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6938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2 CN 203469383 U (21)申请号 201320442888.5 (22)申请日 2013.07.24 A63B 23/08(2006.01) A61H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杨红春 地址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 212 号体育大厦 1006 室 (72)发明人 杨红春 陈剑 王笃明 季一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33241 代理人 林君勇 (54) 实用新型名称 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
2、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 器。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存在训练不针对的问 题, 其技术要点为 : 一种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 练器, 包括鞋掌固定本体和固定脚掌用的系带, 系 带与鞋掌固定本体连接, 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体, 所 述的支撑体包括一个连接平面, 所述支撑体的连 接平面与鞋掌固定本体的底面平行, 所述的支撑 体与所述的鞋掌固定本体活动连接、 固定连接或 一体化成型。 受训者可以持续穿戴, 不需要过多意 志努力既可达到较大的训练量 ; 足底位置可以调 节, 满足了对踝关节刺激强度的调节要求 ; 训练 刺激持续, 容易实现无意识控制, 达到精细控制高 度自动化的程度, 更加满足实践需要。 (51)I。
3、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69383 U CN 203469383 U 1/1 页 2 1. 一种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包括鞋掌固定本体和固定脚掌用的系带, 系带与 鞋掌固定本体连接,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体, 所述的支撑体包括一个连接平面, 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平面与鞋掌固定本体的底面平行, 所述的支撑体与所述的鞋掌固定本体 活动连接、 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成型。 2. 。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支撑体还 包括一个曲面, 所述曲面的边缘与所述连接平面的边缘连接, 所述支撑体整体呈半椭球体、 半球体或球缺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鞋掌固 定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 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平面上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与一 个所述的连接孔连接, 所述系带的端部设置有子母扣, 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绳或连接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鞋掌固 定本体上还设置有防止脱落的阻尼螺丝或止位销。 5. 根据权。
5、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鞋掌固 定本体中部的侧缘向上凸起, 鞋掌固定本体整体呈弓形, 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上敷设增加摩 擦力的纹路和砂纸。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个支撑 体的高度数值呈等差数列降低, 若干个支撑体的体积数值呈等比数列降低。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曲面中与地 面接触部敷设有由橡胶橡皮或尼龙制成的减震材料层。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鞋掌固定本 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
6、第二连接孔、 第三连接孔、 第四连接孔、 第五连接孔、 第六连接孔、 第七连接孔、 第八连接孔、 第九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 上对应脚掌前部中心处位置, 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弓中心处位 置, 所述第三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小腿胫骨处位置, 所述第四连接孔设置在 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跟后部中心处位置, 所述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一 连接孔的两侧, 所述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孔的两侧, 所述第九连 接孔和第十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孔的两侧。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其特征在。
7、于 : 所述的鞋掌固定 本体的后跟部设置有弧形挡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69383 U 2 1/4 页 3 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运动训练装置和训练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踝关节神经肌肉控 制训练器及其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踝关节就解剖结构而言, 因负荷受力角度不同, 其稳定 性亦不同。 距骨体前宽后窄, 足背屈时很稳定, 相反, 足跖屈时踝关节较松弛, 易出现异常活 动。 同时, 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强度不平衡, 内侧三角韧带坚强, 而外侧韧带分散为距腓前、 后及跟腓韧带三束, 相对较薄弱。此外, 踝关节为人。
8、体的承重最大的负荷关节, 反应力集中 维持踝关节的稳定需小腿肌群及踝韧带的协同, 因此, 人体六大关节中踝关节损伤较多见, 并以外侧韧带损伤居多。排距前韧带是训练所致足踩部损伤的常见部位之一, 是预防损伤 的重要环节。崴脚是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 其中又以外踝部扭伤为多见。 0003 治疗不当必然导致韧带松弛, 继而形成习惯性扭伤, 并加速其创伤性关节炎的形 成。据上述致伤特点分析, 预防排距前韧带损伤将对降低训练所致棵部损伤的发生率产生 重要影响。 对踝关节进行功能训练, 不仅可以预防踝关节肌肉韧带在跑跳中受伤, 而且还能 大幅度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 现代体能训练理念表明, 训练关节需从两个方。
9、面着手 : 一是神 经肌肉控制, 二是关节肌肉力量。 对于踝关节的训练而言, 由于器材制造落后于训练理念的 发展速度, 目前市面上仅有橡胶平衡垫、 bosu 球、 平衡板等较为单一的稳定性训练器材。这 些器材有以下的缺点 : 1. 对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系统刺激不足 ; 2. 活动范围受限, 不能随 人在场地行走, 必须站立在固定位置, 枯燥低效 ; 3. 针对性不足, 因为人类在不小心情况下 容易损伤踝关节, 如在有意识警觉条件下, 很少会有踝关节损伤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的技术方案存在 1. 对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系统 刺激不足 ; 2. 活动范围受限,。
10、 不能随人在场地行走, 必须站立在固定位置, 枯燥低效 ; 3. 针 对性不足的问题, 提供一种对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系统刺激较强、 活动范围不受限制且更 有针对性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及其训练方法。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 器, 包括鞋掌固定本体和固定脚掌用的系带, 系带与鞋掌固定本体连接, 还包括若干个支撑 体, 所述的支撑体包括一个连接平面, 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平面与鞋掌固定本体的底面平行, 所述的支撑体与所述的鞋掌固定本体活动连接、 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成型。本实用新型使用 时, 选用其中一个支撑体与鞋掌固定本体来凝结, 具有在。
11、某节训练课中, 受训者可以持续穿 戴, 不需要过多意志努力既可达到较大的训练量 ; 足底位置可以调节, 满足了对踝关节刺激 强度的调节要求 ; 训练刺激持续, 容易实现无意识控制, 达到精细控制高度自动化的程度, 更加满足实践需要。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选择将鞋掌固定本体与支撑体做成整体化结构, 训 练时候只需随时进行整体更换即可。 说 明 书 CN 203469383 U 3 2/4 页 4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的支撑体还包括一个曲面, 所述曲面的边缘与所述连接平面的边 缘连接, 所述支撑体整体呈半椭球体、 半球体或球缺状。 这样设置, 可以减少训练难度, 支撑 体高度、 体积、 质量可以设。
12、成多种规格, 适合各种伤病恢复期、 强化训练期和体能训练期等 多种场合。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 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平面上 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与一个所述的连接孔连接, 所述系带的端部设置有子母扣, 所述 连接件为连接绳或连接栓。这是一种便于系上和解开的结构。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上还设置有防止脱落的阻尼螺丝或止位销。这样设 置, 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可以是支撑体与鞋掌固定本体之间存在晃动空间, 也可以将支撑体 与鞋掌固定本体完全连接呈一个整体, 适应不同的运动员训练。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中部侧缘向上凸起, 鞋掌固定本。
13、体整体呈弓形, 所述 鞋掌固定本体上敷设增加摩擦力的纹路和砂纸。这样设置, 鞋掌固定本体中部向上凸起贴 合使用者脚底形状, 同时, 增加了摩擦力, 防止了本实用新型的滑落。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若干个支撑体的高度数值呈等差数列降低, 若干个支撑体的体积 数值呈等比数列降低。 这样设置, 可以减少训练难度, 支撑体高度、 体积、 质量可以设成多种 规格, 适合各种伤病恢复期、 强化训练期和体能训练期等多种场合。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半球支撑体上设置有压电发光装置、 发声装置或计数装置。 鞋掌固 定本体与半球支撑体上可设置压电发光、 发声之类等附属装置, 以增加训练趣味性及计数 计量等。
14、附属功能。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曲面中与地面接触部敷设有由橡胶橡皮或尼龙制成的减震材料 层。这样设置, 能减少撞击, 降低对脚踝的损伤。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第二连接孔、 第三连接孔、 第 四连接孔、 第五连接孔、 第六连接孔、 第七连接孔、 第八连接孔、 第九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掌前部中心处位置, 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 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弓中心处位置, 所述第三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小腿胫 骨处位置, 所述第四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跟后部中心处位置, 所述第五连 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分别设。
15、置在第一连接孔的两侧, 所述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分别设置 在第二连接孔的两侧, 所述第九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孔的两侧。这样 设置, 是主要结合了训练技法和训练强度, 通过将支撑体连接在不同的连接孔内, 可以实现 对脚踝的高强度力量训练, 也可以实现对低力量强度高肌肉控制力的训练, 本实用新型在 研发过程中雏形试制品给奥运冠军孙杨有过一段时间的内部训练试用, 有较好的训练效 果, 为孙杨最终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奥运冠军尽了一份力。 0014 作为优选, 鞋掌固定本体由不同重量的材料复合构成。 其中主体为塑料材质, 配合 金属底面构成。这样设置, 可以满足强度结构与重量之间的冲突, 。
16、保持平衡。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的鞋掌固定本体的后跟部设置有弧形挡板。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 : 受训者可以持续穿戴, 不需要过多意志努力既可达 到较大的训练量 ; 足底位置可以调节, 满足了对踝关节刺激强度的调节要求 ; 训练刺激持 续, 容易实现无意识控制, 达到精细控制高度自动化的程度, 更加满足实践需要, 本实用新 型在研发过程中雏形试制品给奥运冠军孙杨有过一段时间的内部训练试用, 有较好的训练 说 明 书 CN 203469383 U 4 3/4 页 5 效果, 为孙杨最终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奥运冠军尽了一份力。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面结构。
17、示意图 ; 0018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 1、 鞋掌固定本体, 2、 支撑体, 3、 减震材料层, 4、 连接件, 5、 子母扣, 6、 系带, 7、 弧形挡板, 11、 第一连接孔, 12、 第二连接孔, 13、 第三连接孔, 14、 第四连接孔, 15、 第五连接 孔, 16、 第六连接孔, 17、 第七连接孔, 18、 第八连接孔, 19、 第九连接孔, 10、 第一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 明。 0021 实施例 : 0022 一种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
18、参见附图1和图2) , 包括鞋掌固定本体1和固定 脚掌用的系带 6, 系带与鞋掌固定本体连接, 还包括四个支撑体 2, 支撑体包括一个连接平 面, 鞋掌固定本体上开设有十个连接孔, 支撑体的连接平面上设置有连接件 4, 支撑体的连 接平面与鞋掌固定本体的底面平行, 连接件与一个连接孔活动连接。支撑体还包括一个曲 面, 曲面的边缘与连接平面的边缘连接, 支撑体整体分别呈半椭球体、 半球体和球缺状。系 带的端部设置有子母扣5, 连接件为连接绳或连接栓。 鞋掌固定本体上还设置有防止脱落的 阻尼螺丝。 鞋掌固定本体中部的内侧缘向上凸起, 鞋掌固定本体整体呈弓形, 鞋掌固定本体 上敷设增加摩擦力的砂纸。。
19、 鞋掌固定本体的后跟部设置有弧形挡板7, 所述弧形挡板上也敷 设增加摩擦力的砂纸, 砂纸上设置有纹路。 若干个支撑体的高度数值呈等差数列降低, 若干 个支撑体的体积数值呈等比数列降低。半球支撑体上设置有压电发光装置、 发声装置或计 数装置。曲面中与地面接触部敷设有由橡胶橡皮或尼龙制成的减震材料层 3。所述鞋掌固 定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 第二连接孔12、 第三连接孔13、 第四连接孔14、 第五连接孔 15、 第六连接孔 16、 第七连接孔 17、 第八连接孔 18、 第九连接孔 19 和第十连接孔 10, 所述第 一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掌前部中心处位置, 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
20、在鞋掌固 定本体上对应脚弓中心处位置, 所述第三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小腿胫骨处位 置, 所述第四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跟后部中心处位置, 所述第五连接孔和 第六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孔的两侧, 所述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二 连接孔的两侧, 所述第九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孔的两侧。 0023 一种踝关节神经肌肉训练方法, 首先, 进行关节活动热身, 然后穿戴如本实施例所 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然后依次进行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 低控制强度 高力量强度训练、 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和恢复性牵拉肌肉训练 ; 0024 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
21、度训练 : 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将支撑体的支撑 点集中在下肢胫骨垂直线处, 即将支撑体分依次与鞋掌固定本体上的第三连接孔、 第二连 接孔、 第十连接孔和第九连接孔连接, 每调整完一次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均穿 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进行一次低力量强度训练, 低力量强度训练每次3至5分钟, 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总共为 12 至 15 分钟 ; 说 明 书 CN 203469383 U 5 4/4 页 6 0025 低控制强度高力量强度训练 : 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将支撑体的支撑 点集中在下肢胫骨垂直线外, 即将支撑体分依次与鞋掌固定本体上的第一连接孔、 第四。
22、连 接孔、 第六连接孔、 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连接, 每调整完一次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 训练器均穿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进行一次高力量强度训练, 高力量强度训练每次 3 至 5 分钟, 低控制强度高力量强度训练总共为 12 至 20 分钟 ; 0026 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 : 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将支撑体的支撑 点集中在下肢胫骨垂直线处, 即将支撑体分依次与鞋掌固定本体上的第三连接孔、 第二连 接孔、 第十连接孔和第九连接孔连接, 每调整完一次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均穿 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进行一次肌肉放松和控制力加强训练, 肌肉放松和控制力加 强训练每次。
23、 2 至 3 分钟, 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总共为 5 至 10 分钟 ; 0027 恢复性牵拉肌肉训练, 摘除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 进行恢复性牵拉肌肉, 总 共训练 5 至 8 分钟 ; 0028 本训练方法的训练频率为每周 3 至 4 次 ; 每次的训练时间为 0.5 至 1 小时。 0029 受训者可以持续穿戴本实施例, 不需要过多意志努力既可达到较大的训练量 ; 足 底位置可以调节, 满足了对踝关节刺激强度的调节要求 ; 训练刺激持续, 容易实现无意识控 制, 达到精细控制高度自动化的程度, 更加满足实践需要, 本实用新型在研发过程中雏形试 制品给奥运冠军孙杨有过一段时间的内部。
24、训练试用, 有较好的训练效果, 为孙杨最终打破 世界纪录获得奥运冠军尽了一份力。 0030 实施例 2 : 0031 本实施例中, 鞋掌固定本体与支撑体为整体式结构, 训练时, 可以配备不同型号的 本实施例产品, 使用时, 不同的时候进行更换, 达到更好的训练目的。 0032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 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说 明 书 CN 203469383 U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383 U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383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