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件的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导光板件的方法,还涉及制造导光板件所需使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制作导光板件,是利用一种网板印刷方式,将油墨印刷图样在板件上,因油墨容易散开产生不均匀且容易脱落,致使品质不易控制,且在制程上是在板件成型后再施予印刷步骤,故人工成本耗费大。
另外,模仁射出成型方式,是先将金属制模穴内表面利用蚀刻方式预设图案,再将塑料射入模穴内成型,因应力不均匀、致使板件有气泡或变形,且模仁射出成型方式的模具,其加工板件的尺寸受限,无法出产大面积的板件,且每一不同图样需求的板件,即需要预备成本较高的金属模具。
再有,在玻璃模具上,以腐蚀方式形成预设图样,再将塑料倒入模具内成型板件,首先需要选择腐蚀的位置进行曝光,再利用所述的腐蚀方式依曝光的图样的部位进行腐蚀,但腐蚀无法精准均匀控制,成功率非常低且只能单片生产,实不符合生产效益,再者,以强酸腐蚀所述的玻璃模具,制作过程的危险性衍然而生。
于是,基于品质控制、生产效益以及安全性的考虑,故现有技术实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在玻璃模具上,以喷砂方式定义预设图样,再依此预制图样的模具浇注浆料,而制作导光板件,最后再将所述的导光板件裁切为复数个导光板,如此,提供一品质稳定,生产效益高,且提升制作过程安全性的导光板件制作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制造导光板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模,其是玻璃材制成,并具有一下表面;
一下模,其是玻璃材制成,并具有一上表面,且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与下模的上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凭借喷砂技术加工有预设图样;
一弹性元件,其是位于所述的上、下模间,所述的弹性元件与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与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供注入浆料;
一固定元件,其是用来将所述的弹性元件固定在所述的上模与所述的下模之间;
一夹持元件,其是夹持所述的上模以及所述的下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制造导光板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模,其是玻璃材制成,并具有一下表面;
一下模,其是玻璃材制成,并具有一上表面,且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与下模的上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预设图样,所述的预设图样是由一具图样的胶膜粘贴在所述的玻璃模具上形成;
一弹性元件,其是位于所述的上、下模间,所述的弹性元件与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与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供注入浆料;
一固定元件,其是用来将所述的弹性元件固定在所述的上模与所述的下模之间;
一夹持元件,其是夹持所述的上模以及所述的下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制造导光板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模,其是玻璃材制成,并具有一下表面;
一下模,其是玻璃材制成,并具有一上表面,且所述的上模地下表面与下模的上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预设图样,所述的预设图样是由一具图样的金属薄板,贴附在所述的玻璃模具上形成;
一弹性元件,其是位于所述的上、下模间,所述的弹性元件与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与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供注入浆料;
一固定元件,其是用来将所述的弹性元件固定在所述的上模与所述的下模之间;
一夹持元件,其是夹持所述的上模以及所述的下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导光板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调和浆料;
模具加工,所述的模具是包含一上模、一下模、一弹性元件、一固定元件、一夹持元件,所述的上模、以及所述的下模是由玻璃材制成,且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至少其中之一凭借喷砂技术加工有预设图样;
模具组装,其是利用所述的固定元件定位所述的弹性元件在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所述的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的上、下模间,且与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与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
灌入浆料,其是灌注浆料在所述的封闭空间;
固化反应;
聚合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导光板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调和浆料;
模具加工,所述的模具是包含一上模、一下模、一弹性元件、一固定元件、一夹持元件,所述的上模、以及所述的下模是由玻璃材制成,且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预设图样,所述的预设图样是由一具图样的胶膜粘贴在所述的玻璃模具上形成;
模具组装,其是利用所述的固定元件定位所述的弹性元件在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所述的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的上、下模间,且与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与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
灌入浆料,其是灌注浆料在所述的封闭空间;
固化反应;
聚合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导光板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调和浆料;
模具加工,所述的模具是包含一上模、一下模、一弹性元件、一固定元件、一夹持元件,所述的上模、以及所述的下模是由玻璃材制成,且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预设图样,所述的预设图样是由一具图样的金属薄板,贴附在所述的玻璃模具上形成;
模具组装,其是利用所述的固定元件定位所述的弹性元件在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所述的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的上、下模间,且与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与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
灌入浆料,其是灌注浆料在所述的封闭空间;
固化反应;
聚合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凭借应用一喷砂技术,在所述的玻璃模具的图样定义,再利用所述的已完成预制图样的玻璃模具制作导光板件,在制程上不但大量节省人工成本,在品质上更不需担忧油墨散开或腐蚀不均匀等瑕疵,且一组模具一次可制成20~40片以上的导光板,而非传统导光板模具一次一片或两片,故在生产效益的提升,助益良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5A、图5B是本发明的粘贴胶膜的操作示意图;
图6A、图6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贴附金属薄板的操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浇注浆料的操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模具1;上模11;上表面111;下表面112;胶膜113;金属薄板114;下模12;上表面121;下表面122;弹性元件13;固定元件14;夹持元件15;浆料16;注料管1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图中所示者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以下是本发明导光板件的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模具的实施例说明,其是包含:
一模具1,所述的模具1是包括:一上模11、一下模12、一弹性元件13以及一固定元件14以及一夹持元件15。所述的上模11具一上表面111以及下表面112,所述的下模12具一上表面121以及下表面122,且所述的上模11、下模12是由玻璃材料制成。
所述的上模11的下表面112以及所述的下模12的上表面121至少其中之一,是凭借喷砂技术加工有预设图样,其中所述的喷砂技术使用的砂材是氧化铝、玻璃珠、碳化硅、金刚砂、钢珠、铜珠、陶瓷砂、铝砂、钢砾、塑胶砂、核桃砂的一种,且所述的喷砂技术是利用高速喷射粒子,碰撞预加工的一表面。
所述的弹性元件13,是位于所述的上模11以及下模12间,且与所述的上模11的下表面112与所述的下模12的上表面121形成一封闭空间,供注入浆料16,且所述的弹性元件13的材质是合成树脂。
所述的固定元件14,是将所述的弹性元件13定位在所述的下模12的上表面121上,且所述的固定元件14是数条固定线。另外,所述的固定元件14,也可将所述的弹性元件13定位在所述的上模11的下表面112上。
所述的夹持元件15,其是夹持所述的上模11以及所述的下模12,且所述的夹持元件15是数个G形夹。
在使用上,导光板件的制造方法,请继续参阅图4的流程图,首先,在备料桶中调和制作导光板件的浆料16,所述的浆料16是至少包括5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合成粘稠液并添加起始剂所制成。
浆料16调和完成后,利用真空压力过滤浆料16的杂质。
经过滤后的浆料16,将利用浇注方式灌入模具1中成型,所述的模具的上模11、下模12的各所述的下表面112、以及上表面121,先以一具预设图样的胶膜113贴附,请参阅图5A、图5B,再以喷砂机喷射复数个高速粒子,各所述的高速粒子碰撞所述的下表面112、以及上表面121,如此以改良所述的表面特性,且可利用不同的喷砂砂径、喷砂种类、喷砂时间以及喷砂力道控制所撞击加工表面的深度,此乃物理碰撞原理的应用,而使各玻璃模具表面产生预设图样。
因利用喷砂方式先将玻璃表面加工,可生产尺寸较大的导光板件,且一次加工完成,故在成本以及生产效益上优在现有技术。
所述的下表面112、以及所述的上表面121凭借喷砂完成预设的图样后,再移除所述的胶膜113,完成所述的玻璃模具1的表面加工,另外,所述的胶膜113也可由具预设图样的金属薄板114替代,请参阅图6A、图6B,是第二实施例中贴附金属薄板的操作示意图,使喷砂加工方式,凭借所述的金属薄板114,使各所述的下表面112以及上表面121成型预设图样。
接着,使用各所述的固定元件14,在所述的弹性元件13上定位,并将所述的弹性元件13拉成一环状,且固定在下模12上,所述的固定元件14是固定弹性元件13在下模12的四个角落,如此,所述的弹性元件13撑开使其大致上呈现方形,待弹性元件13完成固定后,再覆盖上模11,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13,是位于所述的上模11、下模12之间,且所述的上模11的下表面112,与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121,形成一封闭空间,供调和后的浆料16注入,且所述的弹性元件13是合成树脂制成,供浆料16进入模具后,吸收所述的收缩裕度。
继续使用复数个G形夹15,夹持所述的上模11以及下模12的其中三边,再旋转模具1使未固紧的第四边朝上,请参阅图7的操作示意图,并在第四边放置注料管16,且由注料管17浇注浆料16,因模具为玻璃材制成,在浇注浆料16的过程中,可观察灌浆进度以及是否形成气泡等情形,接着将模具1回归原水平位置,并以G形夹15固紧第四边,再施压在上模11,供排气,最后,完全地固紧所述的上模11、下模12的四边,是完成本实施例的浇注流程。
所述的模具1完成浇注浆料16后,接着置入25°~75°的水池中,以加速硬化,其中,液体密度由0.94反应固化后密度约为1.19,经由缩比例制定规尺或固定尺寸的夹具控制板的厚薄度,达到导光板厚度要求,待固化反应完成后,继续再置入75°~150°的高温炉以加速进行聚合反应。
最后进行拆模、去毛边、裁切、品管以及包装等后段制程,其中,裁切的步骤是由于一组模具一次可制成20~40片以上的导光板,故完成导光板件的制造后,需凭借裁切而获得所需的导光板。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导光板件的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模具,凭借应用一喷砂技术,在所述的玻璃模具的图样定义,再利用所述的已完成预制图样的玻璃模具制作导光板件,在制程上不但大量节省人工成本,在品质上更不需担忧油墨散开或腐蚀不均匀等瑕疵,且一组模具一次可制成20~40片以上的导光板,而非传统导光板模具一次一片或两片,故在生产效益的提升,助益良多。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