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睡用缓冲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陪睡用缓冲垫.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80077934.9 (22)申请日 2013.07.11 JP2013-003805U 2013.07.03 JP A47G 9/04(2006.01) A47C 21/08(2006.01) (71)申请人 羽柴由伦 地址 日本爱知县丰桥市 (72)发明人 羽柴由伦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梁海莲 余明伟 (54) 发明名称 陪睡用缓冲垫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陪睡用缓冲垫, 其可以抑制 陪睡时导致婴儿被压死或窒息死的事故, 还可使 用于防止婴儿从床上掉落的用途, 而且不仅能够 确。
2、保陪睡安全, 还可用于辅助婴儿坐下的方法。 技 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包括 : 平板状的卡止板 ; 连接 到卡止板并且夹设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调节器的 带构件 ; 连接到带构件的多个 L 型板 ; 以及通过 L 型板进行支承并且在内部装入有挠性管的缓冲垫 构件。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5.12.31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3/068983 2013.07.11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5/001682 JA 2015.01.08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
3、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 CN 105358017 A 2016.02.24 CN 105358017 A 1/1 页 2 1.一种陪睡用缓冲垫,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平板状的卡止板 (10) ; 连接到卡止板 (10) 的带构件 (30) ; 连接到带构件 (30) 的 L 型板 (20) ; 以及通过 L 型板 (20) 进行支承的缓冲 垫构件 (40)。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陪睡用缓冲垫, 其中, 在缓冲构件 (40) 中装入挠性管 (43), 能够将缓冲垫 (41) 弯曲成任意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陪睡用缓冲垫, 其中, 设置了多个 L。
4、 型板 (20)。 4.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的任一项所述的陪睡用缓冲垫, 其中, 通过夹设调节器 (31), 能够调节带构件 (30) 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的任一项所述的陪睡用缓冲垫, 其中, 通过用缓冲垫罩 (42) 夹持 L 型板 (20), 能够支承缓冲垫构件 (4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58017 A 2 1/4 页 3 陪睡用缓冲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陪婴儿睡觉时使用的缓冲垫, 更详细而言, 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婴 儿从床上滚落和 / 或随着陪睡者的翻身而压死婴儿等的陪睡用缓冲垫。 背景技术 0002 陪睡被认为是一种有助于婴幼。
5、儿心理成长的重要的亲肤育儿法。 0003 进行具有这样效果的陪睡的通常方法是在同一张被子或者同一张床上让婴儿睡 在陪睡者的旁边。 0004 另外, 也有一种陪睡方法是在陪睡者的床边放置婴儿床, 将婴儿床护栏中与陪睡 者的床相邻一侧的护栏放倒, 陪睡者根据需要将身体探向婴儿一侧哄婴儿。 0005 另外, 还有一种陪睡方法是在大人的床上放置被称作陪睡床的、 用垫子围住足侧 以外的三方的小寝具, 让婴儿在该寝具内睡觉。 0006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一种陪婴儿睡觉喂奶时, 在母亲的腹部或背部使用的缓冲 垫。 0007 专利文献 2 公开了一种陪睡用垫子, 是陪婴儿睡觉并且将胳膊当枕头时使用的垫 子。
6、, 设有使托着婴儿头部的一侧朝上方倾斜、 并且用于放置作枕头的胳膊的凹部。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1 : 注册实用新型公报第 3126368 号 0011 专利文献 2 : 注册实用新型公报第 3079794 号 发明内容 0012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3 陪睡时, 存在由于陪睡者翻身而导致婴儿被压死和 / 或窒息死的危险。伴随着对 于这种情况的担心, 还存在陪睡者无法得到充足睡眠的问题。 0014 在床上陪睡时, 随着婴儿的翻身, 婴儿有可能会掉落。 0015 另外, 关于在陪睡者的床边放置婴儿床的方法, 如果房间不大则难以实现。而且, 也。
7、存在有时会产生高低平面的差异, 而在陪睡者探出身体时产生身体负担的问题。 0016 另外, 上述陪睡床也存在不能用于陪睡以外的用途的缺点。 0017 由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陪睡用缓冲垫, 其可以抑制陪睡时导致婴儿被 压死和 / 或窒息死的事故, 并且也具有可用于防止婴儿从床上掉落的用途, 而且不仅能够 确保陪睡安全, 还可用于辅助婴儿坐下的方法。 0018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9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 0020 (1) 技术方案 1 所述的发明包括 : 平板状的卡止板 ; 连接到卡止板的带构件 ; 连接 到带构件的 L 型板 ; 以及通过 L 型板进行支承的缓冲。
8、垫构件。 说 明 书 CN 105358017 A 3 2/4 页 4 0021 (2) 技术方案 2 所述的发明构成为, 在技术方案 1 所述的陪睡用缓冲垫中, 在缓冲 垫中装入挠性管, 能够将缓冲垫构件弯曲成任意形状。 0022 (3) 技术方案 3 所述的发明构成为, 在技术方案 1 或 2 所述的陪睡用缓冲垫中, 设 置了多个多个 L 型板。 0023 (4)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构成为, 在技术方案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陪睡用缓冲 垫中, 通过夹设调节器, 能够调节带构件的长度。 0024 (5)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构成为, 在根据技术方案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陪睡用 缓冲垫中, 通过用缓。
9、冲垫罩夹持 L 型板, 能够支承缓冲垫。 0025 发明效果 0026 参照附图, 对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如何作用以及如何解决技术问题进行说明。 0027 图 1 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陪睡用缓冲垫的立体图。平板状的卡止板 10 与 L 型板 20 借助带构件 30 连接, 缓冲垫构件 40 由该 L 型板 20 进行支承。 0028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右侧视图, 图 7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底视图。如图所示, 本发明所涉及的陪睡用缓冲垫是如下缓冲垫 : 构成床 1 的底部 2 与床垫 3 之间夹设有带构件 30, 并且利用床垫 3 与底部 2 将卡止板 1。
10、0 卡 止, 并且 L 型板 20 以在抵接于床垫 3 的侧面的位置被支承的状态进行使用, 所述床垫 3 的 侧面位于与卡止板 10 被卡止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通过 L 型板 20, 支承被载置于床垫 3 上的 缓冲垫构件 40。 0029 图 2 至图 4 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 2 是将缓冲垫构件 40 弯曲形 成为日文片假名 “” 字状、 并利用 L 型板 20 支承其一侧面的实施方式。如果使婴儿睡在 形成为日文片假名 “” 字状的缓冲垫构件 40 的内侧, 则通过缓冲垫构件 40 形成障壁, 可 防止陪睡者翻身而覆盖到婴儿身上、 或者手掩住婴儿嘴巴的状况。 0030 图 3 。
11、示出了将缓冲垫构件 40 形成为直线状、 放置于床垫 3 的侧边的状态, 图 4 示 出了将缓冲垫构件 40 呈 90 度弯曲、 放置于床垫 3 的角部的状态。以这样的形状将缓冲垫 40 放置于床垫 3 上形成障壁, 可防止婴儿从床上滚落。 0031 由于缓冲垫构件40在其内部装入有挠性管41, 因而如图8所示可弯曲形成为各种 形状。即, 可如图 8a 所示形成为直线状, 可如图 8b 所示形成为日文片假名 “” 字状, 可如 图 8c 所示形成为 90 度弯曲, 可如图 8d 所示形成为 S 字状, 可如图 8e 所示以倾斜面位于内 周侧的形态形成为圆形, 可如图 8f 所示以倾斜面位于外周。
12、侧的形态形成为圆形, 可作为辅 助婴儿坐下的工具或玩具使用。 0032 如上所述, 根据本发明, 能够提供可确保安全的空间以作为婴幼儿的睡眠环境。 附图说明 0033 图 1 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陪睡用缓冲垫的立体图。 0034 图 2 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0035 图 3 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0036 图 4 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0037 图 5 是示出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0038 图 6 是示出使用状态的右侧视图。 说 明 书 CN 105358017 A 4 3/4 页 5 0039 图 7 是示出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0040 图 8 是示出缓冲垫构。
13、件的各种形状的说明图。 0041 图 9 是卡止板的立体图。 0042 图 10 是 L 型板的立体图。 0043 图 11a 是缓冲垫罩的主视图, 图 11b 是缓冲垫罩的俯视图, 图 11c 是缓冲垫罩的右 侧视图。 0044 图 12 是缓冲垫罩的立体图。 0045 图 13 是缓冲垫的立体图。 0046 图 14 是图 13 中缓冲垫的 A-A 剖视图。 0047 附图标记说明 0048 10 : 卡止板 0049 20 : L 型板 0050 30 : 带构件 0051 31 : 调节器 0052 40 : 缓冲垫构件 0053 41 : 缓冲垫 0054 42 : 缓冲垫罩 具体实。
14、施方式 0055 以下, 参照附图, 对优选的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概述。此外, 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不局限于下述实施方式, 只要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可采取各种方式。 0056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所涉及的陪睡用缓冲垫将卡止板 10、 L 型板 20、 带构件 30 以 及缓冲垫构件 40 作为主要构成要素。 0057 图 5 示出了卡止板 10, 在平板状的板材中央部插通带构件 30, 设有两处用于与带 构件 30 连结的孔部 11。 0058 图 6 示出了 L 型板 20, 在弯曲为 L 型的板材的一侧边部 21 设有供带构件 30 插通 且用于与带构件 30 连结的孔部 22。虽。
15、然图 1 中使用了三个 L 型构件 20, 但是当然不受这 样的限定, 根据缓冲垫构件 40 的形状等, 可设置 1 个至多个。 0059 带构件 30 可以是 1 条绳状体, 也可如图 1 所示设为在中途分支的形状。关键是根 据 L 型构件 20 的数量进行分支即可, 进而也可根据卡止板 10 的数量在与卡止板 10 连结的 一侧进行分支, 此处省略了该图示。另外, 为了能够根据床垫的宽度调整带构件 30 的长度, 在带构件 30 上夹设 ( 设置 ) 有调节器 31。 0060 缓冲垫构件 40 包括 : 缓冲垫 41 ; 将缓冲垫 41 收容于内部的缓冲垫罩 42 ; 以及装 设于缓冲垫。
16、 41 内的挠性管 43 构成。 0061 图 13 是缓冲垫 41 的立体图, 图 14 是图 13 中缓冲垫 41 的 A-A 剖视图。缓冲垫 41 是将缓冲垫 41a 与缓冲垫 41b 的两个部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而构成的, 作为整体呈大致三 角形状的剖面。而且, 缓冲垫 41a 与缓冲垫 41b 之间夹设有挠性管 43。当然这仅为一例, 也 可以是在一体形成缓冲垫的基础上设置长孔, 并将挠性管 43 装入该长孔的结构。 0062 作为挠性管 43, 需要具备在弯曲缓冲垫 41 时可维持弯曲形状的程度的强度, 例如 说 明 书 CN 105358017 A 5 4/4 页 6 可使用金属制。
17、的柔性管。 0063 图 11 示出了缓冲垫罩的主视图等, 图 12 示出了缓冲垫罩 42 的立体图。缓冲垫罩 42 形成为与缓冲垫 41 的外形相似。缓冲垫罩 42 的一侧边 42d 为了能够收纳缓冲垫 41 而 形成为可开闭自如, 其两端设有拉链 42a。此时, 下边 42b 上没有设置拉链。其是为了插入 L 型板 20。在从下边 42b 延伸设置的布片 42c 设有粘扣带 42e, 与设置在侧边 42d 上的粘扣 带 42f 抵接并接合。使用时将缓冲垫 41 收容在缓冲垫罩 42 内, 封闭布片 42c, 从其上覆盖 侧边 42d, 通过使上述粘扣带 42e、 42f 接合以维持闭合状态。
18、, 进而闭合拉链 42a。此时, 在布 片 42c 与侧边 42d 之间的空间插入 L 型板 20。 0064 利用上述 L 型板 20 支承缓冲垫构件 40 的方法当然仅为一例, 只要是能够支承缓 冲垫构件 40, 可采用任意方法。 说 明 书 CN 105358017 A 6 1/8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7 A 7 2/8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7 A 8 3/8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7 A 9 4/8 页 10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7 A 10 5/8 页 11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7 A 11 6/8 页 12 图 9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7 A 12 7/8 页 13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7 A 13 8/8 页 14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7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