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7666844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08744.8

申请日:

20160823

公开号:

CN106110635B

公开日:

201802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D15/00

主分类号:

A63D15/00

申请人:

上海中军哈工大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乔徽,张兆东,孙宇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青浦区华浦路500号6幢A区1层192室

优先权:

CN201610708744A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丁秀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属于台球摆球装置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台球摆球装置无法自动完成摆球的问题,包括机架、旋转机构、落球机构、臂架机构和球盒机构,机架包括两支撑板、底板和防护板,两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防护板连接两支撑板,旋转机构包括两轴承、两轴承座、旋转轴、同步带轮、第一电机和第一同步带,每一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一轴承座,旋转轴两端分别套设轴承设置在两轴承座内,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轴承座外套接同步带轮,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臂架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旋转轴和球盒机构;落球机构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防护板上,并位于旋转机构的上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旋转机构(200)、落球机构(300)、臂架机构(400)和球盒机构(500),所述机架(100)包括两支撑板(103)、底板(104)和防护板(101),两所述支撑板(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4)的两侧,所述防护板(101)连接两所述支撑板(103),并位于两所述支撑板(103)后侧;所述旋转机构(200)包括两轴承(203)、两轴承座(202)、旋转轴(201)、同步带轮(204)、第一电机和第一同步带,每一所述支撑板(103)上均设置有一所述轴承座(202),所述旋转轴(201)两端分别套设所述轴承(203)设置在两所述轴承座(202)内,所述旋转轴(20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轴承座(202)外套接所述同步带轮(204),所述同步带轮(204)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3)上;所述旋转轴(201)上连接有所述臂架机构(400),所述臂架机构(400)位于所述支撑板(103)前侧,所述臂架机构(400)前端连接有所述球盒机构(500),用以带动所述球盒机构(500)沿所述旋转轴(201)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落球机构(300)通过连接件(102)固定在所述防护板(101)上,并位于所述旋转机构(200)的上方,用以引入台球至所述球盒机构(50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球机构(300)包括落球通道(302),所述落球通道(302)中间设置有落球孔(303),所述落球孔(303)位于所述旋转轴(201)前侧;所述落球通道(302)两端分别横向延伸形成过渡通道(304),所述过渡通道(304)末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落球通道(302)中间的水平高度,所述落球通道(302)后侧设置有连接板(301),所述落球机构(300)通过所述连接板(301)固定在所述连接件(10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球通道(302)的两端位于所述落球孔(303)的后侧;所述落球孔(303)向下延伸形成延长通道(3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机构(400)包括固定推板(401)、第一支撑臂架(402)、第二支撑臂架(403)、第一导轨(426)、第二导轨(427)、第二电机(408)和电机安装盒,所述电机安装盒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410)与所述旋转轴(201)连接,所述第一导轨(426)包括第一滑块(424)和第一滑轨(404),所述第一滑轨(404)沿着所述第一滑块(424)轴线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导轨(427)包括第二滑块(425)和第二滑轨(405),所述第二滑轨(405)沿着所述第二滑块(425)轴线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导轨(426)通过所述第一滑块(424)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盒内,且所述第一滑轨(404)两端分别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两侧穿出;所述第二导轨(427)通过所述第二滑块(425)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盒内,且所述第二滑轨(405)两端分别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两侧穿出,所述第一导轨(426)位于所述第二导轨(427)上侧,并且分别与所述旋转轴(20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两侧,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前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前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推板(401)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轨(404)右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后端与所述第二滑轨(405)左端铰接,或者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后端与所述第二滑轨(405)右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轨(404)左端铰接;所述第二电机(408)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的后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426)和所述第二导轨(427)通过带传动或齿轮传动连接,使所述第一滑轨(404)和所述第二滑轨(405)沿着所述旋转轴(201)轴线方向且朝相反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带动所述固定推板(401)沿所述旋转轴(201)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球盒机构(500)安装在所述固定推板(40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块(410)套设在所述旋转轴(201)上,均通过键连接,并且所述旋转轴(20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连接块(410)配合的台阶面(20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传动包括第二同步带(406)、第三同步带(407)、主动轮(419)、第一从动轮(420)、第二从动轮(421)、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所述主动轮(419)、所述第一从动轮(420)、所述第二从动轮(421)、所述第三从动轮(422)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均设置所述电机安装盒内,所述第二电机(408)与所述主动轮(419)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二从动轮(421)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轮(419)的两侧,所述第三从动轮(422)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轮(419)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二从动轮(421)的下方;所述第二同步带(40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404)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406)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二从动轮(421)下端啮合,且与所述主动轮(419)上端啮合;所述第三同步带(407)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轨(405)两端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带(407)分别与所述第三从动轮(422)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上端啮合,且与所述主动轮(419)下端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三从动轮(422)位于所述主动轮(419)的左侧,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三从动轮(422)分别与所述主动轮(419)相连形成以所述主动轮(419)为端点的夹角呈45°;所述第二从动轮(421)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位于所述主动轮(419)的右侧,所述第二从动轮(421)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分别与所述主动轮(419)相连形成以所述主动轮(419)为端点的夹角呈45°。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杆(409)和固定块(428),所述平行杆(409)为水平设置,所述平行杆(409)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推板(401)连接,所述平行杆(409)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块(428)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后端或者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后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第一终端固定棒、两第二终端固定棒(430)、第一拉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429),所述第一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线传感器(429)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上,所述第一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终端固定棒,两所述第一终端固定棒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404)的两端或者所述第二同步带(406)的两端;所述第二拉线传感器(429)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终端固定棒(430),两所述第二终端固定棒(430)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405)的两端或者所述第三同步带(407)的两端。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盒机构(500)上端为进球口,包括底板(501)、电动推进器(506)、摆球框(507)和滑动装置,所述底板(501)固定在所述固定推板(401)上,且所述底板(50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形成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所述摆球框(507)两侧分别通过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03)上,所述电动推进器(506)位于所述摆球框(507)下侧,且设置所述底板(501)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03)上,所述电动推进器(506)带动所述摆球框(507)沿着所述滑动装置作直线运动,所述摆球框(507)呈三角形、梯形或菱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球框(507)呈等腰梯形,包括第一斜挡板(513)和第二斜挡板(512),所述第一斜挡板(513)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512)上端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斜挡板(513)下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512)下端之间距离;所述第一斜挡板(513)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512)上端之间形成开口(509),并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前挡板(511)和第二前挡板(510),所述第一前挡板(511)和所述第二前挡板(510)均呈L型,且末端分别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斜挡板(513)后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512)后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三挡板(515)和所述第四挡板(514),所述第三挡板(515)和所述第四挡板(514)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挡板(515)下端和所述第四挡板(514)下端之间延伸形成下挡板(516),所述第一斜挡板(513)、所述第二斜挡板(512)、所述第一前挡板(511)、所述第二前挡板(510)、所述第三挡板(515)、所述第四挡板(514)和所述下挡板(516)分别与所述底板(50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挡板(515)前端和所述第四挡板(514)前端之间延伸形成第一盖板(517),所述第一盖板(517)与所述底板(50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盖板(517)下端延伸至所述下挡板(516),所述第一盖板(517)上端延伸有第二盖板(518),所述第二盖板(518)和所述底板(501)之间朝上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二盖板(518)上端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盖板(518)下端长度,且两侧分别向后延伸形成第一遮挡板(520)和第二遮挡板(519),所述第二盖板(518)上端向后延伸形成第二遮挡板(52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517)至所述底板(50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台球直径的两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509)的宽度小于所述台球的直径。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内滑轨(504)和外滑轨(505),所述内滑轨(504)位于所述外滑轨(505)内部,且相对滑行;所述外滑轨(505)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03)内侧,所述内滑轨(504)设置在所述摆球框(507)两侧。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或滑槽,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槽内,且相对滑行;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03)内侧,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摆球框(507)两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台球摆球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背景技术

台球是一种用球杆在台桌上击球,使台球落入袋口中,并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目前在每局台球比赛结束后,首先是需要摆球员将袋口中的台球取出放到台桌上,接着再摆放在一个三角形框架中完成整个摆球工作,不仅耗时,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台球配备有自动收集台球的装置,用于完成自动收集落入球区中的台球,如中国专利(CN2015208751757)揭示的摆球盒,其公开了摆球盒平常是放置地面上,并位于台桌的下方,在一盘比赛结束后,通过电控球阀放行袋口中的所有台球,台球通过轨道汇集到摆球盒的摆球框中,然后摆球员将摆球盒从地面移至台桌上,再将摆球框从托盘中推出,完成摆球。然而上述技术存在下列缺陷:

(1)由于台桌与地面存在距离,因此无法保证台球完全能够落入到摆球框中,甚至造成台球弹开或者损坏现象的出现;

(2)虽然减少了摆球的时间,但是还是需要摆球员将地面上摆球盒移至台桌上,自动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客户的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球效率快速,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中臂架机构通过两连接块与旋转轴连接,消除了空间的安装限制,且带动球盒机构前后移动快速且平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中球盒机构通过电动推进器推出摆球框,使台球能够快速完成摆球作业。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包括机架、旋转机构、落球机构、臂架机构和球盒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两支撑板、底板和防护板,两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防护板连接两所述支撑板,并位于两所述支撑板后侧;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轴承、两轴承座、旋转轴、同步带轮、第一电机和第一同步带,每一所述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一所述轴承座,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套设所述轴承设置在两所述轴承座内,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轴承座外套接所述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所述臂架机构,所述臂架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板前侧,所述臂架机构前端连接有所述球盒机构,用以带动所述球盒机构沿所述旋转轴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

所述落球机构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防护板上,并位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上方,用以引入台球至所述球盒机构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落球机构包括落球通道,所述落球通道中间设置有落球孔,所述落球孔位于所述旋转轴前侧;

所述落球通道两端分别横向延伸形成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末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落球通道中间的水平高度,所述落球通道后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落球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落球通道的两端位于所述落球孔的后侧;所述落球孔向下延伸形成延长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臂架机构包括固定推板、第一支撑臂架、第二支撑臂架、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二电机和电机安装盒,所述电机安装盒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着所述第一滑块轴线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着所述第二滑块轴线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导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盒内,且所述第一滑轨两端分别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两侧穿出;所述第二导轨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盒内,且所述第二滑轨两端分别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两侧穿出,所述第一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侧,并且分别与所述旋转轴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两侧,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前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前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推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轨右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后端与所述第二滑轨左端铰接,或者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后端与所述第二滑轨右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轨左端铰接;

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的后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通过带传动或齿轮传动连接,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沿着所述旋转轴轴线方向且朝相反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带动所述固定推板沿所述旋转轴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球盒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推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块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均通过键连接,并且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连接块配合的台阶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传动包括第二同步带、第三同步带、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和第四从动轮,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均设置所述电机安装盒内,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两侧,所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下方;

所述第二同步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下端啮合,且与所述主动轮上端啮合;所述第三同步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轨两端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带分别与所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上端啮合,且与所述主动轮下端啮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左侧,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主动轮相连形成以所述主动轮为端点的夹角呈45°;

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右侧,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主动轮相连形成以所述主动轮为端点的夹角呈45°。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平行杆和固定块,所述平行杆为水平设置,所述平行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推板连接,所述平行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后端或者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后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第一终端固定棒、两第二终端固定棒、第一拉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上,所述第一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终端固定棒,两所述第一终端固定棒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或者所述第二同步带的两端;所述第二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终端固定棒,两所述第二终端固定棒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或者所述第三同步带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盒机构上端为进球口,包括底板、电动推进器、摆球框和滑动装置,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推板上,且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向前延伸形成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摆球框两侧分别通过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电动推进器位于所述摆球框下侧,且设置所述底板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电动推进器带动所述摆球框沿着所述滑动装置作直线运动,所述摆球框呈三角形、梯形或菱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球框呈等腰梯形,包括第一斜挡板和第二斜挡板,所述第一斜挡板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上端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斜挡板下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下端之间距离;

所述第一斜挡板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上端之间形成开口,并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所述第一前挡板和所述第二前挡板均呈L型,且末端分别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斜挡板后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后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挡板下端和所述第四挡板下端之间延伸形成下挡板,所述第一斜挡板、所述第二斜挡板、所述第一前挡板、所述第二前挡板、所述第三挡板、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挡板前端和所述第四挡板前端之间延伸形成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底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盖板下端延伸至所述下挡板,所述第一盖板上端延伸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朝上的夹角呈锐角;

所述第二盖板上端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盖板下端长度,且两侧分别向后延伸形成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二盖板上端向后延伸形成第二遮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至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台球直径的两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台球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内滑轨和外滑轨,所述内滑轨位于所述外滑轨内部,且相对滑行;所述外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内侧,所述内滑轨设置在所述摆球框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或滑槽,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槽内,且相对滑行;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内侧,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摆球框两侧。

根据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旋转机构、落球机构、臂架机构和球盒机构配合,使台球能够快速在台桌上完成摆球作业,无需借助人力,自动化程度高,增加了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2)本发明结构紧凑,其中臂架机构通过两连接块与旋转轴连接,消除了空间的安装限制;

(3)本发明的臂架机构通过设置平行杆,使臂架机构带动球盒机构沿旋转轴垂线方向的运动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4)本发明的球盒机构的摆球框通过电动推进器带动,运动平稳且快速。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机架和旋转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旋转机构和臂架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落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臂架机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臂架机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臂架机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电机安装盒内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球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所述摆球框推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摆球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背面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所述臂架机构带动球盒机构沿旋转轴垂线方向向前移动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所述旋转机构带动臂架机构翻转运动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述电动推进器推出摆球框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所述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在台桌上演示推出摆球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描述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其包括机架100、旋转机构200、落球机构300、臂架机构400和球盒机构500,机架100包括两支撑板103、底板104和防护板101,两支撑板103分别设置在底板104的两侧,防护板101连接两支撑板103,并位于两支撑板103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200固定在两支撑板103上,具体地,旋转机构200包括两轴承203、两轴承座202、旋转轴201、同步带轮204、第一电机和第一同步带,每一支撑板103上分别设置有一轴承座202,旋转轴201两端分别套设轴承203设置在两轴承座202内,旋转轴201的一端延伸至轴承座202外套接同步带轮204,同步带轮204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第一电机与同步带轮同侧设置,且固定在支撑板103上。

在本实施例中,落球机构300位于旋转机构200的上方,与旋转轴201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件102固定在防护板101上的。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4,落球机构300包括落球通道302,落球通道302中间设置有落球孔303,落球孔303位于旋转轴201前侧,落球孔303的横截面呈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落球孔303向下延伸形成延长通道305,落球通道302的两端位于落球孔303的后侧(即落球通道302呈V型),且落球通道302两端分别横向延伸形成过渡通道304,过渡通道304通过紧固件或者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该落球通道302两端,过渡通道304末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落球通道302中间的水平高度,便于台球从过渡通道304引入到落球孔303内,落球通道302后侧设置有连接板301,落球机构300通过连接板301固定在连接件102上。前述的落球通道302、延长通道305和过渡通道304均由钣金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臂架机构400通过两个连接块410与旋转轴201连接,两个连接块410与旋转轴201为键连接,并且旋转轴20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连接块410配合的台阶面205,使臂架机构400稳固在旋转轴201,防止第一电机带动旋转轴201转动时,臂架机构400发生位置偏移,而影响旋转机构200带动臂架机构400绕着旋转轴201转动角度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3、图5至图9,臂架机构400包括固定推板401、第一支撑臂架402、第二支撑臂架403、第一导轨426、第二导轨427、第二电机408和电机安装盒,电机安装盒包括上侧板413、后侧板414、下侧板415、前侧板416、左侧板412和右侧板411,上侧板413、后侧板414、下侧板415和前侧板416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方形框架,左侧板412和右侧板411分别设置在方形框架的两侧,左侧板412和右侧板411上端均设置有延伸段,并分别连接两个连接块410,左侧板412上设置有左滑槽418,右侧板411上设置有右滑槽417,第一导轨426包括第一滑块424和第一滑轨404,第一滑轨404沿着第一滑块424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第二导轨427包括第二滑块425和第二滑轨405,第二滑轨405沿着第二滑块425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第一导轨426通过第一滑块424设置在上侧板413上,且第一导轨426的第一滑轨404两端分别从左滑槽418和右滑槽417穿出;第二导轨427通过第二滑块425设置在下侧板415上,且第二导轨427的第二滑轨405两端分别从左滑槽418和右滑槽417穿出,其中,第一导轨426位于第二导轨427上侧,并且分别与旋转轴201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电机408设置在后侧板414上,分别与第一导轨426和第二导轨427通过带传动或齿轮传动连接,第二电机408正反转使第一导轨426和第二导轨427沿着旋转轴201轴线方向(即左右方向)且朝相反方向作直线运动。

其中,带传动包括第二同步带406、第三同步带407、主动轮419、第一从动轮420、第二从动轮421、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主动轮419、第一从动轮420、第二从动轮421、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分别设置在前侧板416和后侧板414之间,第二电机408与主动轮419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二从动轮421对称设置在主动轮419的两侧,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对称设置在主动轮419的两侧,且均位于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二从动轮421的下方,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三从动轮422位于主动轮419的左侧,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三从动轮422分别与主动轮419相连形成以主动轮419为端点的夹角呈45°;第二从动轮421和第四从动轮423位于主动轮419的右侧,第二从动轮421和第四从动轮423分别与主动轮419相连形成以主动轮419为端点的夹角呈45°。

第二同步带406分别与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二从动轮421下端啮合,且与主动轮419上端啮合,第二同步带406左端设置在第一张紧块438和第二收紧块439之间,第一张紧块438设置在第一滑轨404的左端,第二同步带406右端设置在第一终端块436和第一收紧块437之间,第一终端块436呈L型,且设置在第一滑轨404的右端;第三同步带407分别与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上端啮合,且与主动轮419下端啮合,第三同步带407左端设置在第二终端块442和第四收紧块443之间,第二终端块442呈L型,且设置在第二滑轨405的左端,第三同步带407右端设置在第二张紧块440和第三收紧块441之间,第二张紧块440设置在第二滑轨405的右端。

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403对称设置在电机安装盒两侧,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支撑臂架402前端直接或者通过卡设第一过渡件431与固定推板401铰接,第一支撑臂架402后端直接或者通过卡设第二过渡件432与第一连接板444铰接,第二支撑臂架403前端直接或者通过卡设第三过渡件433与固定推板401铰接,第二支撑臂架403后端直接或者通过卡设第四过渡件434与第二连接板445铰接,第一连接板444设置在第一终端块436末端,第二连接板445设置在第二终端块442末端,或者第一连接板444设置在第二张紧块440上,第二连接板445设置在第一张紧块438上,此时,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403相对于等腰梯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403带动固定推板401沿旋转轴201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前述的铰接可通过螺杆435实现,以第一支撑臂架402前端通过第一过渡件431和固定推板401铰接为例,第一过渡件431一端卡设第一支撑臂架402前端,并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一过渡件431另一端卡设于固定推板401内,并通过螺杆435连接,使第一支撑臂架402绕着螺杆435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电机安装盒上设置有第一拉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429,优选地,第一拉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429设置在下侧板415上,第一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一终端固定棒,两个第一终端固定棒设置在第一滑轨404的两端或者第二同步带406的两端;第二拉线传感器429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终端固定棒430,两个第二终端固定棒430设置在第二滑轨405的两端或者第三同步带407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拉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429了解到第一导轨426和第二导轨427的沿旋转轴201轴线方向作直线运动的距离,可根据该距离调节固定推板401沿旋转轴201垂线作直线运动的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运动推拉装置还包括平行杆409和固定块428,平行杆409水平设置,平行杆409的第一端与固定推板401连接,平行杆409的第二端通过固定块428与第一连接板444或者第二连接板445连接,平行杆409使固定推板401沿旋转轴201垂线方向的运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球盒机构500安装在固定推板401上,球盒机构500上端为进球口,与落球孔303配合,使台球通过落球孔303引入到进球口内。具体地,参考图10至图13,球盒机构500包括底板501、电动推进器506、摆球框507和滑动装置,底板50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形成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其中,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通过底板501两侧折弯形成,或者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通过焊接形成在底板501两侧。

摆球框507位于底板501前侧,并且摆球框507呈三角形、梯形或菱形等,其中,呈菱形的摆球框用于花式九球的摆球,呈三角形和梯形的摆球框用于十六彩球的摆球。作为优选地,摆球框507呈等腰梯形,包括第一斜挡板513和第二斜挡板512,第一斜挡板513上端和第二斜挡板512上端之间距离小于第一斜挡板513下端和第二斜挡板512下端之间距离;第一斜挡板513上端和第二斜挡板512上端之间形成开口509,其中,开口509的宽度小于台球的直径,使台球不会从开口509处跑出,第一斜挡板513上端和第二斜挡板512上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前挡板511和第二前挡板510,第一前挡板511和第二前挡板510均呈L型,第一斜挡板513后端和第二斜挡板512后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三挡板515和第四挡板514,第三挡板515下端和第四挡板514下端之间延伸形成下挡板516,第一斜挡板513、第二斜挡板512、第一前挡板511、第二前挡板510、第三挡板515、第四挡板514和下挡板516分别与底板501相互垂直设置。第三挡板515前端和第四挡板514前端之间延伸形成第一盖板517,第一盖板517与底板501相互平行设置,第一盖板517至底板501之间的距离小于台球直径的两倍,使台球落入摆球框501内,按照摆球框501的形状一一排列,不会出现叠放的情况。第一盖板517下端延伸至下挡板516,第一盖板517上端延伸有第二盖板518,第二盖板518和底板501之间朝上的夹角呈锐角,优选地,第二盖板518和底板501之间朝上的夹角呈40°,便于台球从第二盖板518和底板501形成的进球口处落入到第三挡板515、第四挡板514、第一盖板517和下挡板516和底板501形成的容纳腔内,并按照摆球框507形状排列。第二盖板518上端长度小于第二盖板518下端长度,且两侧分别向后延伸形成第一遮挡板520和第二遮挡板519,防止台球落入到从容纳腔时从第二盖板518两侧跑出,进一步地,第二盖板518上端向后延伸形成第二遮挡板521。

前述的第一斜挡板513、第二斜挡板512、第一前挡板511、第二前挡板510、第三挡板515、第四挡板514、底板501、第一盖板517、第二盖板518、第一遮挡板520和第二遮挡板均为钣金材料制成,通过焊接或者折弯形成摆球框507。

其中,摆球框507的第一前挡板511末端和第三挡板515通过滑动装置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03上,摆球框507的第二前挡板510末端和第四挡板514通过滑动装置设置在第二安装板502上,增加了摆球框507和滑动装置的接触面积,使电动推进器506带动摆球框507沿着滑动装置滑行更加稳定且不晃动。具体地,电动推进器506位于摆球框507下侧,且设置底板501上或者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上,下侧板516上设置有两个长孔522,用于连接电动推进器506的推杆508,电动推进器506带动摆球框507沿着滑动装置作直线运动,电动推进器506为电动链条式推窗器或者电动推杆式推窗器,但不限于此。

滑动装置为导轨或钢珠滑轨。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动装置包括内滑轨504和外滑轨505,内滑轨504位于外滑轨505内部,且相对滑行,外滑轨505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内侧,内滑轨504设置在摆球框507两侧。具体地,摆球框507的第一前挡板511末端和第三挡板515设置在内滑轨504上,摆球框507的第二前挡板510末端和第四挡板514设置在内滑轨504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滑动装置包括滑轮或滑槽,滑轮位于滑槽内,且相对滑行,滑槽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内侧,滑轮设置在摆球框507两侧。具体地,摆球框507的第一前挡板511末端、第三挡板515、第二前挡板510末端和第四挡板514上分别设置有滑轮。

参考图14至图18,本发明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安装在台桌底下,落球机构300两端的过渡通道304分别与台桌下的袋口通过轨道连接,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1)落入到袋口内的台球通过轨道引入到过渡通道304后,从落球孔303落入到球盒机构500的摆球框507内,并按照摆球框507的形状一一排列,若母球落入摆球框507内,可人工检出;

(2)臂架机构400带动球盒机构500沿着旋转轴201垂线方向向前移动;

(3)旋转机构200的第一电机带动臂架机构400绕着旋转轴201转动,使位于落球机构300前侧的球盒机构500翻转至落球机构300的上侧(即旋转角度为90°),此时,落球机构300位于台桌上;

(4)落球机构300的电动推进器506推出摆球框507,使摆球框507内的台球底部与台桌接触;

(5)臂架机构400带动落球机构300上移后并复位,完成台球的自动摆球。复位的步骤包括电动推进器506缩回摆球框507后,旋转机构200的第一电机带动臂架机构400反向转动,使位于落球机构300上侧的球盒机构500翻转至落球机构300前侧,之后,臂架机构400缩回球盒机构500,使球盒机构500的进球口位于落球孔303下方。

在步骤(2)中,以第一支撑臂架402后端位于第一滑轨404右端,第二支撑臂架403位于第二滑轨405左端为例介绍臂架机构400带动球盒机构500向前移动的工作原理为:启动第二电机408并正转,第二电机408带动主动轮419正向转动,在主动轮419、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二从动轮421作用下,第二同步带406向左运动,第二同步带406带动第一滑轨404向左运动,使第一滑轨404的右端向中间靠拢,同时,在主动轮419、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作用下,第三同步带407向右运动,第三同步带407带动第二滑轨405向右运动,使第二滑轨405的左端向中间靠拢,此时,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403带动连接在固定推板1上的球盒机构500向前移动,在步骤(5)中,第二电机408继续正转,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403带动球盒机构500上移。臂架机构400带动球盒机构500向后移动的工作原理为:启动第二电机408并反转,第二电机408带动主动轮419反向转动,在主动轮419、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二从动轮421作用下,第二同步带406向右运动,第二同步带406带动第一滑轨404向右运动,使第一滑轨404的右端向右侧移动,同时,在主动轮419、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作用下,第三同步带407向左运动,第三同步带407带动第二滑轨405向左运动,使第二滑轨405的左端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403带动连接在固定推板1上的球盒机构500向后移动。

另一方面,第一支撑臂架402后端位于第二滑轨405右端,第二支撑臂架403位于第一滑轨404左端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反,具体地,第二电机408正转带动球盒机构500向后移动,第二电机408反转带动球盒机构500向前移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采用,即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708744.8 (22)申请日 2016.08.2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11063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11.16 (73)专利权人 上海中军哈工大企业发展有限公 司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青浦区华浦路500号6 幢A区1层192室 (72)发明人 乔徽 张兆东 孙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39 代理人 丁秀华 (51)Int.Cl. A63D 15/00(200。

2、6.01) 审查员 朱洋洋 (54)发明名称 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属 于台球摆球装置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的台球摆球 装置无法自动完成摆球的问题, 包括机架、 旋转 机构、 落球机构、 臂架机构和球盒机构, 机架包括 两支撑板、 底板和防护板, 两支撑板分别设置在 底板的两侧, 防护板连接两支撑板, 旋转机构包 括两轴承、 两轴承座、 旋转轴、 同步带轮、 第一电 机和第一同步带, 每一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一轴承 座, 旋转轴两端分别套设轴承设置在两轴承座 内, 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轴承座外套接同步带 轮, 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电机传动连。

3、 接, 第一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 臂架机构的两端 分别连接旋转轴和球盒机构; 落球机构通过连接 件固定在防护板上, 并位于旋转机构的上方。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9页 CN 106110635 B 2018.02.06 CN 106110635 B 1.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100)、 旋转机构(200)、 落球机构 (300)、 臂架机构(400)和球盒机构(500), 所述机架(100)包括两支撑板(103)、 底板(104)和 防护板(101), 两所述支撑板(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4)的两侧, 所述防护板(101)连 接两所述支撑板(10。

4、3), 并位于两所述支撑板(103)后侧; 所述旋转机构(200)包括两轴承(203)、 两轴承座(202)、 旋转轴(201)、 同步带轮(204)、 第一电机和第一同步带, 每一所述支撑板(103)上均设置有一所述轴承座(202), 所述旋转 轴(201)两端分别套设所述轴承(203)设置在两所述轴承座(202)内, 所述旋转轴(201)的一 端延伸至所述轴承座(202)外套接所述同步带轮(204), 所述同步带轮(204)通过所述第一 同步带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3)上; 所述旋转轴(201)上连接有所述臂架机构(400), 所述臂架机构(400)位。

5、于所述支撑板 (103)前侧, 所述臂架机构(400)前端连接有所述球盒机构(500), 用以带动所述球盒机构 (500)沿所述旋转轴(201)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 所述落球机构(300)通过连接件(102)固定在所述防护板(101)上, 并位于所述旋转机 构(200)的上方, 用以引入台球至所述球盒机构(50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球机构(300)包括落 球通道(302), 所述落球通道(302)中间设置有落球孔(303), 所述落球孔(303)位于所述旋 转轴(201)前侧; 所述落球通道(302)两端分别横向延伸形成过渡通道(304), 。

6、所述过渡通道(304)末端 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落球通道(302)中间的水平高度, 所述落球通道(302)后侧设置有连接 板(301), 所述落球机构(300)通过所述连接板(301)固定在所述连接件(10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球通道(302)的两端 位于所述落球孔(303)的后侧; 所述落球孔(303)向下延伸形成延长通道(3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架机构(400)包括固 定推板(401)、 第一支撑臂架(402)、 第二支撑臂架(403)、 第一导轨(426)、 第二导轨(427)、 第二电。

7、机(408)和电机安装盒, 所述电机安装盒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410)与所述旋转 轴(201)连接, 所述第一导轨(426)包括第一滑块(424)和第一滑轨(404), 所述第一滑轨 (404)沿着所述第一滑块(424)轴线作直线运动, 所述第二导轨(427)包括第二滑块(425)和 第二滑轨(405), 所述第二滑轨(405)沿着所述第二滑块(425)轴线作直线运动, 所述第一导 轨(426)通过所述第一滑块(424)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盒内, 且所述第一滑轨(404)两端分 别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两侧穿出; 所述第二导轨(427)通过所述第二滑块(425)固定在所述 电机安装盒内, 且所述。

8、第二滑轨(405)两端分别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两侧穿出, 所述第一导 轨(426)位于所述第二导轨(427)上侧, 并且分别与所述旋转轴(201)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两侧, 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前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前端分别与 所述固定推板(401)铰接,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轨(404)右端铰接, 所 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后端与所述第二滑轨(405)左端铰接, 或者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 后端与所述第二滑轨(405)右端铰接, 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

9、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轨(404) 左端铰接; 所述第二电机(408)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的后侧, 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426)和所述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06110635 B 2 第二导轨(427)通过带传动或齿轮传动连接, 使所述第一滑轨(404)和所述第二滑轨(405) 沿着所述旋转轴(201)轴线方向且朝相反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和所述第二支 撑臂架(403)带动所述固定推板(401)沿所述旋转轴(201)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 所述球盒 机构(500)安装在所述固定推板(40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连。

10、接块(410)套设 在所述旋转轴(201)上, 均通过键连接, 并且所述旋转轴(20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连 接块(410)配合的台阶面(20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传动包括第二同步带 (406)、 第三同步带(407)、 主动轮(419)、 第一从动轮(420)、 第二从动轮(421)、 第三从动轮 (422)和第四从动轮(423), 所述主动轮(419)、 所述第一从动轮(420)、 所述第二从动轮 (421)、 所述第三从动轮(422)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均设置所述电机安装盒内, 所述第二 电机(408)与所述主动轮(419)传动。

11、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二从动轮(421)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轮(419)的两侧, 所述第三从动轮(422)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轮(419)的两侧, 且均 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二从动轮(421)的下方; 所述第二同步带(40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404)两端连接, 所述第二同步带 (406)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二从动轮(421)下端啮合, 且与所述主动轮 (419)上端啮合; 所述第三同步带(407)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轨(405)两端连接, 所述第三 同步带(407)分别与所述第三从动轮(422)和所述第四从动轮(。

12、423)上端啮合, 且与所述主 动轮(419)下端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 述第三从动轮(422)位于所述主动轮(419)的左侧, 所述第一从动轮(420)和所述第三从动 轮(422)分别与所述主动轮(419)相连形成以所述主动轮(419)为端点的夹角呈45 ; 所述第二从动轮(421)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位于所述主动轮(419)的右侧, 所述第 二从动轮(421)和所述第四从动轮(423)分别与所述主动轮(419)相连形成以所述主动轮 (419)为端点的夹角呈45 。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

13、征在于, 还包括平行杆(409)和固定 块(428), 所述平行杆(409)为水平设置, 所述平行杆(409)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推板(401) 连接, 所述平行杆(409)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块(428)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架402后端或者 所述第二支撑臂架(403)后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第一终端固定棒、 两第二终端固定棒(430)、 第一拉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429), 所述第一拉线传感器 和所述第二拉线传感器(429)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上, 所述第一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两端 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终端固定棒, 两所述第一终端固定棒设置在所。

14、述第一滑轨(404)的两 端或者所述第二同步带(406)的两端; 所述第二拉线传感器(429)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所 述第二终端固定棒(430), 两所述第二终端固定棒(430)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405)的两端 或者所述第三同步带(407)的两端。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盒机构(500)上端为 进球口, 包括底板(501)、 电动推进器(506)、 摆球框(507)和滑动装置, 所述底板(501)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06110635 B 3 在所述固定推板(401)上, 且所述底板(50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形成第一安装。

15、板(502)和第 二安装板(503), 所述摆球框(507)两侧分别通过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 (5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03)上, 所述电动推进器(506)位于所述摆球框(507)下侧, 且设 置所述底板(501)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03)上, 所述电 动推进器(506)带动所述摆球框(507)沿着所述滑动装置作直线运动, 所述摆球框(507)呈 三角形、 梯形或菱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球框(507)呈等腰 梯形, 包括第一斜挡板(513)和第二斜挡板(512), 所述第一斜挡板(513)上。

16、端和所述第二斜 挡板(512)上端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斜挡板(513)下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512)下端之间 距离; 所述第一斜挡板(513)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512)上端之间形成开口(509), 并分别 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前挡板(511)和第二前挡板(510), 所述第一前挡板(511)和所述第二 前挡板(510)均呈L型, 且末端分别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斜挡板(513)后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512)后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三 挡板(515)和所述第四挡板(514), 所述第三挡板(515)和所述第四挡板(514)与所述滑动装 置连接, 所述第三挡板(515)下端和所述第四挡。

17、板(514)下端之间延伸形成下挡板(516), 所 述第一斜挡板(513)、 所述第二斜挡板(512)、 所述第一前挡板(511)、 所述第二前挡板 (510)、 所述第三挡板(515)、 所述第四挡板(514)和所述下挡板(516)分别与所述底板(501) 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挡板(515)前端和所述第四挡板(514)前端之间延伸形成第一盖板(517), 所 述第一盖板(517)与所述底板(501)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盖板(517)下端延伸至所述下 挡板(516), 所述第一盖板(517)上端延伸有第二盖板(518), 所述第二盖板(518)和所述底 板(501)之间朝上的夹角呈锐角。

18、; 所述第二盖板(518)上端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盖板(518)下端长度, 且两侧分别向后延伸 形成第一遮挡板(520)和第二遮挡板(519), 所述第二盖板(518)上端向后延伸形成第二遮 挡板(52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板(517)至所 述底板(50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台球直径的两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509)的宽度小 于所述台球的直径。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内滑轨 (504)和外滑轨(505), 所述内滑轨(504)位于。

19、所述外滑轨(505)内部, 且相对滑行; 所述外滑 轨(505)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03)内侧, 所述内滑轨(504)设置 在所述摆球框(507)两侧。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或 滑槽, 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槽内, 且相对滑行; 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02)和所 述第二安装板(503)内侧, 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摆球框(507)两侧。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106110635 B 4 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台球摆球装置的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台球。

20、的自动摆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台球是一种用球杆在台桌上击球, 使台球落入袋口中, 并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 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 目前在每局台球比赛结束后, 首先是需要摆球员将袋口中的台 球取出放到台桌上, 接着再摆放在一个三角形框架中完成整个摆球工作, 不仅耗时, 而且增 加了人力成本。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的台球配备有自动收集台球的装置, 用于完成自动收集 落入球区中的台球, 如中国专利(CN2015208751757)揭示的摆球盒, 其公开了摆球盒平常是 放置地面上, 并位于台桌的下方, 在一盘比赛结束后, 通过电控球阀放行袋口中的所有台 球, 台球通过轨道汇集到。

21、摆球盒的摆球框中, 然后摆球员将摆球盒从地面移至台桌上, 再将 摆球框从托盘中推出, 完成摆球。 然而上述技术存在下列缺陷: 0004 (1)由于台桌与地面存在距离, 因此无法保证台球完全能够落入到摆球框中, 甚至 造成台球弹开或者损坏现象的出现; 0005 (2)虽然减少了摆球的时间, 但是还是需要摆球员将地面上摆球盒移至台桌上, 自 动化程度不高, 影响了客户的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球效率快速, 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台球的自动摆 球装置。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中臂架机构通过两连接 块与旋转轴连接, 消除了空间的安。

22、装限制, 且带动球盒机构前后移动快速且平稳。 00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中球盒机构通过电动推 进器推出摆球框, 使台球能够快速完成摆球作业。 0009 为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包括机架、 旋转机构、 落球机构、 臂架机构和球盒机构, 所述机架包括两支撑板、 底板和防护板, 两所述支撑板分 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 所述防护板连接两所述支撑板, 并位于两所述支撑板后侧; 0010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轴承、 两轴承座、 旋转轴、 同步带轮、 第一电机和第一同步带, 每一所述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一所述轴承座, 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套设所述。

23、轴承设置在两所 述轴承座内, 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轴承座外套接所述同步带轮, 所述同步带轮通 过所述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0011 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所述臂架机构, 所述臂架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板前侧, 所述臂 架机构前端连接有所述球盒机构, 用以带动所述球盒机构沿所述旋转轴垂线方向作直线运 动; 0012 所述落球机构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防护板上, 并位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上方, 用 说 明 书 1/9 页 5 CN 106110635 B 5 以引入台球至所述球盒机构内。 0013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落球机构包括落球通道, 所述落球通道中间。

24、设置有落球孔, 所述落球孔位于所述旋转轴前侧; 0014 所述落球通道两端分别横向延伸形成过渡通道, 所述过渡通道末端的水平高度高 于所述落球通道中间的水平高度, 所述落球通道后侧设置有连接板, 所述落球机构通过所 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0015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落球通道的两端位于所述落球孔的后侧; 所述落球孔向下 延伸形成延长通道。 0016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臂架机构包括固定推板、 第一支撑臂架、 第二支撑臂架、 第 一导轨、 第二导轨、 第二电机和电机安装盒, 所述电机安装盒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与所 述旋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 所述第一滑轨沿。

25、着所述第一滑块 轴线作直线运动, 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 所述第二滑轨沿着所述第二滑 块轴线作直线运动, 所述第一导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盒内, 且所述第 一滑轨两端分别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两侧穿出; 所述第二导轨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所 述电机安装盒内, 且所述第二滑轨两端分别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两侧穿出, 所述第一导轨 位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侧, 并且分别与所述旋转轴相互平行设置; 0017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两侧, 且位于 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前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前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推板铰 接,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后端。

26、与所述第一滑轨右端铰接, 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后端与所述第二 滑轨左端铰接, 或者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后端与所述第二滑轨右端铰接, 所述第二支撑臂架 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轨左端铰接; 0018 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的后侧, 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 轨通过带传动或齿轮传动连接, 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沿着所述旋转轴轴线方向 且朝相反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带动所述固定推板沿所述旋转 轴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 所述球盒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推板上。 0019 在一个实施例中, 两个所述连接块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 均通过键连接, 并且所述 旋转轴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连。

27、接块配合的台阶面。 0020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带传动包括第二同步带、 第三同步带、 主动轮、 第一从动轮、 第二从动轮、 第三从动轮和第四从动轮, 所述主动轮、 所述第一从动轮、 所述第二从动轮、 所 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均设置所述电机安装盒内,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主动轮传 动连接; 0021 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两侧, 所述第三从动 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两侧, 且均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 从动轮的下方; 0022 所述第二同步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两端连接, 所述第二同步带分别与所述 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下端啮合。

28、, 且与所述主动轮上端啮合; 所述第三同步带两端 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轨两端连接, 所述第三同步带分别与所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 上端啮合, 且与所述主动轮下端啮合。 0023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左侧, 所 说 明 书 2/9 页 6 CN 106110635 B 6 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主动轮相连形成以所述主动轮为端点的夹角 呈45 ; 0024 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右侧, 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 述第四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主动轮相连形成以所述主动轮为端点的夹角呈45 。 0025 在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平。

29、行杆和固定块, 所述平行杆为水平设置, 所述平行杆的 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推板连接, 所述平行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架后 端或者所述第二支撑臂架后端连接。 0026 在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两第一终端固定棒、 两第二终端固定棒、 第一拉线传感器 和第二拉线传感器, 所述第一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盒 上, 所述第一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终端固定棒, 两所述第一终端固 定棒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或者所述第二同步带的两端; 所述第二拉线传感器的拉线 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终端固定棒, 两所述第二终端固定棒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 或者所述第三。

30、同步带的两端。 0027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球盒机构上端为进球口, 包括底板、 电动推进器、 摆球框和 滑动装置, 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推板上, 且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向前延伸形成第一安装 板和第二安装板, 所述摆球框两侧分别通过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 二安装板上, 所述电动推进器位于所述摆球框下侧, 且设置所述底板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第 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所述电动推进器带动所述摆球框沿着所述滑动装置作直线 运动, 所述摆球框呈三角形、 梯形或菱形。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摆球框呈等腰梯形, 包括第一斜挡板和第二斜挡板, 所述第 一斜挡板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挡。

31、板上端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斜挡板下端和所述第二斜挡 板下端之间距离; 0029 所述第一斜挡板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上端之间形成开口, 并分别向两侧延伸形 成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 所述第一前挡板和所述第二前挡板均呈L型, 且末端分别与所 述滑动装置连接; 0030 所述第一斜挡板后端和所述第二斜挡板后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三挡板和 所述第四挡板, 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三挡板下端和 所述第四挡板下端之间延伸形成下挡板, 所述第一斜挡板、 所述第二斜挡板、 所述第一前挡 板、 所述第二前挡板、 所述第三挡板、 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 设。

32、置; 0031 所述第三挡板前端和所述第四挡板前端之间延伸形成第一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与 所述底板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盖板下端延伸至所述下挡板, 所述第一盖板上端延伸有 第二盖板, 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朝上的夹角呈锐角; 0032 所述第二盖板上端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盖板下端长度, 且两侧分别向后延伸形成第 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 所述第二盖板上端向后延伸形成第二遮挡板。 0033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盖板至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台球直径的两 倍。 0034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台球的直径。 0035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内滑轨和外滑轨, 所述。

33、内滑轨位于所述外滑 说 明 书 3/9 页 7 CN 106110635 B 7 轨内部, 且相对滑行; 所述外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内侧, 所述内滑 轨设置在所述摆球框两侧。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或滑槽, 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槽内, 且相 对滑行; 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内侧, 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摆 球框两侧。 0037 根据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优点: 0038 (1)本发明通过旋转机构、 落球机构、 臂架机构和球盒机构配合, 使台球能够快速 在台桌上完成摆球作业, 无需借助人力, 自动化程度高, 增加了使用者的体验。

34、效果; 0039 (2)本发明结构紧凑, 其中臂架机构通过两连接块与旋转轴连接, 消除了空间的安 装限制; 0040 (3)本发明的臂架机构通过设置平行杆, 使臂架机构带动球盒机构沿旋转轴垂线 方向的运动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0041 (4)本发明的球盒机构的摆球框通过电动推进器带动, 运动平稳且快速。 0042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2为本发明所述机架和旋转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3为本发明所述旋转机构和臂架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4为本发明所述落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

35、047 图5为本发明所述臂架机构右视图; 0048 图6为本发明所述臂架机构后视图; 0049 图7为本发明所述臂架机构立体图; 0050 图8为本发明所述电机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9为本发明所述电机安装盒内部剖视图; 0052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球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11为图10中所述摆球框推出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12为本发明所述摆球框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13为图12的背面图; 0056 图14为本发明所述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初始状态示意图; 0057 图15为本发明所述臂架机构带动球盒机构沿旋转轴垂线方向向前移动的示意图; 0058 图16为本发明所。

36、述旋转机构带动臂架机构翻转运动的示意图; 0059 图17为本发明所述电动推进器推出摆球框的示意图; 0060 图18为本发明所述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在台桌上演示推出摆球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以下描述用于描述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 以下描述中的优 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 在以下描述中界定 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 变形方案、 改进方案、 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 说 明 书 4/9 页 8 CN 106110635 B 8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62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37、所述的一种台球的自动摆球装置, 其包 括机架100、 旋转机构200、 落球机构300、 臂架机构400和球盒机构500, 机架100包括两支撑 板103、 底板104和防护板101, 两支撑板103分别设置在底板104的两侧, 防护板101连接两支 撑板103, 并位于两支撑板103后侧。 0063 在本实施例中, 旋转机构200固定在两支撑板103上, 具体地, 旋转机构200包括两 轴承203、 两轴承座202、 旋转轴201、 同步带轮204、 第一电机和第一同步带, 每一支撑板103 上分别设置有一轴承座202, 旋转轴201两端分别套设轴承203设置在两轴承座202内, 旋转 轴2。

38、01的一端延伸至轴承座202外套接同步带轮204, 同步带轮204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电 机传动连接, 第一电机与同步带轮同侧设置, 且固定在支撑板103上。 0064 在本实施例中, 落球机构300位于旋转机构200的上方, 与旋转轴201相互平行设 置, 且通过连接件102固定在防护板101上的。 具体地, 参考图1和图4, 落球机构300包括落球 通道302, 落球通道302中间设置有落球孔303, 落球孔303位于旋转轴201前侧, 落球孔303的 横截面呈正方形、 长方形或圆形等, 落球孔303向下延伸形成延长通道305, 落球通道302的 两端位于落球孔303的后侧(即落球通道30。

39、2呈V型), 且落球通道302两端分别横向延伸形成 过渡通道304, 过渡通道304通过紧固件或者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该落球通道302两端, 过渡通 道304末端的水平高度高于落球通道302中间的水平高度, 便于台球从过渡通道304引入到 落球孔303内, 落球通道302后侧设置有连接板301, 落球机构300通过连接板301固定在连接 件102上。 前述的落球通道302、 延长通道305和过渡通道304均由钣金材料制成。 0065 在本实施例中, 参考图2和图3, 臂架机构400通过两个连接块410与旋转轴201连 接, 两个连接块410与旋转轴201为键连接, 并且旋转轴20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

40、与连接块410 配合的台阶面205, 使臂架机构400稳固在旋转轴201, 防止第一电机带动旋转轴201转动时, 臂架机构400发生位置偏移, 而影响旋转机构200带动臂架机构400绕着旋转轴201转动角度 的精确性。 0066 进一步地, 参考图3、 图5至图9, 臂架机构400包括固定推板401、 第一支撑臂架402、 第二支撑臂架403、 第一导轨426、 第二导轨427、 第二电机408和电机安装盒, 电机安装盒包 括上侧板413、 后侧板414、 下侧板415、 前侧板416、 左侧板412和右侧板411, 上侧板413、 后侧 板414、 下侧板415和前侧板416依次首尾相连形成。

41、方形框架, 左侧板412和右侧板411分别设 置在方形框架的两侧, 左侧板412和右侧板411上端均设置有延伸段, 并分别连接两个连接 块410, 左侧板412上设置有左滑槽418, 右侧板411上设置有右滑槽417, 第一导轨426包括第 一滑块424和第一滑轨404, 第一滑轨404沿着第一滑块424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 第二导轨 427包括第二滑块425和第二滑轨405, 第二滑轨405沿着第二滑块425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 第一导轨426通过第一滑块424设置在上侧板413上, 且第一导轨426的第一滑轨404两端分 别从左滑槽418和右滑槽417穿出; 第二导轨427通过第二滑块42。

42、5设置在下侧板415上, 且第 二导轨427的第二滑轨405两端分别从左滑槽418和右滑槽417穿出, 其中, 第一导轨426位于 第二导轨427上侧, 并且分别与旋转轴201相互平行设置, 第二电机408设置在后侧板414上, 分别与第一导轨426和第二导轨427通过带传动或齿轮传动连接, 第二电机408正反转使第 一导轨426和第二导轨427沿着旋转轴201轴线方向(即左右方向)且朝相反方向作直线运 动。 说 明 书 5/9 页 9 CN 106110635 B 9 0067 其中, 带传动包括第二同步带406、 第三同步带407、 主动轮419、 第一从动轮420、 第 二从动轮421、。

43、 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 主动轮419、 第一从动轮420、 第二从动轮 421、 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分别设置在前侧板416和后侧板414之间, 第二电机 408与主动轮419传动连接, 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二从动轮421对称设置在主动轮419的两侧, 第三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对称设置在主动轮419的两侧, 且均位于第一从动轮420和 第二从动轮421的下方, 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三从动轮422位于主动轮419的左侧, 第一从动 轮420和第三从动轮422分别与主动轮419相连形成以主动轮419为端点的夹角呈45 ; 第二 从动轮421和第四从动轮423。

44、位于主动轮419的右侧, 第二从动轮421和第四从动轮423分别 与主动轮419相连形成以主动轮419为端点的夹角呈45 。 0068 第二同步带406分别与第一从动轮420和第二从动轮421下端啮合, 且与主动轮419 上端啮合, 第二同步带406左端设置在第一张紧块438和第二收紧块439之间, 第一张紧块 438设置在第一滑轨404的左端, 第二同步带406右端设置在第一终端块436和第一收紧块 437之间, 第一终端块436呈L型, 且设置在第一滑轨404的右端; 第三同步带407分别与第三 从动轮422和第四从动轮423上端啮合, 且与主动轮419下端啮合, 第三同步带407左端设置。

45、 在第二终端块442和第四收紧块443之间, 第二终端块442呈L型, 且设置在第二滑轨405的左 端, 第三同步带407右端设置在第二张紧块440和第三收紧块441之间, 第二张紧块440设置 在第二滑轨405的右端。 0069 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403对称设置在电机安装盒两侧, 且位于同一水 平线上, 第一支撑臂架402前端直接或者通过卡设第一过渡件431与固定推板401铰接, 第一 支撑臂架402后端直接或者通过卡设第二过渡件432与第一连接板444铰接, 第二支撑臂架 403前端直接或者通过卡设第三过渡件433与固定推板401铰接, 第二支撑臂架403后端直接 或者通过卡。

46、设第四过渡件434与第二连接板445铰接, 第一连接板444设置在第一终端块436 末端, 第二连接板445设置在第二终端块442末端, 或者第一连接板444设置在第二张紧块 440上, 第二连接板445设置在第一张紧块438上, 此时, 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 403相对于等腰梯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 第一支撑臂架402和第二支撑臂架403带动 固定推板401沿旋转轴201垂线方向作直线运动。 前述的铰接可通过螺杆435实现, 以第一支 撑臂架402前端通过第一过渡件431和固定推板401铰接为例, 第一过渡件431一端卡设第一 支撑臂架402前端, 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第一过。

47、渡件431另一端卡设于固定推板401内, 并通 过螺杆435连接, 使第一支撑臂架402绕着螺杆435轴线转动。 0070 进一步地, 电机安装盒上设置有第一拉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429, 优选地, 第一拉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429设置在下侧板415上, 第一拉线传感器的拉线两端分 别连接两个第一终端固定棒, 两个第一终端固定棒设置在第一滑轨404的两端或者第二同 步带406的两端; 第二拉线传感器429的拉线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终端固定棒430, 两个第 二终端固定棒430设置在第二滑轨405的两端或者第三同步带407的两端。 分别通过第一拉 线传感器和第二拉线传感器429了解到第一。

48、导轨426和第二导轨427的沿旋转轴201轴线方 向作直线运动的距离, 可根据该距离调节固定推板401沿旋转轴201垂线作直线运动的行 程。 0071 进一步地, 所述直线运动推拉装置还包括平行杆409和固定块428, 平行杆409水平 设置, 平行杆409的第一端与固定推板401连接, 平行杆409的第二端通过固定块428与第一 说 明 书 6/9 页 10 CN 106110635 B 10 连接板444或者第二连接板445连接, 平行杆409使固定推板401沿旋转轴201垂线方向的运 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0072 在本实施例中, 球盒机构500安装在固定推板401上, 球盒机构500上。

49、端为进球口, 与落球孔303配合, 使台球通过落球孔303引入到进球口内。 具体地, 参考图10至图13, 球盒 机构500包括底板501、 电动推进器506、 摆球框507和滑动装置, 底板50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 形成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 其中, 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通过底板501 两侧折弯形成, 或者第一安装板502和第二安装板503通过焊接形成在底板501两侧。 0073 摆球框507位于底板501前侧, 并且摆球框507呈三角形、 梯形或菱形等, 其中, 呈菱 形的摆球框用于花式九球的摆球, 呈三角形和梯形的摆球框用于十六彩球的摆球。 作为优 选地, 摆球框507呈等腰梯形, 包括第一斜挡板513和第二斜挡板512, 第一斜挡板513上端和 第二斜挡板512上端之间距离小于第一斜挡板513下端和第二斜挡板512下端之间距离; 第 一斜挡板513上端和第二斜挡板512上端之间形成开口509, 其中, 开口509的宽度小于台球 的直径, 使台球不会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