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淀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中低渗或裂缝性油藏注水油田开发后期堵水调剖现场用的新型改性淀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提高采收率是目前老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的重要课题,接枝共聚物调驱控水体系是目前油田堵水调剖施工中应用较新体系,它克服了常规调堵体系(弱凝胶、体膨颗粒)的缺点(如易吸附、易剪切、注入地层后不易交联、注不进、有效期短等),在油田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随着应用油田的不断扩大,在现场应用中也出现了和不同矿场实际不适应的问题,如接枝共聚物体系中改性淀粉聚合物存在:1、聚合物粘度较高,在160mpa.s以上,2、与油田水配伍性不好,分层、沉淀,3、与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不饱和接枝单体发生共聚,接枝率低,接枝强度差等现象,急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醚与淀粉的碱性催化反应机理(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通过调整生产工艺,使淀粉改性,制造出能够满足油田堵水调剖现场需要的改性淀粉聚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淀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材料与配比
红薯淀粉或玉米淀粉120Kg、环氧丙烷5~20Kg、一氯乙酸2.0~10.0Kg、硫酸钠3.0~7.5Kg、碳酸铵2.0-4.5Kg、质量浓度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60-85Kg、质量浓度95%的乙醇420~630Kg、水210Kg、质量浓度99.0%工业氮气(流量0.05-0.1L/min)和质量浓度31%盐酸30-50Kg。
2.工艺流程
1)将乙醇、水、红薯淀粉或玉米淀粉淀粉、一氯乙酸、硫酸钠和碳酸铵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控制反应温度在28℃,30分钟后,慢慢加入质量浓度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30-45分钟,使淀粉充分反应,碱化;
2)通氮气5-10分钟后,泵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34℃以下,搅拌均匀后升温至40℃,在40-45℃下反应6-8h;
3)将上述反应产物打入中和釜中,用盐酸将体系中的pH值调至7.0-8.0,然后加入乙醇,使产物沉淀过滤,分离出乙醇回收使用;
4)沉淀产物在50-60℃下真空干燥,粉碎、包装。
本发明适应于中低渗或裂缝性油藏注水油田开发后期油田堵水调剖。
2007-2008应用于长庆油田、南阳油田、中原油田、新疆油田等调驱控水施工现场52井次,增产原油2.5万吨以上,减水10.6万方,创造经济效益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该聚合物具有:1.聚合物粘度在160mpa.s内可调;2.与油田水配伍性好,糊化不分层;3.与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不饱和接枝单体发生共聚,接枝共聚物强度达4932Pa(断裂应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淀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材料与配比
红薯淀粉或玉米淀粉120Kg、环氧丙烷20Kg、一氯乙酸10.0Kg、硫酸钠7.5Kg、碳酸铵4.5Kg、质量浓度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85Kg、95%乙醇630Kg、水210Kg、质量浓度99.0%工业氮气,流量0.05-0.1L/min和31%盐酸50Kg。
2.工艺流程
1)将乙醇、水、红薯淀粉或玉米淀粉、一氯乙酸、硫酸钠和碳酸铵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控制反应温度在28℃,30分钟后,慢慢加入质量浓度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30-45分钟,使淀粉充分反应,碱化;
2)通氮气5-10分钟后,泵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34℃以下,搅拌均匀后升温至40℃,在40-45℃下反应6-8h;
3)将上述反应产物打入中和釜中,用盐酸将体系中的pH值调至7.0-8.0,然后加入乙醇,使产物沉淀过滤,分离出乙醇回收使用;
4)沉淀产物在50-60℃下真空干燥,粉碎、包装。
本发明适应于中低渗或裂缝性油藏注水油田开发后期油田堵水调剖。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淀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材料与配比
红薯淀粉或玉米淀粉120Kg、环氧丙烷5Kg、一氯乙酸2.0Kg、硫酸钠3.0Kg、碳酸铵2.0Kg、质量浓度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60Kg、95%乙醇420Kg、水210Kg,99.0%工业氮气(流量0.05-0.1L/min)和31%盐酸30Kg。
2.工艺流程
1)将乙醇、水、红薯淀粉或玉米淀粉、一氯乙酸、硫酸钠和碳酸铵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控制反应温度在28℃,30分钟后,慢慢加入质量浓度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30-45分钟,使淀粉充分反应,碱化;
2)通氮气5-10分钟后,泵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34℃以下,搅拌均匀后升温至40℃,在40-45℃下反应6-8h;
3)将上述反应产物打入中和釜中,用盐酸将体系中的pH值调至7.0-8.0,然后加入乙醇,使产物沉淀过滤,分离出乙醇回收使用;
4)沉淀产物在50-60℃下真空干燥,粉碎、包装。
本发明适应于中低渗或裂缝性油藏注水油田开发后期油田堵水调剖。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淀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材料与配比
红薯淀粉或玉米淀粉120Kg、环氧丙烷15Kg、一氯乙酸8.0Kg、硫酸钠6.0Kg、碳酸铵4Kg、质量浓度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70Kg、95%乙醇500Kg、水210Kg、99.0%工业氮气(流量0.05-0.1L/min)和31%盐酸40Kg。
2.工艺流程
1)将乙醇、水、红薯淀粉或玉米淀粉、一氯乙酸、硫酸钠和碳酸铵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控制反应温度在28℃,30分钟后,慢慢加入质量浓度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30-45分钟,使淀粉充分反应,碱化;
2)通氮气5-10分钟后,泵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34℃以下,搅拌均匀后升温至40℃,在40-45℃下反应6-8h;
3)将上述反应产物打入中和釜中,用盐酸将体系中地pH值调至7.0-8.0,然后加入乙醇,使产物沉淀过滤,分离出乙醇回收使用;
4)沉淀产物在50-60℃下真空干燥,粉碎、包装。
本发明适应于中低渗或裂缝性油藏注水油田开发后期油田堵水调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