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盘.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161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0 CN 203041617 U *CN203041617U* (21)申请号 201320058851.2 (22)申请日 2013.02.02 A47G 1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原鹏 地址 15002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云台 街 1 号 (72)发明人 原鹏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盘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 盘, 包括 : 盘体、 矩形槽、 长形槽、 圆形槽、 吸盘、 连 接件、 系带、 筷子, 其特征在于 : 盘体上设有。
2、矩形 槽、 长形槽、 圆形槽, 在盘体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盘 体与连接件相连接, 连接件与系带一侧固定连接, 系带另一侧与筷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 合理、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有效的避免精神病人 在进餐发病时拿起餐盘砸向旁边的护理人员和精 神病人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1617 U CN 203041617 U *CN203041617U* 1/1 页 2 1. 一种新型精神病人。
3、就餐盘, 包括 : 盘体 (1) 、 矩形槽 (2) 、 长形槽 (3) 、 圆形槽 (4) 、 吸 盘 (5) 、 连接件 (6) 、 系带 (7) 、 筷子 (8) , 其特征在于 : 盘体 (1)上设有矩形槽 (2) 、 长形槽 (3) 、 圆形槽 (4) , 在盘体 (1) 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5) , 盘体 (1) 与连接件 (6) 相连接, 连接件 (6) 与系带 (7) 一侧固定连接, 系带 (7) 另一侧与筷子 (8) 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41617 U 2 1/1 页 3 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
4、体涉及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盘。 背景技术 0002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对于精神病人在发作的时候是很有侵略破坏性的, 病人会 伤害周围的人和物, 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若发病, 经常会拿起眼前的餐盘砸向旁边的护理 人员和精神病人, 这样不但会伤害到别人, 还会影响别的病人就餐。因此, 避免精神病人在 进餐发病时拿起餐盘砸向旁边的护理人员和精神病人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盘, 提供一种有效的避免精神病 人在进餐发病时拿起餐盘砸向旁边的护理人员和精神病人的前提下, 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 果。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
5、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0005 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盘, 包括 : 盘体 (1) 、 矩形槽 (2) 、 长形槽 (3) 、 圆形槽 (4) 、 吸盘 (5) 、 连接件 (6) 、 系带 (7) 、 筷子 (8) , 其特征在于 : 盘体 (1) 上设有矩形槽 (2) 、 长形槽 (3) 、 圆形槽 (4) , 在盘体 (1) 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5) , 盘体 (1) 与连接件 (6) 相连接, 连接件 (6) 与系带 (7) 一侧固定连接, 系带 (7) 另一侧与筷子 (8) 相连接。 0006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 : 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有效的避免精 神病。
6、人在进餐发病时拿起餐盘砸向旁边的护理人员和精神病人。 附图说明 0007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结合图 1 说明本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精神病人就餐盘, 包括盘体 1、 矩形槽 2、 长形 槽 3、 圆形槽 4、 吸盘 5、 连接件 6、 系带 7、 筷子 8, 盘体 1 上设有可放置筷子 8 的矩形槽 2, 盘 体 1 中部设有可放置菜的长形槽 3, 长形槽为 3 个, 可放不同的菜, 圆形槽 4 内可放置饭, 在 盘体 1 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5, 病人在用餐前, 先通过吸盘 5 将盘体 1 固定在餐桌上, 而筷子 8 通过系带 7 与连接在盘体 1 上的连接件 6 固定连接, 这样病人发作时, 很难拿起盘体砸向别 人。 0009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有效的避免精神病人在进 餐发病时拿起餐盘砸向旁边的护理人员和精神病人。 0010 当然,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 改型、 添加或替换, 也应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041617 U 3 1/1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1617 U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