹紧印刷板的围成大约90度折边角的后行端部,而在第二位置中夹紧元件可以释放印刷板的后行端部。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使得印刷板(20)在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的印版滚筒(1)上张紧的张紧装置(10),具有:
带有缝隙(110)的第一张紧机构(100),其中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使得在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时所述缝隙(110)斜向于所述印版滚筒(1)的径向方向延伸,以便能够在所述缝隙(110)中接纳至少一个印刷板(20)的被锐角式地折边的前行端部(21),以及
带有夹紧元件(210)和操纵元件(220)的第二张紧机构(200),其中如此设置所述第二张紧机构(200),使得在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时所述操纵元件(220)仅仅能够沿所述印版滚筒(1)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通过该操纵元件(220)的轴向移动所述夹紧元件(210)仅仅能够沿所述印版滚筒(1)的径向方向在夹缝(230)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可以夹紧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20)的围成大约90度折边角的后行端部(22),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可以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0),其中,如此设置所述第二张紧机构(200),使得在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时所述夹紧元件(210)根据所述操纵元件(220)的相对于所述夹紧元件(210)的轴向相对位置要么通过至少一个夹紧弹簧(240)的弹力为夹紧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而沿径向向外移入到所述第一位置中要么克服所述弹力为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而沿径向向内移入到所述第二位置中。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张紧装置(10),其中,如此构造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的缝隙(110),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20)的前行端部(21)能够在夹紧应力下被接纳在该缝隙(110)中。

4.
  按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张紧装置(10),其中,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的缝隙(110)由壁体区段(120)限定,该壁体区段(120)与所述夹紧元件(210)邻接,并且在该壁体区段(120)上构造了凸肩(121)以便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限制所述夹紧元件(210)的沿径向向外指向的移动。

5.
  按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张紧装置(10),其中,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由第一装入元件构成,所述第一装入元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

6.
  按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张紧装置(10),其中,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集成地成型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

7.
  按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张紧装置(10),其中,所述第二张紧机构(200)具有第二装入元件(260),所述第二装入元件(260)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

8.
  按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张紧装置(10),其中,在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的缝隙(110)中集成了导向件以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20)在印版滚筒(1)上轴向定向。

9.
  按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张紧装置(10),其中,所述第二张紧机构(200)的张紧棱边(261)设有凹陷(263),从而在将所述张紧装置(10)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时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的弯曲棱边能够被空心放置地接纳在所述凹陷(263)的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张紧机构(200)的张紧棱边(261)设有斜面(264),该斜面(264)在将所述张紧装置(10)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时从所述凹陷(263)开始斜向于所述印版滚筒(1)的径向方向延伸,从而在夹紧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时该后行端部(22)沿折边角变小的方向进行变形。

10.
  用于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的印版滚筒(1),具有按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在该印版滚筒(1)中的张紧装置(10)。

说明书

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板的能够集成在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的印版滚筒中的张紧装置以及一种配有这种张紧装置、用于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的印版滚筒。
背景技术
轮转印刷机比如辊式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拥有印版滚筒、转移滚筒、输墨装置并且通常拥有润版装置。在印版滚筒上通常布置印刷板,所以印版滚筒也称为印板滚筒(Plattenzylinder)。在转移滚筒上通常布置了橡皮布或者说橡皮布板,因此转移滚筒又称为橡胶滚筒。
集成在印版滚筒的张紧槽(Spannkanal)中的张紧装置用于将印刷板布置或者说张紧在印版滚筒的圆周上。借助于这样的张紧装置可以将至少一个有待张紧的印刷板的前行端部和/或后行端部夹紧在张紧槽中。
从实践中公开的张紧装置拥有夹紧元件以及操纵元件,其中不仅夹紧元件而且操纵元件都集成在印版滚筒的张紧槽中。借助于操纵元件,夹紧元件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夹紧元件可以夹紧印版滚筒或每个印版滚筒的前行端部和/或后行端部,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夹紧元件可以释放印版滚筒或者每个印版滚筒的前行端部和/或后行端部。
目前,印刷板更换的自动化是大势所趋,所以有必要对用于在有关的印版滚筒上自动地铺设和张紧印刷板或者说从有关的印版滚筒上自动地松开和取下印刷板这些操作的张紧装置进行优化。
此外,为了像比如在具有唯一的能够以直立或者平放的方式布置在圆周上的印刷侧和四个能够以直立或平放的方式并排沿滚筒长度布置的印刷侧的印版滚筒上的情况那样让印版滚筒能够按照最新的发展情况具有较高的长细比,在印版滚筒上应该将张紧槽或者夹缝构造得非常狭窄。在这样的印版滚筒上也必须保证自动地或者半自动地在有关的印版滚筒上提供张紧槽也就是说铺设且夹紧印刷板或者说将其从有关的印版滚筒上松开且取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张紧装置以及一种装备着该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所述张紧装置和印版滚筒适合于自动的印刷板更换。
这用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或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版滚筒来实现。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定义。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用于使得印刷板在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的印版滚筒上张紧的张紧装置具有:带有缝隙的第一张紧机构,其中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张紧机构,使得在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中时所述缝隙斜向于所述印版滚筒的径向方向延伸,以便能够在所述缝隙中接纳至少一个印刷板的被锐角式地折边的前行端部;带有夹紧元件及操纵元件的第二张紧机构,其中如此设置所述第二张紧机构,使得在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中时所述操纵元件仅仅能够沿所述印版滚筒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通过该操纵元件的轴向移动所述夹紧元件仅仅能够沿所述印版滚筒的径向方向在夹缝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可以夹紧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的围成90度(±可能的加工公差)折边角的后行端部,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可以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的后行端部。
在将所述第一张紧机构集成在印版滚筒中时所述缝隙斜向于所述印版滚筒的径向方向延伸,从而在所述缝隙中能够接纳至少一个印刷板的被锐角式地折边的前行端部,由此可以在自动化地更换印刷板时将有待重新张紧到装备着按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上的印刷板以其前行端部可靠地固定在所述印版滚筒上,而不需要额外的会在印刷机组中需要额外的结构空间且提高费用的固定件或者说压紧件。
所述前行端部由此比如可以借助于机器人臂轻易地挂入到所述第一张紧机构的缝隙中,而后使至少一个压紧辊抵靠在所述印版滚筒上,该压紧辊使所述印刷板完全抵靠在所述印版滚筒上,同时所述印版滚筒则相对于所述压紧辊沿所述前行端部的折弯的方向围绕自身的旋转轴线旋转。
也就是说,所述印版滚筒在此如此围绕着自身的旋转轴线旋转,使得所述压紧辊连续地在所述印刷板的表面上从其前行端部开始朝其后行端部的方向运动。通过在这过程中相对于所述印版滚筒圆周相切作用的且向所述印刷板施加的拉力,所述印刷板的前行端部被拉入所述第一张紧机构的缝隙并且由此在没有额外的固定件或者说压紧件的情况下得到可靠的固定。
一旦所述后行端部到达所述第二张紧机构处,那么由于所述后行端部的折弯可以轻易地将其压入所述第二张紧机构的夹缝中并且而后借助于由所述操纵元件调节的夹紧元件将其夹紧在所述夹缝中。优选如此选择所述后行端部的角度,使得有待放入所述夹缝中的支臂(Schenkel)在所述夹缝的位置上大致以90度的角度(±可能的加工公差)相对于所述印版滚筒的圆周表面定向。由此可以特别容易地将所述后行端部放入所述夹缝中并再次将其从所述夹缝中移走。
特别优选所述后行端部具有90+2度的折边角。由此可以特别容易地将所述后行端部从所述夹缝中松开。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此设置所述第二张紧机构,使得在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中时所述夹紧元件根据所述操纵元件的相对于所述夹紧元件的轴向相对位置要么通过至少一个夹紧弹簧的弹力为夹紧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的后行端部而沿径向向外移入到所述第一位置中要么克服所述弹力为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的后行端部而沿径向向内移入到所述第二位置中。
通过所述弹力由此可以提供指定的夹紧力,该夹紧力保证简单地、无维护地且运行可靠地夹紧所述印刷板。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此构造所述第一张紧机构的缝隙,使得能够在夹紧应力下将所述前行端部接纳在所述缝隙中。
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对所述前行端部的防止脱失(ausfallsicher)的固定给予支持。按照本发明,比如所述前行端部的有待放入缝隙中的支臂可以具有盘簧状的鼓起并且所述缝隙在其宽度方面稍微小于所述前行端部的支臂的通过所述鼓起定义的厚度。通过所述鼓起的弹性作用,所述前行端部的支臂可以以指定的力插入所述缝隙中和从该缝隙中移出来。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张紧机构的缝隙由壁体区段的限定,所述壁体区段与所述夹紧元件邻接,并且在该壁体区段上构造了凸肩以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限制所述夹紧元件的径向向外指向的移动。
由此以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方式保证在防止脱失的情况下使所述夹紧元件定位。优选所述壁体区段额外地在所述夹紧元件的径向指向的移动中用作该夹紧元件的导向面。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张紧机构由第一装入元件(Einsetzelement)构成,所述第一装入元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中。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所述装入元件比如能够作为供应件来采购并且在磨损或者损坏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进行更换。
当然,按本发明所述第一张紧机构也可以集成地成型在所述印版滚筒中。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张紧机构具有第二装入元件,该第二装入元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中。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所述装入元件比如能够作为供应件来采购并且在磨损或者损坏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进行更换。此外,通过这种方式来简化所述张紧装置在所述印版滚筒中的安装过程。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张紧机构的缝隙中集成了导向件,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板在印版滚筒上轴向定向。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所述印刷板对齐地(registergetreu)安装在所述印版滚筒上。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张紧机构的张紧棱边设有凹陷,从而在将所述张紧装置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中时所述印刷板的后行端部的弯曲棱边能够被空心放置地(hohlliegend)接纳在所述凹陷的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张紧机构的张紧棱边设有斜面,该斜面在将所述张紧装置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中时从所述凹陷开始斜向于所述印版滚筒的径向方向延伸,从而在夹紧所述印刷板的后行端部时该后行端部沿折边角变小的方向发生变形。
通过所述凹陷以有利的方式避免了有可能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上的防腐涂层在所述张紧棱边的区域中发生剥落。此外还保证了所述后行端部即使在所述张紧棱边的区域中存在着防腐涂层材料堆积形式的加厚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毫无问题地或者说无阻碍地被插入到所述张紧槽或者说夹缝中。
在所述凹陷和斜面之间形成过渡棱,通过该过渡棱在夹紧所述后行端部时该后行端部发生弹性变形,通过所述凹陷和斜面的组合产生力矩,该力矩使得所述印刷板在印版滚筒上绷紧,从而保证最佳地将该印刷板撑开。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的印版滚筒,其中将按前述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张紧装置集成在印版滚筒中。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一种实施方式且在参照附图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印版滚筒在集成在印版滚筒中的按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的区域中的示意性横截面,其中示出了印刷板的前行端部插入第一张紧机构的缝隙中并且夹紧元件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2示出图1所示印版滚筒,其中印刷板借助于至少一个压紧辊已然紧贴地近似完全绕满所述印版滚筒,并且印刷板的后行端部现在处于夹缝上面,其中夹紧元件处于第二位置中,
图3示出图1所示印版滚筒,其中后行端部借助于至少一个压紧辊插入夹缝中,
图4示出图1所示印版滚筒,其中夹紧元件被置于第一位置中,由此将后行端部夹紧在夹缝中,
图5是图1所示印版滚筒的以另一个截平面被剖切的示意图,其中至少一个压紧辊从印版滚筒离开,
图6是按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的部件的在该张紧装置的第一位置中的透视图,
图7是按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的部件的在该张紧装置的第二位置中的透视图,
图8是按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的部件的在该张紧装置的第一位置中的透视图,
图9示出按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的第二张紧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到5分别示出了一个按本发明的印版滚筒1的在集成在该印版滚筒1中的按本发明的张紧装置10的区域中的示意性横截面。图6到8分别是按本发明的张紧装置10的部件的透视图。
如在图1到5中示出的一样,集成在印版滚筒1中的张紧装置10具有第一张紧机构100和第二张紧机构200。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按照所示出的实施方式集成地成型在所述印版滚筒中并且具有缝隙110、对该缝隙110限界的壁体区段120和张紧棱边130。
所述缝隙110以斜向于所述印版滚筒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方式加入在该印版滚筒1中,从而如在图1-5中示出的一样能够在所述缝隙110中接纳印刷板20的被锐角式地折边的前行端部21。
在所述缝隙110中集成了未示出的以配合销为形式的导向件,所述配合销能够与所述印刷板20的前行端部21中的未示出的空隙相配合,用于使所述印刷板20在印版滚筒1上轴向定向。
如此构造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的缝隙110,使得能够在夹紧应力下在该缝隙110中接纳构造在所述前行端部21上的盘簧状的鼓起21a。
所述第二张紧机构220具有夹紧元件210、操纵元件220、夹缝230、夹紧弹簧240、止挡250和装入元件260。
所述夹紧元件210用于夹紧所述印刷板20的围成大约90度(优选90+2度)的折边角的后行端部22。所述操纵元件220用于操纵所述夹紧元件210,用于使该夹紧元件210在两个位置之间也就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夹紧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释放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
就本发明而言,所述夹紧元件210仅仅能够沿所述印版滚筒10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操纵元件220则仅仅能够沿所述印版滚筒10的轴向方向移动。根据所述操纵元件220的相对于夹紧元件210的轴向相对位置,所述夹紧元件210占据这两个位置的其中之一,也就是说要么占据所述第一位置要么占据所述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夹紧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释放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
此外,至少一个夹紧弹簧240与所述夹紧元件210共同作用,所述夹紧弹簧240作用在所述夹紧元件210的在径向上处于内部的表面上并且由于弹力而将该夹紧元件210径向向外挤压到所述第一位置中,在该第一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夹紧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通过所述操纵元件220的沿轴向方向的移动,所述夹紧元件210能够克服所述夹紧弹簧240的弹力为释放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而径向向内移到所述第二位置中。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为所述操纵元件220分配了第一轴承221,所述第一轴承221与分配给所述夹紧元件210的导向凸轮211共同作用。所述导向凸轮211与所述夹紧元件210一起仅仅能够沿径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轴承221与所述操纵元件220一起仅仅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
如果如在图1和图4到6中示出的一样所述操纵元件220相对于所述夹紧元件210并且由此所述第一轴承221相对于所述导向凸轮211占据轴向的相对位置,在这一轴向的相对位置中所述第一轴承221与所述导向凸轮211的低处点(Tiefpunkt)对准,那么所述夹紧弹簧240就将所述夹紧元件210径向向外挤压到所述第一位置中,在该第一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夹紧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
按照图6,在这一轴向的相对位置中所述第一轴承221没有抵靠在所述导向凸轮211上,从而所述夹紧弹簧240的弹力充分地起作用并且可以以最大的弹力将所述夹紧元件210径向向外挤压。
与此相反,如果通过所述操纵元件220的相对于所述夹紧元件210的轴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轴承221抵靠在所述导向凸轮211上并且按照图2、3和7与所述导向凸轮211的高处点(Hochpunkt)对准,那就通过所述操纵元件220克服所述夹紧弹簧240的弹力将所述夹紧元件210径向向里挤压到所述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所述夹紧元件210释放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
如早已提到的一样,所述夹紧元件210仅仅能够沿所述印版滚筒10的径向方向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夹紧元件210的轴向位置通过侧面的止挡250得到固定。此外,所述止挡250还用作所述操纵元件220的沿印版滚筒1的圆周方向的侧面止挡。
所述操纵元件220仅仅能够沿所述印版滚筒1的轴向方向移动,其中该操纵元件220的径向位置通过所述装入元件260的确定张紧棱边261的区段和构造在所述第一张紧机构100的壁体区段120上的凸肩121来固定。此外,所述凸肩12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限制所述夹紧元件210的径向向外的移动。能够松开地安装在印版滚筒1上的装入元件260的确定所述张紧棱边261的区段在径向上从外面将所述操纵元件220遮盖。
所述装入元件260的张紧棱边261与成型在壁体区段120上的凸肩121一起形成夹缝230,为夹紧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所述夹紧元件210的凸起212在该夹紧元件的第一位置中(尤其参见图4和图5)啮合在所述夹缝230中。
为了使所述操纵元件220的相对于所述夹紧元件210的轴向可移动性变得容易,所述操纵元件220除了与夹紧元件210的导向凸轮211共同作用的第一轴承221之外还包括第二轴承222、223。第二轴承222沿径向在内定位并且第二轴承223沿径向在外定位。所述第二轴承222在所述操纵元件220相对于所述夹紧元件210轴向移动时在加入在所述印版滚筒1中的空隙270的沿径向在内的表面271上滚动。所述第二轴承223则在所述操纵元件220相对于所述夹紧元件210轴向移动时在所述装入元件260的表面262上滚动。这可以更好地从图5中获知。所述第二轴承222、223用于轴向固定或者说支承所述操纵元件220。
所述夹紧元件210和操纵元件220如此集成在所述印版滚筒10的空隙270中,使得所述夹紧元件210和操纵元件220沿圆周方向看并排定位。在所述第一轴承221和导向凸轮211的对置的相邻的侧面上所述第一轴承221被分配给所述操纵元件220并且所述导向凸轮211被分配给所述夹紧元件210。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凸轮211被分配给所述夹紧元件210并且所述第一轴承221被分配给所述操纵元件220。与此不同也可以这样安排,即所述导向凸轮被分配给所述夹紧元件并且所述第一轴承被分配给所述夹紧元件。
现在在参照图1到5的情况下,示例性地对印刷板20在印版滚筒1上的撑开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借助于自动的印刷板更换系统的机器人臂将有待撑开的印刷板20以其前行端部21挂入所述缝隙110中。而后使至少一个压紧辊30抵靠在所述印版滚筒1上,从而如在图1中示出的一样将所述印刷板按压在所述印版滚筒1的圆周上。
而后如在图2中示出的一样,使所述印版滚筒相对于所述压紧辊30如此围绕着其旋转轴线旋转,使得所述压紧辊30连续地在所述印刷板20的表面上从其前行端部21开始朝其后行端部22的方向运动。
就在所述压紧辊30到达所述后行端部22之前,将所述夹紧元件210置于所述第二位置中,使得所述夹缝230得到释放以用于接纳所述后行端部22(参见图2)。
而后如在图3中示出的一样,使所述印版滚筒1继续旋转,直到所述压紧辊30将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完全压入所述夹缝230中。
在这种状态中,如在图4中示出的一样,将所述夹紧元件210置于所述第一位置中,使得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被夹紧在所述夹紧元件210和所述装入元件260的确定张紧棱边261的区段之间。
而后如在图5中示出的一样,使所述压紧辊30从所述印版滚筒1上离开,从而可以开始印刷过程。
普通技术人员清楚知道,对仅仅一块印刷板20的撑开过程的所作的前述说明仅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同时撑开多个沿所述印版滚筒1的轴向方向并排布置的印刷板20。
现在在参照图9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解释。
如在图9中示出的一样,所述第二张紧机构200或所述装入元件260的张紧棱边261设有凹陷263,从而使得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的弯曲棱边被空心放置地接纳在所述凹陷263的区域中,并且所述张紧棱边261设有斜面264,该斜面264从所述凹陷263开始斜向于印版滚筒1的径向方向延伸,从而在夹紧所述印刷板20的后行端部22时该后行端部22沿折边角变小的方向发生变形。
通过所述凹陷263可以以有利的方式避免有可能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1上的防腐涂层在所述张紧棱边261的区域中剥落。此外还保证了所述后行端部22即使在所述张紧棱边261的区域中存在着防腐涂层材料堆积形式的加厚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毫无问题地或者说无阻碍地被插入到所述夹缝230中。
在所述凹陷263和斜面264之间形成过渡棱,通过该过渡棱在夹紧所述后行端部22时该后行端部22发生弹性变形,通过所述凹陷263和斜面264的组合产生力矩M,该力矩M使得所述印刷板20在印版滚筒1上绷紧,从而保证最佳地将该印刷板20撑开。
附图标记列表:
1    印版滚筒
10     张紧装置
100    第一张紧机构
110    缝隙
120    壁体区段
121    凸肩
130    张紧棱边
200    第二张紧机构
210    夹紧元件
211    导向凸轮
212    凸起
220    操纵元件
221    第一轴承
222    第二轴承
223    第二轴承
230    夹缝
240    夹紧弹簧
250    止挡
260    装入元件
261    张紧棱边
262    表面
263    凹陷
264    斜面
270    空隙
271    表面
20     印刷板
21     前行端部
21a    鼓起
22     后行端部
M      力矩
30     压紧辊。

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用于印刷板的张紧装置以及配有张紧装置的印版滚筒,其中张紧装置具有带有缝隙的第一张紧机构和带有夹紧元件及操纵元件的第二张紧机构,如此设置第一张紧机构,使得在集成在印版滚筒中时缝隙斜向于印版滚筒的径向方向延伸,以便能够在缝隙中接纳至少一个印刷板的被锐角式地折边的前行端部,并且如此设置第二张紧机构,使得在集成在印版滚筒中时操纵元件仅仅能够沿印版滚筒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通过该操纵元件的轴向移动夹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