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破壳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坚果破壳钳.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65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19 CN 203000651 U *CN203000651U* (21)申请号 201220682403.5 (22)申请日 2012.12.12 A47J 43/26(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汇林坚果技术研究院有限公 司 地址 31120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 兴五路 237 号 (汇林科创园) (72)发明人 李九斤 李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代理人 俞润体 金磊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坚果破壳钳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
2、种食品机械, 尤其是涉及 一种坚果破壳钳。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 的钳子的钳体受力面积较小, 遇到较大的坚果时 只能夹碎坚果的一部分, 一个坚果需要多次夹压, 操作较为不便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左 手柄 (1)与右手柄 (2) , 所述的左手柄 (1) 、 右手 柄 (2) 的上端分别连接有断面为弧形的左半钳体 (3) 、 右半钳体 (4) , 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的内表面 开有多道弧形凸棱 (5) 。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
3、权公告号 CN 203000651 U CN 203000651 U *CN203000651U* 1/1 页 2 1. 一种坚果破壳钳, 包括左手柄 (1) 与右手柄 (2) ,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手柄 (1) 、 右手 柄 (2) 的上端分别连接有断面为弧形的左半钳体 (3) 、 右半钳体 (4) , 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的 内表面开有多道弧形凸棱 (5)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坚果破壳钳,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钳体 (3) 、 右半钳体 (4) 拼合后为锥筒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坚果破壳钳,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钳体 (3) 、 右半 钳体 (4。
4、) 的端面上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锯齿 (6)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坚果破壳钳,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手柄 (1) 与右手 柄 (2) 之间连接有弹簧 (7)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00651 U 2 1/2 页 3 一种坚果破壳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坚果破壳钳。 背景技术 0002 板栗和山核桃是人们喜食的坚果。 但是一直以来没有适合的剥壳工具, 食用不便。 尽管市场上有各种现成的坚果的果肉出售, 但是其味道不如现剥现吃香脆, 因此消费者需 要方便、 省力高效的板栗钳和山核桃钳。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坚果钳 (授。
5、权公告号 : CN 2724581Y) , 其包括由左钳柄和右钳柄通过钳轴连接组成的钳主体, 该钳主体的钳头是主钳 口为两圆弧形相对式的钳头, 钳头的主钳口内制有防滑齿牙, 在两钳柄位于钳轴的下部又 依次制有带齿牙的剥松子类副钳口、 带齿牙的剥板栗类副钳口和带齿牙的剥榛子类副钳 口, 并在左钳柄上装设有由锁定杆、 锁片、 复位弹簧锁片支架、 调节螺丝和按钮所组成的控 制定位机构 ; 控制定位机构的锁定杆是以钳轴为圆心的弧状圆柱体, 锁定杆外拱侧制有配 合定位齿, 锁定杆一端固连于右钳柄上、 杆体动配合穿连锁片的圆孔和左钳柄的弧形通孔, 锁片装连于左钳柄平行位置并由固连于左钳柄上的横向锁片支架定。
6、位连接, 并在锁片与左 钳柄间的锁定杆杆体上套连有复位弹簧, 锁片支架是由前、 后两片顶部制有弯折头锁片支 架, 在锁片的片体上横向装连有调节螺丝, 调节螺丝的项部配连于左钳柄内侧, 锁片底部横 向连接着并在联杆上套装有弹簧的按钮, 按钮的导向联杆穿连于左钳柄的通孔。但是这种 钳子的钳体受力面积较小, 遇到较大的坚果时只能夹碎坚果的一部分, 一个坚果需要多次 夹压, 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坚果破壳钳, 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钳子的钳体 受力面积较小, 遇到较大的坚果时只能夹碎坚果的一部分, 一个坚果需要多次夹压, 操作较 为不便等的技术问题。 000。
7、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坚果破壳钳, 包括左手柄与右手柄, 所述的左手柄、 右手柄的上 端分别连接有断面为弧形的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 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的内表面开有多道弧 形凸棱。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可以组成一个筒体, 将坚果放在筒体内后, 手握左手柄与右手 柄用力一压, 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内表面上的弧形凸棱便会压到坚果上, 将坚果的壳压碎, 由于弧形凸棱为均匀分布, 因此坚果被粉碎地较为完全。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的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拼合后为锥筒形, 即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拼 合后一端的直径要大于另一端的直径,。
8、 这样左右钳体内表面的形状与坚果的形状相匹配, 更容易将坚果压碎。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的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的端面上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锯齿。通过锯 齿, 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可以紧密地拼合起来不留缝隙, 使得破壳效果较好。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的左手柄与右手柄之间连接有弹簧。 松开左手柄与右手柄后, 弹簧 说 明 书 CN 203000651 U 3 2/2 页 4 能将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复位。 0009 因此,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右钳体的内表面设置弧形凸棱, 使其能够轻松将较大 的坚果进行破壳, 操作较为方便, 无需多次夹压, 结构简单、 合理。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 1 。
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 0011 附图 2 是图 1 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零部件、 部位及编号 : 左手柄 1、 右手柄 2、 左半钳体 3、 右半钳体 4、 弧形凸棱 5、 锯齿 6、 弹簧 7。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通过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4 实施例 : 本例的一种坚果破壳钳, 如图 1、 图 2, 包括左手柄 1 与右手柄 2, 左手柄、 右手柄的上端分别连接有断面为弧形的左半钳体 3、 右半钳体 4, 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的内 表面开有多道弧形凸棱 5。左半钳体、 右半钳体拼合后为锥筒形。左半钳体、 。
10、右半钳体的端 面上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锯齿 6。左手柄与右手柄之间连接有弹簧 7。 0015 使用时, 将坚果放入到左半钳体 3、 右半钳体 4 组成的锥筒内, 握紧左手柄 1 与右 手柄, 弧形凸棱 5 即可将坚果的壳压碎, 松开手柄后, 弹簧即可将左半钳体 3、 右半钳体 4 复 位。 00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 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说 明 书 CN 203000651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651 U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651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