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床上的吊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吊床上的吊带.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02444.1 (22)申请日 2016.11.30 (73)专利权人 义乌世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地址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江东街 道宗塘一区37幢1单元402室 (72)发明人 陈方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胡拥军 (51)Int.Cl. A45F 3/24(2006.01) A45F 3/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吊床上的吊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吊床上的吊带, 包括 吊带本体, 所述吊带本体的一端折叠后形成一索 套, 所述吊带本体的另一端折叠后形成一闭环, 所述闭环上设有若干锁扣, 相邻两个锁扣之间形 成环眼, 所述环眼包括通过吊带本体形成的第一 环眼带和第二环眼。 吊带的固定端采用索套, 只 需将另一端从索套中穿过通过拉紧吊床即可锁 紧在固定物上, 不易出现松动现象, 通过在吊带 另一端设置若干环眼, 即方便吊床和吊带的连 接, 同时通过连接不同位置的环眼实现调节高度 的目的, 结构简单, 体积小, 携带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261101 U 2017.06.20 CN 206261101 U 1。
3、.一种吊床上的吊带, 包括吊带本体(0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带本体(01)的一端折叠 后形成一索套(1), 所述吊带本体(01)的另一端折叠后形成一闭环(2), 所述闭环(2)上设有 若干锁扣(3), 相邻两个锁扣(3)之间形成环眼(4), 所述环眼(4)包括通过吊带本体(01)形 成的第一环眼带(5)和第二环眼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吊床上的吊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眼带(5)的长度和第二 环眼带(6)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吊床上的吊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眼带(5)的长度大于第 二环眼带(6)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吊床上的吊带, 其特征在于:。
4、 所述锁扣(3)通过缝合或/和粘结加 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吊床上的吊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眼带(5)一端向锁扣(3) 回折并固定于锁扣(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吊床上的吊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眼带(5)与锁扣(3)折叠 后固定部位为三层吊带本体(0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61101 U 2 一种吊床上的吊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床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吊床上的吊带。 背景技术 0002 吊床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人们休闲娱乐用的卧具, 不仅仅在野外, 在天台, 甚至在 室内, 人们都会设置吊床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目。
5、前市面上的吊床的吊带常用尼龙或棉布的 绳子, 将吊带的一段固定后, 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捆绑不牢固, 容易松动, 造成一定的安 全隐患, 吊带的一段连接在吊床上, 通过调节扣调节长度不方便, 吊带容易滑动, 固定性不 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床上的吊带, 其能 解决现有技术中吊带捆绑固定不牢固、 长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吊床上的吊带, 包括吊带本体, 所述吊带本体的一端折叠后形成一索套, 所述 吊带本体的另一端折叠后形成一闭环, 所述闭环上设有若干锁扣, 相邻两个锁扣之。
6、间形成 环眼, 所述环眼包括通过吊带本体形成的第一环眼带和第二环眼带。 上述结构都在一根吊 带上设置,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过设置索套, 解决了在使用吊床时需要将吊带的一端捆 绑在固定物上, 容易出现捆绑松动, 造成不安全隐患的问题, 吊床通过与不同位置的环眼相 连, 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环眼带的长度和第二环眼带长度相等。 当吊带不使用时, 第一环 眼带可以和第二环眼带贴紧闭合, 减少收纳占用的体积, 携带方便。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一环眼带的长度大于第二环眼带长度。 第一环眼带和第二环眼带 之间留有空隙, 方便连接吊床。 0008 优选的, 所述锁扣。
7、通过缝合或/和粘结加工形成。 通过缝合多道缝线或采用粘结的 方法, 使锁扣结实耐用, 承重能力较强。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环眼带一端向锁扣回折并固定于锁扣上。 回折部分形成一个弯 折部, 方便与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一环眼带与锁扣折叠后固定部位为三层吊带本体, 通过采 用三层吊带固定, 增加锁扣的牢固性。 0010 相比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吊带的固定端采用索套, 只需将另一 端从索套中穿过通过拉紧吊床即可锁紧在固定物上, 不易出现松动现象, 在吊带另一端设 置若干环眼, 即方便吊床和吊带的连接, 同时通过连接不同位置的环眼实现调节高度的目 的, 结构简单, 体积小, 。
8、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261101 U 3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01、 吊带本体; 1、 索套; 2、 闭环; 3、 锁扣; 4、 环眼; 5、 第一环眼带; 6、 第二环眼 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 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6 如图1所示一种吊床上的吊带, 包括吊带本体01, 所述吊带本体01的一端折叠后形 成一索套1, 当吊床需要固定时。
9、, 将吊带本体01带有索套1的一段缠绕在固定物上, 另一端穿 过所述索套1形成一套环, 拉紧吊带本体01的另一端, 即能将套环缩小, 紧紧捆绑在固定物 上, 所述吊带本体01的另一端折叠后形成一闭环2, 闭环2闭合端的距离和索套1闭合端的距 离可调节, 制作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所述闭环2上设有若干锁扣3, 优选的, 所述锁扣3通过 缝合加工形成, 采用多道缝线进行缝制, 或者采用胶水粘结, 或者二者结合, 这样形成的锁 扣即结实又美观。 相邻两个锁扣3之间形成环眼4, 锁扣3和环眼4间隔分布在所述闭环2上, 吊床上的连接件通过与不同位置的环眼4相连实现调节高度的目的, 所述环眼4包括通过吊 。
10、带本体01形成的第一环眼带5和第二环眼带6。 具体的, 所述第一环眼带5的长度和第二环眼 带6长度相等。 和吊床连接时, 只需将第一环眼带5和第二环眼带6分离开, 将吊床上的连接 件连接在所述环眼4中, 根据所需高度调节连接不同位置的环眼4, 当将吊带收起时, 第一环 眼带5和第二环眼带6紧贴在一起, 体积小, 携带方便。 0017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 一种吊床上的吊带, 包括吊带本体 01, 所述吊带本体01的一端折叠后形成一索套1, 当吊床需要固定时, 将吊带本体01的带有 索套1的一段缠绕在固定物上, 另一端穿过所述索套1形成一套环, 拉紧吊带本体01的另一 端,。
11、 可以将套环缩小, 紧紧捆绑在固定物上, 所述吊带本体01的另一端折叠后形成一闭环2, 闭环2闭合端的距离和索套1闭合端的距离可调节, 根据实际需要制作, 所述闭环2上设有若 干锁扣3, 优选的, 所述锁扣3通过缝合加工形成, 采用多道缝线进行缝制, 或者采用胶水粘 结, 或者二者结合, 这样形成的锁扣即结实又美观。 相邻两个锁扣3之间形成环眼4, 吊床上 的连接件通过与不同位置的环眼4相连实现调节高度的目的, 所述环眼4包括通过吊带本体 01形成的第一环眼带5和第二环眼带6。 即当所述第一环眼带5的长度大于第二环眼带6的长 度时, 第一环眼带5多余出来的长度, 部分通过回折固定在锁扣3上, 形成一个折弯部, 方便 和吊床上的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一环眼带5与锁扣3折叠后固定部位有三层吊带本体01构 成, 结构上更结实耐用。 0018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 做出其它各种 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 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261101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261101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