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667535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5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96104.2

申请日:

20151203

公开号:

CN205269002U

公开日:

2016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C17/01,A63C17/14,A63C17/26

主分类号:

A63C17/01,A63C17/14,A63C17/26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程培林,童俊华,武传宇,谢奇志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5号

优先权:

CN201520996104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洪新;王之怀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目的是提供的漂移板可以由运动者自由控制滑板与脚部的分合状态,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部的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开式漂移板还包括一通过十字形导轨组件可活动地定位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由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且带动护脚板的摆动导杆机构以及通过若干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底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包括支撑板(9)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部的滑轮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开式漂移板还包括一通过十字形导轨组件可活动地定位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机构(1)、由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且带动护脚板(2-4)的摆动导杆机构(2)以及通过若干支撑柱(10)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底板(8);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中的十字形滑道(1-1)关于支撑板纵向对称轴对称分布;与十字形滑道配合的四个滑块则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中的四个铰接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其中,两个纵向滑块(1-3)分别与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1-4)铰接,两个横向滑块(1-2)则分别固定一往外侧悬伸的伸缩杆(1-6);还有一驱使两个横向滑块相向运动的拉簧(1-7);所述摆动导杆机构安装在弹性触开式漂移板的纵向两端,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2-1)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的纵向滑块以及摆动导杆机构中的摇杆(2-3),摇杆的上部固定着所述的护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以及平行四边形机构,位于底板与其下部的支撑板所形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圆柱形折弯杆,其一端端面设有圆顶,两根伸缩杆圆柱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纵向滑块外端面,两根伸缩杆圆顶端分别向外伸出且向下折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护脚板为弧形薄板,分别通过连接柱固定在两根摇杆上端,两个护脚板分别位于底板上部且其凸起面向上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分布在横向滑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总成包括具有固定底板(3-1-1)和两个梯形侧板的滑轮支架(3-1-2)以及通过滑轮轴(3-2)铰接在滑轮支架上的若干个滑轮(3-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材,具体是一种能够自由控制与人体脚部分合状态的 漂移板。

背景技术

自2004年漂移板问世以来,漂移板成为了全世界最轻、最小的滑板,漂移板能被随 身携带到任何地方。近年来,随着漂移板爱好者的不断增加,漂移板已日渐成为世界流行漂 移滑板。然而,漂移板爱好者在进行漂移运动时不能随意控制漂移板与脚部的分离状态,使 得漂移板爱好者对漂移板的体验感变差。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研制出一种可以让漂移板 爱好者在进行漂移运动时随意控制滑板与脚部分合状态的漂移板能够增加漂移板的体验 感以及提高漂移板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性触开 式漂移板,该漂移板可以由运动者自由控制滑板与脚部的分合状态,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部的滑轮总成;其特征 在于:所述弹性触开式漂移板还包括一通过十字形导轨组件可活动地定位在所述支撑板上 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由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且带动护脚板的摆动导杆机构以及通过若干支 撑柱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底板;

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中的十字形滑道关于支撑板纵向对称轴对称分布;与十字形 滑道配合的四个滑块则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中的四个铰接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纵 向滑块还分别与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铰接,两个横向滑块则分别固定一往外侧悬伸 的伸缩杆;还有一驱使两个横向滑块相向运动的拉簧;

所述摆动导杆机构安装在弹性触开式漂移板的纵向两端,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 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的纵向滑块以及摆动导杆机构中的摇杆,摇杆的上部固定着所述的护脚 板。

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以及平行四边形机构,位于底板与其下部的支撑板所形成的 空间内。

所述伸缩杆为圆柱形折弯杆,其一端端面设有圆顶,两根伸缩杆圆柱端分别固定 在两个纵向滑块外端面,两根伸缩杆圆顶端分别向外伸出且向下折弯。

所述两个护脚板为弧形薄板,分别通过连接柱固定在两根摇杆上端,两个护脚板 分别位于底板上部且其凸起面向上分布。

所述拉簧分布在横向滑道中。

所述滑轮总成包括具有固定底板和两个梯形侧板的滑轮支架以及通过滑轮轴铰 接在滑轮支架上的若干个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控制性能好,可增加漂移板的体验感;当本实用新型正 常运动或者在进行穿越楼梯等动作表演时,该漂移板处于水平状态,此时,两个护脚板在平 行四边形机构中拉簧以及两个摆动导杆机构的作用下保持扣合状态,保证漂移板运动者的 脚部和漂移板底板相接触,避免因漂移板运动者和漂移板分离而造成损伤;漂移板运动者 在漂移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漂移板发生侧倾,此时,平行四边形机构中伸缩杆触地,在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作用下,两个横向滑块相背运动,带动摆动导杆机构中护脚板打开,漂移 板运动者可以从漂移板中脱离,避免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底板和四根支撑柱后护脚板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底板和两个护脚板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个摆动导杆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个摆动导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滑轮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摇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滑轮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 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包括支撑板9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部的滑轮总成 3;这是常规的漂移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该弹性触开式漂移板还包括:通过十字形导轨组件可活动 地定位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机构1、由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且带动护脚板的摆动 导杆机构2以及通过若干支撑柱10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底板8。

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中的十字形滑道1-1关于支撑板纵向对称轴对称分布(按照 “十”字形对称固定在支撑板上);四个滑块则与十字形滑道配合,并且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 构中的四个铰接柱分别一一对应铰接。图中可见:两个纵向滑块1-2位于纵向滑道1-1-1且 分别与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铰接,两个横向滑块1-3则位于横向滑道1-1-2且分别固 定一伸缩杆1-6;两个横向滑块之间的横向滑道中还布置一拉簧1-7,该拉簧施力于两个横 向滑块以驱使两个横向滑块相向运动。

所述支撑柱10(优选四根支撑柱)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底板下表面,另一端分别固定 在支撑板上表面。

如图4所示,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由四根连杆1-4分别通过铰接柱1-5铰接而成。

如图8所示,两个横向滑块的外侧面分别设有凸耳1-3-1;两根伸缩杆1-6为圆柱形 折弯杆,其一端端面设有圆顶,两根伸缩杆圆柱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纵向滑块外端面,两根伸 缩杆圆顶端分别向外伸出且向下折弯。

如图5-图6所示,所述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中:两根连杆2-1一端分别通过两根连杆 轴2-5与两个横向滑块凸耳1-3-1铰链连接,且其另一端分别通过另两根连杆轴与两根摇杆 2-3上端的凸耳2-3-1铰链连接;两个U形支撑座2-2中上部分别设有矩形通槽,两根摇杆分 别嵌入两个U形支撑座2-2矩形通槽且其下端分别通过两根摇杆轴2-6与两个U形支撑座矩 形通槽下部的铰链连接,两个U形支撑座上端分别固定在底板下表面两端;两个护脚板2-4 为弧形薄板,其下端分别设有连接柱,两个护脚板通过连接柱分别固定在两根摇杆上端,两 个护脚板分别位于底板上部且其凸起面向上分布。

如图7所示,所述滑轮总成3包括:滑轮支架3-1,滑轮轴3-2,滑轮3-3;如图10所示, 滑轮支架3-1包括固定底板3-1-1和两个梯形侧板3-1-2,固定底板3-1-1固定在支撑板9下 表面中部,两个梯形侧板3-1-2两底角处沿其对称轴分别对称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根滑轮 轴3-2两端分别固定两个梯形侧板3-1-2同侧分布的两个圆形通孔中;两个滑轮3-3分别套 接在两根滑轮轴3-2上。

漂移板运动者在进行漂移运动的过程中,在漂移板正常运动时,拉簧拉动横向滑 块对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产生作用,使两个护脚板2-4保持扣合状态,保证漂移板运动者的脚 部和漂移板底板8相接触,避免因漂移板运动者和漂移板分离而造成损伤;漂移板运动者在 漂移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漂移板发生侧倾,此时,伸缩杆1-6触地,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 作用下,两个横向滑块相背运动,带动护脚板打开,漂移板运动者可以从漂移板中脱离,避 免造成伤害。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96104.2 (22)申请日 2015.12.03 A63C 17/01(2006.01) A63C 17/14(2006.01) A63C 17/26(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白 杨街道 2 号大街 5 号 (72)发明人 程培林 童俊华 武传宇 谢奇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1 代理人 王洪新 王之怀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目 的是提供的。

2、漂移板可以由运动者自由控制滑板与 脚部的分合状态, 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技术方 案是 :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包括支撑板以及 固定在支撑板下部的滑轮总成 ;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弹性触开式漂移板还包括一通过十字形导轨组 件可活动地定位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机 构、 由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且带动护脚板的摆动 导杆机构以及通过若干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板上的 底板。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269002 U 2016.06.01 CN 2052。

3、69002 U 1.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包括支撑板(9)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部的滑轮总成(3);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触开式漂移板还包括一通过十字形导轨组件可活动地定位在所述支撑 板上的平行四边形机构(1)、 由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且带动护脚板(2-4)的摆动导杆机构 (2)以及通过若干支撑柱(10)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底板(8); 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中的十字形滑道(1-1)关于支撑板纵向对称轴对称分布; 与十字 形滑道配合的四个滑块则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中的四个铰接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 其 中, 两个纵向滑块(1-3)分别与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1-4)铰接, 两个横向滑块(1-2) 则。

4、分别固定一往外侧悬伸的伸缩杆(1-6); 还有一驱使两个横向滑块相向运动的拉簧(1- 7); 所述摆动导杆机构安装在弹性触开式漂移板的纵向两端, 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2- 1)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的纵向滑块以及摆动导杆机构中的摇杆(2-3), 摇杆的上部固定着所 述的护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以及平 行四边形机构, 位于底板与其下部的支撑板所形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为圆柱形折弯 杆, 其一端端面设有圆顶, 两根伸缩杆圆柱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纵向滑块外端面, 两根伸缩杆 圆顶端分别向。

5、外伸出且向下折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护脚板为弧形薄 板, 分别通过连接柱固定在两根摇杆上端, 两个护脚板分别位于底板上部且其凸起面向上 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簧分布在横向滑道 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总成包括具有固定 底板(3-1-1)和两个梯形侧板的滑轮支架(3-1-2)以及通过滑轮轴(3-2)铰接在滑轮支架上 的若干个滑轮(3-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69002 U 2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技术领域 0001。

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材, 具体是一种能够自由控制与人体脚部分合状态的 漂移板。 背景技术 0002 自2004年漂移板问世以来, 漂移板成为了全世界最轻、 最小的滑板, 漂移板能被随 身携带到任何地方。 近年来, 随着漂移板爱好者的不断增加, 漂移板已日渐成为世界流行漂 移滑板。 然而, 漂移板爱好者在进行漂移运动时不能随意控制漂移板与脚部的分离状态, 使 得漂移板爱好者对漂移板的体验感变差。 因此, 从实际情况出发, 研制出一种可以让漂移板 爱好者在进行漂移运动时随意控制滑板与脚部分合状态的漂移板能够增加漂移板的体验 感以及提高漂移板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

7、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弹性触开 式漂移板, 该漂移板可以由运动者自由控制滑板与脚部的分合状态, 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部的滑轮总成;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弹性触开式漂移板还包括一通过十字形导轨组件可活动地定位在所述支撑板上 的平行四边形机构、 由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且带动护脚板的摆动导杆机构以及通过若干支 撑柱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底板; 0006 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中的十字形滑道关于支撑板纵向对称轴对称分布; 与十字形 滑道配合的四个滑块则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

8、中的四个铰接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 两个纵 向滑块还分别与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铰接, 两个横向滑块则分别固定一往外侧悬伸 的伸缩杆; 还有一驱使两个横向滑块相向运动的拉簧; 0007 所述摆动导杆机构安装在弹性触开式漂移板的纵向两端, 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 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的纵向滑块以及摆动导杆机构中的摇杆, 摇杆的上部固定着所述的护脚 板。 0008 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以及平行四边形机构, 位于底板与其下部的支撑板所形成的 空间内。 0009 所述伸缩杆为圆柱形折弯杆, 其一端端面设有圆顶, 两根伸缩杆圆柱端分别固定 在两个纵向滑块外端面, 两根伸缩杆圆顶端分别向外伸出且向下折弯。 001。

9、0 所述两个护脚板为弧形薄板, 分别通过连接柱固定在两根摇杆上端, 两个护脚板 分别位于底板上部且其凸起面向上分布。 0011 所述拉簧分布在横向滑道中。 0012 所述滑轮总成包括具有固定底板和两个梯形侧板的滑轮支架以及通过滑轮轴铰 接在滑轮支架上的若干个滑轮。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269002 U 3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控制性能好, 可增加漂移板的体验感; 当本实用新型正 常运动或者在进行穿越楼梯等动作表演时, 该漂移板处于水平状态, 此时, 两个护脚板在平 行四边形机构中拉簧以及两个摆动导杆机构的作用下保持扣合状态, 保证漂移板运动者的 脚部和漂移板底板。

10、相接触, 避免因漂移板运动者和漂移板分离而造成损伤; 漂移板运动者 在漂移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漂移板发生侧倾, 此时, 平行四边形机构中伸缩杆触地, 在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作用下, 两个横向滑块相背运动, 带动摆动导杆机构中护脚板打开, 漂移 板运动者可以从漂移板中脱离, 避免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底板和四根支撑柱后护脚板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底板和两个护脚板后的俯视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个摆动导杆机构的立体分。

11、解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个摆动导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是本实用新型滑轮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摇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滑轮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 下实施例。 0025 如图所示的弹性触开式漂移板, 包括支撑板9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下部的滑轮总成 3; 这是常规的漂移板结构。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 该弹性触开式漂移板还包括: 通过十字形导轨组。

12、件可活动 地定位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机构1、 由平行四边形机构驱动且带动护脚板的摆动 导杆机构2以及通过若干支撑柱10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底板8。 0027 所述十字形导轨组件中的十字形滑道1-1关于支撑板纵向对称轴对称分布(按照 “十” 字形对称固定在支撑板上); 四个滑块则与十字形滑道配合, 并且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 构中的四个铰接柱分别一一对应铰接。 图中可见: 两个纵向滑块1-2位于纵向滑道1-1-1且 分别与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中的连杆铰接, 两个横向滑块1-3则位于横向滑道1-1-2且分别固 定一伸缩杆1-6; 两个横向滑块之间的横向滑道中还布置一拉簧1-7, 该拉簧施力于两个横 向滑。

13、块以驱使两个横向滑块相向运动。 0028 所述支撑柱10(优选四根支撑柱)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底板下表面, 另一端分别固定 在支撑板上表面。 0029 如图4所示, 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由四根连杆1-4分别通过铰接柱1-5铰接而成。 0030 如图8所示, 两个横向滑块的外侧面分别设有凸耳1-3-1; 两根伸缩杆1-6为圆柱形 折弯杆, 其一端端面设有圆顶, 两根伸缩杆圆柱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纵向滑块外端面, 两根伸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269002 U 4 缩杆圆顶端分别向外伸出且向下折弯。 0031 如图5-图6所示, 所述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中: 两根连杆2-1一端分别通过两根连杆。

14、 轴2-5与两个横向滑块凸耳1-3-1铰链连接, 且其另一端分别通过另两根连杆轴与两根摇杆 2-3上端的凸耳2-3-1铰链连接; 两个U形支撑座2-2中上部分别设有矩形通槽, 两根摇杆分 别嵌入两个U形支撑座2-2矩形通槽且其下端分别通过两根摇杆轴2-6与两个U形支撑座矩 形通槽下部的铰链连接, 两个U形支撑座上端分别固定在底板下表面两端; 两个护脚板2-4 为弧形薄板, 其下端分别设有连接柱, 两个护脚板通过连接柱分别固定在两根摇杆上端, 两 个护脚板分别位于底板上部且其凸起面向上分布。 0032 如图7所示, 所述滑轮总成3包括: 滑轮支架3-1, 滑轮轴3-2, 滑轮3-3; 如图10所。

15、示, 滑轮支架3-1包括固定底板3-1-1和两个梯形侧板3-1-2, 固定底板3-1-1固定在支撑板9下 表面中部, 两个梯形侧板3-1-2两底角处沿其对称轴分别对称设有两个圆形通孔; 两根滑轮 轴3-2两端分别固定两个梯形侧板3-1-2同侧分布的两个圆形通孔中; 两个滑轮3-3分别套 接在两根滑轮轴3-2上。 0033 漂移板运动者在进行漂移运动的过程中, 在漂移板正常运动时, 拉簧拉动横向滑 块对两个摆动导杆机构产生作用, 使两个护脚板2-4保持扣合状态, 保证漂移板运动者的脚 部和漂移板底板8相接触, 避免因漂移板运动者和漂移板分离而造成损伤; 漂移板运动者在 漂移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漂移板发生侧倾, 此时, 伸缩杆1-6触地, 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 作用下, 两个横向滑块相背运动, 带动护脚板打开, 漂移板运动者可以从漂移板中脱离, 避 免造成伤害。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269002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269002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269002 U 7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269002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