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装置连杆总成.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78843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4621.3

申请日:

2009.08.13

公开号:

CN101629796A

公开日:

2010.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1B5/00

主分类号:

G01B5/00

申请人: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国蓉; 赵正东; 邓 靓

地址:

400037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张家湾6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 云;方 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连杆总成,在底板(1)一端的板面上固定有导向座(2),底板(1)另一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3),所述支座(3)与把手(6)的端部铰接,该把手(6)上靠近支座(3)的部位与连接片(7)的一头铰接,连接片(7)的另一头铰接于连杆(4)的一端,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从导向座(2)中穿过。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运转灵活、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省力,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检测装置连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一端的板面上固定 有导向座(2),该底板(1)另一端的板面上固定有支座(3),所述支座(3) 与把手(6)的端部铰接,该把手(6)上靠近支座(3)的部位与连接片(7) 的一头铰接,连接片(7)的另一头铰接于连杆(4)的一端,所述连杆(4)的 另一端从导向座(2)中穿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连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 与连杆(4)之间通过两块对称的连接片(7)连接,所述连接片(7)的一端与 把手(6)的侧面贴靠,并通过铆钉连接,连接片(7)的另一端与连杆(4)的 侧面贴靠,也通过铆钉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连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 为圆柱体,该圆柱体与连接片(7)贴靠的部位为平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连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 (6)为“Z”形片状结构,该把手(6)下横段的端部位于支座(3)上的通槽 中,并通过铆钉与支座(3)连接,所述把手(6)下横段与中部倾斜段的相连 处通过铆钉与连接片(7)铰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连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6) 的上横段设置有胶套(5)。

说明书


检测装置连杆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检测装置上的连杆总成。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骨架,对摩托车的零部件起支撑、定位作用。为了安装零部件,需要在车架上加工各种安装孔或者设置带过孔的支耳及支座,车架上这些孔的相对位置精度对于各零部件的布装相当重要,因此,各摩托车整车企业在接收配套厂家送来的车架时,都需要借助专用检测装置对车架上安装孔的孔位及孔径进行检测。在检测时,先将检具上的检测杆从对应的支座上抽出一部分,接着将待检车架放置在检具上,待检车架定好位以后,由人工推动各检测杆朝着车架的方向运动,如果检测杆正好能插入车架上对应位置的孔中,即可判断出该孔位及孔径符合要求。以上检测方式存在的不足在于:

    1、检测杆的运动由工人直接推拉带动,一方面工人抓握不方便,容易脱手,另一方面,操作费力,检测的效率不高。

    2、在推拉检测杆的时候,检测杆易晃动,并且检测杆多次使用后会降低精度,使得检测的结果不准确。

    3、对检测杆的润滑程度不好掌握,润滑油过少则推拉检测杆费力,检测杆易锈蚀及磨损;如果润滑油过多,检测杆过于灵敏,容易发生脱落,给检测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力的检测装置连杆总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检测装置连杆总成,包括底板、导向座、支座、把手、连接片和连杆,在底板一端的板面上固定导向座,该底板另一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所述支座与把手的端部铰接,该把手上靠近支座的部位与连接片的一头铰接,连接片的另一头铰接于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从导向座中穿过。

    本发明中的底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摩托车车架检具上,可替代传统结构中的检测杆。在对摩托车车架进行检测时,先扳起把手,使把手绕其与支座之间的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把手转动的同时,通过连接片带动连杆向支座的方向运动一定行程,接着将待检车架放置在检具上并定位,然后下压把手,使把手通过连接片推动连杆向待检车架的方向运动,以实现对车架上特定安装孔的检测。本发明通过把手控制连杆的运动,不仅操作方便、省力,而且在导向座的引导作用下,连杆的稳定性好,不会发生晃动及脱落,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上述把手与连杆之间通过两块对称的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把手的侧面贴靠,并通过铆钉连接,连接片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侧面贴靠,也通过铆钉连接。以上结构连接可靠、拆装方便,同时保证了连杆始终沿其轴线方向运动,连杆运动越顺畅,操作把手越省力。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及装配,上述连杆为圆柱体,该圆柱体与连接片贴靠的部位为平面。

    上述把手为“Z”形片状结构,该把手下横段的端部位于支座上的通槽中,并通过铆钉与支座连接,所述把手下横段与中部倾斜段的相连处通过铆钉与连接片铰接。把手采用“Z”形结构,一方面造型美观,易于加工及装配;另一方面,把手的力臂长,操作更省力,同时使得整套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巧。

    为了便于抓握、防止手滑,在上述把手的上横段设置有胶套。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运转灵活、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省力,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底板1、导向座2、支座3、连杆4、胶套5、把手6和连接片7等部件构成,其中底板1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底板1一端的板面上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或者一体形成有导向座2,该导向座2上开设有供连杆4通过的过孔。底板1另一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3,该支座3也通过焊接或其它等同的方式与底板1连接成一体,并且支座3上开设有通槽。

    从图1中可知,把手6为“Z”形片状结构,由上横段、中部的倾斜段和下横段组成,上、下横段相互平行,上横段通过倾斜段与下横段相连,且横段与倾斜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把手6地上横段位于导向座2的上方,且把手6的上横段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胶套5,以方便抓握、防止手滑。把手6下横段的端部位于支座3上的通槽中,并通过铆钉与支座3连接。

    从图1中进一步可知,把手6与连杆4之间通过两块对称的连接片7连接,所述连接片7的一端与把手6的侧面贴靠,并通过铆钉铰接,铰接处位于把手6下横段与中部倾斜段相连的位置;连接片7的另一端与连杆4一端的侧面贴靠,也通过铆钉铰接,连杆4的另一端从导向座2中的过孔穿过。所述连杆4为圆柱体,该圆柱体与连接片7贴靠的部位为平面。

    发明通过底板1上自带的过孔与支架螺栓连接,支架固定在摩托车车架检具上。在对摩托车车架进行检测时,先用手握住胶套5扳起把手6,使把手6绕其与支座3之间的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把手6转动的同时,通过连接片7带动连杆4向支座3的方向运动一定行程,接着将待检车架放置在检具上并定位,然后下压把手6,使把手6通过连接片7推动连杆4向待检车架的方向运动,看连杆4能否插入车架上特定的安装孔中,以判定该安装孔是否符合要求。

检测装置连杆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检测装置连杆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检测装置连杆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装置连杆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装置连杆总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连杆总成,在底板(1)一端的板面上固定有导向座(2),底板(1)另一端的板面上固定支座(3),所述支座(3)与把手(6)的端部铰接,该把手(6)上靠近支座(3)的部位与连接片(7)的一头铰接,连接片(7)的另一头铰接于连杆(4)的一端,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从导向座(2)中穿过。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运转灵活、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省力,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