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茶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杯茶漏.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167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0 CN 203041673 U *CN203041673U* (21)申请号 201320033254.4 (22)申请日 2013.01.22 A47G 19/22(2006.01) (73)专利权人 陈实 地址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东 部工业区 (72)发明人 陈实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44101 代理人 孙皓 林虹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水杯茶漏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茶漏, 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是使用方便, 适合不同尺寸的水杯。
2、使用, 且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内部可装有茶 叶的漏网, 所述漏网的上端设有直径大于漏网的 直径的杯盖, 杯盖上设有与漏网连通的杯盖孔, 在 杯盖上设有帽子, 帽子的下端设有直径小于帽子 直径、 且与杯盖孔相适配的环状帽边, 帽子、 杯盖 和漏网同轴设置, 帽子通过设置在环状帽边与杯 盖孔内的旋紧机构连接在杯盖孔上。与现有技术 相比, 将漏网固定设置在杯盖上, 通过杯盖上与漏 网连通的杯盖孔放入茶叶及导入热水, 使用方便 ; 在杯盖上设置一个通过旋紧机构连接的盖子, 防 止茶叶从漏网中洒出 ; 在杯盖的下端面上设置一 层防滑层, 防止杯盖在不同规格的水杯上回来会 晃动。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1673 U CN 203041673 U *CN203041673U* 1/1 页 2 1. 一种水杯茶漏, 包括一个内部可装有茶叶的漏网 (1)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漏网 (1) 的 上端设有直径大于漏网 (1) 的直径的杯盖 (2) , 杯盖 (2) 上设有与漏网 (1) 连通的杯盖孔 (4) , 在杯盖 (2) 上设有帽子 (3) , 帽子 (3) 的下端设有直径小于帽子 (3) 直径、 且与。
4、杯盖孔 (4) 相适配的环状帽边 (12) , 所述帽子 (3) 、 杯盖 (2) 和漏网 (1) 同轴设置, 帽子 (3) 通过设 置在环状帽边 (12) 与杯盖孔 (4) 内的旋紧机构连接在杯盖孔 (4)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杯茶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漏网 (1) 的上端设有一个以漏 网 (1) 的圆心为中点向漏网 (1) 外部扩张的凸边 (5) , 在凸边 (5) 上设有向漏网 (1) 的轴向 方向延伸的环壁 (6) , 所述环壁 (6) 的直径大于漏网 (1) 且与杯盖孔 (4) 直径相等, 所述凸边 (5) 与环壁 (6) 相连后构成一个连接腔室 (7) , 帽。
5、子 (3) 连接在连接腔室 (7) 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水杯茶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紧机构由设置在环状帽边 (12) 下端相对两侧的凸柱 (8) 、 设置在杯盖孔 (4) 上的与凸柱 (8) 相适配的凸柱孔 (9) 以及 开在环壁 (6) 上的与凸柱孔 (9) 位置相对应的凹槽 (10) 组成, 凹槽 (10) 的长度大于凸柱孔 (9) 的宽度, 凸柱孔 (9) 设置在凹槽 (10) 的上方中部, 且与凹槽 (10) 连通, 所述杯盖 (2) 的 下端面覆盖除凸柱孔 (9) 下方以外的凹槽 (10) 的部分槽口, 使凹槽 (10) 与杯盖 (2) 的下端 面之间构成一个用。
6、于供凸柱 (8) 在凹槽 (10) 内滑动的滑道 (11) , 当环状帽边 (12) 上的凸柱 (8) 从凸柱孔 (9) 塞入凹槽 (10) 内, 旋转帽子 (3) , 凸柱 (8) 旋转进入滑道 (11) , 凸柱 (8) 的 凸柱壁受杯盖 (2) 的下端面限位, 使帽子 (3) 连接在杯盖 (2) 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水杯茶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凹槽 (10) 的高度大于凸柱 (8) 的直径, 凹槽 (10) 的厚度与凸柱孔 (9) 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杯茶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帽子 (3) 内设有向下突出的凸块 (13) , 所述凸块 (13)。
7、 设置在帽子 (3) 的中心位置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水杯茶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杯盖 (2)的底部设有防滑层 (14)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杯茶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漏网 (1) 是一个内部中空且表面 具有漏孔 (15) 的圆柱状。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水杯茶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帽子 (3) 的上端表面上、 与其中 一侧的凸柱 (8) 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凹坑 (16)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41673 U 2 1/3 页 3 水杯茶漏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 特别涉及一种内部能够用作冲茶及杯盖的水杯茶漏。 背。
8、景技术 0002 目前, 传统的水杯上一般都设有一个杯盖, 而在这些水杯上为了配合饮茶人的喜 好, 还增加了一个可以冲泡茶叶平且具有隔离茶叶的茶漏, 但是市场上销售的水杯, 一般都 是配有一个茶漏和一个杯盖, 在使用时, 若要冲茶, 则需要将茶漏放进水杯内, 将茶叶装入 后, 进行冲泡, 在饮用时, 首先需要打开杯盖, 然后把茶漏拿出才可以进行饮用, 这样不仅使 用繁琐, 而且还容易将杯盖或者是茶漏打翻, 使杯盖或者是茶漏打破 ; 并且一般这类带有茶 漏的水杯都是采用自行设计尺寸, 若打破后需要重新配茶漏的话, 则要重新购买整套器具, 这样无疑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
9、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杯茶漏,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方便, 适合不 同尺寸的水杯使用, 且结构简单。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水杯茶漏, 包括一个内部可装有茶叶的漏网, 所述漏网的上端设有直径大于漏网的直径的杯盖, 杯盖上设有与漏网连通的杯盖孔, 在杯 盖上设有帽子, 帽子的下端设有直径小于帽子直径、 且与杯盖孔相适配的环状帽边, 所述帽 子、 杯盖和漏网同轴设置, 帽子通过设置在环状帽边与杯盖孔内的旋紧机构连接在杯盖孔 上。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网的上端设有一个以漏网的圆心为中点向漏网外部扩张的 凸边, 在凸边上设有向漏网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环壁, 所述环壁的直径大于。
10、漏网且与杯盖孔 直径相等, 所述凸边与环壁相连后构成一个连接腔室, 帽子连接在连接腔室内。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紧机构由设置在环状帽边下端相对两侧的凸柱、 设置在杯盖 孔上的与凸柱相适配的凸柱孔以及开在环壁上的与凸柱孔位置相对应的凹槽组成, 凹槽的 长度大于凸柱孔的宽度, 凸柱孔设置在凹槽的上方中部, 且与凹槽连通, 所述杯盖的下端面 覆盖除凸柱孔下方以外的凹槽的部分槽口, 使凹槽与杯盖的下端面之间构成一个用于供凸 柱在凹槽内滑动的滑道, 当环状帽边上的凸柱从凸柱孔塞入凹槽内, 旋转帽子, 凸柱旋转进 入滑道, 凸柱的凸柱壁受杯盖的下端面限位, 使帽子连接在杯盖上。 0007 本实用新。
11、型所述的凹槽的高度大于凸柱的直径, 凹槽的厚度与凸柱孔的长度相 等。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帽子内设有向下突出的凸块, 所述凸块设置在帽子的中心位置 上。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盖的底部设有防滑层。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网是一个内部中空且表面具有漏孔的圆柱状。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帽子的上端表面上、 与其中一侧的凸柱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凹 说 明 书 CN 203041673 U 3 2/3 页 4 坑。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将漏网固定设置在杯盖上, 通过杯盖上与漏网连通 的杯盖孔放入茶叶及导入热水, 使用方便 ; 在杯盖上设置一个通过旋紧机构连接的盖子,。
12、 防 止茶叶从漏网中洒出, 而且也方便拿放 ; 漏网、 杯盖和盖子采用耐高温的塑料制成, 防止打 破, 降低使用成本了 ; 在杯盖的下端面上设置一层防滑层, 防止杯盖在不同规格的水杯上回 来会晃动, 而无法将水杯完全覆盖, 使水的温度快速下降。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5 图 3 为图 2 的仰视图。 0016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盖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漏网与杯盖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0018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实。
13、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水杯茶漏包括漏网 1, 漏网 1 采用中空的圆柱, 在漏网 1 的外表面以及底部均均匀分布有漏孔 15, 在漏网 1 的上端设置以漏网 1 的圆心为中点向漏 网 1 的外部扩张的凸边 5, 该凸边 5 为环状, 在凸边 5 的外侧设有以漏网 1 的轴向方向延伸 的环壁 6, 凸边 5 与环壁 6 相连后构成一个连接腔室 7 ; 0021 在环壁 6 的上端设有圆形的杯盖 2, 该杯盖 2 的直径大于环壁 6 的直径, 在杯盖 2 的圆心位置上开有杯盖孔 4, 杯盖孔 4 的直径与环壁 6 的直径相等, 在杯。
14、盖 2 的上端设有一 个下端具有环形帽边12的帽子3, 帽边12的直径与杯盖孔4的直径相等, 使其相适配, 连接 时, 帽边 12 连接在连接腔室 7 内 ; 0022 在帽子3和杯盖2之间设有旋紧机构, 旋紧机构由圆柱状的凸柱8、 凹槽10和凸柱 孔 9 组成, 凸柱 8 横向相对设置在帽边 12 的两侧上, 而凸柱孔 9 设置在与凸柱 8 相对应的 杯盖孔 4 的两边上, 凸柱孔 9 与杯盖孔 4 连接, 凹槽 10 设置在凸柱孔 9 下方的环壁 6 上, 凹 槽 10 的长度大于凸柱孔 9 的宽度, 厚度则与凸柱孔 9 的长度相等, 高度与凸柱 8 的直径相 等, 凸柱孔 9 与凸柱 8。
15、 相适配 ; 凸柱孔 9 两侧的杯盖 2 下端面将凹槽 10 的上方除了凸柱孔 9所在的位置以外的其他凹槽10的槽口覆盖, 使凹槽10与杯盖2的下端面之间构成一个供 凸柱 8 滑行的滑道 11, 同时起到将凸柱 8 限位在滑道 11 内, 当将凸柱旋转至滑道 11 内时, 帽子 3 无法脱出于杯盖 2 ; 0023 为了可以明确的标识出凸柱 8 的位置, 在其中一侧的凸柱 8 上方、 帽子 3 的上端表 面上设有凹坑 16。 0024 如图 2 所示, 在杯盖 2 的下端面上设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层 14, 防滑层 14 为为 TPE 材质 (Thermo Plastic Elastomer, 缩。
16、写简称为TPE, 中文名为 : 热塑性弹性体) ; 当将水杯茶 漏放入水杯内使, 防滑层 14 起到与水杯的杯口形成摩擦面, 防止水杯茶漏在水杯内来回晃 动。 说 明 书 CN 203041673 U 4 3/3 页 5 0025 如图 3 所示, 设置在漏网 1 下端面的漏孔 15 是以漏网 1 的底面的圆心为中点呈发 射状分布在所述底面上。 0026 如图 4 所示, 在帽子 1 的内部上端面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的凸块 13, 该凸块 13 设置 在帽子 1 的内部上端面的圆心位置上。 0027 如图 5 所示, 凸柱孔 9 设置在凹槽 10 的中部位置上方, 且与凹槽 10 连通, 从外形 。
17、看为一个凸字形。 0028 使用时, 将帽子 3 在杯盖 2 上旋转, 凸柱 8 从滑道 11 内滑行至凸柱孔 9 的下方, 提 起帽子 3, 帽子 3 带动帽边 12 与杯盖 2 分离, 此时凸柱 8 也从凸柱孔 9 内抽出, 使帽子 3 与 杯盖 2 分离, 此时可以从杯盖孔 4 内往漏网 1 内加入茶叶, 倒入热水, 水从漏孔 15 内流出, 进入水杯, 茶叶在漏网 1 内与水充分浸泡完成泡茶工序 ; 随后将帽子 3 根据凹坑 16 的所在 位置确认凸柱 8 的位置, 将凹坑 16 对准凸柱孔 9, 将帽边 12 插入连接腔室 7 内, 凸柱 8 则从 凸柱孔9进入凹槽10内, 向顺时针。
18、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帽子3, 使凸柱8滑行至滑道11内, 此 时由于凸柱 8 的凸柱壁受杯盖 2 的下端面的限位, 使帽子 3 与杯盖 2 连接在一起, 提起帽子 3, 将水杯茶漏从水杯中拿出, 即可饮用泡好的茶水。 0029 如图 6 所示, 当要喝茶时, 也可以采用将帽子 3 从杯盖 2 上取下, 反向放置在桌面 上, 此时帽子 3 的开口朝上, 将漏网 1 放在该开口内, 使漏网 1 插入帽子 3 内, 漏网 1 则能竖 向放置在桌面上, 由于在帽子 3 的内部设有凸块 13, 使漏网 1 架空在帽子 3 内, 漏网 1 的剩 余茶水则流出该架空层内, 防止茶水流到桌面。 0030 本实用新。
19、型的水杯茶漏整体采用耐高温的塑料材料制成, 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还能够防止打破。 0031 本实用新型的漏网固定设置在杯盖上, 作为一个整体, 使其使用方便 ; 在杯盖上设 置一个通过旋紧机构连接的盖子, 则防止了茶叶从漏网中洒出, 而且也方便拿放 ; 而在杯盖 的下端面上设置一层防滑层, 防止杯盖在不同规格的水杯上回来会晃动, 而无法将水杯完 全覆盖, 使水的温度快速下降。 说 明 书 CN 203041673 U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1673 U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1673 U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1673 U 8 4/5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1673 U 9 5/5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1673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