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管生产领域,确切地说,涉及碳钢、合金钢以及不锈钢管的冷轧管机。
背景技术
已知冷轧管机,见俄罗斯联邦专利No2286221,B21B 31/08,申请日:2005年4月5日,公开日:2006年10月27日。
已知冷轧管机所包含的框架带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上安装的工作机架带有移动式动力底座、支撑轨道、侧板、齿条和带工作辊的移动式辊箱,辊箱和动力底座的杠杆式驱动装置带有连杆和装在铰接支撑上的双臂拉杆。辊箱内的工作辊由轴承支撑。辊箱上设置一个尾杆,尾杆通过一个球轴承与辊箱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进行铰接。
已知冷轧管机的结构缺点是,工作年限短,原因是:辊箱壳体内设置的底板出现磨损时,机架将会下沉,造成尾杆弯曲倾斜,并且使工作辊的轴线不垂直于轧制轴线,导致设备磨损严重。
此外,还会导致轧管弯曲,从而降低轧管质量。
在已知的冷轧管机中,技术上最接近的是俄罗斯联邦专利№2286219,B21B 21/00,所描述的冷轧管机,此专利2005年4月日申请,2006年10月27日公开。
该冷轧机所包含的框架带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上安装的工作机架带有移动式动力底座、支撑轨道、齿条和带工作辊的移动式辊箱,驱动装置的双臂拉杆,其连杆通过连接轴与移动式动力底座以及移动式辊箱进行连接。辊箱沿着上、下和侧面的导向面进行移动。上导向面的面积比下导向面的面积小。移动式动力底座做成两个闭合的框架形状,承受轧制力,它还有三个纵向的支撑梁,连接到与移动式辊箱工作辊相接触的支撑轨道下面。
该已知冷轧管机的结构缺点是,工作可靠性差,工作年限短,原因是:在辊箱进退移动时,与辊箱及驱动装置双臂拉杆相铰接的连杆会以一定的角度移动至轧制轴线,辊箱沿着上、下及侧面的导向面进行移动,这些导向面有着不同的摩擦表面积,辊箱对离轧制轴线距离最远的下导向面的重力作用会产生翻转力矩。导向面会很快发生磨损,出现间隙,工作辊轴线偏离垂直面,这一点会负面地表现在冷轧管机的工作年限和轧管的质量上。
动力底座分为两部分,并通过导向面和支撑梁进行连接,这会使支撑梁发生弯曲,由此降低了冷轧管机的工作年限和轧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种冷轧管机,使其能够避免底座和辊箱翻倒,降低导向面的磨损,提高工作机架强度,从而提高冷轧管机的工作年限,改善难变形材料轧管的质量。
本发明任务通过下列方法来完成,已知冷轧管机所包含的框架带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上安装的工作机架带有移动式动力底座、支撑轨道、齿条和带工作辊的移动式辊箱,驱动装置的双臂拉杆,其连杆通过连接轴与移动式动力底座以及移动式辊箱进行连接,按照本发明,给上述这种冷轧管机配上自调滑套,安装在连接双臂拉杆和辊箱的连杆连接轴上,用支撑梁沿着轧制轴线的两侧固定在移动式动力底座上,支撑梁上设置有上、下滚轮,上、下滚轮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支撑梁凸座上的导向槽延伸至与所述滑套相配合,支撑梁上带有侧板,并且在支撑梁下方的框架上安装齿条,该齿条与下滚轮上的齿轮相啮合,每个支撑梁上的两个下滚轮之间的距离尽量拉大,两个上滚轮之间的距离尽量缩小,此外,每一个支撑梁上设置有一个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凹槽,使其能够将动力底座箍住,动力底座在安装支撑梁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上的凹槽,其中的一个凹槽与轧制轴线平行,而另一个凹槽与轧制轴线垂直,该两个凹槽将每一个支撑梁上设置的相应的凸缘箍住,支撑梁由螺栓固定在动力底座上。
这种结构的冷轧管机能够延长其工作年限,改善轧管质量。
实现的方法是,在辊箱的连杆连接轴上安装自调式滑套,并且让它到工作辊的距离达到最大,以保证底座和辊箱不会翻倒,避免轧管出现弯曲。
在动力底座上排布支撑梁、滚轮和凸座,这样可以在动力底座外侧地连杆连接轴上都安装上一个自调式滑套,这也就加大了支撑元件(滑套轴和轧辊轴)之间的纵向轴距,消除辊箱翻倒因素,避免轧辊出现弯曲,从而延长冷轧管机的工作年限,提高轧管的质量。
在动力底座和支撑梁上设置相应的凹槽,并且再用螺栓加以固定,这样能够保证支撑梁牢固的固定在动力底座上。
在最大着力点处给支撑梁安上滚轮,这样可以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降低摩擦损失,也减轻驱动装置的工作强度,也就是说能够降低能耗,延长工作年限。
在动力底座中使用一个动力座架,并且布置在最大轧制力的作用范围内,这样可以提高机架的强度,相应地也就能够改善轧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对发明进行解释,下面列举一个发明应用的具体实例,并附有图纸:
图1为冷轧管机示意图;
图2为冷轧管机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
图4为图3中Б-Б剖面图;
图5为图1中B-B剖面图;
图6为图3中Γ处放大图;
图7为图6中Д向视图;
图8为图6中E向视图;
图9为图7中Ж向视图;
图10为图6中И-И剖面图;
图11为工作机架移动式动力底座壳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H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已知冷轧管机所包含的框架1带有导向装置2,导向装置2上安装的工作机架3带有移动式动力底座4、支撑轨道5、齿条6和带工作辊8、9、10的移动式辊箱7,其中两个工作辊8、9固定在拉杆11上,并且工作辊10与辊箱7进行刚性固定,动力底座4和辊箱7的移动驱动装置带有双臂拉杆12。双臂拉杆12通过带有连接轴14的连杆13和动力底座4相连,通过带有连接轴16的连杆15和辊箱7相连。在连接双臂拉杆12和辊箱7的连杆15的连接轴16上安装有自调式滑套17。在移动式动力底座4上,沿轧制轴线两侧,固定有支撑梁18,支撑梁18上设置有上、下滚轮19、20和相互啮合的齿轮21、22。在支撑梁18上设置有凸座23,凸座23上设置有锻造钢板饰面的通往滑套17的导向槽24。支撑梁18下方的框架上安装有齿条25,该齿条25与下滚轮20上的齿轮22相互作用。每个支撑梁18上的两个下滚轮20之间的距离尽量拉大,两个上滚轮19之间的距离尽量缩小。
每一个支撑梁18上都设置有一个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凹槽26,使其能够将动力底座4箍住。动力底座4上安装支撑梁18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27、28,其中凹槽27与轧制轴线平行,凹槽28与轧制轴线垂直。凹槽27、28要把每一个支撑梁18上设置的相应的凸缘29、30箍住。支撑梁18由螺栓31固定在动力底座4上。在支撑梁18上固定有侧板32。辊箱7壳体上固定有侧板33。
冷轧管机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工作。
在轧制过程中,动力底座4和辊箱7同时进行进退移动,只是速度和位移不同。动力底座4在框架1的导向装置2上通过支撑梁18上安装的上、下滚轮19、20和侧板32进行移动。辊箱7在动力底座4中通过下工作辊10、两个自调滑套17和固定在辊箱7壳体上的侧板33以及滑套17的导向槽24进行移动。工作辊8、9、10安装在辊箱内,通过进行前进、后退往复运动,来实现钢管34的变形。
作用于辊箱7的力被自调式滑套17和下工作辊10接受,并传递给支撑梁18,然后传递到动力底座4。
来自连杆13并作用于动力底座4的力通过滚轮19、20和支撑梁18的侧板32传递到框架1的导向装置2。
来自动力底座4和连杆13的重力以及移动式动力底座4的惯性力和轧制力被支撑梁18的滚轮19、20和固定在它们上面的侧板32所承受。
作用于侧板32和33的力,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允许出现的偏斜、不同心以及管坯弯曲、壁厚不均引起的。
因为辊箱7内下面的支撑工作辊10与轧制轴线所在平面上所分布的自调式滑套17之间的最大可能距离决定了轴距,所以,在轧制的过程中,移动式动力底座4和辊箱7在移动时会严格平行于轧制轴线,这样可以避免动力底座4和辊箱7翻倒。
滑套17的自动调节是通过它与辊箱的铰接连接来得到保障的,并且由此补偿连接活动部件制作精度和磨损所产生的允许误差。
本发明冷轧管机和已知的相比,通过避免移动底座和辊箱翻倒、降低导向装置的磨损、提高工作机架强度,能够延长其工作年限,提高难变形材料轧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