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投球训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棒球投球训练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6940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2 CN 203469408 U (21)申请号 201220754433.2 (22)申请日 2012.12.13 61/569,912 2011.12.13 US A63B 6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戴志成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72)发明人 戴志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郑立柱 (54) 实用新型名称 棒球投球训练器 (57) 摘要 一个棒球投球训练器包含一个传统棒球与增 高的投球训练结构位于在缝隙上的缝线。上述投 球训练结构可以是在。
2、传统棒球缝线上加的额外层 缝线。上述投球训练结构可以提供一个手指放置 区域使得一个使用者可以比用传统棒球更容易的 方式旋转棒球。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69408 U CN 203469408 U 1/1 页 2 1. 一个棒球投球训练器, 包含 : a) 一个棒球, 所述棒球包含一个皮部分以及一个缝隙部分, 上述缝隙部分大致的与上 述皮部分在同一个表面 ; 以及 b) 一个加高缝线含盖至少一。
3、部分的上述缝隙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高缝线提供一个加高的结 构以使一个使用者可以较容易的旋转上述棒球。 3.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隙部分包含一个缝线。 4. 根据权利要求 3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高缝线含盖至少一部分的 上述缝线。 5.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高缝线覆盖少于全部的上 述缝隙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高缝线覆盖一半的上述缝 隙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
4、述加高缝线包含一个第一个加 高缝线部分以及一个第二个加高缝线部分并有个间距在上述第一个加高缝线部分以及上 述第二个加高缝线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高缝线有个高度少于0.5公 分。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高缝线有个宽度少于1.3公 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高缝线有个线密度高于上 述缝隙部分的一个缝线。 11. 一个棒球投球训练器, 包含 : a) 一个棒球, 所述棒球包含一个第一哑铃形状皮与一个第二哑铃形状皮耦合形成一个 球的外表皮 ; 以及 b) 一个凸出的手指放置部分。
5、位于上述第一哑铃形状皮与上述第 二哑铃形状皮耦合 处。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哑铃形状皮是用皮革, PVC, PU, 或者上述结合所制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的手指放置部分包含 一个缝线。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 的棒球投球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的手指放置部分包含 一个聚合体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69408 U 2 1/4 页 3 棒球投球训练器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从下列文件主张优先权包含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案号 61/569,912,。
6、 于 2011 年 12 月 13 日, 其标题为棒球投球训练器 ( “Baseball Pitching Training Device” ), 上述所有文件的内容全由本文件引用及纳入可用于所有用途。 技术领域 0003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运动训练器。更具体地说,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球训练器以增进 投球技能。 背景技术 0004 各式各样的棒球球路可以藉由不同的握球法以及投球姿势来完成已造成不同的 球路轨迹, 速度, 以及球的移动方式。 常见的球路包括二缝线快速直球, 四缝线快速直球, 滑 球, 指叉球, 下沉球, 小砍球(快速滑球), 曲球, 螺旋球, 变速球, 指节球以及其他球种。 学习 如。
7、何熟悉各式球路包含各式球路的握法跟各式球路的投球动力学是许多运动员学习的目 标, 但是碍于很多细节要学习及练习, 熟练各式球路并非件易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在一个方面, 一个投球训练器包含一个棒球, 所述棒球包含一个皮部分以及一个 缝隙部分, 上述缝隙部分大致的与上述皮部分在同一个表面 ; 以及一个加高缝线含盖至少 一部分的上述缝隙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缝线提供一个加高的结构以使一个使 用者可以较容易的旋转上述棒球。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缝隙部分包含一个缝线。 在一些 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缝线含盖至少一部分的上述缝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缝线覆盖 少于全部的上述缝隙部。
8、分。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缝线覆盖一半的上述缝隙部分。在 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缝线包含一个第一个加高缝线部分以及一个第二个加高缝线部分 并有个间距在上述第一个加高缝线部分以及上述第二个加高缝线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缝线有个高度少于 0.5 公分。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缝线有个宽度少于 1.3 公分。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缝线有个线密度高于上述缝隙部分的一个缝线。 0006 在另一个方面, 一个投球训练器包含一个棒球, 所述棒球包含一个第一哑铃形状 皮与一个第二哑铃形状皮耦合形成一个球的外表皮, 以及一个凸出的手指放置部分位于上 述第一哑铃形状皮与上述第二哑铃形状皮耦合。
9、处。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哑铃形状皮 是用皮, PVC, PU, 或者上述结合所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凸出的手指放置部分包含一 个缝线。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凸出的手指放置部分包含一个聚合体材料。 0007 在另一个方面, 一个制造投球训练器的方法包含使用一个第一缝线连接一个第一 表皮部分以及一个第二表皮部分以形成一个球的一个表面, 以及在上述表面的部分形成一 个加高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 进一步的包含缝制一个第二缝线以形成一个加高的缝在上 述的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缝线比所述第一缝线有较高的密度。在一些实施 说 明 书 CN 203469408 U 3 2/4 页 4 。
10、例中, 所述加高结构提供一个第一个指握结构与一个手指所形成的耦合度强于上述第一缝 线所形成的一个第二指握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 进一步的包含缝制上述的加高结构于第 一个缝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高结构有一个高度少于 0.8 公分。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投球训练器的体现。 0009 图 2 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投球训练器的投球训练结构的体现。 0010 图 3 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投球训练器的投球训练结构的体现。 0011 图 4 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投球训练器的投球训练结构的体现。 0012 图 5 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使用该投球训练器方法。
11、的体现。 0013 图 6 所示是一个流程图示意一些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投球训练器方法的体现。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一个投球训练器包含一个棒球皮部分, 第一缝线部分, 以及第二缝线部分。 在一些 实施例中, 上述皮部分包含一个第一哑铃形状部份以及第二个哑铃形状部份。上述第一缝 线部分可以把一哑铃形状部份以及第二个哑铃形状部份连在一起以形成棒球的一个外表 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缝线部分以及上述第二缝线部分共同形成棒球的一个 外表皮。 上述第一缝线部分可以形成棒球的球缝隙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缝线部 分覆盖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缝线部分而形成一个凸出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
12、的凸出结 构比起传统的棒球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磨擦力, 握球表面, 旋转力矩, 或者上述的结合。上 述第二缝线部分所形成的凸出结构可以比传统的棒球的缝线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容易的旋 转该球。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的第二缝线部分跟上述第一缝线部分有所重迭, 因此在该 棒球的球缝隙上有两层的缝线。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的第二缝线部分坐落在一般的棒球 上形成一个投球训练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的第二缝线部分形成一个凸出结构并连 接至少部分或者整个的第一哑铃形状部份以及第二哑铃形状部份而没有上述的第一缝线 部分在其 ( 上述的第二缝线 ) 下面。上述的凸出结构可以给一个使用者提供握球协助如此。
13、 该使用者可以在投变化球在球离手的时后旋转该球。 0016 图一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投球训练器 100 的体现。上述投 球训练器 100 前视图 102( 图 1-1) 包含一个皮 103 的一个第一哑铃形状部份 118 以及一个第二哑铃形状 部份 120。第一缝线 114 可以把上述皮 103 的一个第一哑铃形状部份 118 以及一个第二哑 铃形状部份 120 连结。上述投球训练器 100 可以包含第二缝线 116 形成一个凸出结构向上 延伸出上述皮 103 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缝线 116 重迭 / 在上述第一缝线 114 之上。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缝线 116 把。
14、上述皮 103 的一个第一哑铃形状部份 118 以 及一个第二哑铃形状部份 120 连结而没有上述第一缝线 114 在上述第二缝线 116 之下。 0017 图示 104( 图 1-2) 以及 106( 图 1-3) 分别示意了上述投球训练器 100 右视图以 及左视图 ( 九十度旋转 )。图示 104( 图 1-2) 以及 106( 图 1-3) 分别示意了上述投球训练 器 100 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示 108( 图 1-4) 示意了上述投球训练器 100 的上视图。图示 110( 图 1-5) 示意了上述投球训练器 100 的底部视图。图示 112( 图 1-6) 示意了上述投球 说 明。
15、 书 CN 203469408 U 4 3/4 页 5 训练器 100 的背部视图。通常技艺者可以知晓上述第二缝线可以在上述皮 103 上的任何定 一位置或者在上述第一缝线 114 任何所选的区段上。 0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缝线可以绕整个连接缝隙介于上述第一哑铃形状部份 118以及上述第二哑铃形状部份120之间, 因此上述第二缝线116连接上述第一哑铃形状部 份 118 以及上述第二哑铃形状部份 120 而没有上述第一缝线 114 做连接。 0019 图二、 三、 四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投球训练器的投球训练结构 200 的体现。 上述投球训练器 200 可以与图一的投球训练器。
16、 100 一样。图一所用的编号系统可以使用到 图二、 三、 四。上述投球训练器 200 可以包含一个表面含有上述的皮 103 以及上述的第一缝 线 114。上述第二缝线 116 凸出 / 延伸出一个表面 202。上述第二缝线 116( 上述投球训练 器的投球训练结构 ) 可以由线, 棉线, 毛纱等等制成。如图 205( 图三 ) 所示, 上述第二缝线 形成一个凸出结构 206 允许一个使用者的手指 204 放置, 如此该手指 204 可以在投球释放 动作时旋转该投球训练器 200。上述第二缝线 116 可以作成各种形状跟图案比如说直线交 叉 116A( 图四, 4-1), 双交叉线 116B(。
17、 图四, 4-2), 或者一个实线区块 116C( 图四, 4-3)。通 常技艺的人可以了解上述第二缝线可以为任何图形及形状。 0020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缝线可以包含一个手指放置内凹节构与使用者的手指 (例如食指或者无名指)外凸形状互补。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缝线可以塑形成较易手 指的放置, 按人体工学塑形, 或者位可以产生最高转速或者转速动能塑形。 通常技艺的人可 以了解上述第二缝线可以为任何特定的目的塑形。 0021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投球训练器 200 包含一个投球训练要元件 208 可以提供如 上所述功能但是由不同的材料来做成上述第二缝线 116。上述投球训练要元件。
18、 208 可以由 高分子做成, 例如聚乙烯 (polyethylene), 聚丙烯 (polypropylene), 橡胶, 以及任何其他 高分子材料。通常技艺的人可以了解上述训练原件 208 可以示任何形状或者任何材料只要 该投球训练原件208可以提供物理性的持球结构以利使用者/投球者可以放置他的手指以 及在投球释放的时候可以旋转该球。 0022 图五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使用该投球训练器方法 300 的体现。在一个握球 位置 ( 图五, 5-1), 手指 308 以及大拇指 310 皆抓在球 302 上。上述手指 308 利用磨擦力及 置放在逢线304上, 逢线304凸出球302的表面。。
19、 在投球释放时(图五, 5-2), 姆指314离开 球302的表面所以手指312可以施加一个力到上述凸出缝线/节构304A来旋转该球。 在一 些实施例中, 上述凸出的缝线 304A 有个宽度大概 10mm(10 毫米 ) 以及有个厚度大约 2mm(2 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凸出的缝线 304A 有个厚度不超过 5mm(5 毫米 )。在一些实 施例中, 上述凸出的缝线 304A 有个厚度不影响棒球的飞行轨迹或者让使用者感觉如同在 使用一般的棒球。 0023 图六所示是 1 个流程图示意一些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投球训练器方法的体现。在 步骤 602, 抓握一个投球训练器。在步骤 604, 。
20、释放姆指从上述投球训练器。在步骤 606, 使 用期他手指来旋转该投球训练器。在步骤 608, 释放该球如此变化球始可在投球旋转动作 中投出。上述投球训练器可以使用于训练投球动作。上述投球训练器有很多优势的地 方。 例如, 一个使用者可以借由使用上述投球训练器来增强肌肉记忆。 0024 在换回传统棒球, 藉由使用投球练习器或得的肌肉记忆允许使用者的大脑记得如 何轻松的投出变化球。在操作上, 上述投球训练器可以因为提供凸出的缝线跟结构以提供 说 明 书 CN 203469408 U 5 4/4 页 6 额外的旋转力举因此可以比较轻松的被握住以及延长手指释放时间。 0025 通常技艺的人可以了解上。
21、述投球训练器可以被制作为很接进传统棒球但有增进 握球的机制及结构。任何在球上凸出图形跟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上述的投球训练 器可以塑成为左投手, 或者右投手, 或者两者使用。例如, 上数逢线可以塑成一个指握形状 使得左投手可以轻松的旋转该球。 0026 在此所述的实施例及细节有促于对实用新型的构造和操作原则的理解, 而没有意 图限制本专利的权利范围。 在相关领域拥有通常技艺的人可以了解各种上述的示范实施例 可以进行多种修改而不偏离本专利所宣称范围的精神及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469408 U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408 U 7 2/5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408 U 8 3/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408 U 9 4/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408 U 10 5/5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408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