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提高遮音性的壳体的构造。
背景技术
对CD、DVD、BD等的光盘读出写入信息的光盘装置,伴随安装着光盘装置的计算机的小型化,正在薄型化。因此,存在着在光盘装置的内部旋转的盘的切风声容易泄漏到光盘装置外部等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在伴随光盘的旋转产生的光盘半径方向的空气流漏出到盒体外部的通路上,设置阻止该漏出的盖部件的光盘装置的方案(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6664号专利公报
如上述那样,在已有光盘装置中,由进行旋转的盘生成的切风声容易泄漏到光盘装置的外部。特别是,在厚度为12.7mm或9.5mm的所谓的薄型驱动器中,因为也将光盘收容在厚度比本体部薄的翼部(ウイング部)中,所以进行旋转的盘和底盒的距离近,由光盘旋转生成的切风声容易泄漏到壳体外部。
在上述薄型驱动器中,在翼部设置着将底盒和顶盒卡合起来的卡合部,在卡合部的顶盒中开出用于卡合钩的孔。因为将该卡合部设置在接近盘的位置上,所以容易从卡合部的孔泄漏切风声。因此,要求减少来自该卡合部的切风声的泄漏。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因为将防止切风声漏出的盖部件作为另外的部件,所以提高遮音性成为光盘装置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不用另外的部件就能够防止切风声从盒漏出的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不使成本上升地减少从壳体泄漏的切风声的光盘装置。
如果表示本发明的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则如下所示。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装置,该光盘装置由顶盒和底盒构成大致箱形的壳体,其中,上述顶盒,在其一边备有与上述底盒卡合的钩;上述底盒备有设置着与上述钩卡合的切口的卡合部,在上述切口的内侧,设置着妨碍通过上述切口的空气流通的遮挡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则能够在不使壳体的制造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减少从壳体泄漏的切风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地光盘装置的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卡合部的卡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卡合部的剖面图。
其中:
10:顶盒
11A、11B:钩
20:底盒
21:底面
22:侧面
23:切口
24:切断面
25:遮挡部
26:间隙
30:前面板
31:本体部
32:翼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由顶盒10和底盒20构成大致箱形的壳体。
图1所示的壳体是分成厚度厚的本体部31和厚度比本体部薄的翼部32的,所谓的薄盒。另外,在壳体的正面侧(前侧)安装着前面板30。前面板30安装在装着光盘的托盘。托盘在壳体内滑动,使安装着的光盘出入壳体。即,当将托盘收容在壳体内时,前面板30与壳体相接合。
顶盒10,在翼侧(图1的左侧)设置着钩11A、11B。钩11A、11B与底盒20的切口23卡合。在钩11A、11B的相对侧(图1的右侧)通过螺纹联接使顶盒10和底盒20固定。
在与钩11A卡合的切口23(背面侧的切口23)中,设置着后述的遮挡部25(请参照图2)。此外,在与钩11B卡合的切口23(正面侧的切口23)中,也可以不设置遮挡部25。这是因为与钩11B卡合的切口23远离盘,所以通过设置遮挡部25减少切风声的效果小的缘故。另外,这是因为当在前侧的切口23中设置遮挡部25时担心与出入壳体的托盘发生干涉的缘故。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背面侧的卡合部的立体图。
与顶盒10的钩11A卡合的底盒20的卡合部由切口23、遮挡部25构成。
底盒20由用金属薄板制成的底面21和将金属薄板弯曲成与底面21大致成直角的侧面22构成。而且,在由底面21和侧面22形成的边上,通过切除从底面21到侧面22的一部分,形成切口23。钩11A,在切口23中,与侧面22的切断面24抵接,规定光盘装置的壳体高度(请参照图4)。这样,与使得钩11A与通过弯曲金属板而构成的面抵接的情形比较,使钩11A与侧面22的切断面24抵接,能够抑制壳体高度的误差。这是因为在切口23中,与通过弯曲金属板构成侧面22的端部比较,由侧面22的切断面形成侧面22的端部的情况,能够使得侧面22的卡合位置的高度尺寸的精度增高。
在切口23的底面21的内侧,设置着具有与底面21平行的面的遮挡部25。遮挡部25的平面设置在比切断面23靠内侧的位置,以使得当将顶盒10和底盒20组装在一起时,不与钩11A发生干涉。遮挡部25,可以通过对底面21进行拉深加工,形成在底面21的内侧。通过拉深加工形成遮挡部25,由此,使遮挡部25的3边与底面21连接,底盒20的间隙就只为遮挡部25的外侧的面和侧面22之间的微小间隙26(请参照图4)。
当为了与钩11卡合而在底盒20开孔而形成切口23时,由于流通过该孔的空气,盘的切风声泄漏到壳体的外部。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则因为在切口23设置了妨碍空气流通的遮挡部25,流通过切口23的空气(声音)减少,能够减少泄漏到壳体外部的切风声。
另外,通过拉深加工形成遮挡部25,由此,切口23的间隙减小,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泄漏到壳体外部的切风声。
遮挡部25,也能够不通过拉深加工,而通过弯曲加工形成。这时,遮挡部25的1边与底面21连接,在其它的2边上在遮挡部25和底面21之间设置切入口。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背面侧的卡合部的卡合状态的立体图。
在将顶盒10和底盒20装配起来的状态中,钩11A与切口23卡合着。由切口23内侧的遮挡部25,塞住钩11A的周围的大部分空隙。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卡合部的剖面图。
在由顶盒20的底面21和侧面22相交的部分构成的边设置切口23。设置在切口23的内侧的遮挡部25,与底面21平行地设置在底面21的内侧。此外,因为遮挡部25设置在比侧面22的切断面24靠内侧的位置,所以钩11A与切断面24抵接,但是不与遮挡部25抵接。
因为设置了遮挡部25,所以顶盒10和底盒20的之间的间隙只成为遮挡部25和底盒20的侧面22之间的间隙26。因此,与整个切口23成为间隙的已有例比较,顶盒10和底盒20的之间的间隙变小,能够提高壳体的遮音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因为通过拉深加工形成遮挡部,所以不使壳体的制造成本上升就能够减少从壳体泄漏的切风声。例如,当盘的旋转数为5200rpm时,与不设置遮挡部25的情形比较,能够减少切风声0.5dB。
另外,因为壳体的间隙小,所以能够减少从光盘装置泄漏的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