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法是水泥工业中立窑水泥厂应用的。 就申请人所知:国内外立窑水泥厂现有成球技术是:用成球盘滚动加水制造生料球,湿球入窑锻炼。国外曾有采用挤压法成φ20×50棒料入窑锻烧的报导。
用现有技术-滚动加水制造生料球-的缺点是:它不能稳定地控制成球质量和粒度级配范围,含水量较高(13-15%);湿球入窑时因重力及接触高温多有破裂。料球尺寸不均和破裂将降低料层的空隙率。影响立窑通风,这是立窑水泥生产中最主要的课题之一。本方法的目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使立窑操作能够稳定下来。产量和质量提高,能耗成本下降。
本方法主要技术特征是:一是用“滚压料球机”代替传统的成球盘制造生料球,二是利用空气的余热将料球烘干(水份≤2%)后入窑锻烧。
早已在其他行业中成功地应用着的滚压机,可获得尺寸完全一致的料球。且生产率很高,可满足立窑水泥厂需要。水泥生料的性质(粘土含量和细度)将更易于压制成球。因其工艺过程是压制的,其中重力水毛细水含量比滚动法成球要少,其初始水份为6-8%左右,使含水量比滚动法少7%左右,可节约蒸发此水份的热耗。压制的料球致密强度高不易破裂。且直径尺寸一致。理论上可证明:尺寸一致可大大提高料层的空隙率,改善立窑内通风。
利用窑气的余热烘干料球的实质是:在立窑上采用干法工艺,它与传统工艺-湿法有着本质的差别。它相当于将立窑中湿料层移至窑外,底火上移600mm左右,窑气温度将提高到400℃。窑内只有分解、烧成、冷却三个带。因窑内无湿料层,对烧成带压力减小,可防止熟料生成致密的大块影响通风、大量地观测证明:湿料层对通风阻力的增加起主导作用,如无湿料层,风压将下降。因是干料球入窑锻烧。料球因含水份很少其破裂温度将大大提高。窑气中的水份含量也很少。正好利用它烘干生料球。这样就排除了湿料层在窑内所造成的有害干扰和恶性循环。使立窑操作工艺稳定下来,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标。
本方案是把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已有技术,再经组合改进而成,因而其实用性很强。如干料球工艺早已在立波尔窑成功地应用,但立窑上还未见应用。滚压成球机,早已在煤球业中成功地应用,但还未见有用它制水泥生料球的报导。又如伞形烘干篦子,在我国炼铁业中烧结坚炉中烘干球矿团效果良好,现首次应用在水泥立窑上,就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因为这一扩大应用并不是原有技术的简单再版,而是利用其原理加以改进使之专门用于立窑水泥工艺。这种横向渗透的本身,就具有创造性。因为它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立窑原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就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制球工艺过程是:经配比好后的全黑生料由提升机提升到平台上,进入“定量加水混捏机”再进入“双辊滚压成球机”压机制成φ18mm扁豆形料球。这两台设备比原有的螺旋输送机和成球盘占地面积要小,一般厂家均可布置得开。在滚压料球机中设有筛分装置,以排除未成球的粉末。
考虑到立窑水泥厂的不同条件,本方法提供了如附图1和附图2两种烘干方案可供选择。
附图1是利用立窑烟囱改成烘干室对料球进行烘干,由滚压成球机来的生料球,由皮带输送机1送至料仓2中储存。由气控(或手控)活门4控制落入烘干室呈“之”字形档板5上。在档板上堆集成70mm左右料球。带孔档板角度恰等于料球的安息角。由窑气进行烘干3-5分钟后再入窑。窑罩是密闭的,八个窑门3由气动(或手动)控制,在正常情况下是关闭的。用原窑上布料溜子布料。窑气有两股通路:一路经烘干室,一路经可调活门6进入主烟囱7排入大气。6应调节到窑气恰不从窑门外溢的程度为宜,即使窑气尽可能地通过烘干室发挥烘干作用。料仓2在斜烟囱上面且面积较大,以起自然干燥和用窑气烘烤干燥的目的。窑气温度为200℃左右,可用窑门掺入冷风量来调节。经烘干后窑气温度为120℃左右,这个温度比湿法窑40-70℃有较大提高,这样将提高烟气的流速而对烘干工艺有利。主烟囱7另行设置可防止冷凝水返回窑内,制造安装也方便。此法不用引风机、投资省、维修费用低,原机立窑也不做大的改动,适于机立窑水泥厂应用。
附图2是使用伞形篦子烘干料球的,料球由皮带输送机1输送到园盘形料仓2中成自然堆集。2设置在窑的正上方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窑所产生的热气对料球进行自然干燥。料仓经φ500mm喉管3进入伞形篦子4上,堆集成50mm厚的料层。伞形篦子有8-12条放射状档板把它分成8-12个区。料球只能一个区一个区的下落而不会整体崩落。正常操作时:由电气控制有牵引磁铁的活门5依次下落料球,或用手动根据窑内状况单独加那个区的料球。活门5上有配重6,在有料时只要用较小的力就可开启,以利于电气控制。在窑罩9上有八个手动炉门7,经常是关闭的,以保持窑内尽量少漏入冷风,打开时可观察窑内情况(因无蒸气,很好观察)也可用耙子移动料球的位置。下料点置于立窑“二肋”处,窑面呈凹形堆集,与立窑实际锻烧时状态完全吻合。窑气穿过伞形篦子3对料球进行烘干,另一部分绕过它的边部进入三个φ700mm烟囱,并穿过料仓2而进入φ1200mm主烟囱,此处也起一个气固相热交换作用。此方案投资少,维修费用低,它不但可解决料球烘干问题,而且也是一种新的布料方法。这种布料方法比布料溜子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它对原先无布料设备的厂家,对机窑厂、普窑厂改造具有弹性极强的适应能力。
与原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法可获以下效果。
1、稳定立窑锻烧过程,提高水泥标号。
2、提高水泥产量,减少窑的事故。
3、热耗可降低20%左右,其中蒸发水份减少10%,CO损失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减少15%以上。减去窑气温度提高多带走热量增加数,可节约20%热耗。这已为立波尔窑工艺所证实,这样每公斤熟料的热耗可降至900千卡左右的先进指标。
4、风机风压下降,电耗减少。
5、除尘将获得根本改善。(风压下降,有料球泸层)
6、为实现自动监测窑况,进而实现风量与下料速度自动控制,用微处理机管理创造了条件。如附图2中心可装热电偶、测量窑内温度的变化,这一点在有湿料层的窑内很难实现。
以上六点集中表现在经济效益上:如以每吨水泥成本下降12.5元计算,全国每年8000万吨小水泥,可节约十亿元。
更重要的是:本方法将给小水泥厂赋于了新的活力。不可能设想:全国这样庞大数量的小水泥厂都要淘汰,只有不断地用较先进的技术改造它,才能唯一可行的方针,本方法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实现本方法的步骤可采用两个阶段进行:一先改成球盘,后改湿料球烘干;二先增加烘干而后再改成球盘。无论是哪种步骤都可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不影响下一步骤的进行。
本方法有全套工艺设备图纸可提供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