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空调装置 (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oning) 中,作为用于调 节冷气和暖气的混合比例的空气混合调节装置或者切换外气导入和内气循环的内外气切 换调节装置,例如使用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该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通过使滑动调节风 门滑动而进行流路的开口调节。
更详细地说,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使滑动调节风门在以大致相同的大小并列配 置的两个开口之间移动,用以改变两个开口的开口比例,从而进行流路的开口调节。
目前,就这种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而言,采用如下结构 :在车辆用空调装置具 有的壳体内壁设置导向槽,在该导向槽内滑动自如地嵌合突出地设置于滑动调节风门的 侧端部的连结部,由此使滑动调节风门沿导向槽移动 ( 参照日本国专利第 3793309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1) ;日本国专利第 2831325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2) ;日本国专利第 3504806 号 公报 ( 专利文献 3))。
但是,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的上述壳体,比单纯的板形状的滑动调节风门大, 且具有复杂的形状。 这种壳体与滑动调节风门相比较,由变形造成的位移量大,并且制 造时的尺寸误差大。 因此,为了确保滑动调节风门的顺畅移动,通常有必要将与壳体形 成一体的导向槽设定得足够宽。
但是,与导向槽变宽相关联,在构成导向槽的侧壁和与导向槽嵌合的上述连结 部之间会形成大的间隙。 该间隙成为流体从滑动调节风门的上游侧向下游漏出的原因。
即,现有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是这样的装置 :在构成导向槽的侧壁和与导向 槽嵌合的上述连结部之间形成有大的间隙,流体从滑动调节风门的上游侧向下游漏出严 重。
例如,日本特开平 9-290618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4) 公开了一种滑动式气流调节装 置,其通过采用在滑动调节风门的侧端部的整个区域设置连结部的结构,即将滑动调节 风门的侧端部本身作为连结部使用,由此抑制流体的漏出。
但是,即使采用这种结构,有必要将导向槽的宽度设置成相对连结部的厚度充 分宽,不能充分地抑制流体的漏出。
另一方面,还考虑 :通过将导向槽与壳体分体制造,然后安装在壳体的内壁 上,由此减小导向槽制造时的尺寸误差。
据此,使导向槽制造时的尺寸误差减小,减小了构成导向槽的侧壁和连结部之 间的间隙,能够抑制流体的漏出。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零件数增加,随之制造成本也增加。
另外,设置在滑动调节风门的侧端部的、与导向槽连结的连结部以与导向槽经 常面接触的状态滑动。因此,在导向槽和连结部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变大,有时会阻碍滑动调节风门 的顺畅移动。
特别是如专利文献 4 所述,在将连接部设置于滑动调节风门的侧端部的整个区 域的情况下,摩擦阻力变得非常大,滑动调节风门的移动本身就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开发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滑动式气流调 节装置,不增加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零件数,就能够抑制流体从滑动调节风门的上游向下 游的漏出。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能够进行滑动调节风 门的顺畅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式采用下面的结构。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 :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壳 体 ;滑动调节风门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的板状的导轨 ;连结部,其设置在所述滑动 调节风门的侧端部,具有滑动自如地嵌合于所述导轨的凹形状,并且将所述滑动调节风 门连结于所述导轨 ;通过使所述滑动调节风门滑动,进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流路的 开口调节。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还具有遮挡壁,其在所述连结部的 移动区域的侧方沿着该移动区域配置,对流体进行遮挡。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所述连结部沿所述滑动调节风门的 滑动方向的整个区域设置于所述滑动调节风门的侧端部。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所述连结部沿所述滑动调节风门的 滑动方向分开地在所述滑动调节风门的所述侧端部设有多个。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所述连结部的厚度尺寸比所述导轨 的厚度尺寸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替代现有导向槽,在壳体的内壁设有板状的导轨。 而 且,在滑动调节风门的侧端部具有凹形状的连结部。
首先,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凹形状的连结部与壳体相比较,为小型且设置于 单纯的形状的滑动调节风门,因此,能够以高的尺寸精度形成连结部。 从而,能够容易 地使导轨和连接部的间隙比现有连结部和导向槽的间隙狭小。 该结果是,能够抑制流体 从滑动调节风门的上游向下游的漏出。
而且,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能够将导轨与壳体形成一体,并且将连结部和滑 动调节风门形成一体。 因此,能够防止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零件数增加。
因而,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不会增加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零件数,就可以抑制 流体从滑动调节风门的上游向下游的漏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 :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 导向装置 ;连结部,其设置于所述滑动调节风门的侧端部,并且滑动自如地嵌合于所述 导向装置,将所述滑动调节风门连结于所述导向装置 ;突起部,其设置在互相滑动的、 所述连结部的相对于所述导向装置的滑动面和所述导向装置的相对于所述连结部的滑动
面的任一滑动面。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所述突起部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的 所述滑动面。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多个所述突起部以所述连结部的所 述滑动面经常与多个所述突起部接触的间隔进行排列。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所述导向装置或所述连结部具有的 相对面互相成为所述滑动面,在该滑动面的两方设有所述突起部,且这些突起部在所述 滑动调节风门的滑动方向上错开配置。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所述突起部的表面形状具有沿所述 滑动调节风门的滑动方向的圆弧形状。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所述导向装置为板状的导轨,所述 连结部具有与所述导轨嵌合的凹形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通过在互相滑动的、连结部的相对于导向装置的滑动面 和导向装置的相对于所述连结部的滑动面的任一滑动面设置突起部,能够抑制处于滑动 关系的滑动面彼此的整体进行面接触,能够减少连结部和导向装置的接触面积。 因而,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能够减小互相滑动的滑动面彼此之间产生的摩擦 阻力,实现滑动调节风门的顺畅的移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的导向装置 ;连结部,其设置于所述滑动调节风门的侧端部,并且滑动自如地嵌合于所 述导向装置,将所述滑动调节风门连结于所述导向装置 ;多个滑动部,每一个该滑动部 具有互相滑动的、所述连结部的相对于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一滑动面和所述导向装置的相 对于所述连结部的第二滑动面 ;各所述滑动部的所述第一滑动面或所述第二滑动面倾 斜。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所述导向装置为板状的导轨,所述 连结部具有与所述导轨嵌合的凹形状。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倾斜的所述滑动面是所述连结部的 相对于所述导向装置的滑动面。
所述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下构成 :从所述导轨的所述滑动调节风门侧 的前端到该前端的前方的所述连结部的第一离开距离,比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壳体侧的 前端到该前端的前方的所述壳体的第二离开距离短。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在具有互相滑动的、连结部的相对于导向装置的滑动面 和导向装置的相对于连结部的滑动面的滑动部,任一个滑动面都是倾斜的。 在滑动部任 一个滑动面都倾斜的情况下,滑动面彼此接触的区域减少。 该结果是,能够使连结部和 导向装置的接触面积减少。
因而,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能够减小互相滑动的滑动面彼此之间产生的摩擦 阻力,实现滑动调节风门的顺畅移动。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图 2 是图 1 的 A-A 线剖面图 ;
图 3 是在和图 1 的 A-A 线剖面相同的位置切断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 流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
图 4 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的连结部的第一变 形例的示意图 ;
图 5 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的连结部的第二变 形例的示意图 ;
图 6 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
图 7 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的滑动调节风门的 局部的立体图 ;
图 8 是图 6 的 A100-A100 线剖面图 ;
图 9 是在和图 6 的 A100-A100 线剖面相同的位置切断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滑 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
图 10 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变形例的剖面示意 图;
图 11 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 图 12 的 11 的 A200-A200 线剖面图 ; 图 13 是包含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的连结部的放大剖面图 ; 图 14 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
图 15 是在和图 11 的 A200-A200 线剖面相同的位置切断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 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
图 16 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一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说明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主旨而进行的具体的说 明。 从而,只要没有特别指定,本发明就不仅限定于下面的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一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附图中,为了将各部件表示为可辨认的大小,对各部 件的缩放比例尺进行了适宜变更。
( 第一实施方式 )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 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在图 1 中,为了提高可见性,省略了滑动 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的前后的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作为用于调节冷气和暖气的混合比例的 空气混合调节装置,或者切换外气导入和内气循环的内外气切换调节装置使用。 如图 1 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设置在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壳体壳体 C 的内 部,用于调节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流路的开口。如图 1 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具有导轨 1、滑动调节风 门 2、连结部 3、滑动机构 4、驱动装置 5。
导轨 1 对滑动调节风门 2 的移动进行导向。 该导轨 1 的形状设定为板状,向滑 动调节风门 2 的滑动方向延伸设置于壳体 C 的内壁。
另外,导轨 1 以夹着滑动调节风门 2 的方式设置于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两侧。 各 导轨 1 根据滑动调节风门 2 的移动范围分别沿延伸方向弯曲。 但是,两个导轨 1 以总是 保持平行状态的方式在延伸方向同样地弯曲。
滑动调节风门 2 经由连结部 3 与导轨 1 连结,沿导轨 1 可移动。
该滑动调节风门 2 在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下游侧并列设置的多个流路开口之间可滑 动地构成,根据滑动位置对各流路开口进行调节,由此进行流路的开口调节。
连结部 3 将滑动调节风门 2 连结在导轨 1 上。
图 2 是表示图 1 的 A-A 线剖面图。 如该图所示,连结部 3 设置于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侧端部 2a,具有与导轨 1 可嵌合的凹形状。 更详细地说,连结部 3 具有导轨 1 可嵌 合的槽部 3a,由此设定为凹形状
而且,槽部 3a 的两端设为开口端。 由此,连结部 3 对于导轨 1 沿导轨 1 的延伸 方向滑动自如地嵌合。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中,如图 1 所示,连结部 3 设 置在导轨 1 侧的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侧端部 2a 的整个区域。
如图 2 所示,连结部 3 的厚度尺寸 d1 设定为比导轨 1 的厚度尺寸 d2 小。
返回到图 1,滑动机构 4 对滑动调节风门 2 供给用于使滑动调节风门 2 移动的动 力。 该滑动机构 4 具有设于滑动调节风门 2 的齿条 4a、与该齿条 4a 啮合的小齿轮 4b 以 及配置在小齿轮 4b 和驱动装置 5 之间的凸轮、中间齿轮等。
驱动装置 5 经由滑动机构 4 向滑动调节风门 2 传递用于移动的动力。 作为驱动 装置 5,例如使用电动机。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当从上游侧 供给空气 ( 流体 ) 时,根据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位置,对下游侧的多个流路以分配方式供给 该空气。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中,替代现有导向槽而在壳体 C 的内 部设置了板状的导轨 1,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侧端部 2a 具有凹形状的连结部 3。
首先,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中,连结部 3 设置在与壳体 C 相比较小型且单纯的形状的滑动调节风门上。 该结果是,例如通过注射成型,能够以高 的尺寸精度形成连结部 3。
因而,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将导轨 1 和连结部 3 的间 隙容易设定为比现有连结部和导向槽的间隙狭小。 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 调节装置 S1,导轨 1 和连结部 3 的间隙 s 被设定为比现有连结部和导向槽的间隙狭小。
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 能够抑制流体从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上游向下游的漏出。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通过注射成型,可将导轨 1 和壳体 C 形成一体,并且可将连结部 3 和滑动调节风门 2 形成一体。 因此,能够防止
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零件数量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不增加车辆用空调装 置的零件数量,就可以抑制空气从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上游向下游的漏出。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连结部 3 在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侧端部 2a 设置于滑动调节风门 2a 的滑动方向的整个区域。
因此,在滑动调节风门 2 的滑动方向的整个区域都能够抑制空气的漏出。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连结部 3 的厚度尺寸 d1 设 定为比导轨 1 的厚度尺寸 d2 小。
由此,可以减少连结部 3 的成形所需的树脂量,从而降低连结部 3 的重量,能够 容易地使滑动调节风门 2 顺畅移动。 另外,由于连结部 3 的成形所需的树脂量减少,所 以可以降低连结部 3( 即滑动调节风门 2) 的制造成本。
( 第二实施方式 )
接着,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 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 3 是在和图 1 的 A-A 线剖面相同的位置切断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 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
如图 3 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遮挡壁 6,该遮挡壁 6 配 置在连结部 3 的移动区域两侧,用于遮挡空气的流动。 这些遮挡壁 6 沿连结部 3 的移动 区域配置。 配置在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上游侧的遮挡壁 6 遮挡流入导轨 1 和连结部 3 的间 隙 s 的空气。 另外,配置在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下游侧的遮挡壁 6 遮挡从导轨 1 和连结部 3 的间隙 s 漏出的空气。
通过设置这样的遮挡壁 6,空气就难以通过导轨 1 和连结部 3 的间隙 s。 该结果 是,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从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上游向下游的漏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设置遮挡壁 6 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从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上 游向下游的漏出的情况下,例如,如图 4( 表示连结部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 所示,在 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侧端部 2a,沿滑动调节风门 3 的滑动方向可以分开设置多个连结部 3。
在这种情况下,连结部 3 彼此之间的空气的漏出量变多。 但是,利用遮挡壁 6 所获得的空气漏出的抑制效果,能够充分地抑制空气的漏出。 另外,通过分开设置多个 连结部 3,连结部 3 的总重量减少,能够容易使滑动调节风门 2 顺畅移动。
而且,如图 5( 表示连结部 3 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图 ) 所示,也可以只在滑动调 节风门 2 的滑动方向的端部设置连结部 3。
由此,连结部 3 的总重量减少,进一步容易使滑动调节风门 2 顺畅移动。
而且,只在滑动调节风门 2 的滑动方向的端部设置连结部 3 的情况下,也可以将 连结部 3 的夹着导轨 1 的部位设定为圆柱形状,以使连结部 3 和导轨 1 的接触面积减小。 由此,可以使滑动调节风门 2 更顺畅地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 4 所示的在滑动调节风门 2 的侧端部 2a,沿滑动调节风门 2 的 滑动方向分开设置多个连结部 3 的结构,以及图 5 所示的只在滑动调节风门 2 的滑动方向 的端部设置连结部 3 的结构,像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在未设置遮挡壁 6 的情况下也 可以采用。而且,如图 1 所示,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滑动调节风门 2 弯曲的结构。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使用平板状的滑动调节风门的结构。
( 第三实施方式 )
接着,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 6 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 流调节装置 S101 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 6 中为了提高可见性,省略 了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 的前后的结构。
另外,由于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壳体 C100、导轨 101、滑动调节风门 102、连结部 103、滑动机构 104、驱动装置 105 的结构和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因此 省略记载。
图 7 是表示导轨 101 的局部的立体图。
如图 7 所示,在导轨 101 的两表面 101a 上,设置有在导轨 101 的延伸方向排列 的多个突起部 110。 在此,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作为与连结部 103 的滑动面。 也就是 说,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在导轨 101 的相对于连结部 103 的 滑动面设置有突起部 110。
各突起部 110 具有半圆柱形状,为了在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滑动方向 ( 导轨 101 的延伸方向 ) 使表面形状成为圆弧形状,各突起部 110 被配置成各突起部 110 的周面朝向 在后面详述的连结部 103 的移动区域侧。
在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涂布有润滑脂,以使连结部 103 可顺畅地移动。
另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作 为与连结部 103 滑动的滑动面而构成。 而且,在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上设有突起部 110。 即,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导轨 101 的相对面 ( 两表面 ) 成为 滑动面,在这些滑动面的两面设有突起部 110。
如图 7 所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在导轨 101 的一侧 滑动面上设置的突起部 110 和在导轨 101 的另一侧滑动面上设置的突起部 110,在滑动调 节风门 102 的滑动方向 ( 导轨 101 的延伸方向 ) 上交错配置。 也就是说,突起部 110 在 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滑动方向,交替配置在导轨 101 的相对的表面和背面 ( 滑动面 )。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 7 所示,导轨 101 的一个表面 101a 上的突起部 110 的排列 间隔被设定为,连结部 103 的滑动面 ( 相对于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进行滑动的连结部 103 的面 ) 总是与两个以上 ( 多个 ) 突起部 110 相接触的间隔。
返回到图 6,滑动调节风门 102 经由连结部 103 与导轨 101 连结,能够沿导轨 101 移动。
该滑动调节风门 102 构成为 :能够在并列设置于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下游侧的多 个流路开口之间滑动。 根据滑动位置调节各流路开口的开口度,由此进行流路的开口调 节。
连结部 103 将滑动调节风门 102 连结在导轨 101 上。
图 8 是示意性地表示图 6 的 A100-A100 线剖面图。 如图 8 所示,连结部 103 设 置于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侧端部 102a,具有与导轨 101 可嵌合的凹形状。 更详细地说, 连结部 103 通过具有导轨 101 可嵌合的槽部 103a 而设定为凹形状。
而且,槽部 103a 的滑动方向的两端被设为开口端,由此,连结部 103 相对于导 轨 101 能够在导轨 101 的延伸方向上滑动自如。 该结果是,夹着导轨 101 的连结部 103 的内壁面 103b 的每一面都成为相对于导轨 101 进行滑动的滑动面。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如图 6 所示, 连结部 103 设置在导轨 101 侧的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侧端部 102a 的整个区域。
返回到图 6,滑动机构 104 对滑动调节风门 102 供给用于使滑动调节风门 102 移 动的动力。 该滑动机构 104 具有设于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齿条 104a、与该齿条 104a 啮合 的小齿轮 104b 以及配置在小齿轮 104b 和驱动装置 105 之间的凸轮、中间齿轮等。
驱动装置 105 经由滑动机构 104 向滑动调节风门 102 传递用于移动的动力。 作 为驱动装置 105,例如使用电动机。
这样,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在将互相滑动的导轨 101 的 相对于连结部 103 的滑动面 ( 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和连结部 103 的相对于导轨 101 的滑 动面 ( 连结部 103 的内壁面 103b) 设为一个滑动面 120 的情况下,具有四个滑动部 120。 而且,在各滑动部 120 中,在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设有突起部 110。
另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当从上游侧供给空气 ( 流体 ) 时,根据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位置,对下游侧的多个流路分配供给该空气。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通过设于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的突起部 110,来防止处于滑动关系的滑动面 ( 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和内壁 面 103b) 彼此的整体进行面接触。 该结果是,能够减少连结部 103 和导轨 101 的接触面 积。
因而,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小互相滑动的滑动面彼此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能 够实现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顺畅的移动。
如上所述,在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涂布有润滑脂。 涂布在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的润滑脂因连结部 103 相对于导轨 101 的滑动而慢慢地从连结部 103 的滑动区域被挤出。 当连结部 103 的滑动区域的润滑脂的量大幅减少时,会阻碍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顺畅移 动。
对此,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 具有的突起部 110 相对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突出。 因此,能够保持因连结部 103 的滑动而移动的润滑脂。 也就是说, 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 具有的突起部 110 起积存润滑脂的作用。 该结 果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 在连结部 103 的滑动区域能够长期积存 润滑脂。 由此,能够长时间地实现滑动调节风门 10 的顺畅移动。
而且,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突起部 110 设于导轨 101 的滑动面 ( 表面 101a)。
因此,与将突起部 110 设于连结部 103 的内壁面 103b 的情况相比,能够配置更 多的突起部 110。
因而,可以设置多个上述的润滑脂积存部,能够更长时间地实现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顺畅移动。
而且,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导轨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以连结部 103 的滑 动面 ( 相对于导轨 101 的表面 101a 进行滑动的连结部 103 的面 ) 总是与两个以上 ( 多个 )
突起部 110 相接触的方式排列突起部 110。
因此,在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滑动方向上能够总是稳定地支承连结部 103,能够 顺畅地进行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移动。
而且,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101,在导轨 101 的一侧滑动 面上设置的突起部 110 和在导轨 101 的另一侧滑动面上设置的突起部 110,在滑动调节风 门 102 的滑动方向 ( 导轨 101 的延伸方向 ) 上交错配置。 也就是说,突起部 110 在滑动 调节风门 102 的滑动方向上,交替配置在导轨 101 的相对的表面和背面 ( 滑动面 )。
因此,在突起部 110 被连结部 103 强按压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从反面按压设置有 该突起部 110 的导轨 101 的部位的突起部 110,因此,容许该部位的变形,结果是,能够 使突起部 110 向导轨 101 的厚度方向进行位移。 因此,即使在导轨 101、连结部 103 及突 起部 110 包含尺寸误差且产生被连结部 103 强按压的状况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滑动调节 风门 102 的顺畅移动。
( 第四实施方式 )
接着,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说 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 9 是在和图 6 的 A100-A100 线剖面相同的位置切断第四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 流调节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
如图 9 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替代上述第三实施方 式的导轨 101 设于壳体 C100 的内壁的导向槽 130( 导向装置 )。
而且,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中,连结部 103 具有与上述导向 槽 130 可嵌合的突出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连结部 103 也可以设置在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侧端部 102a 的沿滑动方向的整个区域,也可以只在厚滑动方向的前端部设置为销状。
而 且, 根 据 第 四 实 施 方 式 的 滑 动 式 气 流 调 节 装 置, 在 导 向 槽 130 的 内 壁 面 130a( 滑动面 ) 设有多个突起部 110。
在采用这样结构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中,也与上述第三实施 方式一样,能够利用突起部 110 抑制处于滑动关系的滑动面 ( 导向槽 130 的内壁面 130a 和连结部 103 的表面 103c) 彼此的整体发生面接触,能够减少连结部 103 和导向槽 130 的 接触面积。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减小互相滑动的滑动面彼此之间产生的摩擦阻 力,能够实现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顺畅移动。
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所有的滑动部突起部 110 设置于导向装置 ( 导轨 101 或导向槽 130) 侧的结构。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连结部 103 侧设置突起部。
另外,不一定对所有的滑动部都设置突起部。
例如,也可以只对位于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下游侧的滑动部设置突起部。 滑动 调节风门 102 因空气的流动而被向下游侧按压,因此,突起部相比于设置在上游侧的滑 动部,设置在下游侧的滑动部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顺畅移动。 因此, 即使是只对位于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下游侧的滑动部设置了突起部的情况,也能够足够 顺畅地进行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移动。 另外,由于在上游侧的滑动部未设置突起部,因
此,相应地能够降低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的成本。
而且,也可以只对位于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上游侧的滑动部设置突起部。 在该 情况下,因空气的流动,滑动调节风门 102 被向下游侧按压,该结果是,连结部和导向 装置被紧密连接,因此,能够抑制空气从滑动调节风门 102 的上游向下游的漏出。 即使 是该情况,由于在上游侧的滑动部设有突起部,与目前相比,也能够顺畅地进行滑动调 节风门 102 的移动。
如图 6 所示,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滑动调节风门 102 弯曲的结构。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使用平板状的滑动调节风门的结 构。
而且,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导向槽 130 使壳体 C100 的内壁面向壳体 内部突出地设置的结构。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如图 10 所示,导向槽 130 也可以采用使壳体 C100 的内壁面向壳体外部突出地设置的结构。
( 第五实施方式 )
图 11 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 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在 图 11 中,为了提高可见性,省略了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 的前后的结构。
另外,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壳体 C200、导轨 201、滑动调节风门 202、连 结部 203、滑动机构 204、驱动装置 205 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记载。
图 12 是示意性地表示图 11 的 A200-A200 线剖面的图。 如图 12 所示,连结部 203 设于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侧端部 202a,具有与导轨 201 可嵌合的凹形状。 更详细地 说,连结部 202 具有与导轨 201 可嵌合的槽部 203a,所以成为凹形状。
而且,槽部 203a 的滑动方向的两端形成开口端,由此,连结部 202 被设定为相 对于导轨 201 在导轨 201 的延伸方向滑动自如。 该结果是,夹着导轨 201 的连结部 202 的槽部 203a 的内壁面 203b 的每一面都成为与轨道 201 进行滑动的滑动面。
另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 102,如图 11 所示,连结部 203 设置在导轨 201 侧的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侧端部 202a 的整个区域。
返回到图 11,滑动机构 204 对滑动调节风门 202 供给用于使滑动调节风门 202 移 动的动力。 该滑动机构 204 具有设于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齿条 204a、与该齿条 204a 啮合 的小齿轮 204b 以及配置在小齿轮 204b 和驱动装置 205 之间的凸轮、中间齿轮等。
驱动装置 205 经由滑动机构 204 向滑动调节风门 202 传递用于移动的动力。 作 为驱动装置 205,例如使用电动机。
这样,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在将互相滑动的导轨 201 的 相对于连结部 203 的滑动面 ( 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和连结部 203 的相对于导轨 201 的滑 动面 ( 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设为一个滑动面 220 的情况下,具有四个滑动部 220。
而且,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如图 13 的放大图所示, 连结部 203 的相对于导轨 201 的滑动面 ( 内壁面 203b) 向导轨 201 的相对于连结部 203 的 滑动面 ( 表面 201a) 倾斜。
更具体地说,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与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表面平行,与此 相对,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倾斜,使得该表面越接近导轨 201 的前端,越接近滑动调节风门 202。 导轨 201 具有越接近前端表面和背面越接近的形状。 即,如图 13 所示,导轨 201 具有截面形状越接近前端越变窄的形状。
而且,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在所有的滑动部 220, 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都倾斜。 即,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在所 有的滑动部 220,导轨 201 的相对于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滑动面倾斜。
另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如图 13 所示,在连结部 203 与导轨 201 嵌合的状态下,从导轨 201 的滑动调节风门 202 侧的前端 201b 到位于该前 端 201b 的前方的连结部 203 的离开距离 d201 被设定为,短于从连结部 203 的壳体 C200 侧的前端 203c 到位于该前端 203c 的前方的壳体 C200 的离开距离 d202。
而且,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当从上游侧供给空气 ( 流体 ) 时,根据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位置,对下游侧的多个流路分配供给该空气。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在具有互相滑动的、连结部 203 的相对于导轨 201 的滑动面 ( 内壁面 203b) 和导轨 201 的相对于连结部 203 的滑动面 ( 表面 201a) 的所有滑动部 220,作为导轨 201 的滑动面 201a 都是倾斜的。
在滑动部 220 导轨 201 的滑动面 ( 表面 201a) 倾斜的情况下,连结部 203 的内壁 面 203b 相对于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不完全抵接。 由此,滑动面彼此接触的区域减少。 该结果是,能够减少连结部 203 和导轨 201 的接触面积。
因而,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能够减少互相滑动的滑 动面彼此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能够实现滑动调节风门的顺畅移动。
另外,可以设想,在滑动部 220,由于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和连结部 203 的内 壁面 203b 经常进行滑动,因此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及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逐渐磨 耗,导轨 201 与连结部 203 的嵌合状态会发生变化。
在此,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 中,从导轨 201 的滑动调节 风门 202 侧的前端 201b 到位于该前端 201b 的前方的连结部 203 的离开距离 d201 被设定 为,短于从连结部 203 的壳体 C200 侧的前端 203c 到位于该前端 203c 的前方的壳体 C200 的离开距离 d202。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在因上述的磨耗使得连结部 203 和壳体 C200 靠近的情况下,连结部 203 的前端 203c 在触到壳体 C200 之前,导轨 201 的前端 201b 就与连结部 203 接触。
与导轨 201 的前端 201b 的个数为一个的情况相对,连结部 203 的前端 203c 的个 数为两个。 因此,相比连结部 203 的前端 203c 触到壳体 C200 的情况,在导轨 201 的前 端 201b 触到连结部 203 的情况下,导轨 201 与连结部 203 的摩擦阻力小。 因此,根据第 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即使在因经年变化等促使导轨 201、连结部 203 的磨耗,并且,万一在本来不应接触的部位导轨 201 和连结部 203 相接触的情况下,也可 以抑制摩擦阻力,维持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滑动。
另外,为了抑制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和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的磨耗,如 13 所示,优选对连结部 203 的与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抵接的部位实施倒角加工。
另外,本实施方式采用了在构成滑动部 220 的滑动面 ( 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及 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中导轨 201 的滑动面 ( 表面 201a) 倾斜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如图 14 所示,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与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表面平行,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相对于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倾斜的结构。
即使是采用了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也可以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 置 S201 同样,减少互相滑动的滑动面彼此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能够实现滑动调节风门 的顺畅移动。
但是,如图 14 所示,在采用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倾斜的结构的情况下,连 结部 203 朝向前端 203c 向外侧张开。
在采用这种形状的情况下,由于构成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的壁部 203d 已经 朝向外侧,因此难以产生壁部 203d 更向外侧的变形。
相反,像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 那样,采用构成滑动部 220 的滑动面 ( 导轨 201 的表面 201a 及连结部 203 的内壁面 203b) 中导轨 201 的滑动面 ( 表面 201a) 倾斜的结构,由此,能够容许连结部 203 向壁部 203d 的更向外侧的变形。 因此,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 S201,即使在因尺寸误差等而滑动的滑动调节 风门 202 移动到壳体 C200 侧的情况下,该位移也可以通过连结部 203 的壁部 203d 的向外 侧的变形来吸收,由此能够确保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顺畅移动。 ( 第六实施方式 )
接着,对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或简 化对于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图 15 是在和图 11 的 A200-A200 线剖面相同的位置切断第六实施方式的滑动式 气流调节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
如图 15 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具有替代上述第五实施方式 的导轨 201 而设于壳体 C200 的内壁的导向槽 230( 导向装置 )。
另外,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连结部 203 具有与上述导向 槽 230 可嵌合的突出的形状。 另外,连结部 203 也可以设置在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侧端 部 202a 的滑动方向的整个区域,也可以只在滑动方向的前端部设置为销状。
而且,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导向槽 230 的内壁面 230a( 滑 动面 ) 向相对于滑动调节风门 202 的表面呈平行的连结部 203 倾斜。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和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 使连结部 203 和导轨 201 的接触面积减少。
因而,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滑动式气流调节装置,能够减小互相滑动的滑动面 彼此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能够实现滑动调节风门的顺畅移动。
可是,如图 11 所示,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滑动调节风门 202 弯曲的 结构。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使用平板状的滑动调节风门的结 构。
另外,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导向槽 230 从壳体 C200 的内壁面向壳体内 部突出地设置的结构。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如图 16 所示,也可以采用导向槽 230 从壳体
C200 的内壁面向壳体 C200 的外部突出地设置的结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变更。 本发明并 不被上述的说明限定,只受附带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限定。
本申请对 2009 年 9 月 8 日所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 2009-207454 号 ;2009 年 9 月 8 日所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 2009-207455 号 ;以及 2009 年 9 月 8 日所申请的日 本国专利申请第 2009-207456 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摘录其内容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