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独立数据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将高速数据流解复用为M路低速数据流,并通过预编码将所述M路低速数据流映射到M根发射天线上,其中,M为发射天线个数,且M>=1;
所述M根发射天线的数据流经过N×M空间信道达到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N为接收天线个数,且N>=1;
计算经过所述接收端译码后的各个数据流上的信噪比;
计算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总信道增益;
设置预定门限,将其增益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门限的波束用于发射数据流,并将发射的数据流的个数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编码将所述M路低速数据流映射到M根发射天线上的操作中,根据如下公式进行预编码操作:
r=HFs+n
其中,r是N×1的接收信号矢量,H是N×M的信道矩阵,F是M×B的最优预编码矩阵,s是B×1的发射符号信息,B=rank(H)≤min(M,N),n是N×1的噪声矢量;
其中,F=F11F12ΛF1BF21F22ΛF2BΛΛΛΛFM1FM2ΛFMB,]]>H=U∑VH
U和V分别是N×N和M×M的酉矩阵,∑是由H的奇异值λi组成的对角阵。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使用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G是与F对应的最优解预编码矩阵:
y^=CHFs+n′=Σs+n′]]>
y^i=λisi+ni,i=1,2,···,B,]]>
其中,λi为信道矩阵H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第i个非零奇异值,其物理意义为第i个数据流对应的子信道的增益,且λ1≥λ2≥...≥λB≥0,si是第i个B×1的发射符号信息,ni是第i个N×1的噪声矢量,F是取V的左B列构成的矩阵,G是取U的左B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经过所述接收端译码后的各个数据流上的信噪比:
SNRi=λiE|||si||2|E[||ni||2]=λiPTivi2,i=1,2,···,B]]>
其中,PTi是第i个数据流的发射功率,vi2是第i个数据流对应的子信道的噪声功率谱密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总信道增益:
Q=Σi=1Bλi,i=1,2,···,B]]>
其中,各个波束上的增益分别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门限T=0.1*Q。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所述个数来调度相应数目的独立数据流。
8. 一种独立数据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M路数据流,其中,M为发射天线的个数,且M>=1;
译码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N为接收天线个数,且N>=1;
信噪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经过所述译码处理模块译码后的各个数据流上的信噪比;
信道增益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总信道增益;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预定门限;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于发射数据流的增益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门限的波束,并将发射的数据流的个数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处理模块使用如下公式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译码处理:
y^=CHFs+n′=Σs+n′]]>
y^i=λisi+ni,i=1,2,···,B,]]>
其中,H是N×M的信道矩阵,F是M×B的预编码矩阵,s是B×1的发射符号信息,B=rank(H)≤min(M,N),n是N×1的噪声矢量;
其中,F=F11F12ΛF1BF21F22ΛF2BΛΛΛΛFM1FM2ΛFMB,]]>H=U∑VH,
U和V分别是N×N和M×M的酉矩阵,∑是由H的奇异值λi组成的对角阵;
λi为第i个数据流对应的子信道的增益,且λ1≥λ2≥...≥λB≥0,si是第i个B×1的发射符号信息,ni是第i个N×1的噪声矢量,F是取V的左B列构成的矩阵,G是取U的左B列。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计算模块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经过所述接收端译码后的各个数据流上的信噪比:
SNRi=λiE|||si||2|E[||ni||2]=λiPTivi2,i=1,2,···,B]]>
其中,PTi是第i个数据流的发射功率,vi2是第i个数据流对应的子信道的噪声功率谱密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计算模块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总信道增益:
Q=Σi=1Bλi,i=1,2,···,B]]>
其中,各个波束上的增益分别为![]()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设置预定门限T=0.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