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786048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9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7143.3

申请日:

2008.06.19

公开号:

CN101607295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1J 13/00申请日:20080619|||公开

IPC分类号:

B21J13/00; B21J9/02

主分类号:

B21J13/00

申请人:

福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允得

地址:

台湾省台南县仁德乡中正西路202巷2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万学堂;桑丽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包括一个机台、一个上盖与一个驱动机构。上盖是盖封加工空间开口地枢设于机台上,并包括一个枢设于机台上的第一盖体,及一个枢设于第一盖体上并盖抵于机台上的第二盖体。驱动机构包括一个驱使第一盖体于一个关闭位置与一个打开位置间枢摆的驱动器,及一个枢设于机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间的传动杆模组,当第一盖体自关闭位置变化至打开位置时,第二盖体会被第一盖体连动掀离机台并枢摆靠向第一盖体,而使该开口外露。透过驱动机构可自动化驱使上盖枢摆打开与关闭的结构设计,使上盖的开启较为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加工空间的机台,及一个盖设于机台上的上盖,且该加工空间具有一个朝外开口,该上盖是盖封该加工空间开口地枢设于机台上,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包括一个可翻掀地枢设于机台上的第一盖体,及一个可枢摆地枢设于第一盖体上并限位盖抵于机台上的第二盖体,该锻造部品成型机还包括一个安装于机台上的驱动机构,且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个枢设定位于机台上并可驱使第一盖体相对机台于一个关闭位置与一个打开位置间枢摆变化的驱动器,及一个枢设于机台上并可连动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对枢摆折叠的传动杆模组,当第一盖体自该关闭位置变化至该打开位置时,该第二盖体会被第一盖体连动掀离机台并枢摆靠向第一盖体,而使该开口外露。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具有一个可相对机台枢摆地枢设于机台上的缸体,及一个可伸缩地插装于缸体中且突伸出缸体外而枢设于第一盖体上的驱动轴,该驱动轴可被驱动而相对缸体伸缩并连动第一盖体于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间变化,且该第一盖体会同时连动该驱动轴带动该缸体相对机台同步枢摆。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为气压缸、油压缸或气油压缸。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台具有界定出该加工空间的前、后侧缘的一个前侧壁与一个后侧壁,该第一盖体具有一个枢设于后侧壁上的第一枢接端,及一个相反的第二枢接端,该第二盖体具有一个枢设于第一盖体的第二枢接端的第三枢接端,及一个往下限位靠抵于前侧壁上的靠抵端,该缸体是枢设定位于后侧壁内侧面并斜上往前地朝第一盖体延伸,该驱动轴是可伸缩地往前突伸出缸体外而枢设于第一盖体内侧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杆模组是设置于加工空间中,并具有分别枢设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内侧面并往下相向延伸枢接在一起的一支第一传动杆与一支第二传动杆,及一支枢接于后侧壁内侧面且往前延伸枢接于第一传动杆上的第三传动杆,且当第一盖体于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间变化时,第一盖体会连动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第三传动杆传动第二盖体同步枢摆。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分别具有多数个贯穿其内、外侧面的观视孔,该上盖还包括多数个分别嵌装固定于所述观视孔中而可供观视加工空间内部的透明板体。

说明书

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部品成型机,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一般用以加工螺丝、螺帽...等锻造部品的成型机1,通常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加工空间10的机台11、多数个设置于加工空间10中并用以进行部品的锻造加工的锻造模组(图未示),及一个盖封加工空间10的开口101的上盖机构12。该上盖机构12包括一个枢设于机台11上并盖封该开口101的盖板121,及一个枢设于机台11与盖板121间的顶撑组件124。当要将盖板121打开时,可往上拉提盖板121外侧面前端的一个把手122,而将盖板121往后翻掀至一个开启位置,并利用该顶撑组件124的撑抵而定位。
但因一般大型锻造部品成型机1的加工空间10的前后宽度通常非常大,所以该盖板121往后翻掀打开后,盖板121的前端123常会距离供使用者站立的工作平台111太远,使得盖板121要盖合时,常会因为使用者手臂不够长,而得尽量垫脚尖伸展身体才可触碰到盖板121,或是得采用其它工具进行辅助,相当不便。所以一般盖板121为方便开合,被翻掀打开后的盖板121会倾斜地设置于加工空间10上方,而使盖板121的前端可较接近使用者,但此种倾斜设计,常会造成加工过程中产生并堆积于盖板121内侧面的油烟,往下滴落于探身进入加工空间10中进行检修的使用者身上,而造成使用者身上或衣服沾染油污,所以该上盖机构12的结构设计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可方便开启的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
本发明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包括一个机台,及分别装设于该机台上的一个上盖与一个驱动机构。该机台具有一个加工空间,且该加工空间具有一个朝外开口。该上盖是盖封该加工空间开口地枢设于机台上,并包括一个可翻掀地枢设于机台上的第一盖体,及一个可枢摆地枢设于第一盖体上并限位盖抵于机台上的第二盖体。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个枢设定位于机台上并可驱使第一盖体相对机台于一个关闭位置与一个打开位置间枢摆变化的驱动器,及一个枢设于机台上并可连动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对枢摆折叠的传动杆模组,当第一盖体自该关闭位置变化至该打开位置时,该第二盖体会被第一盖体连动掀离机台并枢摆靠向第一盖体,而使该开口外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透过驱动机构可自动化驱使上盖枢摆打开与关闭的结构设计,使上盖的开启较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锻造部品成型机的一个上盖机构的侧视图;
图2是类似图1的视图,说明上盖机构往上翻掀定位时的状况;
图3是本发明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面图,说明一个上盖的一个第一盖体位于关闭位置时的情形;
图5是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上盖相对机台往上翻掀时的情形;
图6是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第一盖体位于打开位置时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4所示,本发明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的实施例包括:一个用以进行部品的锻造加工的机台3、三左右间隔并靠并可分别往上翻掀开启地枢设固定于机台3上的上盖4,及三分别枢接于机台3与所述上盖4间的传动机构5。
该机台3具有分别用以界定出一个加工空间30的前、后侧缘的一个前侧壁31与一个后侧壁32,及一个可供使用者站立的工作平台33,且该后侧壁32内侧面突设有上、下间隔的一个第一枢接部321与一个第二枢接部322。该加工空间30具有一个朝上开口301,且该加工空间30中设置有多数个用以锻造加工部品(图未示)的锻造模组(图未示),而站立于工作平台33的使用者,可自该开口301探身进入该加工空间30中。由于该机台3并非本发明的创作重点,因此不再详述。
每一个上盖4包括一个以其后端部可相对机台3往上翻掀枢摆地枢设于后侧壁32顶面的第一盖体41、一个可被连动枢摆地枢设于第一盖体41前端并限位靠抵于前侧壁31顶面的第二盖体42,及多数个间隔嵌装固定于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上的透明板体43。
该第一盖体41具有一个枢接于后侧壁32顶面的第一枢接端411,及一个相反的第二枢接端412,该第二盖体42具有一个枢接于第一盖体41的第二枢接端412的第三枢接端421,及一个往下限位靠抵于前侧壁31顶面的抵靠端422。该第一盖体41是以其第一枢接端411的端面顶侧枢接于后侧壁32顶缘,而可相对机台3往上翻掀,该第二盖体42是以其第三枢接端421端面底侧对应枢接于第二枢接端412的端面底侧,而可相对第一盖体41往下枢摆折叠。且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分别具有四个贯穿其内、外侧面的观视孔410、420,透明板体43是分别嵌装固定于所述观视孔410、420中,可供使用者经由透明板体43观看加工空间30内的部品加工情况。
每一个传动机构5包括一个枢接于第二枢接部322上并往前斜上延伸枢接于第一盖体41内侧面的驱动器51,及一个枢接于第一枢接部321与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间的传动杆模组52,且该驱动器51可被驱动而驱使第一盖体41相对机台3于一个关闭位置与一个打开位置间枢摆变化。
该驱动器51具有一个以其后端枢接于第二枢接部322上并往前斜上延伸的缸体511,及一个可伸缩地同轴插装于缸体511中并往前突伸出缸体511前端外而枢接于第一盖体41内侧面的驱动轴512。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器51为气压缸,且使用时会与一个空压机(图未示)连结,可透过控制该缸体511内的高压气体的流动,而控制驱动该驱动轴512的伸缩,进而可驱使第一盖体41于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间枢摆变化,但实施时,该驱动器51也可以是油压缸或气油压缸,且不以此为限。
该传动杆模组52具有分别枢设于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内侧面且底端部相枢接的一支第一传动杆521与一支第二传动杆522,及一支枢设于第一枢接部321上并往前略斜下延伸而枢接于第一传动杆521上的第三传动杆523。第一传动杆521是枢接于第一盖体41内侧面邻近第二枢接端412处并斜下往前延伸,第二传动杆522是枢接于第二盖体42内侧面近第三枢接端421处并斜向往后延伸,而以其底端部枢接于第一传动杆522底端部,第三传动杆523是枢接于第一传动杆521近底端处。
如图4~6所示,当该锻造部品成型机需将其中一个上盖4打开,使该加工空间30的开口301局部外露,以便使用者探身进入检修时,可驱使相对应驱动器51的驱动轴512逐渐往外突伸出缸体511外,使得相枢接的第一盖体41以其第一枢接端411为支点,自水平盖设于机台3上的关闭位置,相对机台3逐渐往上枢摆至该打开位置。
于此同时,第一盖体41会连动第二盖体42往上位移而脱离机台3前侧壁31,且以其第三枢接端421为支点地相对第一盖体41往下枢摆。此外,该第一盖体41也会连动相枢接的驱动器51相对机台3同步往上枢摆,而枢设于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上的第一传动杆521与第二传动杆522,也会同时连动第三传动杆523相对机台3往上枢摆,并借由第一传动杆521、第二传动杆522与第三传动杆523间的相互连动,驱使第二盖体42缓慢地逐渐枢摆靠向第一盖体41内侧面。
当该第一盖体41枢摆至该打开位置时,该第一盖体41的第一枢接端411端面是往下靠抵于后侧壁32顶面而限位,并呈垂直状,该第二盖体42是往下枢摆折叠于第一盖体41前侧,使得加工空间30的开口301外露。由于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是枢摆呈垂直状,且位于后侧壁32处,因此使用者探身进入加工空间30中进行检修时,积附于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内侧面的油烟所构成的油滴(图未示)回垂直落入加工空间30中,而不会再滴在使用者上。
当要将该上盖4关闭而封闭该开口301时,可驱使驱动器51的驱动轴5逐渐内缩,而逐渐拉动该第一盖体41自打开位置枢摆复位至该关闭位置,于此过程中,第一盖体41会连动驱动器51与该传动杆模组52同步相对机台3往下枢摆,且第三传动杆523会逐渐往前顶推第一传动杆521,而连动使第二传动杆522往前并往上顶推第二盖体42,驱使第二盖体42逐渐相对第一盖体41往上同步枢摆。当该第一盖体41位于该关闭位置时,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的第二枢接端412与第三枢接端421端面会相向靠抵限位,且第二盖体42的靠抵端会往下限位靠抵于前侧壁顶11面,此时便可完全封闭该开口301。
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三组上盖4与三组驱动机构5,且驱动机构5是设置于加工空间3中,而枢接于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内侧面,但实施时,上盖4与驱动机构5数量可依需要而对应改变,且驱动机构5、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间的枢接关系不以上述为限,只要可驱使第一盖体41相对机台3于该关闭位置与该打开位置间变化。另外,上盖4也不以设置透明板体43为必要。
归纳上述,透过该驱动机构5可自动驱使第一盖体41于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间枢摆变化,而连动使该第二盖体42枢摆折叠打开或关闭的结构设计,使得上盖4的开启与关闭可自动化进行,完全不需考量使用者的身高体型等。且可透过使第一盖体41与第二盖体42直立位于打开位置的设计,一方面可使该加工空间30的开口301能够尽量外露而方便进出,另一方面可避免油滴滴落于使用者身上,相当方便实用。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折叠式上盖的锻造部品成型机,包括一个机台、一个上盖与一个驱动机构。上盖是盖封加工空间开口地枢设于机台上,并包括一个枢设于机台上的第一盖体,及一个枢设于第一盖体上并盖抵于机台上的第二盖体。驱动机构包括一个驱使第一盖体于一个关闭位置与一个打开位置间枢摆的驱动器,及一个枢设于机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间的传动杆模组,当第一盖体自关闭位置变化至打开位置时,第二盖体会被第一盖体连动掀离机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