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系统.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783112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5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8249.3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号:

CN101607503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B44C 3/06放弃生效日:2009122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4C3/06

主分类号:

B44C3/06

申请人:

姜丰川; 白成君

发明人:

姜丰川; 白成君

地址:

519000广东省珠海市水湾路277号1205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 健;黄韧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包含步骤有雕塑:根据逝者生前的图像,手工或自动雕塑成泥塑像;开模:以泥塑像为基础,制作成塑像模具;骨灰研磨:将骨灰研磨成粉状,并加入除虫菊酯和杀菌防霉剂进行防虫防霉处理;混合浆料:将防虫防霉处理后的骨灰与树脂、树脂填充剂以及增稠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抽空:将混合浆中的气泡抽出;灌浆:在混合浆中加入硬化剂后进行搅拌,再将混合浆注入塑像模具中;出模:待混合浆在塑像模具中凝固后,拆模制得骨灰塑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骨灰雕塑成像系统。借此,本发明可以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同时,创新出一种更环保、更节约的殡葬方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雕塑:根据逝者生前的图像,手工或自动雕塑成泥塑像;
开模:以所述泥塑像为基础,制作成塑像模具;
骨灰研磨:将骨灰研磨成粉状,并加入除虫菊酯和杀菌防霉剂进行防虫防霉处理;
混合浆料:将防虫防霉处理后的骨灰与树脂、树脂填充剂以及增稠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
抽空:将所述混合浆中的气泡抽出;
灌浆:在所述混合浆中加入硬化剂后进行搅拌,再将所述混合浆注入所述塑像模具中;
出模:待所述混合浆在所述塑像模具中凝固后,拆模制得骨灰塑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步骤中自动雕塑成泥塑像进一步包括步骤如下:
A1、将逝者生前的图像输入计算机,构建逝者的三维体貌模型;
A2、根据所述三维体貌模型,所述计算机在一视觉感应单元的辅助下控制一机械雕塑单元雕塑成泥塑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步骤进一步包括:
B1、用硬片将所述泥塑像围成一容体;
B2、将矽利康和硬化剂调匀;
B3、将所述矽利康中的气泡抽出;
B4、将所述矽利康加入所述容体中包围所述泥塑像;
B5、待所述矽利康凝固后取出所述泥塑像,经清洗、修整制得所述塑像模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研磨步骤中在所述骨灰中还加入了耐高温香精进行气味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浆料步骤中:所述树脂为波丽水,所述树脂填充剂为石粉、钛白粉或者清粉。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和辅料的重量份为:
骨灰占70%;矽利康占5%;硬化剂占1%;波丽水占10%;
石粉、钛白粉或者清粉占1%;增稠剂占1%;除虫菊酯占1%;
耐高温香精占1%;杀菌防霉剂占1%。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模步骤之后还包括:
修整与打磨:修整掉所述骨灰塑像多余的边料,将所述骨灰塑像放入碱水中浸泡后取出,用细砂纸打磨光滑;
上色:用工业彩绘颜料为所述骨灰塑像上色。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步骤由一骨灰雕塑成像系统自动控制完成。

9、
  一种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骨灰雕塑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灰雕塑成像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本骨灰雕塑成像系统中各装置的操作;
雕塑装置:用于根据逝者生前的图像,自动雕塑成泥塑像,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开模装置处理;
开模装置:用于以所述泥塑像为基础,制作成塑像模具;
骨灰研磨装置:用于将逝者的骨灰研磨成粉状,并加入除虫菊酯以及杀菌防霉剂进行防虫防霉处理,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混合浆料装置处理;
混合浆料装置:用于将防虫防霉处理后的骨灰与树脂、树脂填充剂以及增稠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抽空装置处理;
抽空装置:用于将所述混合浆中的气泡抽出,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灌浆装置处理;
灌浆装置:用于在所述混合浆中加入硬化剂后进行搅拌,再将所述混合浆注入所述塑像模具中,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出模装置处理;
出模装置:待所述混合浆在所述塑像模具中凝固后,拆模制得骨灰塑像。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灰雕塑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装置包括计算机、视觉感应单元以及机械雕塑单元,所述计算机根据输入的逝者生前的图像构建逝者的三维体貌模型;且所述计算机在所述视觉感应单元的辅助下控制所述机械雕塑单元雕塑成泥塑像。

说明书

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殡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殡葬方式已由旧时的棺木土葬变迁至遗体火葬,这确实是一种文明进步的体现。但现在火葬之后的大肆操办,如购买天价墓地等等,比之以前有过而不及。目前殡葬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浪费国土资源。理论上就节约土地而言,骨灰盒入土比棺材入土前进了一大步。因为安放骨灰盒占地本不会超过1平方米。虽然各地的殡葬管理条例都要求,安葬骨灰的墓穴每个占地不得超过1平方米。但殡葬业内人士透露,即使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每个墓穴实际占地不会少于3平方米,因为建一个墓园要有必要的走道、绿化等配套设施,这些公摊面积算下来,“1平方米条例”的执行,大大缩了水。虽一座土葬坟墓至少占地12平方,但对于有一些豪华火葬墓地,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墓地的占有面积已远远超过棺木葬的多少倍了。而且有些个别地方修活死人墓,提前占有国土资源。按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每年死亡人数在820万左右。如果按人均3平米的土地占有率计算,每年墓葬占地要达到2460万平米。周年复始的累积,那逝者占用国土面积的比例是可怕的。
二、增加民众经济负担。以二三十元招标买入的骨灰盒,放在殡仪馆的货架上,售价就到了三四百元,其利润率高达10~20倍。材质较好的、成本不超过100元的骨灰盒,则会卖到一二千元。一块不足2平方米的土地,上面建有或繁或简的墓碑,少则五六千元,贵则一两万元。实际上,目前墓地比商品房还贵,如果盖成房子,按那样的远郊地段,每平方米不过值1000多元。可墓地仅土地每平方米就卖5000多元。举北京市为例,目前北京市经民政部门批准的合法公墓有33处,还有26处公益性公墓,墓穴的均价已经超过一万元,最便宜的2000元、3000元,也有几十万、上百万的豪华墓地,而骨灰格位价格在5000元至一万元。所以现在人们怨言:现在人活得起,死不起了。并且,每年清明时,大量的民众往返家乡祭祖,放射全国的流动人口,由此付加的给很大一部分人带来财力和时间上的负担。
三、人性情感的缺失。不论是火葬还是棺木葬,都是将逝者寝于远郊荒墓,而且由于目前的殡葬条件,各代亲人墓地基本无法放置一处,这不仅不利于后人对逝者的情感依托和倾诉,而且会导致家谱传统文化的断裂。
综上可知,现有殡葬方式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其系统,其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同时,创新出一种更环保、更节约的殡葬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雕塑:根据逝者生前的图像,手工或自动雕塑成泥塑像;
开模:以所述泥塑像为基础,制作成塑像模具;
骨灰研磨:将骨灰研磨成粉状,并加入除虫菊酯和杀菌防霉剂进行防虫防霉处理;
混合浆料:将防虫防霉处理后的骨灰与树脂、树脂填充剂以及增稠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
抽空:将所述混合浆中的气泡抽出;
灌浆:在所述混合浆中加入硬化剂后进行搅拌,再将所述混合浆注入所述塑像模具中;
出模:待所述混合浆在所述塑像模具中凝固后,拆模制得骨灰塑像。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所述雕塑步骤中自动雕塑成泥塑像进一步包括步骤如下:
A1、将逝者生前的图像输入计算机,构建逝者的三维体貌模型;
A2、根据所述三维体貌模型,所述计算机在一视觉感应单元的辅助下控制一机械雕塑单元雕塑成泥塑像。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所述开模步骤进一步包括:
B1、用硬片将所述泥塑像围成一容体;
B2、将矽利康和硬化剂调匀;
B3、将所述矽利康中的气泡抽出;
B4、将所述矽利康加入所述容体中包围所述泥塑像;
B5、待所述矽利康凝固后取出所述泥塑像,经清洗、修整制得所述塑像模具。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所述骨灰研磨步骤中在所述骨灰中还加入了耐高温香精进行气味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所述混合浆料步骤中:所述树脂为波丽水,所述树脂填充剂为石粉、钛白粉或者清粉。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所述骨灰和辅料的重量份为:
骨灰占70%;矽利康占5%;硬化剂占1%;波丽水占10%;
石粉、钛白粉或者清粉占1%;增稠剂占1%;除虫菊酯占1%;
耐高温香精占1%;杀菌防霉剂占1%。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所述出模步骤之后还包括:
修整与打磨:修整掉所述骨灰塑像多余的边料,将所述骨灰塑像放入碱水中浸泡后取出,用细砂纸打磨光滑;
上色:用工业彩绘颜料为所述骨灰塑像上色。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所有步骤由一骨灰雕塑成像系统自动控制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骨灰雕塑成像系统,所述骨灰雕塑成像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本骨灰雕塑成像系统中各装置的操作;
雕塑装置:用于根据逝者生前的图像,自动雕塑成泥塑像,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开模装置处理;
开模装置:用于以所述泥塑像为基础,制作成塑像模具;
骨灰研磨装置:用于将逝者的骨灰研磨成粉状,并加入除虫菊酯以及杀菌防霉剂进行防虫防霉处理,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混合浆料装置处理;
混合浆料装置:用于将防虫防霉处理后的骨灰与树脂、树脂填充剂以及增稠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抽空装置处理;
抽空装置:用于将所述混合浆中的气泡抽出,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灌浆装置处理;
灌浆装置:用于在所述混合浆中加入硬化剂后进行搅拌,再将所述混合浆注入所述塑像模具中,并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下输送给出模装置处理;
出模装置:待所述混合浆在所述塑像模具中凝固后,拆模制得骨灰塑像。
根据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系统,所述雕塑装置包括计算机、视觉感应单元以及机械雕塑单元,所述计算机根据输入的逝者生前的图像构建逝者的三维体貌模型;且所述计算机在所述视觉感应单元的辅助下控制所述机械雕塑单元雕塑成泥塑像。
本发明将骨灰及相关辅料混合在一起雕塑成逝者容貌的骨灰塑像,该骨灰塑像可陈列家堂供后人瞻仰,而无须另设墓地安葬,其改变了旧有安葬习俗,大大节约了国土资源,又减轻了殡葬给民众带来的经济负担。本发明将亲人骨灰与栩栩如生的雕像合为一体,从形像到内容都是人性化的良好体现。而且,本发明还对骨灰进行防菌防霉处理,使得骨灰塑像可以更持久地完好保存。并且,本发明对骨灰及其辅料进行了抽空处理,其可增加骨灰及辅料的密度,进而提升骨灰塑像的硬度和品质。另外,本发明可以优选采用机械自动雕塑泥塑像,或者采用系统全自动生成骨灰塑像,其可以大大提高骨灰塑像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骨灰雕塑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骨灰雕塑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骨灰雕塑成像系统中雕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骨灰雕塑成像方法的流程,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S101雕塑:根据逝者生前的照片、视频等图像内容,手工或自动雕塑成泥塑像。本步骤中可以优选采用目结土雕塑成逝者容貌的泥塑像,该泥塑像可以是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等。其中手工雕塑出的泥塑像效果会更生动逼真,但唯一不足的是人工雕模技术上略显时间的缓慢,且雕塑成本占整个生产60%的成本。而自动雕塑成泥塑像方案可明显提高制作效率。本雕塑步骤中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雕塑装置20自动雕塑成泥塑像:包括:将逝者生前的图像输入计算机21,构建逝者的三维体貌模型;根据三维体貌模型,计算机21在一视觉感应单元22的辅助下控制一机械雕塑单元23雕塑成泥塑像。
步骤S102开模:以泥塑像为基础,制作成塑像模具。本步骤优选包括:根据泥塑像的大小,用硬纸片等硬片将泥塑像围成一四方形等造型的容体;将矽利康(Silicone)和硬化剂调匀;放入抽空装置中抽出矽利康中的气泡,增加矽利康的密度;然后将矽利康加入所述容体中全部包围泥塑像;待矽利康凝固后取出泥塑像的土模,经清洗、修整制得塑像模具。
步骤S103骨灰研磨:将骨灰研磨成粉状,并加入除虫菊酯和杀菌防霉剂进行防虫防霉处理,使得最终骨灰塑像成品可以更持久地完好保存。该杀菌防霉剂为化工原料专用杀菌防霉剂,例如PK-H0301(环保型)。进一步的,骨灰研磨步骤中在骨灰中还可加入耐高温专用香精进行气味处理,可使得制得的骨灰塑像具有好闻的气味。
步骤S104混合浆料:将防虫防霉处理后的骨灰与树脂、树脂填充剂以及增稠剂在一容器中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优选的是,所述树脂为波丽水(POLY),树脂填充剂为石粉、钛白粉或者清粉中任一种。
步骤S105抽空:用抽空装置将混合浆中的气泡抽出后立刻拿出,抽空处理可增加骨灰及辅料的密度,进而提升最终骨灰塑像成品的硬度和品质。
步骤S106灌浆:在混合浆中加入硬化剂后迅速进行搅拌,再将混合浆注入塑像模具中。
步骤S107出模:待混合浆在塑像模具中凝固后,如等待混合浆凝固三小时后取出,拆模制得骨灰塑像。这时的骨灰塑像还是白坯,为了骨灰塑像有更好的艺术效果,步骤S107之后还可包括:
步骤S108修整与打磨:用削边枪修整掉骨灰塑像白坯上多余的边料,将骨灰塑像白坯放入碱水中浸泡数小时后取出,用细砂纸打磨光滑。
步骤S109上色:用工业彩绘颜料为骨灰塑像上色,作品完成。本发明制得的骨灰塑像可一代代地陈列于家堂供后人瞻仰,脉胳完整,承续有序,以最人性化的方式把亲人的遗体和情感的寄托留在自己身边。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骨灰塑像中骨灰和辅料的重量份为:
骨灰占70%;矽利康占5%;硬化剂占1%;波丽水占10%;
石粉、钛白粉或者清粉占1%;增稠剂占1%;除虫菊酯占1%;
耐高温香精占1%;杀菌防霉剂占1%。
显然,本发明上述骨灰和辅料的重量份并不限于此范围。
实际上,上述骨灰雕塑成像方法不仅步骤S101可以自动完成,所有步骤均可由如图2所示的骨灰雕塑成像系统100全自动自动实现,其能够极大提升骨灰塑像的制造效率,所述骨灰雕塑成像系统100主要包括:
控制设备10,用于控制本骨灰雕塑成像系统100中各装置的操作。
雕塑装置20,用于根据逝者生前的图像,自动雕塑成泥塑像,并在控制设备10控制下通过一传输机构(例如传动台)输送给开模装置30处理。
开模装置30,用于以泥塑像为基础,制作成塑像模具。
骨灰研磨装置40:用于将逝者的骨灰研磨成粉状,并加入除虫菊酯以及杀菌防霉剂进行防虫防霉处理,并在控制设备10控制下通过传输机构输送给混合浆料装置50处理。
混合浆料装置50,用于将防虫防霉处理后的骨灰与树脂、树脂填充剂以及增稠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并在控制设备10控制下通过传输机构输送给抽空装置60处理。
抽空装置60,用于将混合浆中的气泡抽出,并在控制设备10控制下通过传输机构输送给灌浆装置70处理。
灌浆装置70,用于在混合浆中加入硬化剂后进行搅拌,再将混合浆注入塑像模具中,并在控制设备10控制下通过传输机构输送给出模装置80处理。
出模装置80,待混合浆在塑像模具中凝固后,拆模制得骨灰塑像。
图3示出了骨灰雕塑成像系统100中雕塑装置20的结构,该雕塑装置20包括计算机21、视觉感应单元22以及机械雕塑单元23。将逝者生前的图像输入计算机21,计算机21根据该图像构建逝者的三维体貌模型。且计算机21在视觉感应单元22的辅助下控制机械雕塑单元23雕塑成泥塑像。所述视觉感应单元22可以是摄像头,而机械雕塑单元23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台座以及若干具有自由度的雕塑刀头。机械雕塑单元23在计算机21的控制下,依据三维体貌模型将雕塑泥雕塑成三维的泥塑像,而视觉感应单元22则拍实时摄泥塑像的视频或图像发给计算机21分析,以便计算机21实时调整机械雕塑单元23的雕塑操作,直至泥塑像与三维体貌模型要求一致,则确认泥塑像完工。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骨灰及相关辅料混合在一起雕塑成逝者容貌的骨灰塑像,该骨灰塑像可陈列家堂供后人瞻仰,而无须另设墓地安葬,其改变了旧有安葬习俗,大大节约了国土资源,又减轻了殡葬给民众带来的经济负担。本发明将亲人骨灰与栩栩如生的雕像合为一体,从形像到内容都是人性化的良好体现。而且,本发明还对骨灰进行防菌防霉处理,使得骨灰塑像可以更持久地完好保存。并且,本发明对骨灰及其辅料进行了抽空处理,其可增加骨灰及辅料的密度,进而提升骨灰塑像的硬度和品质。另外,本发明可以优选采用机械自动雕塑泥塑像,或者采用系统全自动生成骨灰塑像,其可以大大提高骨灰塑像的制作效率。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及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灰雕塑成像方法,包含步骤有雕塑:根据逝者生前的图像,手工或自动雕塑成泥塑像;开模:以泥塑像为基础,制作成塑像模具;骨灰研磨:将骨灰研磨成粉状,并加入除虫菊酯和杀菌防霉剂进行防虫防霉处理;混合浆料:将防虫防霉处理后的骨灰与树脂、树脂填充剂以及增稠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抽空:将混合浆中的气泡抽出;灌浆:在混合浆中加入硬化剂后进行搅拌,再将混合浆注入塑像模具中;出模:待混合浆在塑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装饰艺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