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87788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03213.8

申请日:

2010.10.09

公开号:

CN102019585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4B 53/07申请日:20101009|||公开

IPC分类号:

B24B53/07

主分类号:

B24B53/07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谢晋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李卫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该方法金刚石砂轮刀具固定在砂轮轴上,碳化硅磨石固定在水平面上,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在垂直水平面的竖直平面上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左向右行进,形成V形的行走路径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右侧进行磨削;将金刚石砂轮刀具转换方向,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右向左行进,形成V形的行走路径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左侧进行磨削;该方法可对难加工的超硬金刚石砂轮工具进行V尖角的微细精密修整,不受修整工具形状的限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金 刚石砂轮刀具固定在砂轮轴上,碳化硅磨石固定在水平面上,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 轴在垂直水平面的竖直平面上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左向右行进,形 成 V 形的行走路径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右侧进行磨削 ;将金刚 石砂轮刀具转换方向,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 向由右向左行进,形成 V 形的行走路径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左 侧进行磨削 ;该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和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沿交叉点的垂线左 右对称,构成金刚石砂轮刀具的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该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的交叉角 为 V 形行走路径角度 β,50 度 ≤β≤70 度 ;金刚石砂轮刀具在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分 2-5 次进给,首先采用 50 ~ 80 微米的进给深度,再采用 5 ~ 10 微米的进给深度,最后采用 进给深度为零的零修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其 特征在于 :所述碳化硅磨石由绿色碳化硅磨料组成,结合剂为陶瓷,粒度为 180 ~ 1200 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其 特征在于 :所述金刚石砂轮刀具由金刚石磨料组成,结合剂为青铜,金刚石磨料粒度为 600 ~ 1500 目,浓度大于
4: 4 克拉 /cm3。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其特 征在于 :修整中金刚石砂轮转速大于 2000 转 / 分,采用水或者水溶性切削液为冷却液。

说明书


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硬工具的微细精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单晶硅、 光学玻璃、硬质合金等硬脆性工件的微结构功能表面机械制造技术。背景技术
     零部件表面加工出微米级空间结构表面,可以产生新的光学性能、物理性能和 机械性能。 例如,液晶显示器的导光微 V 槽基板,光伏硅晶片减反射微结构功能表面,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功能表面通道等。 目前,微细加工的成熟技术是采用光、电子束、离 子束、化学腐蚀等微细加工方法。 因为这些方法采用的非接触加工原理,所以加工效率 极低以及生产周期较长长,且伴随有腐蚀液难处理、危险气体及射频功率等环境问题。
     高效机械制造技术主要依赖于超硬工具的机械去除加工技术,但是,微细工具 的制作技术及控制是目前的技术瓶颈。 在机械加工中,金刚石砂轮工具与硬质合金等刀 具相比可以加工陶瓷、玻璃、单晶硅等超硬脆性材料。 但是,金刚石砂轮工具 V 形尖端 的修整技术目前尚未突破,所以单晶硅、碳化硅陶瓷、光学玻璃等高附加值零部件的微 结构功能表面加工仍然依赖于高能束及化学等非机械接触式的微细加工方法。
     因此,制作微细尖端的金刚石砂轮且控制其磨损,实现硬脆性材料的微结构表 面机械加工。 这与非机械接触式的高能束及化学等微细加工相比具有加工效率高、生产 成本低、无腐蚀液处理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超硬金刚石砂轮工具 V 形尖 角的数控对磨修整方法,针对硬脆性材料零部件实现机械方式的微细精密加工。 该方法 可对难加工的超硬金刚石砂轮工具进行 V 尖角的微细精密修整,不受修整工具形状的限 制。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 :将金刚石砂轮 刀具固定在砂轮轴上,碳化硅磨石固定在水平面上,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在垂直 水平面的竖直平面上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左向右行进,形成 V 形的 行走路径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右侧进行磨削 ;将金刚石砂轮刀 具转换方向,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右向 左行进,形成 V 形的行走路径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左侧进行磨 削 ;该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和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构成金刚石砂轮刀具的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该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的交叉角为 V 形行走路径角度 β,50 度 ≤β≤70 度 ;金刚石砂轮刀具在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运动时,与固定的碳化硅磨石对磨 ;金刚石 砂轮刀具在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分 2-5 次进给,首先采用 50 ~ 80 微米的进给深度,再采 用 5 ~ 10 微米的进给深度,最后采用进给深度为零的零修整。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碳化硅磨石优选由绿色碳化硅磨料组成,结 合剂为陶瓷,粒度为 180 ~ 1200 目。
     所述金刚石砂轮刀具由金刚石磨料组成,结合剂为青铜,金刚石磨料粒度为 600 ~ 1500 目,浓度大于 4.4 克拉 /cm3。
     修整中优选采用水或者水溶性切削液为冷却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
     (1) 该发明可以用于硬脆性零部件表面的微细机械加工,与光、化学等微细加工 相比,加工效率更高,成本低,且无难处理的腐蚀液。
     (2) 该发明可以对金刚石、cBN 等超硬砂轮进行 V 形尖角的微细精密修整,而现 有技术仅能精密修整硬质合金等普通刀具。
     (3) 传统修整方法的金刚石砂轮轮廓形状依赖于修整工具的形状精度,而该发明 不限制修整的工具形状,生产更加灵活、实用性更广。
     (4) 该发明的数控对磨修整方法与磨料液研磨盘机械修整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 修整效率,且可以消除难处理的研磨液。 附图说明
     图 1 为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的数控对磨修整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 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高速旋转的
     如图 1 所示,将金刚石砂轮刀具 1 固定在砂轮轴 2 上,碳化硅磨石 4 固定在水平 面上,砂轮轴 2 在垂直水平面的竖直平面上可上下移动 ;金刚石砂轮刀具 1 一方面可以沿 砂轮轴 2 轴向方向行进,另一方面可以随砂轮轴 2 上下移动 ;金刚石砂轮刀具 1 在随砂轮 轴 2 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 2 轴向方向由左向右行进,形成图 1 所示的 V 形的行走 路径 3 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 1 右侧进行磨削 ;将金刚石砂轮刀具 1 转换方向,金刚石砂轮刀具 1 在随砂轮轴 2 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 2 轴向方向由 右向左行进,形成图 1 所示的 V 形的行走路径 3 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 刀具 1 左侧进行磨削 ;该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和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沿交叉点 的垂线左右对称,构成金刚石砂轮刀具 1 的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 3,该交叉 V 形的行走路 径 3 的交叉角为 V 形行走路径角度 β,50 度 ≤β≤70 度 ; ;金刚石砂轮刀具 1 在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 3 运动时,与固定的碳化硅磨石 4 对磨。 碳化硅磨石优选由绿色碳化硅磨 料组成,结合剂为陶瓷,粒度为 180 ~ 1200 目 ;金刚石砂轮刀具 1 由金刚石磨料组成, 结合剂为金属,金刚石磨料粒度为 600 ~ 1500 目,浓度大于 100,浓度是指砂轮单位体 积的金刚石含量,100 相当于 4.4 克拉 /cm3。 金刚石砂轮刀具 1 在交叉 V 形的行走路径 3 分 2-5 次进给,首先采用粗修整,进给深度为 50 ~ 80 微米,当砂轮 V 形尖端成型后, 再采用精修整,进给深度为 5 ~ 10 微米,最后采用零修整,修整时进给深度为零。 修整 中采用水或者水溶性切削液为冷却液。
     在该修整方法中,无论碳化硅磨石的形状如何,被修整的金刚石砂轮刀具 1 的轴向轮廓最终形成 V 形尖角。 金刚石砂轮刀具 1 的 V 形尖角角度 α 等于 V 形交叉行走 路径的角度 β,50 度 ≤β≤70 度 ;。 采用更细粒度的碳化硅磨石以及减小修整的进给深 度,都可以减小砂轮工具 V 形尖角的圆弧半径 r 和形状误差。
     实施例
     在 CNC 精密磨床 (SMRART B818) 安装直径 150mm 的金刚石砂轮刀具 1,长方 形的修整碳化硅磨石 4,在工作台面上沿着磨石的厚度方向与砂轮轴向保持一致。 金刚 石砂轮粒度为 #600,结合剂为青铜,浓度 100%。 修整碳化硅磨石 4 为 #180 绿碳化硅磨 石,结合剂为陶瓷。
     如图 1 所示,砂轮的 V 形行走路径角度 β 设计为 60 度,砂轮转速 N = 3000 转 / 分,砂轮进给速度 vf 为 80 毫米 / 分。 首先,采用粗修整,进给深度 a 为 50 微米,当 修整成 V 尖角时,再采用精修整,进给深度 a 为 5 微米,最后采用零修整 2 次,冷却液用 BM2 水溶性磨削液。 修整后,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 α 的检测角度为 60.45 度,尖角半径 r 为 28.4 微米,而且在金刚石砂轮 V 形尖角上微细金刚石磨粒能够被修锐。
     本实施例可以将超硬金刚石砂轮修整成 V 形尖角,尖角角度可以控制到 60 度及 以下,公差可以控制到 0.5 度以内, V 槽尖角圆弧半径可以小于 30 微米。

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9585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9585ACN102019585A21申请号201010503213822申请日20101009B24B53/0720060171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地址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72发明人谢晋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代理人李卫东54发明名称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该方法金刚石砂轮刀具固定在砂轮轴上,碳化硅磨石固定在水平面上,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在垂直水平面的竖直平。

2、面上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左向右行进,形成V形的行走路径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右侧进行磨削;将金刚石砂轮刀具转换方向,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右向左行进,形成V形的行走路径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左侧进行磨削;该方法可对难加工的超硬金刚石砂轮工具进行V尖角的微细精密修整,不受修整工具形状的限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019599A1/1页21一种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刚石砂轮刀具固定在砂轮。

3、轴上,碳化硅磨石固定在水平面上,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在垂直水平面的竖直平面上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左向右行进,形成V形的行走路径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右侧进行磨削;将金刚石砂轮刀具转换方向,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右向左行进,形成V形的行走路径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左侧进行磨削;该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和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沿交叉点的垂线左右对称,构成金刚石砂轮刀具的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该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的交叉角为V形行走路径角度,50度70度;金刚石砂轮刀具在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分25次进给,首先采用。

4、5080微米的进给深度,再采用510微米的进给深度,最后采用进给深度为零的零修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磨石由绿色碳化硅磨料组成,结合剂为陶瓷,粒度为180120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砂轮刀具由金刚石磨料组成,结合剂为青铜,金刚石磨料粒度为6001500目,浓度大于44克拉/C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整中金刚石砂轮转速大于2000转/分,采用水或者水溶性切削液为冷却液。权利要求书CN1020。

5、19585ACN102019599A1/3页3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超硬工具的微细精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单晶硅、光学玻璃、硬质合金等硬脆性工件的微结构功能表面机械制造技术。背景技术0002零部件表面加工出微米级空间结构表面,可以产生新的光学性能、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例如,液晶显示器的导光微V槽基板,光伏硅晶片减反射微结构功能表面,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功能表面通道等。目前,微细加工的成熟技术是采用光、电子束、离子束、化学腐蚀等微细加工方法。因为这些方法采用的非接触加工原理,所以加工效率极低以及生产周期较长长,且伴随有腐蚀液难处理、危险。

6、气体及射频功率等环境问题。0003高效机械制造技术主要依赖于超硬工具的机械去除加工技术,但是,微细工具的制作技术及控制是目前的技术瓶颈。在机械加工中,金刚石砂轮工具与硬质合金等刀具相比可以加工陶瓷、玻璃、单晶硅等超硬脆性材料。但是,金刚石砂轮工具V形尖端的修整技术目前尚未突破,所以单晶硅、碳化硅陶瓷、光学玻璃等高附加值零部件的微结构功能表面加工仍然依赖于高能束及化学等非机械接触式的微细加工方法。0004因此,制作微细尖端的金刚石砂轮且控制其磨损,实现硬脆性材料的微结构表面机械加工。这与非机械接触式的高能束及化学等微细加工相比具有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无腐蚀液处理等特点。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

7、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超硬金刚石砂轮工具V形尖角的数控对磨修整方法,针对硬脆性材料零部件实现机械方式的微细精密加工。该方法可对难加工的超硬金刚石砂轮工具进行V尖角的微细精密修整,不受修整工具形状的限制。000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0007一种基于数控对磨成型的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精密修整方法将金刚石砂轮刀具固定在砂轮轴上,碳化硅磨石固定在水平面上,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在垂直水平面的竖直平面上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左向右行进,形成V形的行走路径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右侧进行磨削;将金刚石砂轮刀具转换方向,金刚石砂轮刀具在随砂轮轴由下到。

8、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轴向方向由右向左行进,形成V形的行走路径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左侧进行磨削;该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和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构成金刚石砂轮刀具的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该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的交叉角为V形行走路径角度,50度70度;金刚石砂轮刀具在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运动时,与固定的碳化硅磨石对磨;金刚石砂轮刀具在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分25次进给,首先采用5080微米的进给深度,再采用510微米的进给深度,最后采用进给深度为零的零修整。说明书CN102019585ACN102019599A2/3页40008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碳化硅磨石优选由绿色碳化硅磨料。

9、组成,结合剂为陶瓷,粒度为1801200目。0009所述金刚石砂轮刀具由金刚石磨料组成,结合剂为青铜,金刚石磨料粒度为6001500目,浓度大于44克拉/CM3。0010修整中优选采用水或者水溶性切削液为冷却液。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00121该发明可以用于硬脆性零部件表面的微细机械加工,与光、化学等微细加工相比,加工效率更高,成本低,且无难处理的腐蚀液。00132该发明可以对金刚石、CBN等超硬砂轮进行V形尖角的微细精密修整,而现有技术仅能精密修整硬质合金等普通刀具。00143传统修整方法的金刚石砂轮轮廓形状依赖于修整工具的形状精度,而该发明不限制修整的工具形状。

10、,生产更加灵活、实用性更广。00154该发明的数控对磨修整方法与磨料液研磨盘机械修整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修整效率,且可以消除难处理的研磨液。附图说明0016图1为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的数控对磨修整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为更好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高速旋转的0018如图1所示,将金刚石砂轮刀具1固定在砂轮轴2上,碳化硅磨石4固定在水平面上,砂轮轴2在垂直水平面的竖直平面上可上下移动;金刚石砂轮刀具1一方面可以沿砂轮轴2轴向方向行进,另一方面可以随砂轮轴2上下移动;金刚石砂轮刀具1在随砂轮轴2由下到上移动的。

11、同时沿砂轮轴2轴向方向由左向右行进,形成图1所示的V形的行走路径3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1右侧进行磨削;将金刚石砂轮刀具1转换方向,金刚石砂轮刀具1在随砂轮轴2由下到上移动的同时沿砂轮轴2轴向方向由右向左行进,形成图1所示的V形的行走路径3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对金刚石砂轮刀具1左侧进行磨削;该左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和右侧向上倾斜的行走线路沿交叉点的垂线左右对称,构成金刚石砂轮刀具1的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3,该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3的交叉角为V形行走路径角度,50度70度;金刚石砂轮刀具1在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3运动时,与固定的碳化硅磨石4对磨。碳化硅磨石优选由绿色碳化硅磨料组成。

12、,结合剂为陶瓷,粒度为1801200目;金刚石砂轮刀具1由金刚石磨料组成,结合剂为金属,金刚石磨料粒度为6001500目,浓度大于100,浓度是指砂轮单位体积的金刚石含量,100相当于44克拉/CM3。金刚石砂轮刀具1在交叉V形的行走路径3分25次进给,首先采用粗修整,进给深度为5080微米,当砂轮V形尖端成型后,再采用精修整,进给深度为510微米,最后采用零修整,修整时进给深度为零。修整中采用水或者水溶性切削液为冷却液。0019在该修整方法中,无论碳化硅磨石的形状如何,被修整的金刚石砂轮刀具1的说明书CN102019585ACN102019599A3/3页5轴向轮廓最终形成V形尖角。金刚石砂。

13、轮刀具1的V形尖角角度等于V形交叉行走路径的角度,50度70度;。采用更细粒度的碳化硅磨石以及减小修整的进给深度,都可以减小砂轮工具V形尖角的圆弧半径R和形状误差。0020实施例0021在CNC精密磨床SMRARTB818安装直径150MM的金刚石砂轮刀具1,长方形的修整碳化硅磨石4,在工作台面上沿着磨石的厚度方向与砂轮轴向保持一致。金刚石砂轮粒度为600,结合剂为青铜,浓度100。修整碳化硅磨石4为180绿碳化硅磨石,结合剂为陶瓷。0022如图1所示,砂轮的V形行走路径角度设计为60度,砂轮转速N3000转/分,砂轮进给速度VF为80毫米/分。首先,采用粗修整,进给深度A为50微米,当修整成V尖角时,再采用精修整,进给深度A为5微米,最后采用零修整2次,冷却液用BM2水溶性磨削液。修整后,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的检测角度为6045度,尖角半径R为284微米,而且在金刚石砂轮V形尖角上微细金刚石磨粒能够被修锐。0023本实施例可以将超硬金刚石砂轮修整成V形尖角,尖角角度可以控制到60度及以下,公差可以控制到05度以内,V槽尖角圆弧半径可以小于30微米。说明书CN102019585ACN102019599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1958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磨削;抛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