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0746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02 CN 203507468 U (21)申请号 201320523480.0 (22)申请日 2013.08.26 A63B 69/36(2006.01) (73)专利权人 时新 (上海) 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业路 315 弄 4 号楼 B 区 (72)发明人 卓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代理人 吴干权 单大义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尔夫用训练用品及器械技 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高尔夫推。
2、杆训练器, 包括顶、 底部壳体, 其特征在于底部壳体的一侧侧端设有 凹口, 顶部壳体的同侧侧端设有与凹口相适配的 突块, 突块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凹槽, 凹口内的左 右两端壁上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突台, 通过所述 凹槽与突台的适配实现顶底部壳体的链接 ; 顶部 壳体外表面上还设有一凹孔, 凹孔对侧的底部壳 体内表面上对应设有另一形状大小相同的凹孔。 本实用新型在连接结构上采用的是突台与凹槽间 嵌入式的固定, 该固定方式安装方便, 只需要将突 台直接按进凹槽内即可实现铰接 ; 顶部壳体与底 部壳体之间的间隔空间, 既做到收纳的作用又使 得打开后的壳体即呈现出练习曲面, 节省材料且 运动可靠。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07468 U CN 203507468 U 1/1 页 2 1. 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包括顶部壳体、 底部壳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体与底部 壳体大小相同, 所述底部壳体的一侧侧端设有凹口, 所述顶部壳体的同侧侧端设有与所述 凹口相适配的突块, 所述突块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凹槽, 所述凹口内的左右两端壁上设有 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突台, 通过所述凹槽与突台的适配实现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的链接 ;。
4、 所述顶部壳体外表面上还设有一凹孔, 作为高尔夫球的入球口或把手, 所述凹孔对侧的底 部壳体内表面上对应设有另一形状大小相同的凹孔, 当翻转时作为高尔夫球的安放点。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 内表面均采用内凹弧面, 使得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间存有间隔空间, 即构成壳体内的储纳 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体内表面、 凹口的内侧还设有限位挡块。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台具有圆润边缘, 实现在凹槽内的转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07。
5、468 U 2 1/2 页 3 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尔夫用训练用品及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尔夫推杆 训练器。 背景技术 0002 高尔夫运动一种集休闲、 娱乐、 健身与一体的体育运动, 而其中推杆动作为其关键 环节, 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及经验的积累才能精确的掌握击球的方向和距离, 尤其是想要 达到能稳定可靠的将高尔夫球击向目标的程度, 更是需要经过长期有针对性的练习才有可 能实现。 0003 但是由于高尔夫运动场地要求极其严苛, 挥杆练习场占地面积一般要 250 米长 , 宽度 20 米以上, 且用地费用昂贵, 给练习者带来不便, 为此出现了一种。
6、能置于室内进行的 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0004 目前常用的高尔夫推杆训练器中, 通常是由一个盒体和平板组成, 盒体与平板之 间通过连接轴进行铰接, 而进球孔设在平板上, 通过推杆将高尔夫球沿着平板进入进球孔, 完成一次推杆的练习。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现有高尔夫推杆训练器的结构上进行改进, 提供一种具 有新型结构的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设计一种高尔夫推杆训练器, 包括顶部壳体、 底部壳体, 其特征 在于所述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大小相同, 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之间的铰接结构采用嵌入式 铰接, 即底部壳体的一侧侧端设有凹口, 顶部壳体的同侧侧端设有与所述。
7、凹口相适配的突 块, 在所述突块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凹槽, 在所述凹口内的左右两端壁上设有与所述凹槽 相适配的突台, 通过所述凹槽与突台的适配实现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的链接 ; 0007 突台尽可能选用如圆锥形、 圆柱形或等具有圆润边缘的形状, 实现在凹槽内的无 阻碍、 通畅地转动, 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可通过突块与凹槽间的相互转动实现两者之间 0 -180的角度内旋转, 继而达到壳体间开闭的状态 ; 0008 而在旋转过程中为了能起到限位作用, 可以在所述顶部壳体内表面、 凹口的内侧 还设有限位挡块, 尤其当顶部壳体、 底部壳体旋转打开后起到限位作用。 0009 所述顶部壳体外表面上还设有一凹孔,。
8、 作为高尔夫球的入球口或把手, 所述凹孔 对侧的底部壳体内表面上对应设有另一形状大小相同的凹孔, 当翻转时作为高尔夫球的安 放点。 其另一大用途在于, 当顶、 底部壳体完全打开时, 使得顶、 底部壳体自然呈现一定倾斜 度。 0010 进一步地, 考虑到在训练器中辟出一定的储纳空间用来收纳推杆及高尔夫球等用 物, 在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内表面的形状选择上均采用内凹弧面, 两个相对的内凹弧面内 表面使得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间存有间隔空间, 即构成壳体内的储纳空间。 说 明 书 CN 203507468 U 3 2/2 页 4 0011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尔夫推杆训练器在顶、 底部壳体间的连接结构上采用的。
9、是突台 与凹槽间嵌入式的固定, 该固定方式安装方便, 只需要将突台直接按进凹槽内即可实现铰 接 ; 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之间的间隔空间, 既做到收纳的作用又使得打开后的壳体即呈现 出练习曲面, 节省材料且运动可靠。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壳体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为图 1 中 A 局部放大示意图 ; 0014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壳体主视图 ; 0015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壳体侧视图 ; 0016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壳体立体图 ; 0017 图 6 为图 5 中 A 局部放大示意图 ; 0018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 。
10、0019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的练习器主视图 ; 0020 图 9 为图 8 中 A-A 向剖视图 ; 0021 图 10 为图 9 中 B 局部放大示意图 ; 0022 图中 1. 顶部壳体 ; 2. 底部壳体 ; 3. 凹口 ; 4. 突块 ; 5. 凹槽 ; 6. 突台 ; 7. 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相信本高尔夫 推杆训练器的构造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0024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高尔夫推杆训练器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 重点在于顶部壳体 与底部壳体的连接结构。 其整体部件包括如图1所示的底部壳体2, 以及如。
11、图3-5所示的顶 部壳体 1, 两者大小相同, 便于合体。 0025 首先, 将顶部壳体1与底部壳体2内表面压制成内凹弧面, 内凹弧面相对而合使得 顶部壳体 1 与底部壳体 2 间存有间隔空间, 即构成壳体内的储纳空间 ; 0026 其次, 进行铰接部件装配。如图 2 所示, 在底部壳体 2 的一侧侧端开设一个凹口 3, 而如图 6 所示在顶部壳体 1 的同侧侧端设有与凹口 3 相适配的突块 4 ; 然后, 在突块 4 的 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凹槽 5, 而在凹口 3 内的左右两端壁上压制出与凹槽 5 相适配的突台 6, 突台 6 形状的选择如圆锥形、 圆柱形或等具有圆润边缘的形状, 实现在凹槽 。
12、5 内的无阻碍、 通畅地转动, 顶部壳体 1 与底部壳体 2 可通过突块 4 与凹槽 5 间的相互转动实现两者之间 0 -180的角度内旋转, 继而达到壳体间开闭的状态。同时, 在顶部壳体 1 内表面、 凹口 3 的内侧安放一块长方形的限位挡块, 在旋转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 0027 接着, 处理入球口及高尔夫球的安放点。在顶部壳体 1 外表面压制出一个凹孔 7, 该凹孔 7 的大小与高尔夫球相近, 作为高尔夫球的入球口或把手 ; 而在凹孔对侧的底部壳 体内表面上对应压制出另一形状大小相同的凹孔, 当翻转时作为高尔夫球的安放点。 0028 最后, 通过凹槽 5 与突台 4 的适配实现顶部壳体 1 与底部壳体 2 的链接, 即只需将 突台 4 直接按进凹槽 5 内, 完成铰链, 如图 7-10 所示。 说 明 书 CN 203507468 U 4 1/5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468 U 5 2/5 页 6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468 U 6 3/5 页 7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468 U 7 4/5 页 8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468 U 8 5/5 页 9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468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