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防水罩结构.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704232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42574.7

申请日:

20110221

公开号:

CN202060153U

公开日:

2011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5B25/00

主分类号:

A45B25/00

申请人:

谢燕青

发明人:

谢燕青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CN201120042574U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郑永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雨伞防水罩结构,主要包含一适当长度的罩体及一定位环。其中,该罩体的顶缘设有一套置部,并由底缘向上切割延伸一开口,罩体的内缘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挂耳;该定位环具有适当的弹性,其两端分别设有卡钩及扣持部,于雨天撑伞外出时,将罩体套于雨伞使其套置部套于伞顶构成定位,并将定位环穿设于挂耳,使罩体由上而下垂落,且借由定位环使罩体内形成活动空间,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雨伞防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罩体,供套于雨伞,其顶缘设有一中空状的套置部,以供套于伞顶构成定位,使罩体由上而下垂落,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其底缘是向上切割延伸一开口,内缘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挂耳;一定位环,具有适当的弹性,以供穿设于罩体的挂耳,使罩体内形成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于开口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对应的公黏扣件及母黏扣件,借由公、母黏扣件的贴合或分离使开口利于封闭及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两端分别设有卡钩及扣持部,于不使用时将卡钩与扣持部扣合,再将其扭转为数个交叠的圈框以利于收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防水罩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于雨天撑伞外出时,可将罩体套于雨伞,使其由上而下垂落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的雨伞防水罩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一般于雨天外出时,除了穿着雨衣外,通常是以撑伞构成遮雨的作用,但一般的雨伞仅能供遮蔽头部、肩膀等位置,对于身体及下半身,一但风雨或雨势过大,雨水将会不断的淋湿身体,尤其是下半身,实也为雨天外出时的一大困扰。本创作有鉴于此,乃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的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进一种防水罩结构,使雨天撑伞外出时,得以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雨伞防水罩结构,于雨天撑伞外出时,可借由罩体套于雨伞,使其由上而下垂落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进而达到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适当长度的罩体及一定位环。其中,该罩体的顶缘是设有一套置部,并由底缘向上切割延伸一开口,罩体的内缘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挂耳;该定位环具有适当的弹性,其两端分别设有卡钩及扣持部,于雨天撑伞外出时,将罩体套于雨伞使其套置部套于伞顶构成定位,并将定位环穿设于挂耳,使罩体由上而下垂落,且借由定位环使罩体内形成活动空间,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 

前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其中该罩体的开口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对应的公、母黏扣件,借由公、母黏扣件的贴合或分离,使开口利于封闭 及开启。 

前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其中该定位环两端分别设有卡钩及扣持部,于不使用时将卡钩与扣持部扣合,再将其扭转为数个交叠的圈框以利于收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于雨天撑伞外出时,可借由罩体套于雨伞,使其由上而下垂落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进而达到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环立体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环收折实施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置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罩体         11套置部 

12开口        13公黏扣件 

14母黏扣件    15挂耳 

2定位环       21卡钩 

22扣持部      3雨伞 

4提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A、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定位环立体图及收折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适当长度的罩体1及一定位环2。其中,该罩体1的顶缘设有一中空状的套置部11,罩身是由底缘向上切割延伸适当的长度后形成一开口12,于开口12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对应的公黏扣件13及母黏扣件14,罩体1的内缘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挂耳15; 

该定位环2,具有适当的弹性,其两端分别设有卡钩21及扣持部22,于使用时可将卡钩21与扣持部22打开,而当不使用时则将卡 勾21与扣持部22扣合,再将其扭转为数个交叠的圈框以利于收藏(如图2B); 

借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雨伞防水罩结构,于雨天撑伞外出时,将罩体1套于雨伞使其套置部11套于伞顶以构成定位,并将定位环2穿设于罩体1的挂耳15,使罩体1由上而下垂落,且借由定位环2使罩体1内形成活动空间,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是将雨伞3撑开后,将罩体1套于雨伞3,使其套置部11套于伞顶以构成定位,使罩体1由上而下垂落,并借由套置部11的定位防止罩体1滑落或移动。再将定位环2穿设于罩体1的挂耳15,借由定位环2使罩体1内形成活动空间,于雨天撑伞外出时得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于常态使用下,罩体1的开口12是借由公、母黏扣件13、14的贴合呈封闭状,而当需伸出手时(如购物或取物等),则将公、母黏扣件13、14分离,使开口12向左、右方向开启。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置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于不使用时,是可将罩体1予以折叠,并如图2B所示,将定位环2两端的卡钩21及扣持部22扣合,再将其扭转为数个交叠的圈框,连同折叠后的罩体1收置于一提袋4,以利于随身携带及收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雨伞防水罩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雨伞防水罩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雨伞防水罩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伞防水罩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伞防水罩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6015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2.07 CN 202060153 U *CN202060153U* (21)申请号 201120042574.7 (22)申请日 2011.02.21 A45B 2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谢燕青 地址 中国台湾 (72)发明人 谢燕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2203 代理人 郑永康 (54) 实用新型名称 雨伞防水罩结构 (57) 摘要 一种雨伞防水罩结构, 主要包含一适当长度 的罩体及一定位环。 其中, 该罩体的顶缘设有一套 置部, 并由底缘向上切割。

2、延伸一开口, 罩体的内缘 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挂耳 ; 该定位环具有适当的 弹性, 其两端分别设有卡钩及扣持部, 于雨天撑伞 外出时, 将罩体套于雨伞使其套置部套于伞顶构 成定位, 并将定位环穿设于挂耳, 使罩体由上而下 垂落, 且借由定位环使罩体内形成活动空间, 以构 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 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CN 202060162 U1/1 页 2 1. 一种雨伞防水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一罩体, 供套于雨伞, 其顶缘设有一中空状的套置部, 。

3、以供套于伞顶构成定位, 使罩体 由上而下垂落, 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 其底缘是向上切割延伸一开口, 内缘设有数个间隔排 列的挂耳 ; 一定位环, 具有适当的弹性, 以供穿设于罩体的挂耳, 使罩体内形成活动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于开口的相对侧, 分 别设有对应的公黏扣件及母黏扣件, 借由公、 母黏扣件的贴合或分离使开口利于封闭及开 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环两端分别设有卡 钩及扣持部, 于不使用时将卡钩与扣持部扣合, 再将其扭转为数个交叠的圈框以利于收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

4、060153 U CN 202060162 U1/2 页 3 雨伞防水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防水罩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于雨天撑伞外出时, 可将罩 体套于雨伞, 使其由上而下垂落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 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的雨伞 防水罩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人们一般于雨天外出时, 除了穿着雨衣外, 通常是以撑伞构成遮雨的作用, 但一般 的雨伞仅能供遮蔽头部、 肩膀等位置, 对于身体及下半身, 一但风雨或雨势过大, 雨水将会 不断的淋湿身体, 尤其是下半身, 实也为雨天外出时的一大困扰。本创作有鉴于此, 乃秉持 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的经验, 经不断研究、 实验, 遂。

5、萌生改进一种防水罩结构, 使雨天撑伞外 出时, 得以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而提 供一种雨伞防水罩结构, 于雨天撑伞外出时, 可借由罩体套于雨伞, 使其由上而下垂落以构 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 进而达到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的功效。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前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适当长度的罩体及一定位环。其中, 该罩体的顶缘是设有一套置部, 并由底缘向上切割延伸一开口, 罩体的内缘设有数个间隔 排列的挂耳 ; 该定位环具有适当的弹性, 其两端。

6、分别设有卡钩及扣持部, 于雨天撑伞外出 时, 将罩体套于雨伞使其套置部套于伞顶构成定位, 并将定位环穿设于挂耳, 使罩体由上而 下垂落, 且借由定位环使罩体内形成活动空间, 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 防止身体被雨 水淋湿。 0006 前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 其中该罩体的开口的相对侧, 分别设有对应的公、 母黏扣 件, 借由公、 母黏扣件的贴合或分离, 使开口利于封闭 及开启。 0007 前述的雨伞防水罩结构, 其中该定位环两端分别设有卡钩及扣持部, 于不使用时 将卡钩与扣持部扣合, 再将其扭转为数个交叠的圈框以利于收藏。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于雨天撑伞外出时, 可借由罩体套于。

7、雨伞, 使其由上而 下垂落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 进而达到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1 图 2A 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环立体示意图。 0012 图 2B 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环收折实施例图。 0013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 说 明 书 CN 202060153 U CN 202060162 U2/2 页 4 0014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置实施例图。 0015 图中标号说明 : 0016 1 罩体 11 套置部 0017 12 开口 13 公黏扣件 001。

8、8 14 母黏扣件 15 挂耳 0019 2 定位环 21 卡钩 0020 22 扣持部 3 雨伞 0021 4 提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A、 图2B,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定位环立体图及收折实施 例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含一适当长度的罩体 1 及一定位环 2。其中, 该罩体 1 的顶 缘设有一中空状的套置部 11, 罩身是由底缘向上切割延伸适当的长度后形成一开口 12, 于 开口12的相对侧, 分别设有对应的公黏扣件13及母黏扣件14, 罩体1的内缘设有数个间隔 排列的挂耳 15 ; 0023 该定位环2, 具有适当的弹性, 其两端分别设有卡钩21及扣持部。

9、22, 于使用时可将 卡钩 21 与扣持部 22 打开, 而当不使用时则将卡 勾 21 与扣持部 22 扣合, 再将其扭转为数 个交叠的圈框以利于收藏 ( 如图 2B) ; 0024 借由前述构件的组合, 构成一雨伞防水罩结构, 于雨天撑伞外出时, 将罩体 1 套于 雨伞使其套置部 11 套于伞顶以构成定位, 并将定位环 2 穿设于罩体 1 的挂耳 15, 使罩体 1 由上而下垂落, 且借由定位环 2 使罩体 1 内形成活动空间, 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遮蔽, 防 止身体被雨水淋湿。 0025 请参阅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 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 是将 雨伞 3 撑开后,。

10、 将罩体 1 套于雨伞 3, 使其套置部 11 套于伞顶以构成定位, 使罩体 1 由上而 下垂落, 并借由套置部 11 的定位防止罩体 1 滑落或移动。再将定位环 2 穿设于罩体 1 的挂 耳15, 借由定位环2使罩体1内形成活动空间, 于雨天撑伞外出时得以构成对侧边的雨水的 遮蔽, 防止身体被雨水淋湿。于常态使用下, 罩体 1 的开口 12 是借由公、 母黏扣件 13、 14 的 贴合呈封闭状, 而当需伸出手时 ( 如购物或取物等 ), 则将公、 母黏扣件 13、 14 分离, 使开口 12 向左、 右方向开启。 0026 请参阅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置实施例图。 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于。

11、不使用时, 是 可将罩体 1 予以折叠, 并如图 2B 所示, 将定位环 2 两端的卡钩 21 及扣持部 22 扣合, 再将其 扭转为数个交叠的圈框, 连同折叠后的罩体 1 收置于一提袋 4, 以利于随身携带及收藏。 0027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 修饰, 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28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 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 完全符合产业发展 所需, 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 具有新颖性、 创造性、 实用性, 符合有 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 故依法提起申请。 说 明 书 CN 202060153 U CN 202060162 U1/3 页 5 图 1 图 2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60153 U CN 202060162 U2/3 页 6 图 2B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60153 U CN 202060162 U3/3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60153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