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97696.8 (22)申请日 2016.05.23 (73)专利权人 孙友存 地址 231380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 镇靠山村公义组15号 (72)发明人 孙友存 刘乃菊 (51)Int.Cl. A47C 7/02(2006.01) A47C 3/20(2006.01) A47C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 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包括椅面, 第一支撑管、 第。
2、 二支撑管和固定框架, 所述第一支撑管上设有高 度调节机构, 所述第二支撑管横向安装在高度调 节机构上, 所述第二支撑管上设有前后位移调节 机构, 所述固定框架安装在前后位移调节机构 上, 所述椅面安装于固定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通 过高度调节机构和前后位移调节机构实现了椅 面的高度和前后位移调节, 提高了坐立时的舒适 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963511 U 2017.02.22 CN 205963511 U 1.一种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包括椅面,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支撑管、 第二支撑管 和固定框架, 所述第一支撑管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第二支撑管横。
3、向安装在高度调节 机构上, 所述第二支撑管上设有前后位移调节机构, 所述固定框架安装在前后位移调节机 构上, 所述椅面安装于固定框架上;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套、 第一紧固件和设于第一支撑管上的多个第一调节 孔, 所述第一调节套套设在第一支撑管上, 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第一调节套与第一调节孔 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管与第一调节套固定连接; 所述前后位移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套、 第二紧固件和设于第二支撑管上的多个第二 调节孔, 所述第二调节套套设在第二支撑管上, 所述第二紧固件通过第二调节套与第二调 节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架为一倒梯。
4、形 固定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管、 第一调 节套、 第二支撑管和第二调节套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管倾斜设 置, 所述第二支撑管为L形结构, 该L形结构的第二支撑管的两边夹角为钝角。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63511 U 2 一种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座椅一般包括椅腿、 椅背和椅面三部分组成, 为了方便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座椅。
5、一 般能调节高度, 但是不能同时调节椅面的前后位移。 使人们在坐立时的舒适度大大降低。 为 此, 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同时调节椅面高度和前后位移的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调节椅面高度和前后位移的前后位置 的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包括椅面, 第一支撑管、 第二支撑管和固定框架, 所述 第一支撑管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第二支撑管横向安装在高度调节机构上, 所述第二 支撑管上设有前后位移调节机构, 所述固定框架安装在前后位移调节机构上, 所述椅。
6、面安 装于固定框架上; 0006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套、 第一紧固件和设于第一支撑管上的多个第一 调节孔, 所述第一调节套套设在第一支撑管上, 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第一调节套与第一调 节孔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管与第一调节套固定连接; 0007 所述前后位移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套、 第二紧固件和设于第二支撑管上的多个 第二调节孔, 所述第二调节套套设在第二支撑管上, 所述第二紧固件通过第二调节套与第 二调节孔连接。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固定框架为一倒梯形固定框架。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支撑管、 第一调节套、 第二支撑管和第二调节套的截面形状均 为方形。 0010 进一步地。
7、, 所述第一支撑管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管为L形结构, 该L形结构的第 二支撑管的两边夹角为钝角。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和前后 位移调节机构实现了椅面的高度和前后位移调节, 提高了坐立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座椅椅面。
8、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963511 U 3 0014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支撑管, 2、 第一调节套, 3、 第一紧固件, 4、 第一调节孔, 5、 第 二支撑管, 6、 第二调节套, 7、 第二紧固件, 8、 第二调节孔, 9、 固定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0016 参阅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椅面的调节装置, 包括椅面, 第一支撑管 1、 第二支撑管5和固定框。
9、架9, 所述第一支撑管1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第二支撑管5横 向安装在高度调节机构上, 所述第二支撑管5上设有前后位移调节机构, 所述固定框架9安 装在前后位移调节机构上, 所述椅面安装于固定框架9上。 0017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套2、 第一紧固件3和设于第一支撑管1上的多个 第一调节孔4, 所述第一调节套2套设在第一支撑管1上, 所述第一紧固件3通过第一调节套2 与第一调节孔4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管5与第一调节套2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 松开第一紧固 件3, 通过移动第一调节套2至合适的位置, 再旋紧第一紧固件3即可实现高度的调节。 0018 所述前后位移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
10、套6、 第二紧固件7和设于第二支撑管5上的 多个第二调节孔8, 所述第二调节套6套设在第二支撑管5上, 所述第二紧固件7通过第二调 节套6与第二调节孔8连接。 在使用时, 松开第二紧固件7, 通过移动第二调节套6至合适的位 置, 再旋紧第二紧固件7即可实现前后位移的调节。 0019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9为一倒梯形固定框架, 增加了椅面安装的稳定 性。 0020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管1、 第一调节套2、 第二支撑管5和第二调节套6 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 其可以直接选择市面上的型材。 0021 具体的, 为了使椅面的安装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 管1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管5为L形结构, 该L形结构的第二支撑管5的两边夹角为钝角。 0022 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和前后位移调节机构实现了椅面的高度和前后位 移调节, 提高了坐立时的舒适度。 0023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 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 围, 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963511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963511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