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6794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4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35979.5

申请日:

2008.11.19

公开号:

CN101733622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3P 17/00申请公布日:201006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P 17/00申请日:20081119|||公开

IPC分类号:

B23P17/00; C22C21/00; C22C1/03; C22F1/04; B21C23/02; B21C31/00; B21B1/22; B21B37/74; B21B37/16

主分类号:

B23P17/00

申请人: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建平; 乐永康; 毛建伟

地址: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沈浒路2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陈忠辉;姚姣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在坩埚中加入工业纯铝锭,加热熔化,加入Mg锭,打渣、精炼、除气,用覆盖剂覆盖;调整温度,搅拌铝熔体,加入高温烘干的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盐反应;清理反应残盐,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搅拌均匀,加入Al-Zr中间合金、Mg锭,搅拌均匀,调整温度,打渣、精炼、除气、静置,加入Al-Ti-B丝,搅拌均匀,浇注成铸锭;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车皮铣面,将铸锭挤压成所需型材和轧制成所需板材;最后对挤压型材或轧制板材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制备得到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特性和高强度高模量力学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石墨坩埚中加入工业纯铝锭,加热熔化,在670~720℃加入Mg锭,打渣、精炼、除气,用覆盖剂覆盖; 2)调整温度为700~950℃,用石墨搅拌器搅拌铝熔体,加入高温烘干的K 2 TiF 6 、KBF 4 、KAlF 6 和MgF 2 混合盐反应; 3)清理反应残盐,在700~750℃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搅拌均匀,在680~720℃加入Al-Zr中间合金、Mg锭,搅拌均匀,调整温度为730~780℃,打渣、精炼、除气、静置,加入Al-Ti-B丝,搅拌均匀,在730~780℃浇注成铸锭;在制造过程中控制成分含量Cu为3.8~4.9wt%,Mg为1.2~1.8wt%,Mn为0.3~0.9wt%,Zr为0.1~0.25wt%,Zn≤0.25wt%,Cr≤0.1wt%,TiB 2 为0.1~20%wt%,余量为Al; 4)将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均匀化处理温度为470~500℃,时间为15~28h;车皮铣面,将铸锭挤压成所需型材或轧制成所需板材; 5)对挤压型材或轧制板材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80~500℃,时间为1~4h;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70~210℃,时间为6~18h。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铝锭熔化温度在600~700℃,除气温度在720~7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K 2 TiF 6 与KBF 4 物质的量之比为1∶2,KAlF 6 及MgF 2 分别占混合盐总质量的5~40%,且KAlF 6 与MgF 2 的质量比为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挤压铸锭时其加热温度在350~460℃,挤压比为20~70,挤压速度为1~1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轧制铸锭时开轧温度在420~460℃,终轧温度在250~300℃,变形率70~95%。
3: 8~
4: 9wt%,Mg为1.2~1.8wt%,Mn为0.3~0.9wt%,Zr为0.1~0.25wt%,Zn≤0.25wt%,Cr≤0.1wt%,TiB 2 为0.1~20%wt%,余量为Al; 4)将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均匀化处理温度为470~500℃,时间为15~28h;车皮铣面,将铸锭挤压成所需型材或轧制成所需板材; 5)对挤压型材或轧制板材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80~500℃,时间为1~4h;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70~210℃,时间为6~18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铝锭熔化温度在600~700℃,除气温度在720~7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K 2 TiF 6 与KBF 4 物质的量之比为1∶2,KAlF 6 及MgF 2 分别占混合盐总质量的5~40%,且KAlF 6 与MgF 2 的质量比为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挤压铸锭时其加热温度在350~460℃,挤压比为20~70,挤压速度为1~10m/min。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轧制铸锭时开轧温度在420~460℃,终轧温度在250~300℃,变形率70~95%。

说明书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制备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比强度、比刚度和剪切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热稳定性、导热、导电、耐腐蚀性能良好等优点,逐渐成为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中的理想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经文献检索发现,专利申请200710190526.0公开了一种铝铜合金材料及其铸造、热处理工艺,采用纯铝、铝铜合金、铝镁合金和铝钛合金为原材料,经铸造、热处理制成,铝铜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优异的塑性,但难以满足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行业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要求。

    专利申请200710072590.9报道了采用TiB2颗粒的高强塑性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二硼化钛增强体颗粒、铝颗粒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得到增强体粉末,将增强体粉末置于模具内压制成块,模具加热,使铝合金熔化并浇铸到模具内,对浇铸有铝熔液的模具在压力机上施压,保持压力时间并冷却,脱模取出铸锭,即制备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是以二硼化钛增强体颗粒、铝颗粒为原料,烧结、挤压成型,工艺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地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石墨坩埚中加入工业纯铝锭,加热熔化,在670~720℃加入Mg锭,打渣、精炼、除气,用覆盖剂覆盖;

    2)调整温度为700~950℃,用石墨搅拌器搅拌铝熔体,加入高温烘干的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盐反应;

    3)清理反应残盐,在700~750℃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搅拌均匀,在680~720℃加入Al-Zr中间合金、Mg锭,搅拌均匀,调整温度为730~780℃,打渣、精炼、除气、静置,加入Al-Ti-B丝,搅拌均匀,在730~780℃浇注成铸锭;在制造过程中控制成分含量Cu为3.8~4.9wt%,Mg为1.2~1.8wt%,Mn为0.3~0.9wt%,Zr为0.1~0.25wt%,Zn≤0.25wt%,Cr≤0.1wt%,TiB2为0.1~20%wt%,余量为Al;

    4)将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均匀化处理温度为470~500℃,时间为15~28h;车皮铣面,将铸锭挤压成所需型材或轧制成所需板材;

    5)对挤压型材或轧制板材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80~500℃,时间为1~4h;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70~210℃,时间为6~18h。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铝锭熔化温度在600~700℃,除气温度在720~750℃。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K2TiF6与KBF4物质的量之比为1∶2,KAlF6和MgF2占混合盐总质量的5~40%,且KAlF6与MgF2的质量比为(1∶1)~(4∶1)。另外,所述高温烘干的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盐,其烘干温度为100~350℃,时间12~30h。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4)挤压铸锭时其加热温度在350~460℃,挤压比为20~70,挤压速度为1~10m/min。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4)轧制铸锭时开轧温度在420~460℃,终轧温度在250~300℃,变形率70~95%。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采用混合盐原位反应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反应生成的增强颗粒,界面洁净,与铝基体结合良好,颗粒分布均匀,制备出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特性和高强度高模量力学性能。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廉,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铝基复合材料TiB2颗粒SEM形貌;

    图2:铝基复合材料XRD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混合盐原位反应法生产增强颗粒,制备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其工艺:首先,在石墨坩埚中加入工业纯铝锭,加热至600~700℃铝锭熔化,在670~720℃加入Mg锭,打渣、精炼、除气,用覆盖剂覆盖,除气温度在720~750℃,打渣剂为ZS-AZ6无钠型,精炼剂为ZS-AJ6无钠型,覆盖剂为ZS-AF6无钠型。然后,调整温度为700~950℃,用石墨搅拌器搅拌铝熔体,加入高温烘干的混合盐反应,混合盐由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而成,K2TiF6与KBF4物质的量之比为1∶2,KAlF6和MgF2分别占混合盐总质量的5~40%,且KAlF6与MgF2的质量比为(1∶1)~(4∶1)。继而清理反应残盐,在700~750℃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搅拌均匀,在680~720℃加入Al-Zr中间合金、Mg锭,搅拌均匀,调整温度为730~780℃,打渣、精炼、除气、静置,加入Al-Ti-B丝,搅拌均匀,在730~780℃浇注成铸锭;在制造过程中控制成分含量Cu为3.8~4.9wt%,Mg为1.2~1.8wt%,Mn为0.3~0.9wt%,Zr为0.1~0.25wt%,Zn≤0.25wt%,Cr≤0.1wt%,TiB2为0.1~20%wt%,余量为Al。再将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均匀化处理温度为470~500℃,时间为15~28h;车皮铣面,将铸锭挤压成所需型材或轧制成所需板材;挤压铸锭时其加热温度在350~460℃,挤压比为20~70,挤压速度为1~10m/min;轧制铸锭时开轧温度在420~460℃,终轧温度在250~300℃,变形率70~95%。最后对挤压型材或轧制板材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80~500℃,时间为1~4h;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70~210℃,时间为6~18h。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混合盐反应法制备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u 4.3,Mg 1.5,Mn 0.6,Zr 0.15,TiB210%,余量为Al。

    其制备过程:采用高纯石墨坩埚,铝锭熔化后,在700℃加入Mg锭,在740℃打渣、精炼、除气,升温至800℃,采用高纯石墨搅拌器搅拌铝熔体,加入烘干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盐反应,反应时间为30min,清除反应残盐,在750℃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在700℃加入Al-Zr中间合金、铝箔包裹的Mg锭,搅拌均匀,升温至750℃打渣、精炼、除气,静置15min,加入Al-Ti-B丝,搅拌均匀,浇注成铸锭。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温度为490℃,时间为20h,车皮加工成φ120×300mm挤压铸锭。在450℃加热铸锭,保温4h,挤压比为36,挤压速度为4m/min,挤压成φ10棒材。棒材固溶温度为493℃,时间为3h,时效温度为190℃,时效时间为12h。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棒材力学性能为:Rm≥510MPa,Rp0.2≥450MPa,A≥5.5,E≥82Gpa。

    图1所示的铝基复合材料TiB2颗粒SEM形貌,TiB2颗粒分布均匀,大小均一,形状规则,界面洁净。图2铝基复合材料XRD衍射谱,从图可以看出,铝基复合材料含有TiB2颗粒增强相。

    实施例2:

    采用混合盐反应法制备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u 4.9,Mg 1.2,Mn 0.3,Zr 0.25,TiB215%,余量为Al。

    其制备过程:采用高纯石墨坩埚,铝锭熔化后,在720℃加入Mg锭,在750℃打渣、精炼、除气,升温至950℃,采用高纯石墨搅拌器搅拌铝熔体,加入烘干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盐反应,反应时间为30min,清除反应残盐,在750℃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在720℃加入Al-Zr中间合金、铝箔包裹的Mg锭,搅拌均匀,升温至780℃打渣、精炼、除气,静置15min,加入Al-Ti-B丝,搅拌均匀,浇注成铸锭。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温度为500℃,时间为15h,车皮加工成φ120×300mm挤压铸锭。在460℃加热铸锭,保温4h,挤压比为36,挤压速度为2m/min,挤压成φ10棒材。棒材固溶温度为500℃,时间为1h,时效温度为210℃,时效时间为6h。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棒材力学性能为:Rm≥522MPa,Rp0.2≥458MPa,A≥4,E≥85Gpa。

    实施例3:

    采用混合盐反应法制备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u 3.8,Mg 1.8,Mn 0.9,Zr 0.1,TiB20.1%,余量为Al。

    其制备过程:采用高纯石墨坩埚,铝锭熔化后,在670℃加入Mg锭,在720℃打渣、精炼、除气,升温至700℃,采用高纯石墨搅拌器搅拌铝熔体,加入烘干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盐反应,反应时间为30min,清除反应残盐,在700℃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在700℃加入Al-Zr中间合金、铝箔包裹的Mg锭,搅拌均匀,升温至730℃打渣、精炼、除气,静置15min,加入Al-Ti-B丝,搅拌均匀,浇注成铸锭。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温度为470℃,时间为28h,车皮加工成φ120×300mm挤压铸锭。在350℃加热铸锭,保温4h,挤压比为36,挤压速度为5m/min,挤压成φ10棒材。棒材固溶温度为480℃,时间为4h,时效温度为170℃,时效时间为18h。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棒材力学性能为:Rm≥485MPa,Rp0.2≥435MPa,A≥8,E≥73Gpa。

    实施例4:

    采用混合盐反应法制备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u 4.0,Mg 1.6,Mn 0.5,Zr 0.1,TiB25%,余量为Al。

    其制备过程:采用高纯石墨坩埚,铝锭熔化后,在690℃加入Mg锭,在730℃打渣、精炼、除气,升温至750℃,采用高纯石墨搅拌器搅拌铝熔体,加入烘干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盐反应,反应时间为30min,清除反应残盐,在750℃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在710℃加入Al-Zr中间合金、铝箔包裹的Mg锭,搅拌均匀,升温至740℃打渣、精炼、除气,静置15min,加入Al-Ti-B丝,搅拌均匀,浇注成铸锭。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温度为480℃,时间为18h,车皮加工成55×120×300mm轧制铸锭。开轧温度在460℃,终轧温度在300℃,变形率90%,轧制成5mm板材。板材进行固溶,固溶温度为490℃,时间为2h,时效温度为200℃,时效时间为10h。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板材力学性能为:Rm≥500MPa,Rp0.2≥440MPa,A≥7,E≥77Gpa。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混合盐原位反应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反应生成的增强颗粒,界面洁净,与铝基体结合良好,颗粒分布均匀,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特性和高强度高模量力学性能。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廉,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在坩埚中加入工业纯铝锭,加热熔化,加入Mg锭,打渣、精炼、除气,用覆盖剂覆盖;调整温度,搅拌铝熔体,加入高温烘干的K2TiF6、KBF4、KAlF6和MgF2混合盐反应;清理反应残盐,加入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搅拌均匀,加入Al-Zr中间合金、Mg锭,搅拌均匀,调整温度,打渣、精炼、除气、静置,加入Al-Ti-B丝,搅拌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