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光网络测试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网络接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源光网络测试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网络和光接入技术的发展,各种xPON(Passive 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逐渐成为光接入的主流,其中,xPON包括APON(ATM PON,异步传输模式无源光网络)、BPON(Broadband PON,宽带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ON,以太网光网络)、GPON(Gigabit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等PON。PON产品的单块OLT(Optical 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100接入板一般会支持4,8,16个PON端口,每个PON端口支持32,64,以及128路分光。如果按照单块OLT100接入板支持8个PON端口,每个PON端口支持64路分光,则单块OLT100接入板可以支持8*64=512路终端用户。
为了验证OLT100设备PON端口的业务处理能力,需要通过模拟OLT100与多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组网的状态,对OLT100设备进行业务测试,由于是多ONU组网,所以需要大量的ONU来搭建业务测试环境。
现有技术的测试方法是采用分立模块搭建多ONU测试环境,每个ONU都位于一个测试架中,同时每个ONU都独立使用一套电源、测试数据线。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着测试终端中ONU占用空间大的缺点,安装数百个甚至上千个ONU并保证散热良好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xPON测试终端,能够减小测试终端占用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为一种xPON测试终端,包括资源板、主控板以及背板;所述资源板与所述背板相连;所述主控板与所述背板相连;所述资源板包括多个ONU,所述ONU接收来自PON端口的测试数据,并对所述测试数据处理后将处理结果经过所述背板向网络数据测试仪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测试xPON时测试终端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测试时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测试终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测试终端资源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测试终端主控板通过背板与资源板连接示意图;
图5为发明实施例测试终端主控板与资源板及主控板与控制端进行总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为一种xPON测试终端,包括资源板30、主控板10以及背板40;所述资源板30与所述背板40相连;所述主控板10与所述背板40相连;所述资源板30包括多个ONU300,所述ONU300接收来自PON端口的测试数据,并对所述测试数据处理后将处理结果经过所述背板40向网络数据测试仪400发送;
所述主控板10用于配置管理所述资源板30;
所述背板40用于连接主控板10与资源板30,以及用于连接资源板30与网络数据测试仪400。
参见图1,OLT100为测试对象,从OLT100出来的数据经ODN200分光后与多个集成在一块板上的ONU300相连,网络数据测试仪400连接OLT100与多个ONU300,用来提供测试数据,并对所述处理结果进行判断,得到被测设备的测试结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ONU300集成在一个资源板30上,因此,不仅可以完成测试需求,而且还能减小测试终端占用的空间。
参见图3,所述资源板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PHY(Physical,物理层模块)306,PHY306用于将对所述处理结果进行以太网物理层处理,得到以太网数据格式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以太网数据格式的处理结果经过背板40向网络数据测试仪400发送;
具体地,所述背板40可以设置GE(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接口402,通过所述GE接口402与所述网络数据测试仪400相连,所述PHY306可以通过背板40上的GE接口402向网络数据测试仪400发送所述以太网数据格式的所述处理结果。
参见图3,所述资源板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温度电压监控模块305和CPU扣板308,所述温度电压监控模块305用于监控资源板30上的温度和电压,并将监控到的温度值和电压值向所述CPU扣板308发送。
所述CPU扣板308,用于接收资源板30上的温度、电压信息,并将所述温度、电压信息通过背板40发送给主控板10;
所述主控板10包括CPU控制单元101,告警单元102;
所述xPON测试终端还可以包括风扇框20,所述风扇框20用于为xPON测试终端通风散热;
所述主控板10的CPU控制单元101,用于接收到来自资源板30的温度、电压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电压信息对所述资源板进行管理,包括:
如果发现温度或电压值超过警戒值时,便发送告警指令通知主控板10上的告警单元102,同时也向风扇框20发出启动风扇或提高风扇转速的指令;如果发现温度电压值没有超过警戒值时,便发送取消告警指令通知主控板10上的告警单元102,同时也向风扇框20发出关闭风扇或降低风扇转速的指令。
所述主控板10的告警单元,包括有指示灯或蜂鸣器,当告警单元102收到来自主控板10的告警指令后,通过点亮指示灯或者启动蜂鸣器来发出告警信息;当告警单元102收到来自主控板10的取消告警指令后,则关闭指示灯或者关闭蜂鸣器来解除告警。
所述风扇框20包括一个或多个风扇,当风扇框20收到来自主控板10的控制指令,如收到开启风扇指令、或者关闭风扇指令、或者提高风扇转速指令、或者降低风扇转速指令时,分别进行开启风扇、或者关闭风扇、或提高风扇转速、或者降低风扇转速的操作。
参见图3,所述资源板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307,所述电源模块307用于为资源板30上的模块,如ONU300、或温度电压监控模块305、或CPU扣板308等提供电源。
参见图4,所述CPU控制单元101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控制端(可以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的测试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端的测试指令,对资源板30进行配置,包括进行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的分配等。
所述控制端500设置有相应的测试软件,测试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端500向所述主控板10发送测试指令,完成对MAC地址、IP地址、ONU等的配置;
参见图5,控制端500与主控板10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以太网协议进行通信,也可以采用其它协议如RS232(Recommended Standard 232,推荐标准232)协议进行通信。
参见图3及图4,所述背板40可以设置背板连接器401,所述资源板30还可以进一步设置资源板连接器309,通过所述资源板连接器309与所述背板连接器401的配合,将所述资源板30与所述背板40进行连接。
所述主控板10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主控板连接器103,通过所述主控板连接器103与所述背板连接器401的配合,将所述主控板10与所述背板40进行连接。
参见图5,所述主控板10与所述资源板30的通信可以采用多种协议,如通过以太网协议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协议或其它协议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测试终端的另一实施例中,背板40设置有多个背板连接器401形成多个槽位,每个槽位对应一个或多个背板连接器401;资源板30组或主控板10设在所述槽位。
背板40可以位于测试终端的后部,所述主控板10或资源板30组所在槽位的开口位于测试终端的前部,这样,在需要更换资源板30组或主控板10时,可以从测试终端的前方方便地抽取。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背板共有10个槽位,其中一个用于放置主控板10,另外9个用于放置资源板30。主控板10位于测试终端的第0槽位靠近风扇框20的位置,即画面最上层靠左的槽位。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设置在其它的槽位,如第1(即第0槽位的下方)、第2槽位(第1槽位的下方)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槽位为水平排列,用户也可以将其设置成垂直排列;槽位的大小也不限制,用户可以根据资源板30或主控板10的大小来调整所需槽位的宽度。为了减少测试终端工作时资源板30相互之间以及主控板10与资源板30相互之间的串扰,设计时可以加强各个资源板30间及资源板30与主控板10间地隔离,如增大相互间间距、或加入隔离设备等,这样可以使测试终端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参见图2,所述风扇框20可以位于靠近测试终端一侧壁的位置,或者位于主控板10与资源板30之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扇框20与主控板10相连,由主控板10来控制风扇。实际应用中,用户为降低成本也可以不将风扇框20与主控板10相连,而采用手动控制,即用人工的方法来启动、关闭风扇或加速、减慢风扇的转动。
以上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