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增强移动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的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技术是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可以改善数据传输速率和/或误比特率。
在MIMO系统中,由于每一个接收天线都同时收到多个发射天线传送的信号,因而会造成多个发射符号之间的干扰,根据处理干扰的方式和接收端反馈的不同可以分为开环(OL,Open Loop)MIMO系统和闭环(CL,Close Loop)MIMO系统。其中,CL-MIMO系统包括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Single User MIMO)系统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Multiple UserMIMO)系统。所述SU-MIMO系统为:单个发送端的多个天线与单个接收端的多个天线间发射和接收信号的系统;所述MU-MIMO系统为:单个(或多个)发送端的多个天线与多个接收端的多个天线间发射和接收信号的系统。所述CL-MIMO系统可采用预处理技术达到降低接收端干扰的目的,从而使接收端的用户正确解码发送端发送的信息。
在CL-MIMO系统中,一种可行的降低接收端干扰的预处理技术为(线性)预编码技术。利用该技术在发射端对发射符号进行(线性)变换后再映射到发射天线上进行发送,即可达到降低接收端干扰的目的。目前,线性预编码技术主要有两种应用方案,一种方案是根据物理信道计算最合适的预编码矩阵,发射端利用计算得到的预编码矩阵对发射符号进行线性变换之后再发送;另一种方案是预先设定好一组预编码矩阵,将物理信道经过各个预编码矩阵处理得到等效信道,选择最好的等效信道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发射端利用计算得到的预编码矩阵对发射符号进行线性变换之后再发送。前一种方案要求发射端能够获知完整的信道信息,这就要求大量的反馈信息,而在实际中可以通过量化的码本反馈获知信道信息;后一种方案只需接收端将最好的等效信道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标识发送给发射端即可。
图1为现有的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下的上行CL-MIMO系统组网图,根据信道的互易性,测量到的下行信道可以当作上行信道使用,所以可在MS实现预编码处理。MS测量下行信道,找出信道状况最好的子频带,计算该子频带相应的预编码矩阵P或码本向量v,此时移动终端可以不向基站反馈预编码选择,移动终端发送数据信号s时,将s′=P·s或s′=v·s作为新的信号发送。
图2为现有的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模式下的上行CL-MIMO系统组网图,BS1在接收MS的信息前,需要对MS的上行信道进行测量,根据信道状况调度子频带和计算子频带相应的预编码矩阵P或预编码向量v,或从预编码码本(Code book)中选择相关性最高的码本矩阵P或码本向量v,将P或v的索引发送给MS。若MS通过下行信道收到预编码矩阵P的索引,则根据此索引在码本中找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P,将发射的数据信号s变换成s′=P·s作为新的数据信号发送;若MS收到码本向量v的索引,则根据此索引在码本中找到对应的预编码向量v,将s′=v·s作为新的数据信号发送。
上述现有的上行CL-MIMO系统只是在单小区情况下消除信道干扰,在实际的多个小区并存的通信系统中,这种方案对邻近小区/扇区产生较强的干扰,因此现有方案还是难以克服小区间干扰,小区边缘用户性能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地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包括:
接收端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
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用户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
由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包括:
接收端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
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所有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最大干扰水平值;
由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干扰水平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并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用户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的是否小于等于干扰阈值;如果是,则允许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干扰水平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所有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最大干扰水平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的是否小于等于干扰阈值;如果是,则允许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接收端,与多个小区的发送端以可通信方式连接,
所述接收端,用于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用户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由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或
所述接收端,用于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所有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由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选择合适的子频带进行信号的发送,可以避免相邻小区对本小区的干扰信道和本小区信道之间造成干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有效地控制通信系统中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2、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选择合适的子频带进行信号的发送,可以避免本小区对相邻小区的干扰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用户信道之间造成干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有效地控制通信系统中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T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组网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F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组网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有效地控制通信系统中的相邻小区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端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接收端根据本小区发送端发射的导频和相邻小区发送端发射的导频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步骤302: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
其中,接收端对测量到的本小区信道按信道的模值大小或信道的信噪比由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前面至少两个子频带;或者接收端对测量到的本小区信道按信道的模值大小或信道的信噪比由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前面至少两个信道模值或信噪比大于预设阈值的子频带。
步骤303: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用户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
其中,接收端根据所述一个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对应的本小区预编码码本和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信道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
根据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计算相邻小区所有用户等效信道;
计算所述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用户等效信道之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
步骤304:由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其中,接收端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干扰阈值,如果是则允许在所述子频带上发送数据;如果否,则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另一个子频带,并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由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上述接收端可以是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当接收端是MS时,发送端可以是基站(BS,Base Station);其中,基站还可以为中继站(RS,RelayStation)等;MS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还可能是固定台、中继站等。
上述本小区预编码码本、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和干扰阈值可能在接收端预设,也可能是接收端通过发射端发射的广播信息中获得。
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进行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有效地控制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T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接收端为MS,本小区发送端为BS1,相邻小区发送端为BS2。假设BS1和BS2都预置K个预编码码本(K大于等于2)。由于信道具有多变性,所以BS1和BS2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轮转所述预编码码本,轮转的时间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传输帧,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传输时隙(TTI,Transmit Time Interval)。设在第T个TTI时刻,BS1的预编码码本为C1,BS2的预编码码本为C2。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步骤可以是:
步骤1:MS获取干扰阈值β,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和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
MS通过接收BS1广播的信息,获取所述干扰阈值β、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和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其中,MS获得相邻小区的预编码码本C2可以是BS1通过与BS2的有线连接通信获得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然后通过广播信息将C2发送给MS1;此外MS也可以通过直接接收BS2广播信息获得C2。
步骤2:MS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和本小区干扰信道HI,所述本小区干扰信道为MS对相邻小区的干扰信道;本发明实施例中为MS和BS2之间的传输信道。
MS根据BS1发送的用于信道测量的导频来测量下行本小区信道Hs;根据BS2发送的用于信道测量的导频来测量下行本小区干扰信道HI。在TDD模式系统中信道具有互易性,测量到的下行本小区信道Hs可以作为上行本小区信道Hs使用;测量到的下行本小区干扰信道HI可以作为上行本小区干扰信道HI使用。
步骤3:MS1根据测量到的本小区信道Hs选取m个最好的子频带。
MS对测量到的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按信道状况的优劣进行排序,选取m个信道状况最好的子频带,所述m是预设的选取子频带的个数,也可以是信道状况好于某个阈值时的子频带个数。所述选择m个信道状况最好子频带的方法可以通过子频带信道的模值来选取,或通过子频带信道的信噪比来选取。
步骤4:MS从m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并根据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从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中选择对应的码本矩阵Ps或码本向量vs;并利用所述Ps或vs和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信道HI计算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
假设MS向BS1传送数据信号为s,则经过所述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对应的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中的码本矩阵Ps或码本向量vs处理后的传输信号为S′=Ps·S或S′=vs·S,则BS2收到MS的干扰信号为:
rI=HI·s′+n=HI·Ps·s+n (1)
或rI=HI·s′+n=HI·vs·s+n (2)
其中,n为信道噪声,则MS2的上行干扰等效信道为HI·Ps或者HI·vs。
步骤5:MS根据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计算相邻小区所有用户等效信道。
由于BS2当前采用的预编码码本为C2,BS2的用户信道也将和由预编码码本C2的码本向量Cj(Cj∈C2)或码本矩阵Pj(Pj∈C2)映射得到的信道Hj相近。不失一般性地,可以认为BS2内所有用户信道为Hj,则BS2内的当前所有用户等效信道为Hj·Cj或着Hj·Pj,其中Cj∈C2或Pj∈C2,Hj为Cj或Pj映射对应的信道。
步骤6:MS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HI·PS或者HI·vs与BS2内所有的用户等效信道Hj·Pj或Hj·Cj之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
设置变量Q,有
Q=max{Cov(Hi·Ps,Hj·Pj)|Ps∈C1,Pj∈C2} (3)
或Q=max{Cov(Hi·vs,Hj·cj)|vs∈C1,cj∈C2} (4)
其中,Hj是Pj和cj映射对应的信道,max(.)为求最大值函数,Cov(.)为互相关性函数,Cov(Hi·Ps,Hj·Pj)或Cov(Hi·vs,Hj·cj)为MS对BS2的干扰等效信道HI·Ps或者HI·vs与BS2内所有用户等效信道Hj·Pj或Hj·Cj的相关性。所述相关性的最大值即是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BS2内所有用户等效信道的最大干扰水平值。
步骤7:MS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干扰阈值β,如果否,则执行步骤4,从所述m个子频带中选择另一个子频带,并重新执行后续步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
步骤8:MS向BS1反馈选择的子频带,如果所选的子频带被BS1分配,则按照该子频带进行数据的发送。
从(3)或(4)可以看出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HI·Ps或者HI·vs和BS2内所有用户等效信道Hj·Pj或Hj·Cj的相关性取值越大,表明MS对BS2内所有的上行传输干扰越强,反之干扰越弱。
如果该相关性取值的最大值Q小于或等于干扰阈值β,则认为MS对BS2内所有的上行传输干扰较低,MS可以在该子频带上进行信号发送。如果该相关性取值的最大值Q大于干扰阈值β,则认为MS在该子频带发送数据对BS2内所有上行传输干扰较强,放弃使用该子频带,并从m个子频带中选择另一个子频带,执行后续步骤,直到找到合适的子频带为止。
另外,如果MS在m个子频带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子频带,则MS向BS1反馈无合适的预编码,由BS1调度其它维度正交或准正交资源,再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同步骤选取合适的子频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方便描述,采用一个本小区和一个相邻小区共存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TDD模式下上行CL-MIMO系统中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在两个以上小区并存的场景中,在多个小区并存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子频带的方法与本实施例的方法相同,所以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作进一步介绍。
上述实施例详细介绍了在T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中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使得在T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子频带进行信号的发送,可以避免对相邻小区内所有用户信道造成干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有效地控制通信系统中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以上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在T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中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下面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请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端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步骤402: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
步骤403: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所有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
其中,接收端根据所述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对应的本小区预编码码本和本小区信道计算所述子频带上的本小区等效信道;
根据该子频带上所有的本小区干扰信道和对应的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计算该子频带上所有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
计算所述子频带上的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所有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之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
步骤404:由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上述接收端可以是基站(BS,Base Station)。当接收端是BS时,发送端可以是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其中,基站可以为中继站(RS,RelayStation)等;MS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还可能是固定台、中继站等。
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1、步骤402和步骤404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的步骤301、步骤302和步骤304相同,本实施在次不在进行复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有效地控制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F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为BS1,发送端为本小区MS1,干扰小区MS2和MS3等。MS1的基站为BS1,MS2和MS3的基站为BS2。假设BS1和BS2都预置K个预编码码本(K大于等于2)。由于信道是具有的多变性的,所以BS1和BS2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轮转所述预编码码本,轮转的时间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传输帧,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TTI。设在第T个TTI时刻,BS1的预编码码本为C1,BS2对应的预编码码本为C2。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可以是:
步骤1:BS1预设干扰阈值β、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和接收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
步骤2:BS1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和本小区干扰信道HI(k);所述本小区干扰信道HI(k)为相邻小区移动台对本小区基站的干扰信道。本发明实施例中为MS2、MS3等和BS1之间的传输信道。
BS1根据MS1发送的用于信道测量的导频来测量本小区信道Hs;根据相邻小区中MS2、MS3等干扰终端发送的用于信道测量的导频测量本小区干扰信道HI(k),其中,k=1,2,......;
其中,MS2、MS3等干扰终端采用完全正交的时频资源发送的用于信道测量的上行导频。
步骤3:BS1根据测量到的本小区信道Hs获取m个最好的子频带。
BS1对测量到的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按信道状况的优劣进行排序,选取m个信道状况最好的子频带,所述m可以是预设的选取子频带的个数,也可以是信道状况好于某个阈值的子频带个数。所述选择m个信道状况最好子频带的方法,可以通过子频带信道的模值来选取,或通过子频带信道的信噪比来选取。
步骤4:BS1从m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并根据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从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中选择对应的码本矩阵Ps或码本向量vs;并利用所述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和对应的码本矩阵Ps或码本向量vs计算本小区等效信道。
假设MS1向BS1传送数据信号为s,则经过所述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对应的码本矩阵Ps或码本向量vs处理后的传输信号为s′=Ps·s或s′=vs·s,则BS1收到的信号为:
rs=Hs·s′+n=Hs·Ps·s+n (5)
或rs=Hs·s′+n=Hs·vs·s+n (6)
其中,n为信道噪声,则MS1对BS1的上行用户等效信道为Hs·Ps或者Hs·vs。
步骤5:BS1根据测量到的MS2、MS3等的本小区干扰信道HI(k)(k=1,2,...)和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中的码本矩阵Pj或码本向量Cj计算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
若MS2、MS3等向BS1传送干扰信号为u(k),则经过所述本小区干扰信道HI(k)(k=1,2,...)对应的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中的码本矩阵Pj或码本向量Cj处理后的干扰信号为r′=Pj·u或r′=Cj·u,则BS1收到的本小区干扰信号为:
rI=HI·r′+n=HI·Pj·u+n (7)
或rI=HI·r′+n=HI·Cj·u+n (8)
具体表示为:
rI=HI(k)r′+n=HI(k)·Pj·u(k)+n (9)
或rI=HI(k)r′+n=HI(k)·Cj·u(k)+n (10)
其中,n为信道噪声,k=1,2,...;则MS2、MS3等干扰终端对BS1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为HI(k)·Pj或者HI(k)·Cj。
步骤6:BS1计算所述本小区等效信道Hs·Ps或者Hs·vs与所述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HI(k)·Pj或者HI(k)·Cj的干扰水平值,,得到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
设置变量Q,则有Q=max{Cov(Hs·Ps,HI(k)·Pj)|Ps∈C1,Pj∈C2,k=1,2,...}---(11)]]>
或者Q=max{Cov(Hs·vs,HI(k)·cj)|vs∈C1,cj∈C2,k=1,2,...}---(12)]]>
其中,max(.)为求最大值函数,HI(k)为BS2内的MS2、MS3等干扰终端对BS1干扰信道,其中,k=1,2,...;Cov(Hs·Ps,HI(k)·Pj)或Cov(Hs·vs,HI(k)·cj)为MS1对BS1的本小区等效信道Hs·Ps或Hs·vs与MS2、MS3等干扰终端对BS1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HI(k)·P或HI(k)·cj之间的相关性,所述相关性的最大值即是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的最大干扰水平值。
步骤7: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干扰阈值β,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如果否,则重新执行步骤4,从所述m个子频带中选取另一子频带,并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8:BS1通过控制信令指示MS1利用该子频带进行数据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在上述的描述过程中只是采用一个BS1和一个MS1、一个BS2和两个MS2和MS3共存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F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中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多个相邻小区以及两个以上干扰终端同时存在的通信系统中,在多个小区并存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子频带的方法与本实施例的方法相同,所以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作进一步介绍。
以上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在F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中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由接收端BS1选取合适的子频带,再发送控制信令指示MS1利用该子频带进行数据发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实施例三:
上述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结构示意图,该接收端装置可以包括:
测量单元501,用于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干扰水平计算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并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的用户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
存储单元503,用于存储干扰阈值、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和本小区预编码码本;
判断单元504,用于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的是否小于等于干扰阈值;如果是,则允许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如果否,则干扰水平计算单元502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另一个子频带,并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由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在实施例一中,存储单元503存储预设的干扰阈值β,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和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测量单元501根据BS1和BS2发送的导频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和本小区干扰信道HI。干扰水平计算单元502根据测量单元501测量到的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选取参数m个最好的子频带;并从所述m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根据所述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对应的存储单元503中的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和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信道HI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根据存储单元503中的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计算相邻小区所有的用户等效信道;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的用户等效信道之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判断单元504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是否小于等于干扰阈值β;如果是,则允许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如果否,则干扰水平计算单元502从所述m个子频带中选择另一个子频带,并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由判断单元504再次根据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以上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通过选取合适的子频带进行数据的发送,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可以在T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中有效地控制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实施例四:
上述实施例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和具体的实施例一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下面再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和具体实施例二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结构示意图,该接收端装置可以包括:
测量单元601,用于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
干扰水平计算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所有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
判断单元603,用于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的是否小于等于干扰阈值;如果是,则允许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如果否,则干扰水平计算单元602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另一个子频带,并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由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存储单元604,用于存储干扰阈值、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和本小区预编码码本。
在实施例二中,存储单元604存储干扰阈值β,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和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测量单元601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和本小区干扰信道HI(k);所述本小区干扰信道HI(k)为相邻小区移动台对MS1的干扰信道。干扰水平计算单元602根据测量单元601测量到的本小区信道Hs获取m个最好的子频带,并从m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根据该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Hs和其对应的本小区预编码码本C1中的码本矩阵Ps或码本向量vs计算本小区等效信道;根据测量到的MS2、MS3等的本小区干扰信道HI(k)(k=1,2,...)和相邻小区预编码码本C2中的码本矩阵Pj或码本向量Gj计算所有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计算所述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所有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的干扰水平值,得到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判断单元603判断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干扰阈值β,如果是,则则允许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如果否,则干扰水平计算单元602从所述m个子频带中选择另一个子频带,并计算该子频带上的最大干扰水平值,由判断单元603再次根据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其中,BS1通过控制信令指示MS1利用该子频带进行数据发送。
以上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收端。通过选取合适的子频带进行数据的发送,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可以在FDD模式上行CL-MIMO系统中有效地控制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实施例五:
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和接收端装置分别进行了介绍,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收端,所述接收端与多个小区的发送端以可通信方式连接,
所述接收端,用于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和相邻小区所有用户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由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或
所述接收端,用于测量所有子频带上的本小区信道和本小区干扰信道;根据所述本小区信道选择至少两个子频带;从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一个子频带,计算本小区等效信道和所有本小区干扰等效信道间的干扰水平值,得到最大干扰水平值;由所述最大干扰水平值和干扰阈值,确定是否在该子频带上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可以在上行CL-MIMO系统中有效地控制相邻小区间的相互干扰,提升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