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9322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9322ACN101959322A21申请号200910100708322申请日20090716H04W88/02200901H04B5/0020060171申请人萨基姆移动电话研发宁波有限公司地址315040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杨帆路999弄5号72发明人玛丽亚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代理人袁忠卫54发明名称一种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所述手机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主控制电路、与主控制电路相连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还。
2、包括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的用于测量手机移动加速度的移动传感器,所述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法测量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并将测量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确定一个三维坐标轴,使A、B两点落在该三维坐标轴内,该三维坐标轴的三个方向用X轴、Y轴、Z轴表示;让所述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主控制电路每隔一个固定周期实时采集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59323A1/1页21一种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所述手机。
3、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主控制电路、与主控制电路相连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的用于测量手机移动加速度的移动传感器,所述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法测量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并将测量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确定一个三维坐标轴,使A、B两点落在该三维坐标轴内,该三维坐标轴的三个方向用X轴、Y轴、Z轴表示;让所述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主控制电路每隔一个固定周期实时采集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
4、度的总次数;A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X轴方向的加速度M/S2;B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Y轴方向的加速度M/S2;C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Z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三维坐标轴时,将需要测量的A、B两点设置在三维坐标轴的X轴上,这时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为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A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X轴方。
5、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三维坐标轴时,将需要测量的A、B两点设置在三维坐标轴的Y轴上,这时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为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B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Y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三维坐标轴时,将需要测量的A、B两点设置在三维坐标轴的Z轴上,这时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
6、离D为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C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Z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权利要求书CN101959322ACN101959323A1/3页3一种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手机移动电话经过多年的发展,由最初的单纯接听电话,到开始具有短信、无线、MMC、外红线、蓝牙、摄像等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人们对手机功能的需求。0003目前,手机的普及率已达到了很高的比率,。
7、有原来的大众需求发展可满足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如何实现差异化的市场细分,成为手机发展中工程师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0004具有测距功能的手机能满足一部分对距离测量有特殊要求的人群,但是现有的具有测距功能的手机,其测距原理大部分是通过复杂的电路结构来实现的,例如公开号为CN1913672申请号为2005100286442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布了这样一种聚测距功能的手机;还有一部分具有测距功能的手机是通过超声波来实现的,例如公开号为CN201153276专利号为ZL20072015385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布了通过超声波来实现测距功能的手机。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
8、技术提供一种不需要采用复杂电路结构、也不采用超声波的、结构原理简单的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利用手机测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方法,所述手机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主控制电路、与主控制电路相连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的用于测量手机移动加速度的移动传感器,所述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法测量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并将测量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0007确定一个三维坐标轴,使A、B两点落在该三维坐标轴内,该三维坐标轴的三个方向用X轴、Y轴、Z轴表示;0008让所述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0009主控制电路每隔一个固定周。
9、期实时采集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0010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00110012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A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X轴方向的加速度M/S2;B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Y轴方向的加速度M/S2;C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Z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说明书CN101959322ACN101959323A2/3页40013移动传感器的原理。
10、是感应移动时三维空间的加速度,能够给出移动时任意时刻的X/Y/Z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因此利用移动传感器给出的加速度和时间信息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使用该方法的手机结构简单。0014作为改进,上述在设定三维坐标轴时,可以将需要测量的A、B两点设置在三维坐标轴的X轴上,这时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为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A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X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0015当然,在设定三维坐标轴时,也可以将需要测量的A、B两点设置在三维坐标轴的Y轴。
11、上,这时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为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B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Y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0016或者,在设定三维坐标轴时,将需要测量的A、B两点设置在三维坐标轴的Z轴上,这时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为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C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Z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0017与现有。
12、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手机上设置一个与手机主控制电路相连的用于测量手机移动加速度的移动传感器,通过移动传感器实时测量的手机在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然后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也不需要通过超声波进行测距,实现起来特别简单方便。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手机的模块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发明实施例一中手机在建立的三维坐标轴中进行测距时的示意图;0020图3为发明实施例四中手机在建立的三维坐标轴中进行测距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2实施例一0023图1所示的手机,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主控制电。
13、路、与主控制电路相连的显示屏、与主控制电路相连的用于测量手机移动加速度的移动传感器,移动传感器通过I2C数据线与主控制电路相连。0024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法测量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并将测量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0025确定一个三维坐标轴,该三维坐标轴的三个方向用X轴、Y轴、Z轴表示,同时使A、B两点落在该三维坐标轴中X轴方向上;说明书CN101959322ACN101959323A3/3页50026让所述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参见图2所示;0027主控制电路每隔一个固定周期实时采集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0028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A、B两点。
14、之间的直线距离D0029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A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X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0030实施例二0031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确定三维坐标轴时,使A、B两点落在该三维坐标轴中Y轴方向上;0032此时,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为通过以下方式计算0033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B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Y轴方向的加速度M/S2;。
15、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0034实施例三003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确定三维坐标轴时,使A、B两点落在该三维坐标轴中Z轴方向上;0036这时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C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Z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0037实施例四0038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确定三维坐标轴时,使A、B两点落在该三维坐标轴内任意地方,参见图3所示,此时主控制电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00390040其中,N为手机沿直线从A点移动到B点测量时间内,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手机当前X轴、Y轴、Z轴上的加速度的总次数;A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X轴方向的加速度M/S2;B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Y轴方向的加速度M/S2;CN为移动传感器测量到的所述手机在第N个采样时刻Z轴方向的加速度M/S2;T为手机移动到采样点所花的时间。说明书CN101959322ACN101959323A1/1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593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