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壶.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847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31 CN 203088476 U *CN203088476U* (21)申请号 201320137432.8 (22)申请日 2013.03.25 A47G 19/1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丽水学院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 1 号 (72)发明人 吴小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王鹏举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壶。一种茶壶, 包括 茶壶本体和茶壶盖, 茶壶本体和茶壶盖上分别设 有壶柄。
2、和盖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茶壶盖上设有 孔, 孔上贯穿有绳子, 所述茶壶盖下方的绳子设有 与所述的孔相互匹配塞子。通过绳子上接卡块卡 接袋装茶, 把绳子的另一头缠绕在弯勾形的盖柄 上, 利用塞子与孔作出调节高度的判断, 可以把握 袋装茶在壶内的高度, 同时塞子把孔堵住以免灰 尘等杂质掉入茶壶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8476 U CN 203088476 U *CN203088476U* 1/1 页 2 。
3、1. 一种茶壶, 包括茶壶本体 (1) 和茶壶盖 (2) , 茶壶本体 (1) 和茶壶盖 (2) 上分别设有壶 柄 (3) 和盖柄 (4)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茶壶盖 (2) 上设有孔 (5) , 孔 (5) 上贯穿有绳子 (6) , 所述茶壶盖 (2) 下方的绳子 (6) 设有与所述的孔 (5) 相互匹配塞子 (7)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茶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壶柄 (3) 和所述的盖柄 (4) 为 弯勾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茶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子 (6) 在所述茶壶盖 (2) 下段 的顶部上设有卡块 (8)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
4、203088476 U 2 1/1 页 3 一种茶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壶。 背景技术 0002 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泡茶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茶壶还只能泡一般的的茶, 但袋装茶不能和一般的茶叶用相同的泡法, 所以往往又要选择个有盖子的杯子, 造成了不 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两用的茶壶。 0004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0005 一种茶壶, 包括茶壶本体和茶壶盖, 茶壶本体和茶壶盖上分别设有壶柄和盖柄,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茶壶盖上设有孔, 孔上贯穿有绳子, 所。
5、述茶壶盖下方的绳子设有与所述的 孔相互匹配塞子。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的壶柄和所述的盖柄为弯勾形。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绳子在所述茶壶盖下段的顶部上设有卡块。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通过绳子上接卡块卡接袋装茶, 把 绳子的另一头缠绕在弯勾形的盖柄上, 利用塞子与孔作出调节高度的判断, 可以把握袋装 茶在壶内的高度, 同时塞子把孔堵住以免灰尘等杂质掉入茶壶内。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2 是图 1 的 A 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根据附图 1-2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
6、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0012 一种茶壶, 包括茶壶本体 1 和茶壶盖 2, 茶壶本体 1 和茶壶盖 2 上分别设有壶柄 3 和盖柄 4, 所述的茶壶盖 2 上设有孔 5, 孔 5 上贯穿有绳子 6, 所述茶壶盖 2 下方的绳子 6 设 有与所述的孔 5 相互匹配塞子 7, 所述的壶柄 3 和所述的盖柄 4 为弯勾形, 所述绳子 6 在所 述茶壶盖 2 下段的顶部上设有卡块 8。 0013 在使用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可以当作普通茶壶使用。当需要泡袋装茶时, 把袋 装茶卡在卡块 8 上, 再把茶壶盖 2 拿起来, 绳子 6 从孔 5 穿过, 绳子 6 绕过弯勾形的盖柄 4, 这样可以手动控制液面在不同高度时, 袋装茶处于液面中间, 泡茶更均匀。 而在装的过程中 用塞子 7 堵住孔 5 可以让外面的杂质等不会掉落到茶壶内。 说 明 书 CN 203088476 U 3 1/1 页 4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8476 U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