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加热炉设备的安装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进行管坯加热的主要设备--环形加热炉设备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环形加热炉是无缝钢管生产中进行管坯加热的主要设备,其中环形炉底部分是环形炉设备安装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①炉底机械安装是环形炉施工的关键工序,决定着整个环形炉的安装工期,炉底机械施工是炉体钢结构施工、筑炉施工、介质管道施工的前提条件。
②炉底机械的安装精度对整个环形炉的稳定运行起着决定作用;
③炉底机械中的支承辊、扇形段的几何定位复杂,中心、标高、半径、角度、水平度等精度要同时保证。
目前传统的环形加热炉的安装存在如下缺陷:
1.在环形炉的圆心处采用钢结构平台对环形炉的炉底设备安装进行测量,其稳定性较差,并且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
2.在环形炉的扇形段的找正工作中采用盘尺和弹簧称的施工方法,导致测量精度低、测量速度较慢。
3.在环形炉支承辊的安装工作中,直接在辊面上测量支承辊的标高和水平度,作业人员不容易控制辊面的标高和水平度,因此安装的误差较大。可以将安装误差缩小到最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环形加热炉设备的安装方法,该方法既可保证设备安装的精度,又可缩短施工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加热炉设备的安装工法,其特征在于:依照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中心点位置;在环形炉的中心点设置测量用的平台,平台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平台中心预留观测孔;(2)炉底圈梁的安装;炉底圈梁分内环、外环两部分,找正圈梁时使用全站仪确定圈梁的中心和半径;并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标高的调整,标高应以圈梁立柱的位置为准,圈梁找正后将圈梁固定可靠后进行设备的二次灌浆;(3)支承辊的安装;支承辊的安装应该找正支承辊半径位置、支承辊标高和支承辊中心方向;支承辊半径位置可以通过测量投射好的支承辊中心点到支承辊立面的距离进行找正;支承辊标高在进行找正时,将一基准块放置在支承辊上面,测量支承辊的水平度,最后将铟钢尺放置到基准块上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标高测量;支承辊中心方向的调整采用激光准直仪,在环形炉的圆心处将中心标靶的标高调节与支承辊中心同一标高上;(4)扇形段的安装;先固定一段扇形段,并在其内环处架设全站仪的棱镜或反射贴片,然后从该扇形段两侧依次安装相邻的扇形段,每拼装一段后先将外环的圆柱销穿上,然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扇形段弧形面的半径和角度数值,进行初步调整,调整后测量两个扇形段之间的缝隙,根据缝隙的大小添加调整垫片,每拼装一段扇形段后,使用全站仪测量已拼装完毕的整个扇形段的扇形角度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上述基准块的弧度与支承辊辊面弧度相同,并且基准块的宽度与支承辊的宽度相同。
上述支承辊中心还可以插上测量样棒代替激光准直仪,采用挂钢线的方法进行中心方向的找正。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在环形炉中心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测量平台,较以前的钢结构平台具有稳定性好、外部影响因素少的特点。
2.使用了比较先进的测量和检查技术。
采用全站仪进行环形炉扇形段的找正工作,相对以前地采用盘尺和弹簧称的施工方法具有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等特点。
采用激光准直仪进行支承辊的找正,可以将安装误差缩小到最小。
3.改变了传统的扇形段的找正方法
采用从固定的一段扇形段向两边展开的施工找正方法,可以将施工作业面扩大一倍,加快施工进度。
4.在支承辊上面采用特制的基准块配合测量支承辊的标高和水平度,比直接在辊面上测量,可以降低对作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
本发明的工艺原理是:
1.利用全站仪的测距功能,在环形炉扇形段的内环弧形部分架设棱镜或反射贴片,控制弧形面与环形炉中心的距离达到扇形段半径的精度要求。
2.利用全站仪的测量角度功能,检查扇形段的拼装角度,确定扇形段中间调整垫片的厚度,加快了扇形段的安装速度。
3.通过在环形炉的中心设置站标,使用激光准直仪可以对支承辊的标高、中心和水平度进行一次性检查,节约了安装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环形炉中心线放线图。
图2是支承辊半径方向位置找正图。
图3是支承辊标高找正图。
图4是支承辊中心方向找正图。
图5是支承辊用钢线找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环形加热炉设备的安装工法,依照下列步骤进行:
1.中心点设置。(如图1所示)
在环形炉的中心点设置测量用的平台,平台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平台中心预留直径200mm的圆孔,以便在平台上通视地面的环形炉中心点。平台高度以架设全站仪后可以方便进行支承辊和扇形段测量为宜。
首先在环形炉基础上放设出环形炉的0°、90°、180°、270°的控制线,以这四条控制线为依据,利用全站仪放设出内、外环支承辊的中心线1、2,中心线的端点到炉子中心的距离必须为固定值。同时将装料机中心线3和出料机中心线4(每条线两个点)放设完毕。
一般环形炉圆环基础有几个基础板块组成,容易产生沉降不均的现象发生。在安装前对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待基础沉降稳定后进行设备安装。
2.炉底圈梁的安装。
炉底图梁分内环、外环两部分,找正圈梁时使用全站仪确定圈梁的中心和半径。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标高的调整。标高应以圈梁立柱的位置为准,圈梁标高确定后复测支承辊底座标高是否超差。
在找正时每安装一段炉底圈梁都要复查圈梁上立柱中心和支承辊中心是否在设计的角度上,根据现场实际的偏差值调整圈梁在弧长方向的位置。避免发生弧长累计误差超差的情况发生。
圈梁找正后将圈梁固定可靠后进行设备的二次灌浆。
3.支承辊的安装。(如图2、3、4、5所示)
支承辊5在安装找正过程中尽量先安装外环支承辊,再安装内环支承辊。
支承辊半径方向的位置可以测量投射好的支承辊中心点到支承辊立面的距离A进行找正。(如图2所示)
标高找正时加工一个与辊面弧度相同的基准块6,基准块的宽度与支承辊5的宽度相同。将基准块放置在支承辊上面,两侧用平尺7靠齐,用条式水平仪8测量支承辊的水平度。将铟钢尺9放置到基准块上使用NA2精密水准仪进行标高测量。(如图3所示)
支承辊1中心方向的调整采用激光准直仪10,在环形炉的圆心处将中心标靶的标高调节与支承辊中心同一标高上。中心标靶调整完毕后不要随意挪动,直到整个支承辊全部找正完毕。
支承辊就位后将激光准直仪插入支承辊的中心孔中,在中心标靶处站立一人负责观察激光斑点偏离的位置,同时使用对讲机指挥调整支承辊的标高和方向。
对于受厂房立柱等其他物体阻挡而无法使用激光准直仪的支承辊,可在支承辊中心插上测量样棒11代替激光准直仪,采用挂钢线的方法找正设备。(如图5所示)
4.扇形段的安装。
先就位一段扇形段,在扇形段的内环处架设全站仪的小棱镜,将全站仪架设在环形炉的中心点上。在扇形段内环处测量3个点,调整扇形段使3点的数据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钢管或型钢固定此扇形段,此段扇形段为最初找正的扇形段。
从已经固定的扇形段两侧开始采用两组人同时施工,依次安装相邻的扇形段。
每拼装一段后先将外环的圆柱销穿上,使用全站仪测量扇形段弧形面的半径和角度数值,进行初步调整。调整后测量两个扇形段之间的缝隙,根据缝隙的大小添加调整垫片。
每拼装一段扇形段后,使用全站仪测量已拼装完毕的整个扇形段的扇形角度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扇形段安装完毕后将内环的定心辊安装好,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好定心辊蝶簧的压缩量。
拆除所有固定扇形段的临时支撑,清理扇形段内外环的杂物。
采用人力推动扇形段转动2-3周。在转动过程中观察扇形段与支承辊的接触情况和定心辊处扇形段内环的跳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