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臭氧发生器.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6657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4918.6

申请日:

2008.10.24

公开号:

CN101723330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1B 13/11公开日:20100609|||公开

IPC分类号:

C01B13/11

主分类号:

C01B13/11

申请人:

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

发明人:

乐飞; 孙荣生

地址:

212212 江苏省扬中市扬中大桥工业园区康尔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卧式臭氧发生器,其中,包括左、右臭氧放电室,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固定成一体;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分别包括一放电腔,所述放电腔一端设有进气部分,另一端设有出气部分;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上分别设有进水管及出水管,本发明由于将臭氧发生器设计成双节的臭氧放电室,大大缩短了电晕区域的路径,使得产生出的臭氧能及时输出,提高了臭氧产量和浓度,提高了臭氧发生系统的效率和能比。

权利要求书

1: 卧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臭氧放电室(1、2),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固定成一体;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分别包括一放电腔(3),所述放电腔(3)一端设有进气部分,另一端设有出气部分;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上分别设有进水管(5)及出水管(6)。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设在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一端的下方,所述出水管(6)设在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另一端的上方。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分包括与所述放电腔(3)相连的进气腔(71)、进气通道(72),所述进气腔(71)与所述进气通道(72)连接;所述出气部分包括与所述放电腔连接的出气腔(81)、出气通道(82),所述出气腔(81)与所述出气通道(82)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之间固定设有一隔板(12)。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82)连接一总出气通道(8),所述总出气通道(8)的入口与所述出气通道(82)的出口相连;所述进气通道(72)连接一总进气通道(7),所述总进气通道(7)出口与所述进气通道(72)的进口相连。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连接一总出水管(10),所述总出水管(10)的入口与所述出水管(6)出口相连;所述进水管(5)连接一总进水管(11),所述总进水管(11)的出口与所述进水管(5)入口相连。

说明书


卧式臭氧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卧式的臭氧发生器,属于产生臭氧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以空气或氧气为原料,通过电极管无声放电,把空气中的氧分解成同素异形体臭氧,臭氧是氧的高能态存在形式,又名活氧、三子氧、超氧、富氧,有特殊臭味,无色,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有效地杀菌、消毒、去异味、脱色,还可以去除铁、锰等,杀菌效率高,接近100%,且臭氧在杀菌的同时,可自行还原为氧气,不留任何痕迹,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纯净水、矿泉水、富氧水的杀菌、饮用水,食品、饮料、制药、医院、空气净化、工业废水处理、游泳池消毒,但是其性能极不稳定(在30℃空气中的半衰期为20分钟),不能储存,只能现场制成,现场使用,因此,为了能利用臭氧,需要人工制备臭氧,这就要用到臭氧发生器。

    目前,现有的臭氧发生器,大多采用的是单节卧式臭氧发生器,即包括一臭氧放电室,所述臭氧放电室一端设有一进气口及一进水口,另一端设有一出气口及一出水口,该结构的臭氧发生器结构简单,但体积庞大,由于电晕放电区域的路径较长(目前大约在两米左右),产生出的臭氧不能及时输出,大部分在较高温度的电晕区内又分解成了氧气,因此,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且浪费了能量,降低了臭氧产量和浓度,严重影响了大型臭氧发生器较敏感的比能指标(每公斤臭氧的耗电量),增加了用户的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卧式臭氧发生器,该结构的卧式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的效率高,能耗低且结构紧凑、体积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卧式臭氧发生器,其中,包括左、右臭氧放电室,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固定成一体;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分别包括一放电腔,所述放电腔一端设有进气部分,另一端设有出气部分;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上分别设有进水管及出水管。

    上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中,所述进水管设在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一端的下方,所述出水管设在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另一端的上方。

    上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中,所述进气部分包括与所述放电腔相连的进气腔、进气通道,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出气部分包括与所述放电腔连接的出气腔、出气通道,所述出气腔与所述出气通道连接。

    上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中,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之间固定设有一隔板。

    上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中,所述出气通道连接一总出气通道,所述总出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相连;所述进气通道连接一总进气通道,所述总进气通道出口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进口相连。

    上述卧式臭氧发生器,其中,所述出水管连接一总出水管,所述总出水管的入口与所述出水管出口相连;所述进水管连接一总进水管,所述总进水管的出口与所述进水管入口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的卧式臭氧发生器,由于将臭氧发生器设计成双节的臭氧放电室,大大缩短了电晕区域的路径,使得产生出的臭氧能及时输出,提高了臭氧产量和浓度,提高了臭氧发生系统的效率和能比;由于进水管设在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相离较远的一端,所述出水管设在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相连接的一端,可使冷却水对左右臭氧放电室进行全面冷却,避免出现“死角”;由于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之间固定设有一隔板,防止两侧进气时,在壳体内腔中形成气体逆向对冲,提高了臭氧发生的臭氧发生率;另外,由于出气通道上接有总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上接有总进气通道,出水管上设有总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总进水管,可通过总出气口出气,总进气口进气,总进水管进水,总出水管出水,避免了使用时要分别给相应的臭氧放电室进水、出水、进气、出气,因此,使用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卧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左、右臭氧放电室1、2,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成一体,为了增加密封性,法兰与左、右臭氧放电室1、2接触面之间分别夹有硅橡胶密封圈;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封头4,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分别包括一放电腔3、所述放电腔3两端分别设有一进气部分及一出气部分,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上分别接有进水管5、出水管6,为了避免臭氧放电室在冷却时,出现“死角”,可将进水管5设在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的一端的下方,出水管6分别设在左、右臭氧放电室1、2另一端的上方,进水管5及出水管6的数量不受限制,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设置,为了使用方便,可将出水管6、进水管5分别连接一总出水管10及总进水管11,所述总出水管10及总进水管11也为一端带有多接口的管道,使用时,管道一端的多接口分别与相应的出水管6或进水管5相连,另一端作为总进水口或总出水口,进行进水或出水。为了便于安装,左右臭氧放电室下面各固定一机脚14。

    所述进气部分包括与所述放电腔3相连的进气腔71、进气通道72,所述进气腔71与所述进气通道72连接;所述出气部分包括与所述放电腔连接的出气腔81、出气通道82,所述出气腔81与所述出气通道82连接,所述进气通道72、出气通道82均为一管路,为了使用方便,可将进气通道72连接一总进气通道7,出气通道82连接一总出气通道8,总进气通道7出口与进气通道72的进口相连汇成一总进气口,总出气通道8的入口与出气通道82的出水相连;总出气通道6、总进气通道7均为一端带有多接口的管道,使用时,将管道一端的多接口分别与相应的出气通道82或进气通道72连接,另一端口作为总出气口或总进气口。

    为了防止两侧进气时,在左、右臭氧放电室1、2之间形成气体逆向对冲,降低臭氧发生的臭氧发生率,可在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1、2之间固定设有一隔板12,将左、右臭氧放电室1、2隔开,隔板12用耐腐蚀的316L不锈钢板制成,为了方便气量和气压的控制,还可在进气通道72上分别设有调节阀。

    工作时,含氧气体由总进气口输入,经总进气通道7分别输送到体身两端的进气通道72,经由进气腔71,进入放电腔3,通过电晕放电产生臭氧,产生的臭氧流入出气腔81,经出气通道82汇总流入总出气通道8,最后由总出气口输出;冷却水由总进水口注入,经进水管5分配到左、右臭氧放电室1、2的两端,分别对左、右臭氧放电室1、2进行冷却,再由出水管6流出,汇至总出水管11,最后由总出水口流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由于将臭氧发生器设计成双节的臭氧放电室,大大缩短了电晕区域的路径,使得产生出地臭氧能及时输出,提高了臭氧产量和浓度,提高了臭氧发生系统的效率和能比,降低了能耗且结构紧凑、体积小。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发明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卧式臭氧发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卧式臭氧发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卧式臭氧发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卧式臭氧发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式臭氧发生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卧式臭氧发生器,其中,包括左、右臭氧放电室,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固定成一体;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分别包括一放电腔,所述放电腔一端设有进气部分,另一端设有出气部分;所述左、右臭氧放电室上分别设有进水管及出水管,本发明由于将臭氧发生器设计成双节的臭氧放电室,大大缩短了电晕区域的路径,使得产生出的臭氧能及时输出,提高了臭氧产量和浓度,提高了臭氧发生系统的效率和能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