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取盘夹.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82195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470892.0

申请日:

20170428

公开号:

CN207679349U

公开日:

2018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45/10

主分类号:

A47J45/10

申请人:

李文轩

发明人:

李文轩

地址:

250399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龙泉街137号

优先权:

CN201720470892U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

滕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烫取盘夹,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顶部铰接相连;第一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一卡爪相连;第二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二卡爪相连;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由记忆金属制成;记忆金属的变态温度为40℃~60℃;室温下,第一架体的下部、第一弯曲部、第一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架体的下部、第二弯曲部、第二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高温下,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向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内侧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只要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存在空隙,就能够将蒸锅内的碗碟取出,从而防止烫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烫取盘夹,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顶部铰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下部平直;第一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一卡爪相连;第二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二卡爪相连;所述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由记忆金属制成;所述的记忆金属的变态温度在40℃~60℃之间;在室温下,第一架体的下部、第一弯曲部、第一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架体的下部、第二弯曲部、第二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在高温下,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发生形变,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向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内侧方向倾斜;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有一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取盘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记忆金属为镍钛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取盘夹,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都设有抓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取盘夹,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有一防热隔板,防热隔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弹簧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取盘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内侧都设有防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烫取盘夹,其特征在于,在防滑层的表面设有防滑凸起或防滑条纹。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烫取盘夹。

(二)背景技术

在进行做菜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蒸锅进行烹饪。但是放于蒸锅内的碗碟在经过蒸锅的加热后,其表面的温度通常较高,而盛放碗碟的蒸锅其底部的高温水蒸气也不断的向上方散发,使得人们难以进行拿取。现在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利用取盘夹进行夹取,但是取盘夹的底部自由端必然需要一个横向的抓取结构,以提高取盘夹拿取放置于蒸锅内的碗碟时的稳定程度,提高碗碟的受力情况。在碗碟较大,蒸锅较小或者蒸锅内放置有多个碗碟时,碗碟表面的温度过高无法进行移动,而碗碟与蒸锅之间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的空隙过小,往往会存在难以将取盘夹下部的横向抓取结构通过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空隙伸入进碗碟的两侧的情况,对蒸锅内碗碟的取出造成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只要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存在空隙,就能够将蒸锅内的碗碟取出,从而防止烫伤的防烫取盘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烫取盘夹,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顶部铰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下部平直;第一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一卡爪相连;第二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二卡爪相连;所述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由记忆金属制成;所述的记忆金属的变态温度在40℃~60℃之间;在室温下,第一架体的下部、第一弯曲部、第一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架体的下部、第二弯曲部、第二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在高温下,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发生形变,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向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内侧方向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都设有抓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有一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有一防热隔板,防热隔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弹簧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内侧都设有防滑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防滑层的表面设有防滑凸起或防滑条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烫取盘夹,只要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存在空隙,就能够将蒸锅内的碗碟取出,从而防止烫伤。

在室温下,第一架体的下部、第一弯曲部、第一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架体的下部、第二弯曲部、第二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将第一架体下部的第一卡爪、第一弯曲部以及第二架体下部的第二卡爪、第二弯曲部伸入至蒸锅内前,其下部保持笔直,只要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存在空隙,就能够将第一卡爪、第一弯曲部以及第二卡爪、第二弯曲部伸入到碗碟下方的蒸锅空间内;在伸入碗碟下方的蒸锅空间内后,在蒸锅底部的高温环境及水蒸气的作用下,由记忆金属制成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会在温度超过其本身的变态温度后发生变形,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相向发生弯曲,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向内侧弯曲,同时带动设于其下部并与之分别相连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向内侧弯曲,形成普通取盘夹的横向抓取结构,向内部抱住碗碟,实现碗碟的抓取。

镍钛合金做为一种变态温度在40℃左右的记忆金属,具有无毒害,强度高、耐腐蚀的优点,适宜于在厨具中进行使用。

抓杆的设置能够令使用者更方便的对碗碟进行提取。

弹簧的设置能够提高抓取碗碟时的力度,在碗碟内盛物不多的情况下,使用者甚至可以直接向上提起,而不用再对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施加向内侧的力,方便使用者使用。

防热隔板的设置则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抓取蒸锅内的碗碟的过程中,使用者的手被从蒸锅内溢出的高温水蒸气所烫伤。

防滑层以及防滑凸起、防滑条纹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碗碟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使用者将碗碟进行抓取。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在高温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架体,2、第二架体,3、铰链轴,4、第一弯曲部,5、第一卡爪,6、第二弯曲部,7、第二卡爪,8、抓杆,9、防滑层,10、防滑凸起,11、弹簧,12、防热隔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在进行从完成烹饪的蒸锅中取出碗碟时,由于碗碟与蒸锅或碗碟与碗碟之间的空隙过小,而难以将碗碟从蒸锅中取出,容易对人体造成烫伤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烫取盘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中的防烫取盘夹包括:

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顶部通过铰链轴3铰接相连,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上都设有抓杆8;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下部平直;第一架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4,第一弯曲部4的底部与第一卡爪5相连;第二架体2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6,第二弯曲部6的底部与第二卡爪7相连;所述的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由镍钛合金制成;在室温下,第一架体1的下部、第一弯曲部4、第一卡爪5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架体2的下部、第二弯曲部6、第二卡爪7处于同一直线上;在高温下,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形变,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向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内侧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进行蒸锅内碗碟的拿取时,先将在室温下保持平直状态的第一卡爪5和第一弯曲部4以及第二卡爪7和第二弯曲部6通过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的空隙伸入到碗碟下方的蒸锅空间内,在碗碟下方蒸锅空间内较高的温度以及高温水蒸气的作用下,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的温度升高,在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的温度达到变态温度之上后,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变形,向内侧弯曲,抱住碗碟的外壁,然后使用者通过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以及抓杆8,对防烫取盘夹施加向内的压力和向上的力,即可将碗碟提起。

实施例2: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的防烫取盘夹包括:

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顶部通过铰链轴3铰接相连,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上都设有抓杆8;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下部平直;第一架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4,第一弯曲部4的底部与第一卡爪5相连;第二架体2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6,第二弯曲部6的底部与第二卡爪7相连;所述的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由镍钛合金制成;在室温下,第一架体1的下部、第一弯曲部4、第一卡爪5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架体2的下部、第二弯曲部6、第二卡爪7处于同一直线上;在高温下,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形变,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向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内侧方向倾斜;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设有一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相连;在所述的第一卡爪5和第二卡爪7的内侧都设有防滑层9,在防滑层9的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进行蒸锅内碗碟的拿取时,先将在室温下保持平直状态的第一卡爪5和第一弯曲部4以及第二卡爪7和第二弯曲部6通过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的空隙伸入到碗碟下方的蒸锅空间内,在碗碟下方蒸锅空间内较高的温度以及高温水蒸气的作用下,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的温度升高,在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的温度达到变态温度之上后,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变形,向内侧弯曲,抱住碗碟的外壁,设于第一卡爪5和第二卡爪7内侧的防滑层9及防滑条纹能够有效的增加卡爪与碗碟外壁之间的摩擦力,设于第一架体1与第二架体2之间的弹簧11则可以提供向内的拉力,然后使用者通过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以及抓杆8,对防烫取盘夹施加一定的向内的压力和向上的力,即可将碗碟提起。

实施例3: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的防烫取盘夹包括:

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顶部通过铰链轴3铰接相连,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上都设有抓杆8;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下部平直;第一架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4,第一弯曲部4的底部与第一卡爪5相连;第二架体2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6,第二弯曲部6的底部与第二卡爪7相连;所述的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由镍钛合金制成;在室温下,第一架体1的下部、第一弯曲部4、第一卡爪5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架体2的下部、第二弯曲部6、第二卡爪7处于同一直线上;在高温下,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形变,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向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内侧方向倾斜;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设有一防热隔板12,防热隔板1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弹簧11与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相连;在所述的第一卡爪5和第二卡爪7的内侧都设有防滑层9,在防滑层9的表面设有防滑凸起10。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一种防烫取盘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防烫取盘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防烫取盘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烫取盘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烫取盘夹.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470892.0 (22)申请日 2017.04.28 (73)专利权人 李文轩 地址 250399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龙泉街 137号 (72)发明人 李文轩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企业) 37232 代理人 滕慧 (51)Int.Cl. A47J 45/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烫取盘夹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 公开了一种 防烫取盘夹, 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 第一架 体和第二架体的顶部。

2、铰接相连; 第一架体的底部 设有第一弯曲部, 第一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一卡爪 相连; 第二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 第二弯 曲部的底部与第二卡爪相连; 第一弯曲部和第二 弯曲部由记忆金属制成; 记忆金属的变态温度为 4060; 室温下, 第一架体的下部、 第一弯曲 部、 第一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架体的下部、 第二弯曲部、 第二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 高温下, 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向第一架体和第二架 体的内侧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只要碗碟与蒸锅 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存在空隙, 就能够将蒸锅内 的碗碟取出, 从而防止烫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7679349 U 20。

3、18.08.03 CN 207679349 U 1.一种防烫取盘夹, 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 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顶部铰 接相连,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下部平直; 第一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弯 曲部, 第一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一卡爪相连; 第二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 第二弯曲部的 底部与第二卡爪相连; 所述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由记忆金属制成; 所述的记忆金属 的变态温度在4060之间; 在室温下, 第一架体的下部、 第一弯曲部、 第一卡爪处于同 一直线上, 第二架体的下部、 第二弯曲部、 第二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高温下, 第一弯曲部 和第二弯曲部发生形变, 第一。

4、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向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内侧方向倾 斜; 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有一弹簧, 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取盘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记忆金属为镍钛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取盘夹,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都设有抓 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取盘夹,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有一 防热隔板, 防热隔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弹簧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取盘夹,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内 侧都设有防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烫取盘夹, 。

5、其特征在于, 在防滑层的表面设有防滑凸起或防 滑条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679349 U 2 一种防烫取盘夹 (一)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烫取盘夹。 (二)背景技术 0002 在进行做菜的过程中, 经常会用到蒸锅进行烹饪。 但是放于蒸锅内的碗碟在经过 蒸锅的加热后, 其表面的温度通常较高, 而盛放碗碟的蒸锅其底部的高温水蒸气也不断的 向上方散发, 使得人们难以进行拿取。 现在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利用取盘夹进行夹取, 但是取 盘夹的底部自由端必然需要一个横向的抓取结构, 以提高取盘夹拿取放置于蒸锅内的碗碟 时的稳定程度, 提。

6、高碗碟的受力情况。 在碗碟较大, 蒸锅较小或者蒸锅内放置有多个碗碟 时, 碗碟表面的温度过高无法进行移动, 而碗碟与蒸锅之间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的空隙过 小, 往往会存在难以将取盘夹下部的横向抓取结构通过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空 隙伸入进碗碟的两侧的情况, 对蒸锅内碗碟的取出造成困难。 (三)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只要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 存在空隙, 就能够将蒸锅内的碗碟取出, 从而防止烫伤的防烫取盘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防烫取盘夹, 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 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

7、顶部 铰接相连, 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下部平直; 第一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 第一 弯曲部的底部与第一卡爪相连; 第二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 第二弯曲部的底部与第 二卡爪相连; 所述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由记忆金属制成; 所述的记忆金属的变态温 度在4060之间; 在室温下, 第一架体的下部、 第一弯曲部、 第一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架体的下部、 第二弯曲部、 第二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高温下, 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 曲部发生形变, 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向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内侧方向倾斜。 0006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都设有抓杆。 000。

8、7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有一弹簧, 弹簧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连。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有一防热隔板, 防热隔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弹簧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连。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内侧都设有防 滑层。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在防滑层的表面设有防滑凸起或防滑条纹。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烫取盘夹, 只要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存在空 隙, 就能够将蒸锅内的碗碟取。

9、出, 从而防止烫伤。 0013 在室温下, 第一架体的下部、 第一弯曲部、 第一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架体的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679349 U 3 下部、 第二弯曲部、 第二卡爪处于同一直线上, 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将第一架体下部的第一 卡爪、 第一弯曲部以及第二架体下部的第二卡爪、 第二弯曲部伸入至蒸锅内前, 其下部保持 笔直, 只要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存在空隙, 就能够将第一卡爪、 第一弯曲部以及 第二卡爪、 第二弯曲部伸入到碗碟下方的蒸锅空间内; 在伸入碗碟下方的蒸锅空间内后, 在 蒸锅底部的高温环境及水蒸气的作用下, 由记忆金属制成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

10、曲部会在 温度超过其本身的变态温度后发生变形, 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相向发生弯曲, 第一弯 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向内侧弯曲, 同时带动设于其下部并与之分别相连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 爪向内侧弯曲, 形成普通取盘夹的横向抓取结构, 向内部抱住碗碟, 实现碗碟的抓取。 0014 镍钛合金做为一种变态温度在40左右的记忆金属, 具有无毒害, 强度高、 耐腐蚀 的优点, 适宜于在厨具中进行使用。 0015 抓杆的设置能够令使用者更方便的对碗碟进行提取。 0016 弹簧的设置能够提高抓取碗碟时的力度, 在碗碟内盛物不多的情况下, 使用者甚 至可以直接向上提起, 而不用再对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施加向内侧的力, 方。

11、便使用者使用。 0017 防热隔板的设置则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抓取蒸锅内的碗碟的过程中, 使用者 的手被从蒸锅内溢出的高温水蒸气所烫伤。 0018 防滑层以及防滑凸起、 防滑条纹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碗碟之间 的摩擦力, 方便使用者将碗碟进行抓取。 0019 当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四)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23 图3是图1在高温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

1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1、 第一架体, 2、 第二架体, 3、 铰链轴, 4、 第一弯曲部, 5、 第一卡爪, 6、 第二弯 曲部, 7、 第二卡爪, 8、 抓杆, 9、 防滑层, 10、 防滑凸起, 11、 弹簧, 12、 防热隔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7 针对现有技术在进行从完成烹饪的蒸锅中取出碗碟时, 由于碗碟与蒸锅或碗碟与 碗碟之间的空隙过小, 而难以将碗碟从蒸锅中取出, 容易对人体造成烫伤的缺陷, 本实用新 型提供了一种防烫取盘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8 实施例1: 0029 参见图1-图3, 本实施。

13、例中的防烫取盘夹包括: 0030 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 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顶部通过铰链轴3铰接 相连, 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上都设有抓杆8; 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下部平 直; 第一架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4, 第一弯曲部4的底部与第一卡爪5相连; 第二架体2 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6, 第二弯曲部6的底部与第二卡爪7相连; 所述的第一弯曲部4和第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679349 U 4 二弯曲部6由镍钛合金制成; 在室温下, 第一架体1的下部、 第一弯曲部4、 第一卡爪5处于同 一直线上, 第二架体2的下部、 第二弯曲部6、 第二卡爪7处于同。

14、一直线上; 在高温下, 第一弯 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形变, 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向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内 侧方向倾斜。 0031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2 在进行蒸锅内碗碟的拿取时, 先将在室温下保持平直状态的第一卡爪5和第一弯 曲部4以及第二卡爪7和第二弯曲部6通过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的空隙伸入到碗 碟下方的蒸锅空间内, 在碗碟下方蒸锅空间内较高的温度以及高温水蒸气的作用下, 第一 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的温度升高, 在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的温度达到变态温度之 上后, 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变形, 向内侧弯曲, 抱住碗碟的外壁, 然后使用者通 过。

15、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以及抓杆8, 对防烫取盘夹施加向内的压力和向上的力, 即可将碗 碟提起。 0033 实施例2: 0034 参见图4, 本实施例中的防烫取盘夹包括: 0035 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 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顶部通过铰链轴3铰接 相连, 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上都设有抓杆8; 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下部平 直; 第一架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4, 第一弯曲部4的底部与第一卡爪5相连; 第二架体2 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6, 第二弯曲部6的底部与第二卡爪7相连; 所述的第一弯曲部4和第 二弯曲部6由镍钛合金制成; 在室温下, 第一架体1的下部、 第一弯曲部4、。

16、 第一卡爪5处于同 一直线上, 第二架体2的下部、 第二弯曲部6、 第二卡爪7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高温下, 第一弯 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形变, 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向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内 侧方向倾斜; 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设有一弹簧11, 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1 和第二架体2相连; 在所述的第一卡爪5和第二卡爪7的内侧都设有防滑层9, 在防滑层9的表 面设有防滑条纹。 0036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7 在进行蒸锅内碗碟的拿取时, 先将在室温下保持平直状态的第一卡爪5和第一弯 曲部4以及第二卡爪7和第二弯曲部6通过碗碟与蒸锅或者碗碟与碗碟之间的空隙伸入。

17、到碗 碟下方的蒸锅空间内, 在碗碟下方蒸锅空间内较高的温度以及高温水蒸气的作用下, 第一 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的温度升高, 在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的温度达到变态温度之 上后, 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变形, 向内侧弯曲, 抱住碗碟的外壁, 设于第一卡爪5 和第二卡爪7内侧的防滑层9及防滑条纹能够有效的增加卡爪与碗碟外壁之间的摩擦力, 设 于第一架体1与第二架体2之间的弹簧11则可以提供向内的拉力, 然后使用者通过第一架体 1和第二架体2以及抓杆8, 对防烫取盘夹施加一定的向内的压力和向上的力, 即可将碗碟提 起。 0038 实施例3: 0039 参见图5, 本实施例中的防烫取盘夹。

18、包括: 0040 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 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顶部通过铰链轴3铰接 相连, 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上都设有抓杆8; 所述的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下部平 直; 第一架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弯曲部4, 第一弯曲部4的底部与第一卡爪5相连; 第二架体2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679349 U 5 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曲部6, 第二弯曲部6的底部与第二卡爪7相连; 所述的第一弯曲部4和第 二弯曲部6由镍钛合金制成; 在室温下, 第一架体1的下部、 第一弯曲部4、 第一卡爪5处于同 一直线上, 第二架体2的下部、 第二弯曲部6、 第二卡爪7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高。

19、温下, 第一弯 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发生形变, 第一弯曲部4和第二弯曲部6向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内 侧方向倾斜; 在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设有一防热隔板12, 防热隔板12的两端分别通 过一弹簧11与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相连; 在所述的第一卡爪5和第二卡爪7的内侧都设有 防滑层9, 在防滑层9的表面设有防滑凸起10。 0041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2。 004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 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679349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7679349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7679349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7679349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