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地机汽雾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拖地机汽雾室.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900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31 CN 203089009 U *CN203089009U* (21)申请号 201320025166.X (22)申请日 2013.01.07 A47L 11/40(2006.01) (73)专利权人 余姚市吉佳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低塘街道 西巷村 (72)发明人 应吉安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拖地机汽雾室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地机汽雾室, 它包 含相互扣合成一体的上盖和汽雾室, 该上盖和汽 雾室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汽雾室内设有居中设 计的加热腔。
2、, 该加热腔的周围设有一圈加压腔, 所 述加热腔与加压腔之间通过加压口连通, 所述加 压腔的一侧通道内设置有由品字形布置的挡板所 组成的二级加压区, 所述加压腔出口附近的一端 通道内设置有由品字形布置的挡板所组成的三级 加压区, 所述加压口的口部向外垂直延伸出挡汽 板, 该挡汽板与三级加压区之间旋接有出汽螺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压口和二级加压区以及三级加 压区的蒸汽可以有效的实现内增压的效果, 大大 的提高了整体的清洁效果, 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 和使用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9009 U CN 203089009 U *CN203089009U* 1/1 页 2 1. 一种拖地机汽雾室, 它包含相互扣合成一体的的上盖和汽雾室, 该上盖和汽雾室之 间设有密封圈, 其特征在于所述汽雾室内设有居中设计的加热腔, 该加热腔的周围设有一 圈加压腔, 所述加热腔与加压腔之间通过加压口连通, 所述加压腔的一侧通道内设置有由 品字形布置的挡板所组成的二级加压区, 所述加压腔出口附近的一端通道内设置有由品字 形布置的挡板所组成的三级加压区, 所述加压口的口部向外垂直延伸出挡汽板, 该挡汽板 与三级加压区之间旋接。
4、有出汽螺孔, 所述加热腔和二级加压区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发热管, 该发热管之间旋接有与加压腔相通的进水接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拖地机汽雾室,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腔的底部设置有倾斜 面, 该倾斜面的最高处位于进水接口附近, 其最低处位于加压口附近。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拖地机汽雾室,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的水平底面低于加 压口的底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拖地机汽雾室, 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设有贴合加热腔 外廓和加压腔外廓的压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89009 U 2 1/2 页 3 一种拖地机汽雾室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地机。
5、加工制造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拖地机的汽雾室。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拖地发热体汽雾室一般都是采用块状的发热元件, 其内部的汽雾室通常采 用蚊香盘香形畅通式结构, 主要靠发热体的高温度产生蒸汽, 不仅会导致产品的内部温度 大幅提高, 且对于材料耐温要求较高, 从而提高了能源的损耗, 直接导致使用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拖地机汽雾室, 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 问题。 0004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它包含相互扣合成一体的的上盖和汽雾室, 该上盖和汽雾室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汽雾室内设有居中设计的加热腔, 该加热腔的周围 设有一圈加压腔。
6、, 所述加热腔与加压腔之间通过加压口连通, 所述加压腔的一侧通道内设 置有由品字形布置的挡板所组成的二级加压区, 所述加压腔出口附近的一端通道内设置有 由品字形布置的挡板所组成的三级加压区, 所述加压口的口部向外垂直延伸出挡汽板, 该 挡汽板与三级加压区之间旋接有出汽螺孔, 所述加热腔和二级加压区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发 热管, 该发热管之间旋接有与加压腔相通的进水接口。 0005 所述加压腔的底部设置有倾斜面, 该倾斜面的最高处位于进水接口附近, 其最低 处位于加压口附近。 0006 所述加热腔的水平底面低于加压口的底面。 0007 所述密封圈上设有贴合加热腔外廓和加压腔外廓的压条。 0008 由。
7、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通过加压口和二级加 压区以及三级加压区的蒸汽可以有效的实现内增压的效果, 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清洁效 果, 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0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001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 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 地描述。 0012 参看图 1,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它包含。
8、相互扣合成一体 的的上盖 1 和汽雾室 2, 该上盖 1 和汽雾室 2 之间设有密封圈 3, 所述汽雾室 2 内设有居中 说 明 书 CN 203089009 U 3 2/2 页 4 设计的加热腔 21, 该加热腔 21 的周围设有一圈加压腔 22, 所述加热腔 21 与加压腔 22 之间 通过加压口 23 连通, 所述加压腔 22 的一侧通道内设置有由品字形布置的挡板所组成的二 级加压区 24, 所述加压腔 22 出口附近的一端通道内设置有由品字形布置的挡板所组成的 三级加压区 25, 所述加压口 23 的口部向外垂直延伸出挡汽板 26, 该挡汽板 26 与三级加压 区 25 之间旋接有出汽。
9、螺孔 6, 所述加热腔 21 和二级加压区 24 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发热管 4, 该发热管 4 之间旋接有与加压腔 21 相通的进水接口 5。 0013 所述加压腔 22 的底部设置有倾斜面, 该倾斜面的最高处位于进水接口 5 附近, 其 最低处位于加压口 23 附近。 0014 所述加热腔 21 的水平底面低于加压口 23 的底面。 0015 所述密封圈 3 上设有贴合加热腔 21 外廓和加压腔 22 外廓的压条。 0016 经进水接口 5 流入的自来水经过倾斜面流入到加热腔 21 内, 流入到加热腔 21 内 的自来水经过加热产生水蒸气, 经过加压口23产生高压蒸汽, 并经过加压腔22内的二。
10、级加 压区 24 和三级加压区 25 后通过出汽螺孔 6 高速排出。 0017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通过加压口和二 级加压区以及三级加压区的蒸汽可以有效的实现内增压的效果, 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清洁 效果, 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使用成本。 0018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 ;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089009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9009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