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水壶.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88794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5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558694.7

申请日:

20121029

公开号:

CN203088725U

公开日:

201307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21,A47J36/00

主分类号:

A47J27/21,A47J36/00

申请人:

周林斌

发明人:

周林斌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惠景一街24号408房

优先权:

CN201220558694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玻璃水壶,包括大身及其底盖,大身内设置有发热盘、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大身开口与发热盘相连处设置有密封圈,发热盘设置在大身的下部弹性密封,发热盘弹性移动与底盖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盘上增设密封圈,密封圈外侧设置有扣环,以实现发热盘与大身密封连接,确保发热盘与大身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防止密封不严和渗水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

一种玻璃水壶,包括大身(2)及其底盖(8),大身内设置有发热盘(5)、密封圈(3),其特征是所述大身开口与发热盘相连处设置有密封圈(3),发热盘(5)设置在大身的下部弹性密封,发热盘(5)弹性移动与底盖(8)相配合。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与发热盘紧密设置组成发热盘组件(5.2);或密封圈与发热盘和大身开口(2.1)外壁分离式密封变形连接;密封圈与发热盘紧密设置,发热盘外围设置翻遍环形开口槽(5.1),翻遍环形开口槽内包容密封圈一端,密封圈另一端竖立在发热盘外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上发热盘组件(5.2),发热盘组件开口(5.3)与大身开口(2.1)外壁密封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3),硅胶密封圈(3)上设置有固定位(3.1),发热盘(5)对应硅胶密封圈设置有翻遍环形开口槽(5.1),该翻遍环形开口槽(5.1)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设置;硅胶密封圈设于发热盘上,固定位(3.1)与翻遍环形开口槽(5.1)配合固定,翻遍环形槽内腔(5.4)大于翻遍开口处,硅胶密封圈固定位(3.1)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弹性密封连接,组成一个开口向上外围高中部低的发热盘组件(5.2);硅胶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或大致相等于大身开口(2.1)的外径,与大身开口(2.1)外壁产生吸附力不脱落。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翻遍环形开口槽(5.1)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开口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设置;硅胶密封圈固定位(3.1)设置在翻遍环形开口槽(5.1)内配合固定,或固定位(3.1)包裹翻遍环形开口槽(5.1)内外密封固定。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大身(2)上的大身开口(2.1)插入发热盘组件开口(5.3)内,硅胶密封圈包裹或覆盖于大身的下部;硅胶密封圈的外壁与扣环(6)相互抵靠,发热盘组件(5.2)与大身挤压变形密封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扣环(6)包括扣环开口(6.1),扣环开口两端相互扣合固定或卡接固定,且共同围成一圆环形、圆形或椭圆形;硅胶密封圈(3)、发热盘(5)和大身(2)夹持固定于扣环(6)之间,发热盘(5)和大身(2)通过硅胶密封圈(3)弹性连接,发热盘(5)与大身(2)之间可以上、下或左、右移动与底盖的固定连接位自动对位,底盖与发热盘(5)连接产生可变方位的拉力或压力,而不会产生间隙。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扣环(6)设置在大身开口(2.1)外壁与顶圈(7)固定密封圈向上提升,密封圈设有由上至下渐大或等大的接触面与大身开口的相配合,组成一个底部加热的防漏大身。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扣环(6)呈带有开口的圆环状,两端收紧且共同围成一封闭的圆环形、圆形或椭圆形;硅胶密封圈(3)、发热盘(5)和大身(2)夹持固定于扣环(6)之间。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底盖(8)上设置有与发热盘(5)电连接的温控器组件(4)、开关按键(14)和电源连接组件;电源连接组件与底盖活动连接;电源连接组件包括电源上盖(9)和电源下盖(11),电源上盖与电源下盖之间设置有耦合器(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玻璃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大身的材质为玻璃制件或陶瓷制件。

说明书

一种玻璃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水壶,特别是一种玻璃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是常用的小家电之一,用于对水进行加热,同时又可作为水的容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电水壶的壶底设有电加热装置,较早以前,该加热装置为一电热管,自容器底部向上凸伸于容器内,以对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由于作为发热部件的电热管完全裸露于水中,容易因受到腐蚀而生锈,最后损坏而无法使用,并且影响卫生。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的设计者设计出了加热面为平面状的电加热装置,其平面状的加热面形成加热容器的底部,直接与水接触对其进行加热。因此,电加热装置和容器之间的密封性为体现电水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升,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保护自己身体需要,对产品要求进一步提高。每年全球电水壶产量大约在1亿个左右,其中,塑料水壶占48%、金属水壶占46%而玻璃水壶产量不到10%,塑料水壶的塑料长期使用容易分解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害,金属水壶其中大部分是不修铁或含锰元素的材料对人体有害。玻璃水壶的玻璃大身是一个加工难度大的工艺产品,采取吹瓶工艺技术,产品尺寸很难控制,每个产品之间的口部尺寸相差1mm最大相差3mm,而且,口部不规则变形变成椭圆或异形,口部也不水平,因为口部必须采用火烧收口,所以上述问题无法避免。目前,德国有一家玻璃生产公司名称为:肖特(SCHOTT)公司,生产的玻璃大身尺寸比较标准,产品误差控制在0.5‑1mm,是现有技术内最先进的,但价钱昂贵产量小,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现有技术多数采用在玻璃大身与发热盘之间打胶水连接密封,如:中国专利号ZL200720171554.3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包括上部与下部均开口的壶身及连接于壶身下部开口内的发热盘、可任意旋转的电连接器和水壶的电加热连接底座,所述壶身通过耐高温无毒粘胶连接在发热盘上,所述发热盘上设有温度探测与控制调节装置和水位探测装置。中国专利号ZL200620154922.9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砂泥胆电热水壶由紫砂壶盖1、带紫砂壶嘴2和紫砂壶耳6的紫砂壶身3、塑料底座4、塑料电源座5、电发热板7组成。紫砂壶身底板3‑1中央开有圆孔并嵌装有电发热板7,然后用硅橡胶固封连接处。 

此类结构打完胶水后需要放置5‑7天凝固,而且胶水有异味工艺复杂、人工贵、场地大、无尘处理、效率低、成本贵,由于发热盘与壶身下部开口内打胶水无压力连接,发热盘与底盖连接时被下拉受力,水壶长期使用时胶水因高温与低温不断变化而老化松动,产生漏水的质量问题。 

中国专利号ZL02248836.7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易装拆式玻璃水壶,包括玻璃壶体1和发热底盘2,其结构特点是:玻璃壶体1与发热底盘2的连接处设有弹性密封圈3,玻璃壶体1下部外缘设有可松紧的紧固圈4;通过松开或收紧紧固卡圈4使玻璃壶体1与发热底盘2连接处松开或坚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玻璃壶体底部的斜边,配合相同斜度的坚固卡圈,在螺栓锁紧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紧固卡圈与玻璃壶体底部的斜边的相对位置来压紧发热盘和硅胶密封圈,使发热底盘2与玻璃壶体紧固地连接在一起,具有安全、可靠性高的效果。可避免饮用水被污染,可方便拆卸或更换玻璃壶体,可节约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号ZL 201120044896.5公布一种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发热盘与壶身可分离的电水壶。一种发热盘可拆式电水壶,包括壶身、提把和壶嘴,以及与壶身相配合的壶盖,壶身的底部固定有发热盘,发热盘的凸缘边口与壶身的下口凸台之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缘边口为“L”形,发热盘的底部设有将发热盘与壶身固定的可卸式紧固圈,可卸式紧固圈由紧固环和紧固螺栓组成。该电水壶的发热盘与壶身可分离,装配简单,发热元器件受损后容易更换,解决了现有电水壶的壶身与密封圈、发热盘为一次性连接、不可异转、不能拆卸的缺陷。 

中国专利号ZL 200720188627.X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发热体装配结构,包括壶体,设在壶体底部的发热体及密封图;其特征在于:在壶体(1)的内壁下方延伸一倾斜的环形骨(11),发热体(2)与环形骨配合并密封,密封圈位于环形骨与发热板之间;还包括与壶体底部配合的发热体支架(4),发热体支架支撑发热板使其与环形骨紧配合,以达到密封的目的。所述的壶体(1)与发热体(2)为可拆装连接。上述专利结构都采用密封圈设置在大身开口内壁与发热盘外壁之间或大身底部与发热盘上部的结构位置密封,由于密封圈两侧为大身和发热盘硬质材料,大身为玻璃或陶瓷材质加工变形大密封圈两边厚度挤压不均匀,当发热盘与底盖打螺丝时,发热盘被底盖下拉移位,发热盘与大身开口的间隙变大而易渗漏。现有技术中还有在加热装置周缘顶面与该凸环底面之间设一密封圈,并于轴向上设置一个可压缩的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在轴向上施加一个由下向上使密封圈压缩以达到密封的作用力。在煮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弹簧受水重力被压缩,造成密封不紧出现漏水情况,同时该结构的装配难度大,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装配简便和密封效果好的一种玻璃水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玻璃水壶,包括带有把手的大身及其底盖,大身内设置有发热盘、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大身开口与发热盘相连处设置有密封圈,发热盘设置在大身的下部弹性密封,发热盘弹性移动与底盖相配合。 

所述密封圈与发热盘紧密设置组成发热盘组件;或密封圈与发热盘和大身开口外壁分离式密封变形连接;密封圈与发热盘紧密设置,发热盘外围设置翻遍环形开口槽,翻遍环形开口槽内包容密封圈一端,密封圈另一端竖立在发热盘外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上发热盘组件,发热盘组件开口与大身开口外壁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上设置有固定位,发热盘对应硅胶密封圈设置有翻遍环形开口槽,该翻遍环形开口槽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设置;硅胶密封圈设于发热盘上,固定位与翻遍环形开口槽配合固定,翻遍环形槽内腔大于翻遍开口处,硅胶密封圈固定位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弹性密封连接,组成一个开口向上外围高中部低的发热盘组件;硅胶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或大致相等于大身开口的外径,与大身开口外壁产生吸附力不脱落。 

所述翻遍环形开口槽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开口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设置;硅胶密封圈固定位设置在翻遍环形开口槽内配合固定,或固定位包裹翻遍环形开口槽内外密封固定。 

所述大身上的大身开口插入发热盘组件开口内,硅胶密封圈包裹或覆盖于大身的下部;硅胶密封圈的外壁与扣环相互抵靠,发热盘组件与大身挤压变形密封连接。 

所述扣环包括扣环开口,扣环开口两端相互扣合固定或卡接固定,且共同围成一圆环形、圆形或椭圆形;硅胶密封圈、发热盘和大身夹持固定于扣环之间,发热盘和大身通过硅胶密封圈弹性连接,发热盘与大身之间可以上、下或左、右移动与底盖的固定连接位自动对位,底盖与发热盘连接产生可变方位的拉力或压力,而不会产生间隙。 

所述扣环设置在大身开口外壁与顶圈固定密封圈向上提升,密封圈设有由上至下渐大或等大的接触面与大身开口的相配合,组成一个底部加热的防漏大身。 

所述扣环呈带有开口的圆环状,两端收紧且共同围成一封闭的圆环形、圆形或椭圆形;硅胶密封圈、发热盘和大身夹持固定于扣环之间。 

所述底盖上设置有与发热盘电连接的温控器组件、开关按键和电源连接组件;电源连接组件与底盖活动连接;电源连接组件包括电源上盖和电源下盖,电源上盖与电源下盖之间设置有耦合器。 

所述大身的材质为玻璃制件或陶瓷制件。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盘上增设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大身开口外壁,密封圈向内收缩补偿玻璃大身开口的变形公差,与大身开口一起变形密封,密封圈外侧设置有扣环,以实现发热盘与大身密封连接,通过扣环在装配过程中产生挤压力,促使硅胶密封圈向内发生弹性变形,将发热盘和大身之间的缝隙填满,从而达到封闭的目的;硅胶密封圈、发热盘和大身夹持固定于扣环之间,确保发热盘与大身连接的紧密性,底盖与发热盘连接产生可变方位的拉力或压力,而不会产生间隙,密封圈补偿发热盘与大身之间装配的公差,有效防止发热盘和大身密封不严、错位、产品漏水和渗水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和便于加工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热盘组件、扣环、顶圈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1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热盘组件的发热盘与硅胶密封圈装配后的结构剖示意图。 

图6为发热盘组件爆炸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剖示意图。 

图中:1为盖体, 2为大身,2.1为大身开口,3为硅胶密封圈,3.1为固定位,4为温控器组件,5为发热盘,5.1为翻遍环形开口槽,5.2为发热盘组件,5.3为发热盘组件开口,5.4为翻遍环形槽内腔,6为扣环,6.1为扣环开口, 6.2为凸起,7为顶圈,8为底盖, 12为蒸汽通道,13为把手,14为开关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7,本一种玻璃水壶,包括带有把手13的大身2及其底盖8,把手13与大身2为分体设置,把手13与大身2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12,蒸汽通道12与大身2的内腔相连通,大身2的材质为玻璃制件。把手13上设置有与之铰接固定的盖体1,盖体1与大身2转动连接。大身2内设置有为发热盘组件5.2,发热盘组件5.2为发热盘5和硅胶密封圈3密封连接,硅胶密封圈3上设置有固定位3.1,发热盘5对应硅胶密封圈设置有翻遍环形开口槽5.1,该翻遍环形开口槽5.1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设置,该翻遍环形开口槽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开口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设置;硅胶密封圈设于发热盘上,固定位3.1与翻遍环形开口槽5.1配合固定,翻遍环形槽内腔5.4大于翻遍开口处,硅胶密封圈固定位3.1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弹性密封连接,组成一个开口向上外围高中部低的发热盘组件5.2。底盖8上设置有与发热盘5电连接的温控器组件4、开关按键14,开关按键14控制发热盘5的打开和关闭。

大身2对应发热盘5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大身开口2.1。该大身开口2.1与发热盘5相连处设置有密封圈,见图1、图3。密封圈外侧设置有扣环,扣环固定发热盘与大身为密封连接,扣环6与底盖8相连处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凸起6.2,该凸起6.2呈锯齿状,该凸起呈锯齿状用于折射光源,其环绕设置于扣环6的上部,扣环6通过凸起6.2固定于的底盖8开口处。扣环6的下部设置有顶圈7,顶圈7与扣环6和底盖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密封圈向上提升。发热盘5与顶圈7的上表面相抵靠,顶圈7可以对发热盘5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发热盘5在煮水过程中受水重力被压缩,扣环6连接固定密封圈向上提升。发热盘5通过密封圈与大身2为密封连接,其目的在于:提高玻璃水壶的密封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密封不严、错位、产品漏水和渗水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3,硅胶密封圈3上设置有固定位3.1。发热盘5对应硅胶密封圈3的固定位3.1设置有可弯折开合的翻遍环形开口槽5.1,该翻遍环形开口槽5.1环绕设置于发热盘5的外部。装配时先将硅胶密封圈3从上往下设于发热盘5上,将固定位3.1强压到发热盘5翻遍环形槽内腔5.4,通过对发热盘5上的翻遍环形开口槽5.1施加外力,使其弯折变形成开口小内腔大的翻遍环形槽内腔5.4并与固定位3.1配合固定,以实现发热盘5与硅胶密封圈3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发热盘组件开口5.3的发热盘组件5.2,见图2、图5、图6。 

硅胶密封圈3的内壁与发热盘5形成一开口向上的发热盘组件开口5.3,大身2上的大身开口2.1套接发热盘组件开口5.3部内,硅胶密封圈3覆盖于大身2的下部。硅胶密封圈3的外壁与扣环6相互抵靠,扣环6上扣环开口6.1相互扣合固定,且共同围成一圆环形。其目的在于:硅胶密封圈3、发热盘5和大身2夹持固定于扣环6之间,通过扣环6在装配过程中产生挤压力,促使硅胶密封圈3发生弹性变形,将发热盘5和大身2之间的缝隙填满,从而达到封闭的目的,以保证玻璃水壶的正常使用,见图3‑图4。 

一种玻璃水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玻璃水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玻璃水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玻璃水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玻璃水壶.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872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31 CN 203088725 U *CN203088725U* (21)申请号 201220558694.7 (22)申请日 2012.10.29 A47J 27/21(2006.01) A47J 36/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周林斌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惠景一街 24 号 408 房 (72)发明人 周林斌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玻璃水壶 (57) 摘要 一种玻璃水壶, 包括大身及其底盖, 大身内设 置有发热盘、 密封圈, 其特征是所述大身开口与发 热盘相连处设置。

2、有密封圈, 发热盘设置在大身的 下部弹性密封, 发热盘弹性移动与底盖相配合, 本 实用新型的发热盘上增设密封圈, 密封圈外侧设 置有扣环, 以实现发热盘与大身密封连接, 确保发 热盘与大身连接的紧密性, 有效防止密封不严和 渗水等问题,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8725 U CN 203088725 U *CN203088725U* 1/1 页 2 。

3、1. 一种玻璃水壶, 包括大身 (2) 及其底盖 (8) , 大身内设置有发热盘 (5) 、 密封圈 (3) , 其 特征是所述大身开口与发热盘相连处设置有密封圈 (3) , 发热盘 (5) 设置在大身的下部弹 性密封, 发热盘 (5) 弹性移动与底盖 (8) 相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与发热盘紧密设置组成发 热盘组件 (5.2) ; 或密封圈与发热盘和大身开口 (2.1) 外壁分离式密封变形连接 ; 密封圈与 发热盘紧密设置, 发热盘外围设置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 翻遍环形开口槽内包容密封圈一 端, 密封圈另一端竖立在发热盘外围形成一个开。

4、口向上发热盘组件 (5.2), 发热盘组件开口 (5.3) 与大身开口 (2.1) 外壁密封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 (3) , 硅胶密封圈 (3) 上设置有固定位 (3.1) , 发热盘 (5) 对应硅胶密封圈设置有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 该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设置 ; 硅胶密封圈设于发热盘上, 固定位 (3.1) 与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配合固定, 翻遍环形槽内腔 (5.4) 大于翻遍开口处, 硅胶密封圈固定位 (3.1) 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弹性密封连接, 组成一个开口向上外围高 。

5、中部低的发热盘组件 (5.2) ; 硅胶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或大致相等于大身开口 (2.1) 的外径, 与大身开口 (2.1) 外壁产生吸附力不脱落。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环绕设置 于发热盘外围开口向内、 向外、 向上、 或向下设置 ; 硅胶密封圈固定位 (3.1) 设置在翻遍环 形开口槽 (5.1) 内配合固定, 或固定位 (3.1) 包裹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内外密封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大身 (2) 上的大身开口 (2.1) 插 入发热盘组件开口 (5.3) 内, 硅胶密封圈包裹或。

6、覆盖于大身的下部 ; 硅胶密封圈的外壁与 扣环 (6) 相互抵靠, 发热盘组件 (5.2) 与大身挤压变形密封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扣环 (6) 包括扣环开口 (6.1) , 扣环开口两端相互扣合固定或卡接固定, 且共同围成一圆环形、 圆形或椭圆形 ; 硅胶密封圈 (3) 、 发热盘 (5) 和大身 (2) 夹持固定于扣环 (6) 之间, 发热盘 (5) 和大身 (2) 通过硅胶密封 圈 (3) 弹性连接, 发热盘 (5) 与大身 (2) 之间可以上、 下或左、 右移动与底盖的固定连接位自 动对位, 底盖与发热盘 (5) 连接产生可变方位的拉力或压力,。

7、 而不会产生间隙。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扣环 (6) 设置在大身开口 (2.1) 外壁与顶圈 (7) 固定密封圈向上提升, 密封圈设有由上至下渐大或等大的接触面与大身开 口的相配合 , 组成一个底部加热的防漏大身。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扣环 (6) 呈带有开口的圆环状, 两 端收紧且共同围成一封闭的圆环形、 圆形或椭圆形 ; 硅胶密封圈 (3) 、 发热盘 (5) 和大身 (2) 夹持固定于扣环 (6) 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底盖 (8) 上设置有与发热盘 (5) 电连接的温控器组。

8、件 (4) 、 开关按键 (14) 和电源连接组件 ; 电源连接组件与底盖活动连接 ; 电源连接组件包括电源上盖 (9) 和电源下盖 (11) , 电源上盖与电源下盖之间设置有耦合器 (10) 。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一种玻璃水壶, 其特征是所述大身的材质为玻璃制件或陶瓷 制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88725 U 2 1/4 页 3 一种玻璃水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水壶, 特别是一种玻璃水壶。 背景技术 0002 电水壶是常用的小家电之一, 用于对水进行加热, 同时又可作为水的容器, 具有使 用方便的特点。电水壶的壶底设有电加热装置, 较早以前。

9、, 该加热装置为一电热管, 自容器 底部向上凸伸于容器内, 以对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 由于作为发热部件的电热管完全裸露 于水中, 容易因受到腐蚀而生锈, 最后损坏而无法使用, 并且影响卫生。 0003 针对上述问题, 业内的设计者设计出了加热面为平面状的电加热装置, 其平面状 的加热面形成加热容器的底部, 直接与水接触对其进行加热。 因此, 电加热装置和容器之间 的密封性为体现电水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环保意识也 逐步提升, 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保护自己身体需要, 对产品要求进一步提高。 每年全球电水壶 产量大约在 1 亿个左右, 其中, 塑料水壶占 48%、 金属水。

10、壶占 46% 而玻璃水壶产量不到 10%, 塑料水壶的塑料长期使用容易分解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害, 金属水壶其中大部分是不修铁或 含锰元素的材料对人体有害。玻璃水壶的玻璃大身是一个加工难度大的工艺产品, 采取吹 瓶工艺技术, 产品尺寸很难控制, 每个产品之间的口部尺寸相差1mm最大相差3mm,而且, 口 部不规则变形变成椭圆或异形, 口部也不水平, 因为口部必须采用火烧收口, 所以上述问题 无法避免。目前, 德国有一家玻璃生产公司名称为 : 肖特 (SCHOTT) 公司, 生产的玻璃大身尺 寸比较标准, 产品误差控制在 0.5-1mm, 是现有技术内最先进的, 但价钱昂贵产量小 , 不适 合大批量。

11、生产。 现有技术多数采用在玻璃大身与发热盘之间打胶水连接密封, 如 : 中国专利 号 ZL200720171554.3 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包括上部与下部均开口的壶 身及连接于壶身下部开口内的发热盘、 可任意旋转的电连接器和水壶的电加热连接底座, 所述壶身通过耐高温无毒粘胶连接在发热盘上, 所述发热盘上设有温度探测与控制调节装 置和水位探测装置。中国专利号 ZL200620154922.9 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砂泥胆 电热水壶由紫砂壶盖 1、 带紫砂壶嘴 2 和紫砂壶耳 6 的紫砂壶身 3、 塑料底座 4、 塑料电源座 5、 电发热板7组成。 紫砂壶身底板3-1中央开有圆。

12、孔并嵌装有电发热板7, 然后用硅橡胶固 封连接处。 0004 此类结构打完胶水后需要放置 5-7 天凝固, 而且胶水有异味工艺复杂、 人工贵、 场 地大、 无尘处理、 效率低、 成本贵, 由于发热盘与壶身下部开口内打胶水无压力连接, 发热盘 与底盖连接时被下拉受力, 水壶长期使用时胶水因高温与低温不断变化而老化松动, 产生 漏水的质量问题。 0005 中国专利号 ZL02248836.7 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易装拆式玻璃水壶, 包括玻璃 壶体 1 和发热底盘 2, 其结构特点是 : 玻璃壶体 1 与发热底盘 2 的连接处设有弹性密封圈 3, 玻璃壶体 1 下部外缘设有可松紧的紧固圈 4 ; 通。

13、过松开或收紧紧固卡圈 4 使玻璃壶体 1 与 发热底盘 2 连接处松开或坚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玻璃壶体底部的斜边, 配合相同斜 度的坚固卡圈, 在螺栓锁紧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紧固卡圈与玻璃壶体底部的斜边的相对位置 说 明 书 CN 203088725 U 3 2/4 页 4 来压紧发热盘和硅胶密封圈, 使发热底盘 2 与玻璃壶体紧固地连接在一起, 具有安全、 可靠 性高的效果。可避免饮用水被污染, 可方便拆卸或更换玻璃壶体, 可节约工时、 提高生产效 率。 0006 中国专利号 ZL 201120044896.5 公布一种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领域, 涉及一种加 热装置, 具体是一种发热盘与壶身可。

14、分离的电水壶。一种发热盘可拆式电水壶, 包括壶身、 提把和壶嘴, 以及与壶身相配合的壶盖, 壶身的底部固定有发热盘, 发热盘的凸缘边口与壶 身的下口凸台之间设有密封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凸缘边口为 “L” 形, 发热盘的底部设有 将发热盘与壶身固定的可卸式紧固圈, 可卸式紧固圈由紧固环和紧固螺栓组成。该电水壶 的发热盘与壶身可分离, 装配简单, 发热元器件受损后容易更换, 解决了现有电水壶的壶身 与密封圈、 发热盘为一次性连接、 不可异转、 不能拆卸的缺陷。 0007 中国专利号 ZL 200720188627.X 公布一种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发热体装 配结构, 包括壶体, 设在壶体。

15、底部的发热体及密封图 ; 其特征在于 : 在壶体 (1) 的内壁下方 延伸一倾斜的环形骨 (11) , 发热体 (2) 与环形骨配合并密封, 密封圈位于环形骨与发热板 之间 ; 还包括与壶体底部配合的发热体支架 (4) , 发热体支架支撑发热板使其与环形骨紧 配合, 以达到密封的目的。所述的壶体 (1) 与发热体 (2) 为可拆装连接。上述专利结构都采 用密封圈设置在大身开口内壁与发热盘外壁之间或大身底部与发热盘上部的结构位置密 封, 由于密封圈两侧为大身和发热盘硬质材料, 大身为玻璃或陶瓷材质加工变形大密封圈 两边厚度挤压不均匀, 当发热盘与底盖打螺丝时, 发热盘被底盖下拉移位, 发热盘与大。

16、身开 口的间隙变大而易渗漏。 现有技术中还有在加热装置周缘顶面与该凸环底面之间设一密封 圈, 并于轴向上设置一个可压缩的弹簧装置, 该弹簧装置在轴向上施加一个由下向上使密 封圈压缩以达到密封的作用力。在煮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弹簧受水重力被压缩, 造成密封 不紧出现漏水情况, 同时该结构的装配难度大, 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安全可靠、 装配简便和密封效果 好的一种玻璃水壶,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9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玻璃水壶, 包括带有把手的大身及其底盖, 大身内设置有发 热盘、 密封圈, 其特征是所述大身开口与发热盘相连处设置。

17、有密封圈, 发热盘设置在大身的 下部弹性密封, 发热盘弹性移动与底盖相配合。 0010 所述密封圈与发热盘紧密设置组成发热盘组件 ; 或密封圈与发热盘和大身开口外 壁分离式密封变形连接 ; 密封圈与发热盘紧密设置, 发热盘外围设置翻遍环形开口槽, 翻遍 环形开口槽内包容密封圈一端, 密封圈另一端竖立在发热盘外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上发热盘 组件, 发热盘组件开口与大身开口外壁密封连接。 0011 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 硅胶密封圈上设置有固定位, 发热盘对应硅胶密封圈 设置有翻遍环形开口槽, 该翻遍环形开口槽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设置 ; 硅胶密封圈设于 发热盘上, 固定位与翻遍环形开口槽配合固定,。

18、 翻遍环形槽内腔大于翻遍开口处, 硅胶密封 圈固定位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弹性密封连接, 组成一个开口向上外围高中部低的发热盘 组件 ; 硅胶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或大致相等于大身开口的外径, 与大身开口外壁产生吸附力 不脱落。 说 明 书 CN 203088725 U 4 3/4 页 5 0012 所述翻遍环形开口槽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开口向内、 向外、 向上、 或向下设置 ; 硅胶密封圈固定位设置在翻遍环形开口槽内配合固定, 或固定位包裹翻遍环形开口槽内外 密封固定。 0013 所述大身上的大身开口插入发热盘组件开口内, 硅胶密封圈包裹或覆盖于大身的 下部 ; 硅胶密封圈的外壁与扣环相互抵靠, 发。

19、热盘组件与大身挤压变形密封连接。 0014 所述扣环包括扣环开口, 扣环开口两端相互扣合固定或卡接固定, 且共同围成一 圆环形、 圆形或椭圆形 ; 硅胶密封圈、 发热盘和大身夹持固定于扣环之间, 发热盘和大身通 过硅胶密封圈弹性连接, 发热盘与大身之间可以上、 下或左、 右移动与底盖的固定连接位自 动对位, 底盖与发热盘连接产生可变方位的拉力或压力, 而不会产生间隙。 0015 所述扣环设置在大身开口外壁与顶圈固定密封圈向上提升, 密封圈设有由上至下 渐大或等大的接触面与大身开口的相配合 , 组成一个底部加热的防漏大身。 0016 所述扣环呈带有开口的圆环状, 两端收紧且共同围成一封闭的圆环形。

20、、 圆形或椭 圆形 ; 硅胶密封圈、 发热盘和大身夹持固定于扣环之间。 0017 所述底盖上设置有与发热盘电连接的温控器组件、 开关按键和电源连接组件 ; 电 源连接组件与底盖活动连接 ; 电源连接组件包括电源上盖和电源下盖, 电源上盖与电源下 盖之间设置有耦合器。 0018 所述大身的材质为玻璃制件或陶瓷制件。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盘上增设密封圈, 密封圈设置大身开口外壁, 密封圈向内收缩 补偿玻璃大身开口的变形公差, 与大身开口一起变形密封, 密封圈外侧设置有扣环, 以实现 发热盘与大身密封连接, 通过扣环在装配过程中产生挤压力, 促使硅胶密封圈向内发生弹 性变形, 将发热盘和大身之。

21、间的缝隙填满, 从而达到封闭的目的 ; 硅胶密封圈、 发热盘和大 身夹持固定于扣环之间, 确保发热盘与大身连接的紧密性, 底盖与发热盘连接产生可变方 位的拉力或压力, 而不会产生间隙, 密封圈补偿发热盘与大身之间装配的公差, 有效防止发 热盘和大身密封不严、 错位、 产品漏水和渗水等问题,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 同时其具有结构 简单合理、 使用寿命长、 成本低廉、 适用范围广和便于加工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2 为发热盘组件、 扣环、 顶圈装配示意图。 0022 图 3 为图 1 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4。

22、 为图 3 中的 A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5 为发热盘组件的发热盘与硅胶密封圈装配后的结构剖示意图。 0025 图 6 为发热盘组件爆炸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剖示意图。 0027 图中 : 1为盖体, 2为大身, 2.1为大身开口, 3为硅胶密封圈, 3.1为固定位, 4为温 控器组件, 5 为发热盘, 5.1 为翻遍环形开口槽, 5.2 为发热盘组件, 5.3 为发热盘组件开口, 5.4 为翻遍环形槽内腔, 6 为扣环, 6.1 为扣环开口, 6.2 为凸起, 7 为顶圈, 8 为底盖, 12 为 蒸汽通道, 13 为把手, 14 为开。

23、关按键。 说 明 书 CN 203088725 U 5 4/4 页 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9 第一实施例 0030 参见图 1- 图 7, 本一种玻璃水壶, 包括带有把手 13 的大身 2 及其底盖 8, 把手 13 与大身 2 为分体设置, 把手 13 与大身 2 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 12, 蒸汽通道 12 与大身 2 的内 腔相连通, 大身 2 的材质为玻璃制件。把手 13 上设置有与之铰接固定的盖体 1, 盖体 1 与 大身 2 转动连接。大身 2 内设置有为发热盘组件 5.2, 发热盘组件 5.2 为发热盘 5 和硅胶 密封圈。

24、 3 密封连接, 硅胶密封圈 3 上设置有固定位 3.1, 发热盘 5 对应硅胶密封圈设置有翻 遍环形开口槽 5.1, 该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设置, 该翻遍环形开口槽 环绕设置于发热盘外围开口向内、 向外、 向上、 或向下设置 ; 硅胶密封圈设于发热盘上, 固定 位 3.1 与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配合固定, 翻遍环形槽内腔 5.4 大于翻遍开口处, 硅胶密封圈 固定位 3.1 被固定不被向外移位而弹性密封连接, 组成一个开口向上外围高中部低的发热 盘组件 5.2。底盖 8 上设置有与发热盘 5 电连接的温控器组件 4、 开关按键 14, 开关按键 14 控制发热盘 。

25、5 的打开和关闭。 0031 大身 2 对应发热盘 5 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大身开口 2.1。该大身开口 2.1 与发热盘 5 相连处设置有密封圈, 见图 1、 图 3。密封圈外侧设置有扣环, 扣环固定发热盘与大身为密 封连接, 扣环 6 与底盖 8 相连处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凸起 6.2, 该凸起 6.2 呈锯齿状, 该凸起 呈锯齿状用于折射光源, 其环绕设置于扣环 6 的上部, 扣环 6 通过凸起 6.2 固定于的底盖 8 开口处。扣环 6 的下部设置有顶圈 7, 顶圈 7 与扣环 6 和底盖 8 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 或通过 卡扣固定连接密封圈向上提升。发热盘 5 与顶圈 7 的上表面相抵靠, 。

26、顶圈 7 可以对发热盘 5 起到支撑作用, 避免发热盘 5 在煮水过程中受水重力被压缩, 扣环 6 连接固定密封圈向上 提升。发热盘 5 通过密封圈与大身 2 为密封连接, 其目的在于 : 提高玻璃水壶的密封性能, 可以有效防止密封不严、 错位、 产品漏水和渗水等问题,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0032 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 3, 硅胶密封圈 3 上设置有固定位 3.1。发热盘 5 对应硅胶密 封圈3的固定位3.1设置有可弯折开合的翻遍环形开口槽5.1, 该翻遍环形开口槽5.1环绕 设置于发热盘 5 的外部。装配时先将硅胶密封圈 3 从上往下设于发热盘 5 上, 将固定位 3.1 强压到发热盘 5 。

27、翻遍环形槽内腔 5.4, 通过对发热盘 5 上的翻遍环形开口槽 5.1 施加外力, 使其弯折变形成开口小内腔大的翻遍环形槽内腔 5.4 并与固定位 3.1 配合固定, 以实现发 热盘 5 与硅胶密封圈 3 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发热盘组件开口 5.3 的发热盘组件 5.2, 见图 2、 图 5、 图 6。 0033 硅胶密封圈3的内壁与发热盘5形成一开口向上的发热盘组件开口5.3, 大身2上 的大身开口 2.1 套接发热盘组件开口 5.3 部内, 硅胶密封圈 3 覆盖于大身 2 的下部。硅胶 密封圈 3 的外壁与扣环 6 相互抵靠, 扣环 6 上扣环开口 6.1 相互扣合固定, 且共同围成一圆 环形。

28、。其目的在于 : 硅胶密封圈 3、 发热盘 5 和大身 2 夹持固定于扣环 6 之间, 通过扣环 6 在 装配过程中产生挤压力, 促使硅胶密封圈 3 发生弹性变形, 将发热盘 5 和大身 2 之间的缝隙 填满, 从而达到封闭的目的, 以保证玻璃水壶的正常使用, 见图 3- 图 4。 说 明 书 CN 203088725 U 6 1/6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8725 U 7 2/6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8725 U 8 3/6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8725 U 9 4/6 页 10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8725 U 10 5/6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8725 U 11 6/6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8725 U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