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雨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雨伞.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46568.5 (22)申请日 2015.10.29 A45B 19/00(2006.01) A45B 25/14(2006.01) A45B 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 18 号浙江工业大学 (72)发明人 严未 徐冰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54) 实用新型名称 全自动雨伞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全自动雨伞, 包括中棒、 手 柄、 伞骨及弹簧, 所述中棒与手柄连接, 。
2、所述弹簧 套在中棒上, 弹簧两端与伞骨用铁丝绑接, 所述中 棒内设置物块, 所述中棒上设置上卡槽和下卡槽, 所述伞骨与圆环铰接, 所述圆环与卡片嵌卡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无需按钮且能单手打开和 收拢雨伞。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082825 U 2016.03.16 CN 205082825 U 1.全自动雨伞, 包括中棒 (1) 、 手柄 (2) 、 伞骨 (3) 及弹簧 (4) , 所述中棒 (1) 与手柄 (2) 直 接相连, 所述弹簧 (4) 套设在中棒 (1) 外圈。
3、, 所述弹簧 (4) 两端与伞骨 (3) 用铁丝绑接, 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棒 (1) 内部设有物块 (5) , 所述中棒 (1) 上设有上卡槽 (6) 与下卡槽 (7) , 所述伞骨 (3) 与圆环 (8) 铰接, 所述圆环 (8) 与卡片 (9) 嵌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伞,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槽 (6) 和下卡槽 (7) 分别设 置在中棒 (1) 的上部和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伞, 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 (9) 与上卡槽 (6) 之间为弹 性嵌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伞, 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 (9) 与下卡槽 (7) 之间为弹 性嵌卡连。
4、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伞,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 (1) 内部为圆柱形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伞, 所述的物块 (5) 为一种圆柱体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082825 U 2 全自动雨伞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雨伞。 背景技术 0002 雨伞是我们常常使用的生活用品。 一直以来, 撑伞和收伞都是一个很恼人的问题, 例如撑伞和收伞时要用双手。 目前大多数伞可以用单手打开, 但需要按钮, 在收伞时也免不 了使用双手把伞收拢, 对于拎包、 手里拿着东西以及有特殊障碍的人来说, 这是极。
5、为不方便 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结构简单、 无需按钮、 能够单 手打开和收拢的全自动雨伞。 0004 技术方案如下: 0005 全自动雨伞, 包括中棒、 手柄、 伞骨及弹簧, 所述中棒与手柄直接相连, 所述弹簧套 设在中棒外圈, 所述弹簧两端与伞骨用铁丝绑接, 所述中棒内部设有物块, 所述中棒上设有 上卡槽与下卡槽, 所述伞骨与圆环铰接, 所述圆环 (8) 与卡片嵌卡连接。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分别设置在中棒的上部和下部。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卡片与上卡槽之间为弹性嵌卡连接。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卡片与下卡。
6、槽之间为弹性嵌卡连接。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中棒内部为圆柱形空腔。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物块为一种圆柱体结构。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实现了单手打开和收拢雨伞的功能, 省去繁琐的按钮, 极大提高了使用雨伞的便捷性和愉悦度, 同时, 雨伞的结构简单, 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下卡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说明: 1中棒、 2手柄、 3伞骨、 4弹簧、 5物块、 6上 卡槽、 7下卡槽、 8圆环、 9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
7、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7 全自动雨伞, 包括中棒1、 伞柄2、 伞骨3及弹簧4, 中棒1与手柄2直接相连, 所述弹簧 4套在中棒1上, 弹簧4两端与伞骨3用铁丝绑接, 所述中棒1内设置物块5, 所述中棒1上设置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082825 U 3 上卡槽6和下卡槽7, 所述伞骨3与圆环8铰接, 所述圆环8与卡片9嵌卡连接, 雨伞处于打开状 态时, 所述卡片9与上卡槽6嵌卡连接, 使弹簧保持压缩状态, 雨伞处于收拢状态时, 所述卡 片与下卡槽7嵌卡连接, 使弹簧保持拉伸状态, 卡片起固定作用。
8、, 中棒1内部为圆柱形空腔, 物块5为圆柱体结构, 因此物块5可以在中棒1内腔自由滑动, 物块5为不锈钢材料, 具有一定 重量, 在碰触卡片9时, 使卡片9弹出上卡槽6或下卡槽7。 0018 从图1到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动作, 将雨伞举起, 物块5从中棒1顶部落到中棒1 底部, 碰触卡片9, 卡片9弹出下卡槽7, 释放圆环8和伞骨3, 由于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4两端 是与伞骨3通过铁丝绑接的, 所以弹簧4立即恢复原状, 卡片9、 圆环8和弹簧4由于弹力作用 上升, 并因为惯性到达中棒1顶部, 卡片9卡在上卡槽6中, 弹簧4被压缩, 雨伞因此被撑开。 0019 从图2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拢动作。
9、, 将雨伞伞顶朝向地面, 物块5从中棒1底部 落到中棒1顶部, 碰触卡片9, 卡片9弹出上卡槽6, 释放圆环8和伞骨3, 由于处于压缩状态的 弹簧4两端是与伞骨3通过铁丝绑接的, 所以弹簧4立即恢复原状, 卡片9、 圆环8和弹簧4由于 弹力作用下降, 并因为惯性到达中棒1底部, 卡片9卡在下卡槽7中, 弹簧4被拉伸, 雨伞因此 被收拢。 0020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 基于本实施例所做出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 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082825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5082825 U 5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508282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