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782135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3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7082.0

申请日:

2008.06.20

公开号:

CN101607546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1/34

主分类号:

B60R21/34

申请人: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发明人:

黄伟智; 赖文光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钱 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一推升杆,当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驱动机构驱使该推升杆抬升一引擎盖;该引擎盖与一连杆机构以连动方式装设,该连杆机构包括一固定销,该固定销两端分别与该连杆机构以及一载座连结装设;该载座设有一导引沟,一导引机构容置于导引沟内,该导引机构包括一弹性组件以及一驱动座,该驱动座与连杆机构以枢转方式接设,当驱动机构抬升引擎盖时,该弹性组件推抵该驱动座于导引沟内移动;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驱动机构驱使推升杆抬升引擎盖,并使得该固定销断裂,利用该弹性组件推抵驱动座,辅助抬升该引擎盖。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降低行人遭车辆撞击时的伤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机构包括一推升杆,当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驱动机构驱使该推升杆抬升一引擎盖;
该引擎盖与一连杆机构以连动方式装设,该连杆机构包括一固定销,该固定销两端分别与该连杆机构以及一载座连结装设;
该载座设有一导引沟,一导引机构容置于导引沟内,该导引机构包括一弹性组件以及一驱动座,该驱动座与连杆机构以枢转方式接设,当驱动机构抬升引擎盖时,该弹性组件推抵该驱动座于导引沟内移动;
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驱动机构驱使推升杆抬升引擎盖,并使得该固定销断裂,利用该弹性组件推抵驱动座,辅助抬升该引擎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一张力弹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侧面设有一滑杆,该滑杆容置于一滑槽中,该滑槽设置于导引沟内侧壁面,使该驱动座通过滑杆沿滑槽位移并受滑槽限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底部设有一轮体,以利于驱动座于导引沟内位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沟内容置有一挡止机构,当驱动座越过挡止机构后,该挡止机构抵顶该驱动座而无法退回。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沟底部凹设有一缓冲孔,该挡止机构装设缓冲孔内,该挡止机构包括一缓冲弹簧装设于缓冲孔内以及一楔形块装设于缓冲弹簧上且凸出于导引沟。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第一连杆与引擎盖连接、一第二连杆第一端与第一连杆枢接而第二连杆第二端与载座枢接、以及一第三连杆第一端与第二连杆中段部分枢接而第三连杆第二端与驱动座枢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通过一接合件与第二连杆中段枢接,该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于初始组装时,该接合件是容置于一凹孔内,该凹孔是设置于载座上;该驱动机构抬升引擎盖时,该接合件是脱离凹孔,并使得该驱动座受弹性组件推抵。

说明书

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碰撞意外发生时,可自动快速举升车辆引擎盖或其它盖板,以提供缓冲减轻被碰撞者伤害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实际发生的车祸案例资料以及车辆撞击实验可得知,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前保险杆一般会先撞击行人大约膝盖位置的部位,接着行人受到撞击的动量,使得行人头部会以相反方向朝向车辆下坠,并直接以高速撞击车辆前引擎盖或挡风玻璃,此结果容易造成车祸意外时行人头部的严重损伤,并有致死的可能性,因此各研究机构除了开发出多种可早期预防车祸意外发生的车辆行车辅助装置外,也投注大量人力、物力,研制「车祸发生时,如何减少伤亡」的装置。
有业者提出于引擎盖前缘装设有辅助举升机构,该辅助举升机构是以张力弹簧构成,而引擎盖另一端是设有锁固机构,利用连动式的构件配合张力弹簧以及挂勾以卡抵住引擎盖,且于锁固机构附近设有主举升机构,该主举升机构是以垂直方式抬升引擎盖;当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锁固机构受到撞击使得张力弹簧推开挂勾,如此该主举升机构以及辅助举升机构可迅速抬升引擎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前案各类型抬升引擎盖的机构往往较为复杂而导致制作成本高昂无法普及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降低行人遭车辆撞击时的伤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括一推升杆,当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驱动机构驱使该推升杆抬升一引擎盖;该引擎盖与一连杆机构以连动方式装设,该连杆机构包括一固定销,该固定销两端分别与该连杆机构以及一载座连结装设;该载座设有一导引沟,一导引机构容置于导引沟内,该导引机构包括一弹性组件以及一驱动座,该驱动座与连杆机构以枢转方式接设,当驱动机构抬升引擎盖时,该弹性组件推抵该驱动座于导引沟内移动;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驱动机构驱使推升杆抬升引擎盖,并使得该固定销断裂,利用该弹性组件推抵驱动座,辅助抬升该引擎盖。
前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中弹性组件为一张力弹簧。
前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中驱动座侧面设有一滑杆,该滑杆容置于一滑槽中,该滑槽设置于导引沟内侧壁面,使该驱动座通过滑杆沿滑槽位移并受滑槽限位。
前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中驱动座底部设有一轮体,以利于驱动座于导引沟内位移。
前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中导引沟内容置有一挡止机构,当驱动座越过挡止机构后,该挡止机构抵顶该驱动座而无法退回。
前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中导引沟底部凹设有一缓冲孔,该挡止机构装设缓冲孔内,该挡止机构包括一缓冲弹簧装设于缓冲孔内以及一楔形块装设于缓冲弹簧上且凸出于导引沟。
前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中连杆机构包括一第一连杆与引擎盖连接、一第二连杆第一端与第一连杆枢接而第二连杆第二端与载座枢接、以及一第三连杆第一端与第二连杆中段部分枢接而第三连杆第二端与驱动座枢接。
前述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中第三连杆通过一接合件与第二连杆中段枢接,该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于初始组装时,该接合件是容置于一凹孔内,该凹孔是设置于载座上;驱动机构抬升引擎盖时,该接合件是脱离凹孔,并使得该驱动座受弹性组件推抵。
本发明于正常状态亦即车辆未受撞击时,是利用固定销固定第二连杆于载座上,借由该固定销以锁定该导引机构,避免该导引机构不慎启动;而当装设本发明的车辆受撞击时,借由撞击感测装置发送讯号至驱动机构驱使推升杆抬升引擎盖而使得固定销断裂,并借由张力弹簧的回复力持续推抵该驱动座沿滑槽位移,并使得连杆机构受驱动座连动而抬升引擎盖;又,本发明是在导引沟底面设有缓冲孔以及挡止机构,当驱动座受张力弹簧推抵而沿楔形块倾斜面位移,该楔形块是压缩缓冲弹簧退入缓冲孔内,待驱动座通过楔形块最顶端后,该楔形块是借由缓冲弹簧的回复力凸出于缓冲孔外,并借由楔形块的垂直面卡抵驱动座,以避免驱动座溃缩退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可降低行人遭车辆撞击时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的初始状态图。
图2是图1所示A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于启动后动作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最终展开的状态图。
图5是图1所示A’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装设于车辆上的启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撞击感测装置    2驱动机构     21推升杆
3连杆机构        31第一连杆    32第二连杆
321固定销        33第三连杆    331接合件
4导引机构        41驱动座      42滑杆
43滑槽           44张力弹簧    45轮体
5挡止机构        51楔形块      52缓冲弹簧
53缓冲孔         6载座         61导引沟
62凹孔           7引擎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一驱动机构2,该驱动机构2是推抵一引擎盖7,该引擎盖7是与一连杆机构3以连动方式枢接,该连杆机构3是与一载座6以及一导引机构4接设,其中:
该驱动机构2是与一撞击感测装置1连结,该撞击感测装置1是在车辆受到撞击时,发送讯号以启动驱动机构2,该驱动机构2包括一推升杆21,且该驱动机构2内装设有火药,该推升杆21是以轴向方式装设于驱动机构2内;当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驱动机构2是以火药推动该推升杆21向上抬升该引擎盖7;
该连杆机构3包括一第一连杆31、一第二连杆32、以及一第三连杆33,该第一连杆31是与引擎盖7连接,该第二连杆32第一端与第一连杆31枢接,而第二连杆第二端与该载座6枢接,该第三连杆33第一端通过一接合件331与第二连杆32中段部分枢接,而第三连杆第二端与该导引机构4枢接,该第二连杆32上是设有一固定销321位于第一端以及滑槽43之间,该固定销321两端分别贯穿第二连杆32以及载座6装设于内;
该载座6是凹设有一导引沟61,该导引沟61二内侧壁分别设有一滑槽43,该导引沟61底面是凹设有一缓冲孔53,该载座6侧壁是凹设有一凹孔62,该凹孔62是供连杆机构3的接合件331容置;该缓冲孔53内设有一挡止机构5,该挡止机构5包括一缓冲弹簧52装设于缓冲孔53底部以及一楔形块51装设于缓冲弹簧52上,该楔形块51凸出于缓冲孔53外,该楔形块51设有一倾斜面以及一垂直面;
该导引机构4包括一驱动座41与该连杆机构3的该第三连杆33枢接,该驱动座41两侧设有该滑杆42容置于该导引沟61两侧的该滑槽43内,该驱动座41底部设有一轮体45供该驱动座41于该导引沟61内位移;一弹性组件贯穿该驱动座41,更佳地该弹性组件为一张力弹簧44;
本发明的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在初始组装时,该固定销321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该第一连杆31以及载座6,该推升杆21是容置于该驱动机构2内,该第一连杆31、该第二连杆32、以及该第三连杆33是彼此叠合,且该第三连杆33与该第二连杆32枢接处的该接合件331是容置于该载座6的该凹孔62内,该驱动座41受到该连杆机构3的折叠连动而压缩该张力弹簧44;而该第二连杆32上的固定销321是贯穿该第二连杆32以及该载座6,如此可固定该第一连杆31、该第二连杆32、以及该第三连杆33位于相同平面上;如此该连杆机构3受折叠并位于该载座6的同一水平面,使得该第一连杆31上的该引擎盖7恰好覆盖于该载座6上;借由该固定销321使得本发明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与引擎盖7结合一体,如此在一般正常掀起引擎盖7的情况下,而不会启动本发明。
当装设本发明的车辆受到撞击时,该撞击感测机构发送讯号至该驱动机构2,该驱动机构2引爆火药使该推升杆21急遽抬升引擎盖7,则推升杆21所抬升引擎盖7的力量是迫使固定销321断裂,同时使得该第二连杆32与该第三连杆33枢接处的该接合件331脱离该载座6的该凹孔62,则该导引机构4的张力弹簧44受压缩卡抵的力量消失,该张力弹簧44是舒张伸展并沿导引沟61推抵驱动座41,该驱动座41的滑杆42容置于导引沟61两侧的滑槽43内并使该驱动座41沿滑槽43位移;该驱动座41位移至挡止机构5时,该驱动座41沿楔形块51的倾斜面继续受张力弹簧44推抵位移,而使得该楔形块51受迫而压缩缓冲弹簧52退入缓冲孔53内,当驱动座41位移超过楔形块51顶端后,该楔形块51是受缓冲弹簧52的回复力而凸出于缓冲孔53外,并以楔形块51的垂直面卡抵驱动座41避免驱动座41退回,而该滑槽43亦限制驱动座41位移距离,使得该驱动座41位移越过挡止机构5后即停止并令该驱动座41两端分别受滑槽43及楔形块51限位;因此该驱动座41受张力弹簧44的推抵连动第三连杆33,使得该第三连杆33连动抬升第二连杆32,而第二连杆32抬升第一连杆31暨引擎盖7,借此辅助举升引擎盖7。
借此,如图6所示,当车祸发生且不慎撞击行人时,行人受到撞击的惯性是朝引擎盖7强力冲撞,本发明利用上述的结构,使得引擎盖7在撞击发生同时向上举升,避免行人头部、或胸腔、或腹部直接将引擎盖7撞击凹陷而进一步撞击内部坚硬的引擎;且举升后的引擎盖7其倾斜角度较大,当行人撞击引擎盖7时距离较短,作功较少,损伤也较少;又,举升后的引擎盖7并未直接覆盖于引擎上,借由本身较薄、较容易形变的引擎盖7本身,达到吸收动能以及阻尼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发明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一推升杆,当车辆受到撞击时,该驱动机构驱使该推升杆抬升一引擎盖;该引擎盖与一连杆机构以连动方式装设,该连杆机构包括一固定销,该固定销两端分别与该连杆机构以及一载座连结装设;该载座设有一导引沟,一导引机构容置于导引沟内,该导引机构包括一弹性组件以及一驱动座,该驱动座与连杆机构以枢转方式接设,当驱动机构抬升引擎盖时,该弹性组件推抵该驱动座于导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