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向随动装置.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0535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25932.1

申请日:

1997.12.24

公开号:

CN1193669A

公开日:

1998.09.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6B 23/06申请日:19971224授权公告日:20001227终止日期:20100125|||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6B23/06

主分类号:

D06B23/06

申请人:

科万商标投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达明; 弗兰克·G·克利福德

地址:

中国香港

优先权:

1996.12.24 GB 9626838.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祖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筒子纱染色机中使用的下向随动装置具有带中心孔的筒子纱面板(1a),孔中装有筒子纱染色机的立柱(2)。该装置的外壳(3)滑配在立柱(2)上,并且内部装有能平稳地沿立柱(2)上、下运行但只与柱(2)两点接触的空竹形滚轴(4)。在外壳(3)内的楔形板(5)朝柱(2)方向向下倾斜,滚轴(4)位于柱(2)和楔形板(5)之间。该装置能在自重作用下向下移动,但向上施加在板(1)上的任何力通过滚轴(4)被传递到楔形板(5)上,可靠地防止板(1a)向上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下向随动装置,它包括具有放在易收缩物件上的底板的外壳 或框,外壳或框能滑动地接合在立柱上;在外壳或框中的固定楔形板, 限定一个朝立柱方向向下倾斜的楔形面;以及一个抵靠着楔形面和立柱 的滚轴,该滚轴跟随物件的收缩能沿立柱向下滚动,但是,当施加任何 使底板向上移动的力时,由于楔形面而使滚轴轧靠在立柱上不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向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操作一 个掣爪可解脱制动力,从而升起滚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向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滚轴是 两端直径较大、中部直径较小的筒管状的,并可以在两处与立柱的圆柱 形表面相接触,同样,在两处与平的楔形面相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下向随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它是在染色机中作为筒子纱顶锁而设置的。
5: 参照附图,基本上如上文所叙述和说明的下向随动装置。

说明书


下向随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下向随动装置。

    以前已经提出的各种不同的下向随动装置,它们应用主要因其自重产生的向下的力,即使一些承受向下的力的物件收缩或部分压坍,它们仍能够向下移动。

    下向随动装置的一个实例是在染色机的筒子纱上设置一个顶锁。

    为许多目的使用的纱传统上是在多孔管芯上染色的,在其支承芯上的纱称为筒子纱。在单一的筒子纱染色机中可以染筒子纱,它被支承在竖直的多孔管或十字形心轴或三叶心轴上。这种设置是为了使含有染料或其它处理的化学品的液体能通过心轴和多孔管芯向上流动。为了避免液体逸出,心轴可以终止于一根螺杆筒子纱地端部和多孔管芯可以由一个通过螺帽保持在适当位置上的平板密闭,在底部也可以使用类似的平板。

    此时,液体只能渗透纱团从筒子的内部向外部径向地逸出。根据筒子纱的密度和流通液体的体积,在多孔芯管的内部将产生压力,这就使得液体势必在顶板和底板的平面处逸出。

    所以,用同心波纹成形的板,可以减少这种逸出。

    有些纱往往会形成很紧的筒子纱,这种筒子纱不易渗透,另一些纱会形成松软、易于渗透的筒子纱,其实,这种筒子纱不足以支承它们自身,而会从顶板下降,留下一个间隙,通过这一间隙,染液能在顶板的下部和纱的顶面之间逸出。这种筒子纱通常是缠绕在管式弹簧形或可折迭芯上,将筒子纱压缩到比标准长度更短,或缠绕在比标准长度芯子更长的芯子上,要根据需要来缩短。

    周期地改变液流方向来设置染色机是通常采用的操作法,以便能尽量贯穿整个纱团均匀地吸收染料。当液流方向是从内向外流动时,筒子纱可稍许膨胀,使筒子纱的端部压靠板的内表面。

    另一方面液体从外向内流动时,如果顶板和螺帽成整体的,就可在底板上方保持固有的距离,染液流动的压力将压迫筒子纱,缩减其长度,同时液体将绕过纱团,在顶板和纱之间以及沿中心管逸出。

    在流向变回由内向外的瞬间,上述空间足以满足液体再绕过纱团,在筒子纱内不可能形成足够的压力,以便恢复它原有的长度,并使顶面密封在板上。

    纤维不同,增加染液温度的效果也是变化的,但是会使上述问题更趋严重。当在一定规模的机器生产中,在高的心轴上一个在另一个上堆积更多的筒子纱时,将按指数律增加上述问题。

    已经有人提出下向随动装置,当改变流动方向并挤压纱团时,下向随动制动装置将使板紧密压靠筒子纱的顶部,当恢复由内向外流动时,将继续保持前述状态。

    装有顶锁式下向随动制动装置的人工操纵的筒子纱染色机最近被公开,当为演示目的在液面降低时用清洁冷水尚能运行,当液面低于筒子纱顶部时,水从筒子纱顶部和制动板之间的间隙向外猛烈地喷出,淋湿了观看者。这种状态并非少见,但由于正常生产过程中需将筒子纱浸没,因而这种状态对使用者来说是不易发现的,这证明这种装置质量并不稳定。

    上述装置的主要问题需要一些向上的运动来实现锁紧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棘爪,以便和一些以小间隔隔开的齿相啮合,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移动掣爪,以便通过这种运动来施加锁紧力。在这种情况下,由装置上移产生制动力,这种上移足以造成染液逸出的路径。这种状态在相当简陋的染色间环境中损坏通常容易损坏的装置变得更加严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下向随动装置包括:具有放在容易收缩物件上的底板的外壳或框,外壳或框能滑动地接合在一个立柱上;在外壳或框中的固定的楔形板限定一个朝立柱方向向下倾斜的楔形面;卷轴紧靠着楔形面和立柱的滚轴,滚轴能跟随物件的收缩沿立柱向下滚动,但是当存在趋向于向上移动底板的任何力时,由于楔形面,使滚轴轧靠在立柱上不动。

    因此,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可靠防止向上移动,并且可以不受限制地向下移动。任何向上移动的倾向都将增加制动力,使底板不能移动。最好能通过移动一个容易移动的小掣爪来解除制动力,使筒子纱托架可以在卸载箱上倾倒。

    该装置是通过在底板上施加或消除向上的力来制动和开启的,而与前面已申请设备中的底板的上移不同。

    滚轴最好为两端直径较大、中间直径较小的筒管形式,有时也称为有边筒管,使滚轴能与圆柱形的立柱和楔形板的平的楔形面相接合。

    本发明以举例方式示意地表示在以下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下向随动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不完全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所作的剖面图。

    参照附图,在筒子纱染色机中使用的下面随动装置具有一个筒子纱面板1,它带有升高的中间部分1a和一个中心孔1b,该孔能滑动地接纳筒子纱染色机的立柱2,柱2是一普通圆柱形棒,它包括筒子纱心轴的延伸部分。该装置的外壳3滑配合在柱2上,并焊接在筒子纱面板1的升高部分1a上。

    在外壳3内,空竹形滚轴4能沿柱2上、下平稳地运行,但只在两点接触柱2,这样做对柱2的磨损面最小。在外壳3内,楔形板5朝柱2方向向下倾斜,并焊接在外壳3的侧壁上。滚轴4位于柱2和楔形板5之间。横向地延伸于外壳3的杆6具有外面的弯曲部分,通过弯曲部分可以转动杆6;它还具有内部的凸片6a,利用外面的弯曲部分转动杆6,能使凸片6a和滚轴4的下面相接触,以便在外壳3中升高滚轴、外壳3设置有盖板7。

    在操作中,板1位于染色机的筒子纱上,由于装置的重量,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卷轴4的重量将一水平力作用在楔形板5的倾斜面上,将滚轴4压靠在立柱2上。向上作用在板1上的任何力传送给楔形板5,通过楔形板5增强许多倍,从而增强将滚轴4压靠在立柱2上的水平力,从而可靠地防止了底板1的向上移动。

    通过板1任何少量的向下移动,就会消除将滚轴4压在柱2上的水平力,使板1可以下降,而滚轴4由于不受楔形板5的限制,因而沿立柱2向下滚动,直到板1停止为止。

    通过操作放松杆6,可升起滚轴4,使其和楔形板5脱离接触,并将其保持在不与任何可能损坏它或干扰其工作的东西接触的放松状态。本装置具有特有的耐粗处理的性能。

    显然,本发明的下向随动装置并不限定在筒子纱染色机中使用,而是能够用于把向下的力作用在许多其它可能会收缩的物件上。

下向随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下向随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下向随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向随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向随动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筒子纱染色机中使用的下向随动装置具有带中心孔的筒子纱面板(1a),孔中装有筒子纱染色机的立柱(2)。该装置的外壳(3)滑配在立柱(2)上,并且内部装有能平稳地沿立柱(2)上、下运行但只与柱(2)两点接触的空竹形滚轴(4)。在外壳(3)内的楔形板(5)朝柱(2)方向向下倾斜,滚轴(4)位于柱(2)和楔形板(5)之间。该装置能在自重作用下向下移动,但向上施加在板(1)上的任何力通过滚轴(4)被传递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