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比较倾向于设置具有较高额定速度的电梯,例如有些电梯的额定速度会达到750米/分钟,甚至还有达到1000米/分钟的。乘坐这种设置在高层建筑中的高速电梯时,由于上部楼层和下部楼层之间存在气压差异,所以气压的变化会对耳朵的鼓膜产生影响,几乎所有的乘客都会产生耳塞感。也就是说,人的耳朵相对于外部气压的变化,外耳的内压会自动地变得与外部气压相等,但由于被鼓膜隔开的中耳还是保持在原来的压力上,所以外耳内压与中耳内压之间会产生压差,而该压差会使耳朵产生被塞住那样的不舒适感,即,会产生耳塞感。
作为改善上述现象的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10-33005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案,通过设置排气风扇和吸气风扇,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变化量恒定连续变化。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11-7107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在电梯轿厢内设置了耳痛防止用开关,通过操作该开关,可以降低电梯轿厢的行驶速度。而且,例如在专利文献3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7.11287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在行驶距离较长时,通过设定较低的行驶速度,来减小气压的变化率。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330050号公报(段落编号0017~0022)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71077号公报(段落编号0026~0031)
专利文献3:特开平7-112876号公报(段落编号0018~0026)
可是,在上述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以一定的变化量连续变化的方案中,由于需要设置排气风扇和吸气风扇等特殊装置,所以会导致电梯轿厢的重量增加,使驱动装置大型化,并且增加成本。上述在电梯轿厢内设置耳痛防止用开关的方案中,由于其只能在耳朵感觉到异常后采取措施,所以对耳塞感和耳痛感的防止效果低。而在上述当行驶距离较长时,将行驶速度设定得低一点的方案中,存在着到达目的层的时间变长,使得运行效率降低等问题,尤其是行驶距离越长,该问题会变得越明显,而会给乘客带来焦躁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登陆呼叫装置、指令接收模块、微处理器、电梯驱动系统、电动机、曳引机和电梯轿厢,其中电动机转轴上设置有编码器,轿厢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登陆呼叫装置、编码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指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指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接微处理器、电梯驱动系统、电动机、曳引机,曳引机通过牵引绳连接轿厢。
本发明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电梯轿厢的加速度或者减速度进行设定,以使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变化在±0.3hpa/s2。的范围内。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对所述电梯轿厢的加速度或者减速度进行设定,使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变化在±0.3hpa/s2的范围内,能够将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变化率控制为能够有效地防止或者减轻耳塞感和耳痛感的值,并且能够防止不必要地过度降低电梯轿厢的行驶速度,从而可防止运行效率降低。
根据本发明,当升降距离超过规定值时,通过以升降距离越长,将电梯轿厢的加速度或者减速度设定得越低的方式来设定电梯轿厢的加速度或减速度,来降低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变化率,从而可防止或者减轻耳塞感和耳痛感,并且能够做到尽可能使电梯轿厢以额定速度运行,因此能够防止运行效率降低。由此,能够在保证高速电梯的乘坐舒适感的同时,保证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登陆呼叫装置、指令接收模块、微处理器、电梯驱动系统、电动机、曳引机和电梯轿厢,其中电动机转轴上设置有编码器,轿厢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登陆呼叫装置、编码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指令接收模块地输入端,指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接微处理器、电梯驱动系统、电动机、曳引机,曳引机通过牵引绳连接轿厢。
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轿厢的气压变化在0.3pha/s2。
所述的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采用D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