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72336.5 (22)申请日 2016.03.23 A47C 7/40(2006.01) A47C 1/024(2006.01) A47C 17/04(2006.01) (71)申请人 惠阳维信纺织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516225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红 田村第四工业区 (72)发明人 粘幸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15 代理人 许志勇 (54) 发明名称 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57) 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 可调的坐具, 靠背调节机构包括。
2、支撑调节部以及 转动连接部 ; 转动连接部包括 : 设于支撑调节部 顶端的第一转接件 ; 第二转接件、 第三转接件以 及弹性体 ;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上分 布有多个凸起或多个凹槽 ; 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 转接件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匹配的多个凹槽或与 凹槽匹配的多个凸起 ; 第三转接件穿过弹性体后 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及第一转接件 ; 凹槽与凸起 对接。 坐具包括躺板、 靠背、 主框架、 支撑杆及两调 节阶梯, 还包括至少一上述靠背调节机构。 靠背调 节机构上的凸起及凹槽设计, 并与调节阶梯配合, 实现固定支撑功能及靠背角度调整的有段式调节 功能, 不会存在卡手或压手风险。 (51)Int。
3、.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 CN 105615368 A 2016.06.01 CN 105615368 A 1.一种靠背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 所述转动连接部(40)包括: 第一转接件(402),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所述支撑调节部顶端; 第二转接件(409)、 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所述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411)或多个 凹槽(410); 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
4、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411)匹配的多个凹 槽(410)或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 所述第三转接件(407)穿过所述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 件(402); 所述凹槽(410)与所述凸起(411)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所述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为圆形; 所述凸起(411)为至少 两个, 且沿径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 所述凹槽(410)个数与所述 凸起(411)相同, 所述。
5、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 (402)的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所述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为圆形; 所述凹槽(410)为至少 两个, 且沿径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 所述凸起(411)个数与所述 凹槽(410)相同, 所述凸起(411)沿径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 (402)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调。
6、节部包括: 外壳体(401); 连接杆(405), 所述连接杆(405)部分套设于所述外壳体(401)内部; 滑动块(404), 所述滑动块(404)设于所述连接杆(405)的位于外壳体(401)内部的一 端; 弹性缓冲件(403), 其一端与所述滑动块(404)连接,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401);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所述外壳体(40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调节部包括: 调节杆(413)以及设置在调节杆(413)上的调档部;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所述调节杆(413)的顶部; 所述调档部为多个纵向排布的卡槽(41。
7、4), 所述多个卡槽(414)的开口方向一致, 且多 个卡槽(414)的深度所在方向与所述调节杆(413)呈一夹角。 6.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包括: 躺板(1)、 靠背(3)、 主框架(2)、 支撑杆(5)及两调节阶梯(6), 所述支撑杆(5)的两端分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05615368 A 2 别嵌套在所述调节阶梯(6)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靠背调节机构(4), 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 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 所述转动连接部(40)包括: 第一转接件(402),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所述支撑调节部顶端; 第二转接件(409)、。
8、 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所述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411)或多个 凹槽(410); 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411)匹配的多个凹 槽(410)或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 所述第三转接件(407)穿过所述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 件(402); 所述凹槽(410)与所述凸起(411)对接; 所述第二转接件(409)固定于所述靠背(3); 所述支撑杆(5)固接于所述支撑调节部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其特。
9、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所述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为圆形; 所述凸起(411)为至少 两个, 且沿径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 所述凹槽(410)个数与所述 凸起(411)相同, 所述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 (402)的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调节部包括: 外壳体(401); 连接杆(405), 所述连接杆(405)部分套设于所述外壳体(401)内部; 滑动块(404)。
10、, 所述滑动块(404)设于所述连接杆(405)的位于外壳体(401)内部的一 端; 弹性缓冲件(403), 其一端与所述滑动块(404)连接,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401);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所述外壳体(401)的顶部; 所述支撑杆(5)固接于所述连接杆(405)的底端。 9.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包括: 躺板(1)、 靠背(3)、 主框架(2)及支撑杆(5), 所述支撑杆(5)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主框架 (2)上;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靠背调节机构(4), 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 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 所述转动连接部(40)包括: 第一转接件(402。
11、),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所述支撑调节部顶端; 第二转接件(409)、 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朝向所述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411)或多个 凹槽(410);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05615368 A 3 所述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411)匹配的多个凹 槽(410)或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 所述第三转接件(407)穿过所述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 件(402); 所述凹槽(410)与所述凸起(411)对接;。
12、 所述第二转接件(409)固定于所述靠背(3); 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支撑调节部可调节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调节部包括: 调节杆(413)以及设置在调节杆(413)上的调档部; 所述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所述调节杆(413)的顶部; 所述调档部为多个纵向并列排布的卡槽(414), 所述多个卡槽(414)的开口方向一致, 且多个卡槽(414)的深度所在方向与所述调节杆(413)呈一夹角; 所述支撑杆(5)嵌套入所述卡槽(414)中。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105615368 A 4 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技。
13、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尤其涉及应用于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中的靠背调节机构及带有该靠背调节机构的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家具业界中, 靠背调节机构大多应用于躺椅或休闲椅中, 以使躺椅或休闲椅 或单人沙发的靠背可随意调整角度, 靠背平放后与支撑架平齐, 使用者可以躺于躺椅或休 闲椅或单人沙发上休息。 0003 现有技术中, 躺椅或休闲椅或单人沙发中的靠背调节机构设计, 将焊接在靠背上 的配件锁孔, 与靠背后的靠背调节机构结合处攻牙, 利用螺丝加上2片塑胶垫片, 将焊接在 靠背后的配件及靠背调节机构进行组合, 使靠背调节机构带动靠背转动。 。
14、传统设计具有结 构简单, 进行靠背角度调整时, 靠背能轻易进行转动的优点, 但是, 现有技术中的靠背调节 机构, 还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使用者在调整靠背角度或将靠背平放时, 或者小孩在无大人的 陪同情况下调节靠背时, 靠背调节机构很容易与支撑杆发生脱离, 使得躺倚或休闲椅的靠 背瞬间滑落, 以致夹伤手部或被靠背压伤手部。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靠背调节机构很容易与支撑杆发生脱离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 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0005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揭示了一种靠背调节机构, 其包括: 0006 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 0007 转动连接部包括: 0008。
15、 第一转接件, 第一转接件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 0009 第二转接件、 第三转接件以及弹性体; 0010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或多个凹槽; 0011 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匹配的多个凹槽或与凹槽匹配 的多个凸起; 0012 第三转接件穿过弹性体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及第一转接件; 凹槽与所述凸起对 接。 0013 由于靠背调节机构依靠转动连接部进行有段式调整, 应用于躺椅或休闲椅或单人 沙发中, 靠背不会瞬间滑落, 造成使用者手部被夹伤或压伤。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15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为圆形; 凸起为至少两个, 且沿径。
16、向均匀分布于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上; 0016 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为圆形, 凹槽个数与凸起相同, 凹槽沿径向均匀 分布于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上。 说 明 书 1/8 页 5 CN 105615368 A 5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18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为圆形; 凹槽为至少两个, 且沿径向均匀分布于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上; 0019 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为圆形, 凸起个数与凹槽相同, 凸起沿径向均匀 分布于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上。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调节部包括: 0021 外壳体; 0022。
17、 连接杆, 连接杆部分套设于外壳体内部; 0023 滑动块, 滑动块设于连接杆的位于外壳体内部的一端; 0024 弹性缓冲件, 其一端与述滑动块连接, 另一端连接于外壳体; 0025 第一转接件设于外壳体的顶部。 002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调节部包括: 0027 调节杆以及设置在调节杆上的调档部; 0028 第一转接件设于调节杆的顶部; 0029 调档部为多个纵向排布的卡槽, 多个卡槽的开口方向一致, 且多个卡槽的深度所 在方向与调节杆呈一夹角。 003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揭示了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其包括: 0031 躺板、 靠背、 主框架、 支撑杆及两调节阶梯, 支撑杆。
18、的两端分别嵌套在调节阶梯内; 0032 还包括至少一靠背调节机构, 靠背调节机构包括: 0033 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 0034 转动连接部包括: 0035 第一转接件, 第一转接件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 0036 第二转接件、 第三转接件以及弹性体; 0037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或多个凹槽; 0038 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匹配的多个凹槽或与凹槽匹配 的多个凸起; 0039 第三转接件穿过弹性体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及第一转接件; 凹槽与凸起对接; 0040 第二转接件固定于靠背; 0041 支撑杆固接于支撑调节部的底端。 0042 由于靠背调。
19、节机构依靠调节阶梯及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进行有段式调整, 靠背调节 机构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不会与支撑杆发生脱离, 有效避免进行靠背调节时, 靠背瞬间滑落 造成使用者手部被夹伤或压伤的风险。 0043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44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为圆形; 凸起为至少两个, 且沿径向均匀分布于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上; 0045 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为圆形, 凹槽个数与凸起相同, 凹槽沿径向均匀 分布于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上。 004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调节部包括: 0047 外壳体; 说 明 书 2/8 页 6 CN 105615368 A。
20、 6 0048 连接杆, 连接杆部分套设于外壳体内部; 0049 滑动块, 滑动块设于连接杆的位于外壳体内部的一端; 0050 弹性缓冲件, 其一端与滑动块连接, 另一端连接于外壳体; 0051 第一转接件设于外壳体的顶部; 0052 支撑杆固接于连接杆的底端。 0053 弹性缓冲件起到支撑及缓冲避震的作用, 当使用者躺在靠背时,因不同体重会使 弹性缓冲件的轴心行程做不同的吸收, 而抵消反作用力, 让使用者减轻反重力的回弹压力, 减轻震动, 更能感受舒适性。 005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本发明揭示另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其包括: 0055 躺板、 靠背、 主框架及支撑杆, 支撑杆的。
21、两端固定在主框架上; 0056 还包括至少一靠背调节机构, 靠背调节机构包括: 0057 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 0058 转动连接部包括: 0059 第一转接件, 第一转接件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 0060 第二转接件、 第三转接件以及弹性体; 0061 第一转接件朝向第二转接件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或多个凹槽; 0062 第二转接件朝向第一转接件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匹配的多个凹槽或与凹槽匹配 的多个凸起; 0063 第三转接件穿过弹性体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及第一转接件; 凹槽与所述凸起对 接; 0064 第二转接件固定于靠背; 0065 支撑杆与支撑调节部可调节式连接。 0066 根据本发明。
22、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调节部包括: 0067 调节杆以及设置在调节杆上的调档部; 0068 第一转接件设于调节杆的顶部; 0069 调档部为多个纵向并列排布的卡槽, 多个卡槽的开口方向一致, 且多个卡槽的深 度所在方向与调节杆呈一夹角; 0070 支撑杆嵌套入卡槽中。 0071 靠背调节机构依靠支撑杆与支撑调节部可调节式连接, 及转动连接部的转动进行 有段式调整, 靠背调节机构不会与支撑杆发生脱离, 有效避免进行靠背调节时, 靠背瞬间滑 落造成使用者手部被夹伤或压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72 图1为实施例一中靠背调节机构的分解图之一; 0073 图2为实施例一中靠背调节机构的分解图之二; 00。
23、74 图3为实施例二中靠背调节机构的分解图; 0075 图4为实施例三中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结构图; 0076 图5为实施例四中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结构图。 0077 附图标记说明: 1、 躺板; 2、 主框架; 3、 靠背; 4、 靠背调节机构; 5、 支撑杆; 6、 调节阶 说 明 书 3/8 页 7 CN 105615368 A 7 梯; 201、 第一架体; 202、 第二架体; 203、 第三架体; 204、 第四架体; 40、 转动连接部; 401、 外壳 体; 402、 第一转接件; 403、 弹性缓冲件; 404、 滑动块; 405、 连接杆; 406、 尾塞; 407、 。
24、第三转接 件; 408、 弹性体; 409、 第二转接件; 410、 凹槽; 411、 凸起; 412、 连接孔; 413、 调节杆; 414、 卡 槽; A、 卡槽深度所在方向与调节杆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78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 为明确说明起见, 许多实务上的细节 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 然而, 应了解到, 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 也就 是说,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 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此外, 为简化图式起见, 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79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 “第一” 、“第二” 等, 并。
25、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 亦非用 以限定本发明, 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0080 本发明为有关于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结构设计, 本发明 的靠背调节机构主要用于室内外家具如躺椅或休闲椅或单人沙发中, 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或 搬动躺椅或休闲椅或单人沙发时, 支撑杆5与靠背调节机构4发生脱离, 靠背瞬间滑落的情 况发生。 以下, 分四个实施例分别详细介绍本发明中后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 具的结构设计。 0081 实施例一 008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靠背调节机构, 如图1及2所示, 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调节部 以及转动连接部40。 0083。
26、 转动连接部40包括: 第一转接件402、 第二转接件409、 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 408。 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 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 有多个凸起411; 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411匹配的多个凹 槽410; 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 第二转 接件409上的凹槽410与第一转接件402上的凸起411对接。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 多个 凸起411为至少两个, 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为圆形, 凸起411沿径向均匀 分布于第一转接件402朝向。
27、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多个凹槽410与凸起411个数相同, 第二 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 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转接件409朝向 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多个凸起411围绕圆心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 接件409的面上; 多个凹槽410围绕圆形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 的面上。 弹性体408有助于在调整角度时凸起411及凹槽410的精准对接。 优选例中, 弹性体 408可以为波形弹簧片、 弹性滑司或弹簧。 第三转接件407为螺丝, 第二转接件409沿其中心 轴线设置有与螺丝匹配的螺孔, 该螺孔贯穿整个第二转接件409。
28、, 便于第三转接件407穿过 第二转接件409, 以连接第一转接件402; 第一转接件402沿其中心轴线同样设置有与螺丝匹 配的螺孔, 该螺孔不需要贯穿整个第一转接件402。 0084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 转动连接部40包括: 第一转接件402、 第二转接件 409、 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 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 第一转接件402 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凹槽410; 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分布有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 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 说 明 书 4/8 页 8 CN 1056。
29、15368 A 8 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 第二转接件409上的凸起411与第一转接件402上的凹槽410对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 多个凹槽410为至少两个, 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 409的面为圆形, 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多 个凸起411与凹槽410个数相同, 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 凸起411沿 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多个凸起411围绕圆心呈放射 状设置在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多个凹槽410围绕圆形呈放射状设置 在第一转接件4。
30、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该实施方式中, 弹性体408同样有助于在调整 角度时凸起411及凹槽410的精准对接。 优选例中, 弹性体408可以为波形弹簧片、 弹性滑司 或弹簧。 0085 支撑调节部包括: 外壳体401、 连接杆405、 滑动块404及弹性缓冲件403。 连接杆405 部分套设在外壳体401中, 另一部分则裸露在外壳体401外部, 其中, 连接杆405通过一设置 在外壳体401内部且位于外壳体401底部的尾塞406套设在外壳体401中, 连接杆405位于外 壳体4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滑动块404, 连接杆405位于外壳体401外部的另一端则设有 一个连接孔412, 。
31、连接孔412用于连接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如躺椅或休闲椅中的支撑杆5; 滑动块404连接在一弹性缓冲件403的其中一端部, 弹性缓冲件403的另一端部固定在外壳 体401中, 优选地, 弹性缓冲件403为弹簧或聚氨酯弹性体, 当弹性缓冲件403为弹簧时, 靠背 调节机构的结构请参考图2, 当弹性缓冲件403为聚氨酯弹性体时, 靠背调节机构的结构请 参考图1; 第一转接件402设于外壳体401顶部。 0086 实施例二 0087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靠背调节机构, 如图3所示, 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调节部 以及转动连接部40。 该实施例中转动连接部4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转动连接部40的结构相 同,。
32、 这里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支撑调节部包括: 调节杆413以及设置 在调节杆413上的调档部; 调档部为多个纵向排布的卡槽414, 多个卡槽414的开口方向一 致, 且多个卡槽414的深度所在方向与调节杆413呈一夹角, 如图3, 卡槽414深度所在方向与 调节杆413的夹角A最优为锐角。 如图3中, 卡槽414共设置有5个, 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 计, 对应的, 凹槽410及凸起411设置有5个, 与卡槽414对应。 0088 实施例三 008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除了详细介绍防 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结构设计, 还将具体介绍。
33、实施例一中靠背调节机构4在防夹手靠背 可调的坐具中的具体应用及带来的好处。 0090 本实施例中的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可以为躺椅、 休闲椅或单人沙发, 防夹手靠 背可调的坐具包括: 躺板1、 转动连接在躺板1上的靠背3、 支撑躺板1的主框架2、 支撑杆5以 及至少一靠背调节机构4。 0091 其中, 主框架2包括: 纵向设置的第一架体201及第二架体202; 与第一架体201成夹 角连接的第三架体203及与第二架体202成夹角连接的第四架体204; 第三架体203及第四架 体204位于靠背3的后方; 以及相对分设于第三架体203及第四架体204内侧的两调节阶梯6; 支撑杆5的两端分别嵌套入调节。
34、阶梯6内。 第一架体201与第三架体20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直 角或钝角, 第二架体202与第三架体203之间的夹角与第一架体201与第三架体203之间的夹 角相等。 调剂阶梯可以为图4中弧形阶梯, 也可以为圆柱形阶梯, 具体不做限制, 根据使用需 说 明 书 5/8 页 9 CN 105615368 A 9 要, 通常设置为3至5节阶梯。 另外, 第三架体203及第四架体204位于靠背3的后方, 这里的后 方是指, 如图4所示, 靠背3面向支撑杆5的方向。 0092 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 0093 转动连接部40用于转动连接靠背及靠背调节机构4, 其包括: 第一转接。
35、件402、 第二 转接件409、 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 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 第一转接 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411; 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 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411匹配的多个凹槽410; 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 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 第二转接件409上的凹槽410与第一转接件402上的凸起411 对接; 第二转接件409则固定于靠背3上; 支撑杆5固定连接于支撑调节部的底端。 本实施例 的另一实施方式, 多个凸起411为至少两个, 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为圆 形, 凸。
36、起411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多个凹槽410与 凸起411个数相同, 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 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 布于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多个凸起411围绕圆心呈放射状设置在第 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多个凹槽410围绕圆形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二转接 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弹性体408有助于在调整角度时凸起411及凹槽410的精 准对接。 优选例中, 弹性体408可以为波形弹簧片、 弹性滑司或弹簧。 0094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 转动连接部40包括: 第一转接。
37、件402、 第二转接件 409、 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 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 第一转接件402 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凹槽410; 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分布有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 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 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 第二转接件409上的凸起411与第一转接件402上的凹槽410对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 多个凹槽410为至少两个, 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 409的面为圆形, 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多 。
38、个凸起411与凹槽410个数相同, 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 凸起411沿 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多个凸起411围绕圆心呈放射 状设置在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 多个凹槽410围绕圆形呈放射状设置 在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 该实施方式中, 弹性体408同样有助于在调整 角度时凸起411及凹槽410的精准对接。 优选例中, 弹性体408可以为波形弹簧片、 弹性滑司 或弹簧。 0095 支撑调节部包括: 外壳体401、 连接杆405、 滑动块404及弹性缓冲件403。 连接杆405 部分套设在外。
39、壳体401中, 另一部分则裸露在外壳体401外部, 其中, 连接杆405通过一设置 在外壳体401内部且位于外壳体401底部的尾塞406套设在外壳体401中, 连接杆405位于外 壳体4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滑动块404, 连接杆405位于外壳体401外部的另一端则设有 一个连接孔412, 连接孔412用于连接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如躺椅或休闲椅中的支撑杆5; 滑动块404连接在一弹性缓冲件403的其中一端部, 弹性缓冲件403的另一端部固定在外壳 体401中, 优选地, 弹性缓冲件403为弹簧或聚氨酯弹性体; 第一转接件402设于外壳体401顶 部。 如图4所示, 靠背调节机构4共设置有两个。
40、, 两个靠背调节机构4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靠背3 的两纵向侧框上, 两靠背调节机构4的另一端则套接在支撑杆5上。 0096 进行靠背角度调节时, 一手握住支撑杆5向内推, 使支撑杆5脱离与之抵接的该节 说 明 书 6/8 页 10 CN 105615368 A 10 阶梯, 并将支撑杆5顺着调节阶梯6向上或向下移动, 使支撑杆5抵接在对应的另一节阶梯 上。 手握支撑杆5向内推的时候, 转动连接部40发生不同方向的转动, 转动连接在躺板1上的 靠背3同时随转动连接部40实现角度调整。 由于靠背调节机构4依靠调节阶梯6及转动连接 部40进行有段式调整, 靠背调节机构4与支撑杆5固定连接, 不会与支撑杆。
41、5发生脱离, 有效 避免进行靠背3调节时, 靠背3瞬间滑落造成使用者手部被夹伤或压伤的风险。 0097 凹槽410的深度与凸起411的高度相同, 在进行靠背3角度调节时, 支撑杆5沿着调 节阶梯6移动的同时, 弹性体408被压缩成平面厚度, 所腾出空间刚好使凸起411与凹槽410 分离, 而使靠背3调整至下一阶角度; 当第一转接件402转到与第二转接件409的下一个结合 点时, 因弹性体408有往外弹力的功能,瞬间将第一转接件402转到与第二转接件409推进结 合定位点, 凸起411与凹槽410再次结合, 而达到一个阶梯一次调整有段式固定的功能, 靠背 调节机构4不会轻易的转动, 避免传统无段。
42、式调整容易让靠背3自由滑落, 造成手部夹伤或 压伤的风险。 0098 另外, 鉴于现有技术中, 支撑靠背的靠背调节机构采用铝合金或铁或不锈钢等坚 硬材质, 当使用者躺下时, 靠背调节机构只能局限于表面材料的物性、 松紧度及柔软度, 使 用者所感受到的舒适性有一定的限制。 针对此不足, 本实施例中的靠背调节机构中, 支撑调 节部还包括一弹性缓冲件403。 弹性缓冲件403可以为弹簧, 也可以为聚氨酯弹性体, 优选为 聚氨酯弹性体。 0099 靠背调节机构中设置弹性缓冲件403, 可起到支撑及避震的效果, 考虑到户外家具 需日晒雨淋, 冰天雪地,当液体结冰时体积变大, 主体会冰爆裂开, 造成结构变。
43、形, 功能失 效, 考虑因素及需要条件比较严刻, 故将支撑调节部的本体外壳体401采用铝合金材质, 因 为铝合金材质质地轻盈, 结构强,将其做粉体表面涂装, 做成同躺椅或休闲椅的主结构相同 的颜色, 适合放于户外使用, 连接杆405采用不锈钢材质, 等级是304或316, 不仅钢性及结构 强度更强, 更适合放于户外使用, 弹性缓冲件403优选为聚氨酯弹性体时, 能有效避免弹簧 生锈的问题, 同时不加装液压油, 主要是因为弹性缓冲件403在冰天雪地-0以下的环境 中,结冰后体积(密度)会变大,会因冰爆裂开,造成结构变形,功能失效,另外, 聚氨酯弹性 体底部钻至少一个孔, 优选为两个孔,当重力往下。
44、压时两个孔有泄压排气的功能,当无重力 下压时,聚氨酯弹性体的轴心行程还原变长时,孔中可以进入空气, 故不会产生虹吸原理, 聚氨酯弹性体能快速回归,使轴心来回行程顺畅快速,同时当有水分子在聚氨酯弹性体内 也能顺利排水,不会累积在内造成冰爆裂开,造成结构变形,功能失效, 提高使用寿命。 0100 在躺椅或休闲椅的两侧靠背调节机构上各加一弹性缓冲体, 当人躺在靠背时,因 不同体重会使弹性缓冲体的轴心行程做不同的吸收,而抵消反作用力,让使用者减轻反重 力的回弹压力,减轻震动,更能感受舒适性。 本发明能大大提高家具使用的功能性及舒适 性.让使用本发明结构的家具更具附加价。 0101 实施例四 0102 。
45、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如图5所示, 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包括: 0103 躺板1、 靠背3、 主框架2、 支撑杆5及至少一靠背调节机构4, 支撑杆5的两端固定在 主框架2上。 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 转动连接部40的结构请参 考图1所示, 与实施例一中转动连接部40结构相同, 以下进行简单描述, 具体结构可以采用 说 明 书 7/8 页 11 CN 105615368 A 11 实施例一中转动连接部40结构。 本实施例中靠背调节机构4同样设置有两个。 两靠背调节机 构4中, 两支撑调节部的与连接有转动连接部40一端相对的另一端通过一横杆连接起来。。
46、 0104 转动连接部40包括: 第一转接件402、 第二转接件409、 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 408。 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 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 有多个凸起411或多个凹槽410; 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 411匹配的多个凹槽410或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 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 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 凹槽410与凸起411对接; 第二转接件409固定于 靠背3; 支撑杆5与支撑调节部可调节式连接。 0105 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调节部包括: 调。
47、节杆413以及设置在调节 杆413上的调档部; 调档部为多个纵向并列排布的卡槽414, 多个卡槽414的开口方向一致, 且多个卡槽414的深度所在方向与调节杆413呈一夹角, 该夹角为锐角、 钝角或直角; 支撑杆 5嵌套入卡槽414中。 0106 进行靠背角度调节时, 一手扶住靠背3, 一手向外扳动调节杆413, 扳动调节杆413 时, 弹性体408被压缩成平面厚度, 所腾出空间刚好使凸起411与凹槽410分离, 而使靠背3调 整至下一阶角度; 当继续扳动调节杆413, 第一转接件402转到与第二转接件409的下一个结 合点时, 因弹性体408有往外弹力的功能, 瞬间将第一转接件402转到与第。
48、二转接件409推进 结合定位点, 凸起411与凹槽410再次结合, 之后, 只需将支撑杆5嵌套入调节杆413上对应的 卡槽414中, 即能达到一个阶梯一次调整有段式固定的功能, 靠背调节机构4不会轻易的转 动, 避免传统无段式调整容易让靠背3自由滑落, 造成手部夹伤或压伤的风险。 0107 本发明中的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 实现靠背可调的同时, 避免手部被夹伤或压 伤手部进而造成人员伤害的风险, 另外, 需要说明的是, 只要是靠背可以调整角度的家具, 不限定是调节阶梯是开槽弧形阶梯, 或是圆柱阶梯, 或是将弧形阶梯设计在支撑杆上, 均能 使用本发明中靠背调节机构4的设计, 实现一次调整, 一个。
49、阶梯, 一个档次, 一个角度,安全 系数及实用性高, 而且能广泛运用, 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增进人类生活品质。 0108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 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8/8 页 12 CN 105615368 A 12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13 CN 105615368 A 13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4 CN 105615368 A 14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5 CN 105615368 A 15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6 CN 105615368 A 16 图5 说 明 书 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