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电暖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电暖毯.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5049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5.29 CN 202950493 U *CN202950493U* (21)申请号 201220356677.5 (22)申请日 2012.07.23 A47G 27/02(2006.01) F24D 1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仲临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县芦竹乡南工路1段6号 (72)发明人 何建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64 代理人 刘俊 (54) 实用新型名称 组合式电暖毯 (57) 摘要 一种组合式电暖毯, 在至少一电热片的上。
2、、 下 面分别设置一上表层与一下表层, 所述下表层具 有隔冷性质, 所述上表层具有吸热及放热性质, 该 下表层与上表层的周边分别有对应的多个第一连 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而共同构成组合结构 ; 所 述下表层、 电热片与上表层共同构成一电暖毯, 两 电暖毯之间可藉由该组合结构相互连接组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50493 U CN 202950493 U *CN202950493U* 1/1 页 2 1. 一种组合。
3、式电暖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一具有隔冷性质的下表层, 该下表层的周边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结构 ; 至少一电热片, 设于该下表层上面 ; 一具有吸热及放热性质的上表层, 设于该电热片上面, 该上表层的周边设有多个第二 连接结构, 该第二连接结构与该第一连接结构对应而共同构成一组合结构 ; 所述下表层电热片与上表层共同构成一电暖毯, 两电暖毯之间可藉由该组合结构相 互连接组合。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组合式电暖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片的背面或下表层的上 表面设有可反射热量的反射面。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组合式电暖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面是一种镀银颜色层。 4.如权利要。
4、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电暖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表层是一种聚酯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电暖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 结构是一种由多个凸部与多个凹部呈相间排列所构成的结构。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组合式电暖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片包含有一膜片, 该 膜片的相对上下面分别设有导电片与电热薄膜, 该电热薄膜接触覆盖该导电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50493 U 2 1/4 页 3 组合式电暖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设在地面上的地毯, 特别是一种在该地毯设有电热装置, 使其可以散发热量, 以提升室内温度之用。。
5、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寒带地区的人们而言, 冬天通常需要供暖系统才能维持舒适的生活 ; 即便在 非寒带地区, 短暂的冬期也会让人感到不舒适, 因而市售的各式供暖设备也应运生而。 市面 上所提供的供暖系统大致上三种 : 1. 都会型公共供给暖气 ; 2. 空调式供应暖气 ; 3. 远红外 线照射。 都会型公共供给暖气是在都市中铺设管路, 由工厂集中燃烧燃料产生热气后, 将热 量经由管路输送至末端的使用者, 以提升室内温度 ; 但是, 在供应暖气的过程中因为传输需 要, 常大量耗损能源, 且燃烧燃料也常造成空气污染。 空调式的热供给虽然不会因为长距离 输送而造成能源浪费, 但因为空调机在产生热。
6、气的过程中会消耗空气中的水分, 致使室内 的人们会感觉好像置身于沙漠中环境中般地唇干舌燥。 远红外线照射只能照射于一个固定 点, 而且经常因为使用方便的需要而将远红外线光源装置于较高位置, 以致于由上往下照 射, 或是平行的照射, 不符合低温均热的需求。 0003 换言之, 前述三种传统的供暖系统都是将热源从高处往低处供应, 或是平行地供 应, 然而, 自然界的原理为热由下往上升, 以致于前述三种传统供暖系统未能达到让室内温 度呈低温全面均温的供应热能, 因而无法进一步产生节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铺设在地面上, 进而能从下方往上方提供 热能, 以。
7、及能够依室内面积的大小组合的电暖毯。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是在至少一电热片的上、 下面分别设置一上表层与一下表层, 所述下表层具有隔冷性质, 所述上表层具有吸热及放热性质, 该下表层与上表层的周边分 别设有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而共同构成组合结构 ; 所述下表层、 电热 片与上表层共同构成一电暖毯, 两电暖毯之间可藉由该组合结构相互连接组合。 0006 为了避免电热片产生的热量流失, 本实用新型在电热片背面或下表层的上表面设 有可反射热量的反射面。 0007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不含重金属、 卤素、 污染物、 无挥发性, 具有高韧度、 耐磨擦并 含有大量空气细胞等性质的合。
8、成素材制造, 使得上表层可以吸热及放热, 让人体接触时感 到舒适。例如, 所述合成素材可以是一种聚酯材料。 0008 本实用新型设于下表层的第一连接结构与设于下表层的第二连接结构是一种由 多个凸部与多个凹部呈相间排列所构成的结构, 藉此使得两电热毯可以藉由该组合结构相 互连结组合, 以扩大电热毯的面积。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片包含有一膜片, 该膜片的相对上、 下面分别设有导电片与电 热薄膜, 当对导电片通入电流后, 可以使该导电片提升温度, 进而将热量传导至电热薄膜。 说 明 书 CN 202950493 U 3 2/4 页 4 0010 基于安全的考虑,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用来形成该电热。
9、薄膜的浆料中掺入定温材料 (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藉以使电热薄膜的温度上升至一预定值时即 趋于稳定而不再上升。 00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毯具有以下特点 : 0012 A. 因为使用的合成材料不含重金属、 卤素、 污染物、 挥发性等有害物质, 故不会影 响人体健康。 0013 B. 采用低温加热方式, 故不浪费能源, 且室内湿度不会因为高温而蒸发, 可以让人 感到舒适。 0014 C. 本实用新型利用热上升的自然原理, 得以让室内获得全面的覆盖率, 使得全面 空间均热。 0015 D. 基于安全考虑, 本实用新型在形成电热薄膜的浆料。
10、中加入 PTC 材料, 藉此使电 热薄膜升温到一定温度时 ( 约 30 ) 即趋于稳定而不再持续上升。 0016 E.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电源可以有 110/240, 50/60HZ 的选择, 还外可以增加一个温 度调控器, 让产品的使用更安全。 0017 F. 本实用新型藉由设于电热毯周边的组合结构, 让使用者可以依自己需要的面积 自行组合, 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电热毯形态的实施例立体图。 0019 图 2 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电热毯结构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0020 图 3 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电热毯结构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分解图。 0021 图 4 为显示沿图 。
11、1 的 4-4 方向的平面剖视放大图。 0022 图 5 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将两电热毯相互连结的结构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23 其中,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 0024 A 电热毯 0025 1 下表层 0026 10 反射面 0027 11 第一连接结构 0028 111 第一凸部 0029 112 第一凹部 0030 2 上表层 0031 21 第二连接结构 0032 211 第二凸部 0033 212 第二凹部 0034 3 电热片 0035 31 膜片 0036 32 电热薄膜 0037 33 接头 0038 34 电源线 说 明 书 CN 202950493 U 4 3/4 页 5 。
12、0039 35 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 使熟习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0041 图 1 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毯 A 形态, 与一般铺设在地面上的组合式地垫或地毯 看起来似乎没有差异 ; 但, 再参考图2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电暖毯A结构, 包含有一下 表层 1、 一上表层 2 与一电热片 3, 其中, 下表层 1 可以采用具有隔冷性质的含泡棉材料制造 成一平面形态的垫体, 甚至可以进一步在下表层 1 的上面设置一反射面 10, 以及在下表层 11的周边设置多个第一连接结构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13、例,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包含有 多个第一凸部111与多个第一凹部112, 该第一凸部111与第一凹部112呈相互间隔的形态 排列 ; 所述反射面10可以采用真空溅镀技术在下表层1的上表面形成一可以反射光线的镀 银颜色层。 0042 所述上表层 2 的较佳实施例是采用具有吸热及放热性质的材料制造成垫体, 例如 聚酯材料(Polyester) ; 该上表层2的周边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结构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例,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包含有多个第二凸部211与多个第二凹部212, 该第二凸部211与 第二凹部 212 呈相互间隔的形态排列。 0043 所述电热片 3 的结构, 包含有一膜片 3。
14、1, 该膜片 31 的相对上面与下面各设置至少 一导电片35与多个电热薄膜32, 并且在导电片35的适当边缘位置设置电源线34并电性连 接一接头33, 所述导电片35必须被导电薄膜32所接触覆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该膜片 31 是采用具有防水性质的材料 ( 例如塑料材料 ) 制造成一薄片状, 并在其背面进 一步设置可以反射热量的反射面 ( 图中未显示 ) ; 而电热薄膜 32 则可以采用印刷技术将液 态的具有导电性质的浆料印刷于背面有反射面的膜片 31 的上面与背面而形成 ; 该导电片 35 被通电电流后会可以藉由材料本身的电阻而升高温度, 进而将温度传导至电热薄膜 32, 但是,。
15、 基于安全考虑,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在形成电热薄膜的浆料中掺入定温材料 (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藉以使电热薄膜 32 的温度上升至一预定值时即趋 于稳定而不再上升。本实用新型将电流通入电热薄膜的方式是一种低温加热的方式, 因而 可以在最节省能源的条件下获得最好的温热效果, 不浪费能源。 0044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毯铺设于地面并在导电片 35 通入电流后, 电热薄膜 32 产 生的热量会自然地往上升, 得以让室内获得全面覆盖率, 进而使得全面空间均热 ( 可增加 比原来室温高 10 )。 , 处于室内空间的人们可以获得最舒适的感受。。
16、由于室内地板的面积 通常较大, 而电热毯受限于制造机器及其它制程因素而相对地面积较小, 因此, 为了铺满室 内地板, 通常需要并组多数电热毯来覆盖整个室内地面。 藉由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毯结构, 当 要组合多数电热毯时, 可以将两电热毯 A 的组合结构相互连结, 亦即, 将两电热毯之边缘的 凸部与凹部相互嵌合 ( 如图 5 所示 ), 同时, 亦将两电热毯中的电热片经由接头 33 插接组 合, 电源线 34 则连接至电源, 从电源线 34 通入的电流即可使导电片 35 升高温度, 进而将热 量传导至各个电热薄膜 32 而发热。 0045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 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因此, 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 说 明 书 CN 202950493 U 5 4/4 页 6 或变更, 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说 明 书 CN 202950493 U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50493 U 7 2/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50493 U 8 3/4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50493 U 9 4/4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50493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