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8175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0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4841.9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104210962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6C23/16; B66C23/62

主分类号:

B66C23/16

申请人:

芜湖合建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敏兆; 赵理郁

地址: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新芜经济开发区西次六路芜湖合建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代理人:

程笃庆;黄乐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包括:底座;塔身,固定在底座上;塔尖,设在塔身顶部;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位于塔身和塔尖之间,且第一转台位于第二转台下方;第一转台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吊臂和第一平衡臂,第二转台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吊臂和第二平衡臂;第一吊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吊钩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第一平衡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配重的第一配重行走装置;第二吊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吊钩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第二平衡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配重的第二配重行走装置;其中,第一吊臂的长度小于第二吊臂的长度。本发明中,两个吊臂交替取料、运移、卸料,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塔身(2)、第一转台(3)、第一吊臂(4)、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第一平衡臂(6)、第一吊钩(7)、第一配重(8)、第一配重行走装置(9)、塔尖(10)、第二转台(11)、第二吊臂(12)、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第二平衡臂(14)、第二吊钩(15)、第二配重(16)、第二配重行走装置(17);
其中,塔身(2),固定在底座(1)上;塔尖(10),设在塔身(2)顶部;第一转台(3)和第二转台(11)位于塔身(2)和塔尖(10)之间,且第一转台(3)位于第二转台(11)下方;第一转台(3)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吊臂(4)和第一平衡臂(6),第二转台(11)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吊臂(12)和第二平衡臂(14);第一吊臂(4)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吊钩(7)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第一平衡臂(6)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配重(8)的第一配重行走装置(9);第二吊臂(12)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吊钩(15)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第二平衡臂(14)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配重(16)的第二配重行走装置(17);其中,第一吊臂(4)和第二吊臂(12),分别通过第一转台(3)和第二转台(11)围绕塔座旋转;第一吊臂(4)位于第二吊臂(12)下方,且第一吊臂(4)的长度小于第二吊臂(12)的长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吊臂(4)的长度为第二吊臂(12)的长度一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吊臂(4)的长度为第二吊臂(12)的长度三分之一。

说明书

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起重机的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在建桥工程中所用的起重机械,根据其构造和性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类型起重机械和臂架类型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四大类。轻小型起重设备如:千斤顶、气动葫芦、电动葫芦、平衡葫芦(又名平衡吊)、卷扬机等;桥架类型起重机械如梁式起重机等;臂架类型起重机如固定式回转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等。其中,塔式起重机分为固定塔式起重机和轨道行走式塔式起重机。
然而,现有的塔式起重机只有一个吊臂工作,在物料区取料后,运移到工作区将物料卸载,然后吊臂转回到物料区再次取料;一次运输物料周期较长,造成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两个吊臂交替取料、运移、卸料,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包括:底座、塔身、第一转台、第一吊臂、第一起吊行走装置、第一平衡臂、第一吊钩、第一配重(8)、第一配重行走装置、塔尖、第二转台、第二吊臂、第二起吊行走装置、第二平衡臂、第二吊钩、第二配重、第二配重行走装置;
其中,塔身,固定在底座上;塔尖,设在塔身顶部;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位于塔身和塔尖之间,且第一转台位于第二转台下方;第一转台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吊臂和第一平衡臂,第二转台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吊臂和第二平衡臂;第一吊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吊钩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第一平衡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配重的第一配重行走装置;第二吊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吊钩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第二平衡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配重的第二配重行走装置;其中,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分别通过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围绕塔座旋转;第一吊臂位于第二吊臂下方,且第一吊臂的长度小于第二吊臂的长度。
优选地,第一吊臂的长度为第二吊臂的长度一半。
优选地,第一吊臂的长度为第二吊臂的长度三分之一。
本发明中,第一吊臂取料后向工作区运移过程中,第二吊臂开始取料,当第一吊臂卸料后向回转动时,第二吊臂向工作区运移物料,当第二吊臂在工作区卸料时,第一吊臂转回到物料区开始取料,依次循环,两个吊臂可以交替将物料从物料区运移至工作区,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塔身;3,第一转台;4,第一吊臂;5,第一起吊行走装置;6,第一平衡臂;7,第一吊钩;8,第一配重;9,第一配重行走装置;10,塔尖;11,第二转台;12,第二吊臂;13,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4,第二平衡臂;15,第二吊钩;16,第二配重;17,第二配重行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 塔身2、第一转台3、第一吊臂4、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第一平衡臂6、第一吊钩7、第一配重8、第一配重行走装置9、塔尖10、第二转台11、第二吊臂12、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第二平衡臂14、第二吊钩15、第二配重16、第二配重行走装置17。其中,塔身2,固定在底座1上;塔尖10,设在塔身2顶部;第一转台3和第二转台11,位于塔身2和塔尖10之间,且第一转台3位于第二转台11下方;第一转台3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吊臂4和第一平衡臂6,第二转台11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吊臂12和第二平衡臂14;第一吊臂4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吊钩7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放出及收回缆绳使第一吊钩7取料,然后沿着第一吊臂4方向移动,并在转到工作区后进行卸料;第一平衡臂6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配重8的第一配重行走装置9,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沿第一平衡臂6方向移动,以在第一吊臂4工作过程中保持平衡;第二吊臂12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吊钩15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放出及收回缆绳使第二吊钩15取料,然后沿着第二吊臂12方向移动,并在转到工作区后进行卸料;第二平衡臂14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配重16的第二配重行走装置17,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沿第二平衡臂14方向移动,以在第二吊臂12工作过程中保持平衡;其中,第一吊臂4和第二吊臂12,分别通过第一转台3和第二转台11围绕塔座旋转;第一吊臂4位于第二吊臂12下方,且第一吊臂4的长度小于第二吊臂12的长度。
工作过程中,首先第一吊臂4上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移动到物料上方,放出吊索使第一吊钩7下落到物料上方,勾住物料后收回吊索,使第一吊钩升至第一吊臂4下,第一转台3带动第一吊臂4转动,至工作区上方,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移动到具体位置,放出吊索卸料到指定位置;此时,第二吊臂12上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初始位置在第一吊臂4端部和第二吊臂12端部之间) 移动到物料上方,放出吊索使第二吊钩15下落到物料上方,勾住物料后收回吊索,使第二吊钩15升至第二吊臂12下,然后,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移动到第一吊臂端部和第二吊臂端部之间的初始位置,第二转台11带动第二吊臂12转动,至工作区上方将物料放下;此时第一吊臂4在第一转台3带动下向回转动到初始位置,由于第二吊臂12上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位于第一吊臂4端部之外,因此不会与第一吊臂4发生干涉。
优选地,第一吊臂4的长度为第二吊臂12的长度一半或三分之一。
本发明中,第一吊臂取料后向工作区运移过程中,第二吊臂开始取料,当第一吊臂卸料后向回转动时,第二吊臂向工作区运移物料,当第二吊臂在工作区卸料时,第一吊臂转回到物料区开始取料,依次循环,两个吊臂可以交替将物料从物料区运移至工作区,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096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0962A21申请号201410374841922申请日20140731B66C23/16200601B66C23/6220060171申请人芜湖合建路桥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41100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新芜经济开发区西次六路芜湖合建公司72发明人陈敏兆赵理郁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代理人程笃庆黄乐瑜54发明名称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包括底座;塔身,固定在底座上;塔尖,设在塔身顶部;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位于塔身和塔尖之间,且第一转台位于第二转台下。

2、方;第一转台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吊臂和第一平衡臂,第二转台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吊臂和第二平衡臂;第一吊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吊钩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第一平衡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配重的第一配重行走装置;第二吊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吊钩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第二平衡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配重的第二配重行走装置;其中,第一吊臂的长度小于第二吊臂的长度。本发明中,两个吊臂交替取料、运移、卸料,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0962ACN104210962A1/。

3、1页21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塔身2、第一转台3、第一吊臂4、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第一平衡臂6、第一吊钩7、第一配重8、第一配重行走装置9、塔尖10、第二转台11、第二吊臂12、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第二平衡臂14、第二吊钩15、第二配重16、第二配重行走装置17;其中,塔身2,固定在底座1上;塔尖10,设在塔身2顶部;第一转台3和第二转台11位于塔身2和塔尖10之间,且第一转台3位于第二转台11下方;第一转台3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吊臂4和第一平衡臂6,第二转台11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吊臂12和第二平衡臂14;第一吊臂4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吊钩7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第一平衡。

4、臂6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配重8的第一配重行走装置9;第二吊臂12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吊钩15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第二平衡臂14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配重16的第二配重行走装置17;其中,第一吊臂4和第二吊臂12,分别通过第一转台3和第二转台11围绕塔座旋转;第一吊臂4位于第二吊臂12下方,且第一吊臂4的长度小于第二吊臂12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吊臂4的长度为第二吊臂12的长度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吊臂4的长度为第二吊臂12的长度三分之一。权利要求书CN104210962A1/3页3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技术领域0001。

5、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背景技术0002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起重机的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在建桥工程中所用的起重机械,根据其构造和性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类型起重机械和臂架类型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四大类。轻小型起重设备如千斤顶、气动葫芦、电动葫芦、平衡葫芦又名平衡吊、卷扬机等;桥架类型起重机械如梁式起重机等;臂架类型起重机如固定式回转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等。其中,塔式起重机分为固定塔式起重机和轨道行走式塔。

6、式起重机。0003然而,现有的塔式起重机只有一个吊臂工作,在物料区取料后,运移到工作区将物料卸载,然后吊臂转回到物料区再次取料;一次运输物料周期较长,造成工作效率较低。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两个吊臂交替取料、运移、卸料,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000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包括底座、塔身、第一转台、第一吊臂、第一起吊行走装置、第一平衡臂、第一吊钩、第一配重8、第一配重行走装置、塔尖、第二转台、第二吊臂、第二起吊行走装置、第二平衡臂、第二吊钩、第二配重、第二配重行走装置;0006其中,塔身,固定在底座上;塔尖,设在塔身顶部;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位于塔。

7、身和塔尖之间,且第一转台位于第二转台下方;第一转台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吊臂和第一平衡臂,第二转台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吊臂和第二平衡臂;第一吊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吊钩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第一平衡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配重的第一配重行走装置;第二吊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吊钩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第二平衡臂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配重的第二配重行走装置;其中,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分别通过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围绕塔座旋转;第一吊臂位于第二吊臂下方,且第一吊臂的长度小于第二吊臂的长度。0007优选地,第一吊臂的长度为第二吊臂的长度一半。0008优选地,第一吊臂的长度为第二吊臂的长度三分之一。0009本发明中,第一吊臂取料。

8、后向工作区运移过程中,第二吊臂开始取料,当第一吊臂卸料后向回转动时,第二吊臂向工作区运移物料,当第二吊臂在工作区卸料时,第一吊臂转回到物料区开始取料,依次循环,两个吊臂可以交替将物料从物料区运移至工作区,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结构图。说明书CN104210962A2/3页40011附图标记00121,底座;2,塔身;3,第一转台;4,第一吊臂;5,第一起吊行走装置;6,第一平衡臂;7,第一吊钩;8,第一配重;9,第一配重行走装置;10,塔尖;11,第二转台;12,第二吊臂;13,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4,第二平衡臂;15,第二吊钩;16,第。

9、二配重;17,第二配重行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13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双吊臂塔式起重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塔身2、第一转台3、第一吊臂4、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第一平衡臂6、第一吊钩7、第一配重8、第一配重行走装置9、塔尖10、第二转台11、第二吊臂12、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第二平衡臂14、第二吊钩15、第二配重16、第二配重行走装置17。其中,塔身2,固定在底座1上;塔尖10,设在塔身2顶部;第一转台3和第二转台11,位于塔身2和塔尖10之间,且第一转台3位于第二转台11下方;第一转台3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一吊臂4和第一平衡臂6,第二转台11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吊臂12和第二平衡臂14。

10、;第一吊臂4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吊钩7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放出及收回缆绳使第一吊钩7取料,然后沿着第一吊臂4方向移动,并在转到工作区后进行卸料;第一平衡臂6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一配重8的第一配重行走装置9,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沿第一平衡臂6方向移动,以在第一吊臂4工作过程中保持平衡;第二吊臂12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吊钩15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放出及收回缆绳使第二吊钩15取料,然后沿着第二吊臂12方向移动,并在转到工作区后进行卸料;第二平衡臂14上活动安装带有第二配重16的第二配重行走装置17,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沿第二平衡臂14方向移动,以在第二吊臂12工作过程中。

11、保持平衡;其中,第一吊臂4和第二吊臂12,分别通过第一转台3和第二转台11围绕塔座旋转;第一吊臂4位于第二吊臂12下方,且第一吊臂4的长度小于第二吊臂12的长度。0014工作过程中,首先第一吊臂4上的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移动到物料上方,放出吊索使第一吊钩7下落到物料上方,勾住物料后收回吊索,使第一吊钩升至第一吊臂4下,第一转台3带动第一吊臂4转动,至工作区上方,第一起吊行走装置5移动到具体位置,放出吊索卸料到指定位置;此时,第二吊臂12上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初始位置在第一吊臂4端部和第二吊臂12端部之间移动到物料上方,放出吊索使第二吊钩15下落到物料上方,勾住物料后收回吊索,使第二吊钩15升至。

12、第二吊臂12下,然后,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移动到第一吊臂端部和第二吊臂端部之间的初始位置,第二转台11带动第二吊臂12转动,至工作区上方将物料放下;此时第一吊臂4在第一转台3带动下向回转动到初始位置,由于第二吊臂12上的第二起吊行走装置13位于第一吊臂4端部之外,因此不会与第一吊臂4发生干涉。0015优选地,第一吊臂4的长度为第二吊臂12的长度一半或三分之一。0016本发明中,第一吊臂取料后向工作区运移过程中,第二吊臂开始取料,当第一吊臂卸料后向回转动时,第二吊臂向工作区运移物料,当第二吊臂在工作区卸料时,第一吊臂转回到物料区开始取料,依次循环,两个吊臂可以交替将物料从物料区运移至工作区,提高了工作效率。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说明书CN104210962A3/3页5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10962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109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