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88189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33287.4

申请日:

20141011

公开号:

CN105559709A

公开日:

2016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13/20,A47L13/12

主分类号:

A47L13/20,A47L13/12

申请人:

刘英杰

发明人:

刘英杰

地址: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西工商河路2号

优先权:

CN201410533287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燕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用品,特别公开了一种拖把。该种拖把,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手柄和平板拖把头,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把扫帚,所述扫帚的顶端与手柄铰接在一起,所述扫帚位于平板拖把头的后方,所述手柄上设有通过旋转手轮带动旋转的转齿轮,所述扫帚上设有与转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所述手柄上设有限制齿条运动的导向装置。所述扫帚的扫帚头的两端向后折弯。使用本发明时,扫地和拖地同时进行,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拖把,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手柄(1)和平板拖把头(2),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把扫帚(3),所述扫帚(3)的顶端与手柄(1)铰接在一起,所述扫帚(3)位于平板拖把头(2)的后方,所述手柄(1)上设有通过旋转手轮(4)带动旋转的转齿轮(5),所述扫帚(3)上设有与转齿轮(5)啮合的弧形齿条(6),所述手柄(1)上设有限制弧形齿条(6)运动的导向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是,所述扫帚(3)的扫帚头(31)的两端向后折弯。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拖把。

(二)背景技术

拖把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工具,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宾馆、酒店、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在用拖把拖地时,为了使地拖的干净,一般先用扫把把地上的杂物清扫一遍,再用拖把拖,这样对宾馆、旅店、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来说,由于面积比较大,完成一遍打扫的时间比较长,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也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拖把。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拖把,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手柄和平板拖把头,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把扫帚,所述扫帚的顶端与手柄铰接在一起,所述扫帚位于平板拖把头的后方,所述手柄上设有通过旋转手轮带动旋转的转齿轮,所述扫帚上设有与转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所述手柄上设有限制弧形齿条运动的导向装置。

所述扫帚的扫帚头的两端向后折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平板拖把头和扫帚设置到一起,先扫地后拖地同时进行,因此清扫一遍只需以前一半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劳动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一半。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平板拖把头,3扫帚,31扫帚头,32扫帚柄,4旋转手轮,5转齿轮,6弧形齿条,7导向装置。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种拖把,如附图1所示,包括手柄1、平板拖把头2和扫帚3,平板拖把头2和手柄1铰接到一起,然后扫帚3的顶端铰接到手柄1上,其中,扫帚3与平板拖把头2前后排列,扫帚3位于平板拖把头2后方。

为了在拖地时调节手柄1和平板拖把头2的角度后不影响扫地,在手柄1上设有通过旋转手轮4带动旋转的转齿轮5,扫帚3的扫帚柄32上设有与转齿轮5啮合的弧形齿条6,手柄1上设有限制弧形齿条6运动的导向装置7,该导向装置7为L形,弧形齿条6加载导向装置7和转齿轮5之间。

使用时按照普通的拖把使用就可以了:手握手柄11倒退着拖地,由于扫帚33在平板拖把头22的后方,并且扫帚头31的两端向后折弯,因此在拖地时扫帚33已经把地上的杂物先清扫了,同时折弯部分遮挡杂物不使之转移到已打扫完毕的部分去。当拖地时要抬高手柄1与地面的角度时,则通过拧动旋转手轮4带动弧形齿条6从而带动扫帚柄32移动增大扫帚柄32与手柄1之间的角度,反之则调小扫帚柄32与手柄1之间的角度。

一种拖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拖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拖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拖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拖把.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33287.4 (22)申请日 2014.10.11 A47L 13/20(2006.01) A47L 13/12(2006.01) (71)申请人 刘英杰 地址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西工商河 路 2 号 (72)发明人 刘英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刘燕丽 (54) 发明名称 一种拖把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用品, 特别公开了一种 拖把。 该种拖把, 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手柄和平板拖 把头, 其特征是 : 还包括一把扫帚, 所述扫帚的顶 端与手柄铰接在一起, 。

2、所述扫帚位于平板拖把头 的后方, 所述手柄上设有通过旋转手轮带动旋转 的转齿轮, 所述扫帚上设有与转齿轮啮合的弧形 齿条, 所述手柄上设有限制齿条运动的导向装置。 所述扫帚的扫帚头的两端向后折弯。使用本发明 时, 扫地和拖地同时进行, 既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 劳动效率, 又降低了劳动强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CN 105559709 A 2016.05.11 CN 105559709 A 1/1 页 2 1. 一种拖把, 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手柄 (1) 和平板拖把头 (2) , 其特征是 : 。

3、还包括一把扫 帚 (3) , 所述扫帚 (3) 的顶端与手柄 (1) 铰接在一起, 所述扫帚 (3) 位于平板拖把头 (2) 的后 方, 所述手柄 (1) 上设有通过旋转手轮 (4) 带动旋转的转齿轮 (5) , 所述扫帚 (3) 上设有与转 齿轮 (5) 啮合的弧形齿条 (6) , 所述手柄 (1) 上设有限制弧形齿条 (6) 运动的导向装置 (7)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拖把, 其特征是, 所述扫帚 (3) 的扫帚头 (31) 的两端向后折 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559709 A 2 1/1 页 3 一种拖把 0001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用品,。

4、 特别涉及一种拖把。 0002 (二) 背景技术 拖把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工具, 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宾馆、 酒店、 车站、 超市等公共场所。 在用拖把拖地时, 为了使地拖的干净, 一般先用扫把把地上的杂物清扫一遍, 再用拖把拖, 这样对宾馆、 旅店、 车站、 超市等公共场所来说, 由于面积比较大, 完成一遍打扫的时间比较 长, 工作效率低, 劳动强度也大。 0003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拖把。 0004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拖把, 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手柄和平板拖把头, 其特征是 : 还包括一把扫帚, 所述扫 帚的顶端与手柄铰接。

5、在一起, 所述扫帚位于平板拖把头的后方, 所述手柄上设有通过旋转 手轮带动旋转的转齿轮, 所述扫帚上设有与转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 所述手柄上设有限制 弧形齿条运动的导向装置。 0005 所述扫帚的扫帚头的两端向后折弯。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由于将平板拖把头和扫帚设置到一起, 先扫地后拖地同时 进行, 因此清扫一遍只需以前一半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劳动效率提高了, 劳动强度也减少 了一半。 0007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8 附图 1 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1 手柄, 2 平板拖把头, 3 扫帚, 31 扫帚头, 32。

6、 扫帚柄, 4 旋转手轮, 5 转齿轮, 6 弧形齿条, 7 导向装置。 0010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种拖把, 如附图 1 所示, 包括手柄 1、 平板拖把头 2 和 扫帚 3, 平板拖把头 2 和手柄 1 铰接到一起, 然后扫帚 3 的顶端铰接到手柄 1 上, 其中, 扫帚 3 与平板拖把头 2 前后排列, 扫帚 3 位于平板拖把头 2 后方。 0011 为了在拖地时调节手柄 1 和平板拖把头 2 的角度后不影响扫地, 在手柄 1 上设有 通过旋转手轮 4 带动旋转的转齿轮 5, 扫帚 3 的扫帚柄 32 上设有与转齿轮 5 啮合的弧形齿 条 6, 手柄 1 。

7、上设有限制弧形齿条 6 运动的导向装置 7, 该导向装置 7 为 L 形, 弧形齿条 6 加 载导向装置 7 和转齿轮 5 之间。 0012 使用时按照普通的拖把使用就可以了 : 手握手柄11倒退着拖地, 由于扫帚33在平 板拖把头 22 的后方, 并且扫帚头 31 的两端向后折弯, 因此在拖地时扫帚 33 已经把地上的 杂物先清扫了, 同时折弯部分遮挡杂物不使之转移到已打扫完毕的部分去。当拖地时要抬 高手柄 1 与地面的角度时, 则通过拧动旋转手轮 4 带动弧形齿条 6 从而带动扫帚柄 32 移动 增大扫帚柄 32 与手柄 1 之间的角度, 反之则调小扫帚柄 32 与手柄 1 之间的角度。 说 明 书 CN 105559709 A 3 1/1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559709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