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88785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00413.5

申请日:

2010.12.22

公开号:

CN102002598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22B 7/04申请日:20101222授权公告日:20120829终止日期:201612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B 7/04申请日:20101222|||公开

IPC分类号:

C22B7/04; C22B15/00; C22B23/00

主分类号:

C22B7/04

申请人:

东北大学

发明人:

翟秀静; 符岩; 姜澜; 畅永锋; 李斌川

地址:

110819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代理人:

梁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将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2℃/min,冷却炉渣;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本发明方法避免了使用能耗高的电炉还原或电炉还原硫化工艺,设备简单,充分利用了液态炉渣的显热,有利于降低处理铜转炉渣时的能耗成本和设备投资。通过浮选获得的铜、钴硫化物精矿粉可作为钴精矿进行单独处理,且浮选后得到的弃渣品位低,有利于提高铜和钴的回收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8%,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10%,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10%;将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2℃/min,冷却炉渣;(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

说明书

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铜转炉渣的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铜钴硫化矿的火法冶炼过程中,锍中的钴约有70%进入转炉渣中。对于原矿含钴较高的流程而言,转炉渣将是提取钴的重要中间物料。

转炉渣中的主要组成是铁橄榄石和少量的磁铁矿,含铁量通常在40wt%以上。在冶炼造渣过程中,有价元素钴和铜会以机械夹杂和化学溶解的形式进入炉渣中,钴的含量范围为0.1~2.0wt%,铜的含量依据冶炼操作水平不同约在4~10wt%的范围。其中铜主要是以硫化物机械夹杂的形式进入渣相,而钴主要是化学溶解,大部分以晶格取代的形态存在铁橄榄石和磁铁矿相中。

对于不含钴的铜转炉渣,目前工业上广泛使用缓冷、浮选的办法来回收铜精矿,并得到部分铁精矿。但是,对于含钴的转炉渣,由于钴主要是化学溶解形式存在渣中的,在炉渣缓冷过程中无法实现钴化合物的析出和长大,所以炉渣浮选法难以回收转炉渣中的钴。

因此,对于含钴的铜转炉渣,目前主要采用还原熔炼法和还原硫化熔炼法。在1350~1400℃的熔炼温度下,加入还原剂和硫化剂(仅还原硫化时需要),将渣中的钴还原形成钴铁合金或钴冰铜,与渣相分层后,将钴铁合金或钴冰铜分离出来。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操作温度高,能耗高,硫化剂和还原剂的添加量大,致使有价金属的富集比低,通常钴的富集比仅为3~6。得到的钴铁合金或钴冰铜在后续过程中若经湿法处理,则造成大量的铁进入湿法流程,处理难度大。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采用氧压酸浸出的方法回收炉渣中有价金属。在温度为250℃左右,硫酸用量为原渣质量的20%左右,控制氧分压为20~30kPa,将渣中的有价金属浸出进入溶液中,铁橄榄石被溶出接着被氧化至三价,发生高温水解,这样,浸出渣中主要含不定型二氧化硅和赤铁矿沉淀,实现了有价金属的选择性浸出,浸出率可达95%以上。然而,耐酸高压设备的投资较大,加之铜钴渣中有价金属含量低,致使物料处理量大,操作成本高。此外,从类似的高压浸出流程的工业实践来看,如红土镍矿的高压酸浸,浸出设备结垢问题严重,渣中的含硫量高,难以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对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铜和钴的回收仍然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提高含钴的铜转炉渣铜和钴的回收率。

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

(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8%,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10%,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10%。

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改性剂石英中二氧化硅的含量≥95%,黄铁矿中硫含量≥25%,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65%。

将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使铁硅酸盐渣向FeS-FeO-Fe3O4-SiO2的单一液相区移动,增加渣中FeS的溶解度。加入的黄铁矿在此条件下会分解为FeS和单质S,此两种物质均可将溶解损失在渣中的铜和钴氧化物还原,并进而生成硫化物。萤石的作用在于降低渣黏度。

(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2℃/min,冷却炉渣,使还原出的铜、钴硫化物颗粒通过扩散而聚结、长大。可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

(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不需再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即拆除保温层。

(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其工艺要求与常规硫化铜矿加工工艺相同。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

(1)该方法避免了使用能耗高的电炉还原或电炉还原硫化工艺,设备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有利于降低处理铜转炉渣时的能耗成本和设备投资。

(2)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液态炉渣的显热,同时,本方法避免了使用冶金焦炭、煤、煤气和天然气等碳质还原剂,可有效降低处理时的能耗,相应降低处理成本。

(3)该方法可得到较低的弃渣品位,较之传统的电炉还原或电炉还原硫化工艺,有利于提高转炉渣中的铜、钴回收率。

(4)通过浮选获得的铜、钴硫化物精矿粉,相对于处理的原矿,其钴对铜的比例得到较大提高,即实现了钴的富集,有利于将此精矿粉单独作为钴精矿进行处理,避免了回收的钴重新返回主流程。而传统流程中通过还原硫化、静止分层后的锍和渣还要返回主流程,造成物料的不合理循环,增大冶金炉的处理量和处理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处理的含钴铜转炉渣Cu、Co、Ni、Fe、SiO2、和S含量如下:

元素
Cu
Co
Ni
Fe
SiO2
S
含量(质量%)
10.87
0.604
0.226
35.35
28.74
3.485

从转炉渣的分析来看,其中含钴较高,大于镍的含量,所以经回收处理得到的铜、钴精矿粉可作为钴精矿进行下步的单独处理,而不返回主流程。

实施例1

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步骤如下:

(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5%,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6%,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5%。

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改性剂石英中二氧化硅的含量99%,黄铁矿中硫含量27%,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68%。

将1300℃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使铁硅酸盐渣向FeS-FeO-Fe3O4-SiO2的单一液相区移动,增加渣中FeS的溶解度。加入的黄铁矿在此条件下会分解为FeS和单质S,此两种物质均可将溶解损失在渣中的铜和钴氧化物还原,并进而生成硫化物。萤石的作用在于降低渣黏度。

(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5℃/min,冷却炉渣,使还原出的铜、钴硫化物颗粒通过扩散而聚结、长大。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

(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不需再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即拆除保温层。

(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其工艺要求与常规硫化铜矿加工工艺相同。经物料衡算,铜的回收率为92%,钴的回收率为76%。

实施例2

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步骤如下:

(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8%,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0%,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0%。

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改性剂石英中二氧化硅的含量≥99%,黄铁矿中硫含量31%,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75%。

将1300℃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使铁硅酸盐渣向FeS-FeO-Fe3O4-SiO2的单一液相区移动,增加渣中FeS的溶解度。加入的黄铁矿在此条件下会分解为FeS和单质S,此两种物质均可将溶解损失在渣中的铜和钴氧化物还原,并进而生成硫化物。萤石的作用在于降低渣黏度。

(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2℃/min,冷却炉渣,使还原出的铜、钴硫化物颗粒通过扩散而聚结、长大。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

(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不需再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即拆除保温层。

(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其工艺要求与常规硫化铜矿加工工艺相同。经物料衡算,铜的回收率为96%,钴的回收率为91%。

实施例3

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步骤如下:

(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

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改性剂石英中二氧化硅的含量≥99%,黄铁矿中硫含量32%,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79%。

将1300℃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使铁硅酸盐渣向FeS-FeO-Fe3O4-SiO2的单一液相区移动,增加渣中FeS的溶解度。加入的黄铁矿在此条件下会分解为FeS和单质S,此两种物质均可将溶解损失在渣中的铜和钴氧化物还原,并进而生成硫化物。萤石的作用在于降低渣黏度。

(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min,冷却炉渣,使还原出的铜、钴硫化物颗粒通过扩散而聚结、长大。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

(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不需再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即拆除保温层。

(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其工艺要求与常规硫化铜矿加工工艺相同。经物料衡算,铜的回收率为82%,钴的回收率为71%。 

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2598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2598ACN102002598A21申请号201010600413522申请日20101222C22B7/04200601C22B15/00200601C22B23/0020060171申请人东北大学地址110819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72发明人翟秀静符岩姜澜畅永锋李斌川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109代理人梁焱54发明名称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57摘要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将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控制。

2、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2/MIN,冷却炉渣;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本发明方法避免了使用能耗高的电炉还原或电炉还原硫化工艺,设备简单,充分利用了液态炉渣的显热,有利于降低处理铜转炉渣时的能耗成本和设备投资。通过浮选获得的铜、钴硫化物精矿粉可作为钴精矿进行单独处理,且浮选后得到的弃渣品位低,有利于提高铜和钴的回收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CN102002609A1/1页21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3、(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8,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10,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10;将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2/MIN,冷却炉渣;(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权利要求书CN102002598ACN102002609A1/4页3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

4、收铜和钴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铜转炉渣的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铜钴硫化矿的火法冶炼过程中,锍中的钴约有70进入转炉渣中。对于原矿含钴较高的流程而言,转炉渣将是提取钴的重要中间物料。0003转炉渣中的主要组成是铁橄榄石和少量的磁铁矿,含铁量通常在40WT以上。在冶炼造渣过程中,有价元素钴和铜会以机械夹杂和化学溶解的形式进入炉渣中,钴的含量范围为0120WT,铜的含量依据冶炼操作水平不同约在410WT的范围。其中铜主要是以硫化物机械夹杂的形式进入渣相,而钴主要是化学溶解,大部分以晶格取代的形态存在铁橄榄石和磁铁矿相中。

5、。0004对于不含钴的铜转炉渣,目前工业上广泛使用缓冷、浮选的办法来回收铜精矿,并得到部分铁精矿。但是,对于含钴的转炉渣,由于钴主要是化学溶解形式存在渣中的,在炉渣缓冷过程中无法实现钴化合物的析出和长大,所以炉渣浮选法难以回收转炉渣中的钴。0005因此,对于含钴的铜转炉渣,目前主要采用还原熔炼法和还原硫化熔炼法。在13501400的熔炼温度下,加入还原剂和硫化剂(仅还原硫化时需要),将渣中的钴还原形成钴铁合金或钴冰铜,与渣相分层后,将钴铁合金或钴冰铜分离出来。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操作温度高,能耗高,硫化剂和还原剂的添加量大,致使有价金属的富集比低,通常钴的富集比仅为36。得到的钴铁合金或钴冰。

6、铜在后续过程中若经湿法处理,则造成大量的铁进入湿法流程,处理难度大。0006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采用氧压酸浸出的方法回收炉渣中有价金属。在温度为250左右,硫酸用量为原渣质量的20左右,控制氧分压为2030KPA,将渣中的有价金属浸出进入溶液中,铁橄榄石被溶出接着被氧化至三价,发生高温水解,这样,浸出渣中主要含不定型二氧化硅和赤铁矿沉淀,实现了有价金属的选择性浸出,浸出率可达95以上。然而,耐酸高压设备的投资较大,加之铜钴渣中有价金属含量低,致使物料处理量大,操作成本高。此外,从类似的高压浸出流程的工业实践来看,如红土镍矿的高压酸浸,浸出设备结垢问题严重,渣中的含硫量高,难以处理,对环境影响较。

7、大。0007因此,对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铜和钴的回收仍然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发明内容000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提高含钴的铜转炉渣铜和钴的回收率。0009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8,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10,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说明书CN102002598ACN102002609A2/4页4量的110。0010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改性剂石英中二氧化硅的含量95,黄铁矿中硫含量25,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65。0011将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

8、,使铁硅酸盐渣向FESFEOFE3O4SIO2的单一液相区移动,增加渣中FES的溶解度。加入的黄铁矿在此条件下会分解为FES和单质S,此两种物质均可将溶解损失在渣中的铜和钴氧化物还原,并进而生成硫化物。萤石的作用在于降低渣黏度。0012(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2/MIN,冷却炉渣,使还原出的铜、钴硫化物颗粒通过扩散而聚结、长大。可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0013(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不需再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即拆除保温层。0014(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其工艺要求与常规硫。

9、化铜矿加工工艺相同。0015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该方法避免了使用能耗高的电炉还原或电炉还原硫化工艺,设备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有利于降低处理铜转炉渣时的能耗成本和设备投资。0016()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液态炉渣的显热,同时,本方法避免了使用冶金焦炭、煤、煤气和天然气等碳质还原剂,可有效降低处理时的能耗,相应降低处理成本。0017()该方法可得到较低的弃渣品位,较之传统的电炉还原或电炉还原硫化工艺,有利于提高转炉渣中的铜、钴回收率。0018()通过浮选获得的铜、钴硫化物精矿粉,相对于处理的原矿,其钴对铜的比例得到较大提高,即实现了钴的富集,有利于将此精矿粉单独作为钴精矿进行处理,避免了回收的。

10、钴重新返回主流程。而传统流程中通过还原硫化、静止分层后的锍和渣还要返回主流程,造成物料的不合理循环,增大冶金炉的处理量和处理能耗。具体实施方式0019实施例处理的含钴铜转炉渣CU、CO、NI、FE、SIO2、和S含量如下元素CUCONIFESIO2S含量质量108706040226353528743485从转炉渣的分析来看,其中含钴较高,大于镍的含量,所以经回收处理得到的铜、钴精矿粉可作为钴精矿进行下步的单独处理,而不返回主流程。0020实施例1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步骤如下(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5,黄铁矿用量为含。

11、钴的铜转炉渣量的6,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5。0021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改性剂石英中二氧化硅的含量99,黄铁矿中硫含量27,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68。0022将1300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使铁硅酸盐渣向FESFEOFE3O4SIO2的单一液相区移动,增加渣中FES的溶解度。加入的黄铁矿在此条件下会分解为FES和单质S,说明书CN102002598ACN102002609A3/4页5此两种物质均可将溶解损失在渣中的铜和钴氧化物还原,并进而生成硫化物。萤石的作用在于降低渣黏度。0023(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5/MIN,冷却炉渣,使还原出的铜、钴硫化物颗粒通过扩散而聚结、长大。。

12、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0024(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不需再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即拆除保温层。0025(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其工艺要求与常规硫化铜矿加工工艺相同。经物料衡算,铜的回收率为92,钴的回收率为76。0026实施例2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步骤如下(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8,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0,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0。0027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改性剂石英中二氧化。

13、硅的含量99,黄铁矿中硫含量31,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75。0028将1300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使铁硅酸盐渣向FESFEOFE3O4SIO2的单一液相区移动,增加渣中FES的溶解度。加入的黄铁矿在此条件下会分解为FES和单质S,此两种物质均可将溶解损失在渣中的铜和钴氧化物还原,并进而生成硫化物。萤石的作用在于降低渣黏度。0029(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2/MIN,冷却炉渣,使还原出的铜、钴硫化物颗粒通过扩散而聚结、长大。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0030(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不需再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即拆除保温层。0031(4)对冷。

14、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其工艺要求与常规硫化铜矿加工工艺相同。经物料衡算,铜的回收率为96,钴的回收率为91。0032实施例3从含钴的铜转炉渣中回收铜和钴的方法,步骤如下(1)在渣包中加入石英、黄铁矿和萤石改性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石英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黄铁矿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2,萤石用量为含钴的铜转炉渣量的1。0033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改性剂石英中二氧化硅的含量99,黄铁矿中硫含量32,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79。0034将1300液态的铜转炉渣倒于渣包中,使铁硅酸盐渣向FESFEOFE3O4SIO2的单一液相区移动,增加渣。

15、中FES的溶解度。加入的黄铁矿在此条件下会分解为FES和单质S,此两种物质均可将溶解损失在渣中的铜和钴氧化物还原,并进而生成硫化物。萤石的作用在于降低渣黏度。0035(2)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为1/MIN,冷却炉渣,使还原出的铜、钴硫化物颗粒说明书CN102002598ACN102002609A4/4页6通过扩散而聚结、长大。通过在渣包外设置保温层的方法控制转炉渣的冷却速率。0036(3)待转炉渣冷却至900时,不需再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炉渣在自然条件下降温,即拆除保温层。0037(4)对冷却至300以下的转炉渣进行破碎、磨矿和浮选,回收转炉渣中的铜和钴有价金属元素,其工艺要求与常规硫化铜矿加工工艺相同。经物料衡算,铜的回收率为82,钴的回收率为71。说明书CN10200259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