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碗体防烫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碗体防烫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7476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7 CN 202874767 U *CN202874767U* (21)申请号 201220578949.6 (22)申请日 2012.11.05 A47G 1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亚宁 地址 214001 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北禅寺巷 13 号 (72)发明人 刘亚宁 苏晓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碗体防烫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碗体防烫圈, 包括由 柔性材质制成的防烫圈本体, 。
2、所述防烫圈本体两 边对称安装有提手, 在所述提手上包覆有防滑套 ; 所述防烫圈本体内侧与碗体接触处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通过防烫圈套在碗体的外 侧, 由提手端起碗体, 在防烫圈内侧设置防滑纹, 保证了在端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有安全卫生、 适 应范围广的特点。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碗体防烫圈,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由柔性材质制成的防烫圈本体, 所述防。
3、烫圈本 体两边对称安装有提手, 在所述提手上包覆有防滑套 ; 所述防烫圈本体内侧与碗体接触处 设有防滑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碗体防烫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烫圈上还设有由一对搭扣 组件组成的长度调节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碗体防烫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滑圈本体内侧的防滑纹为 波纹状或网格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74767 U 2 1/2 页 3 一种碗体防烫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体防烫圈, 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 当碗里有刚烧好的饭菜、 汤时, 碗会变的很烫, 用手直接去拿容易 烫伤。
4、, 人们通常会使用抹布包裹碗体来转移, 这种方式由于抹布很不卫生, 用抹布直接接触 碗体, 会给食品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实用新型目的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碗体防烫 圈, 能够容易的端起碗体, 安全卫生, 不烫手。 0004 技术方案 : 本实用新型一种碗体防烫圈, 包括由柔性材质制成的防烫圈本体, 所述 防烫圈本体两边对称安装有提手, 在所述提手上包覆有防滑套 ; 所述防烫圈本体内侧与碗 体接触处设有防滑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 : 前述的碗体防烫圈, 所述防烫圈上还设有由一对 搭扣组件组成的长度调节装置, 用以适应不。
5、同规格的碗体。 0006 进一步的, 前述的碗体防烫圈, 所述防滑圈本体内侧的防滑纹为波纹状或网格状, 保证了防滑圈本体与碗体有足够的接触摩擦力, 不易发生滑动。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通过防烫圈套在碗体的外侧, 由提 手端起碗体, 在防烫圈内侧设置防滑纹, 保证了在端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有安全卫生、 适 应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所述实施例。 001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碗体防烫圈, 结构如图 1 所示, 包括由柔。
6、性材质制成的防烫 圈本体 1, 所述防烫圈本体两边对称安装有提手 2, 在所述提手上包覆有防滑套 ; 所述防烫 圈本体内侧与碗体接触处设有波纹状防滑纹 4 ; 所述防烫圈上还设有由一对搭扣组件组成 的长度调节装置 3。 0011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 先根据碗体的大小将防烫圈调节至合适的大小, 然后从碗底 向上套入, 再用双手提起提手, 即可实现碗体的端起转运, 方便快捷, 简单实用。 0012 如上所述, 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 但其不得 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 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874767 U 3 2/2 页 4 前提下, 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CN 202874767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767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