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子。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日常工具的多样化功能成为了一个趋势,对于行李箱而言,越来越多的功能赋予其中。
在日常交通领域中,电动车慢慢成为大家上班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尤其在短途出行或者上班途中的“最后一公里”非常实用,省时省力,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使用。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赋予行李箱车轮后使其能够承载人,尤其是儿童,但是存在运动速度慢,乘坐不舒适,携带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乘坐箱子移动时,运动速度慢、乘坐不舒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子,所述箱子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铰链,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铰链连接,且在铰链的作用下,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可打开呈水平平行状态;其中,所述前壳体具有一前轮,一前接触面,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外侧,所述前接触面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内侧;所述后壳体具有一后轮,一后接触面,所述后轮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外侧,所述后接触面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其中,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呈水平平行状态时,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的滑动使所述箱子运动。
优选的,所述箱子还包括:伸缩立杆,所述伸缩立杆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前端;扶手,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上,其中,当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通过铰链折叠后,所述伸缩立杆收缩后容置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箱子还包括:前车灯,所述前车灯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上。
优选的,所述箱子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和/或所述后壳体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箱子还包括:座椅,滑道,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上,且所述座椅在所述滑道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座椅还包括:座垫;座椅伸缩杆,所述座椅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座椅,所述座椅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后壳体。
优选的,所述座椅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设置在所述座垫上。
优选的,所述座椅还包括:靠垫,所述靠垫设置在所述靠背上,且所述靠垫面向所述伸缩立杆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前壳体还包括:前踩踏板,所述前踩踏板设置在所述前接触面上。
优选的,所述后壳体还包括:后踩踏板,所述后踩踏板设置在所述后接触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箱子,所述箱子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铰链,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铰链连接,且在铰链的作用下,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可打开呈水平平行状态;其中,所述前壳体具有一前轮,一前接触面,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外侧,所述前接触面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内侧;所述后壳体具有一后轮,一后接触面,所述后轮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外侧,所述后接触面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其中,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呈水平平行状态时,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的滑动使所述箱子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乘坐箱子移动时,运动速度慢,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易携带的、出行稳定高效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座垫,座椅伸缩杆,所述座椅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座椅,所述座椅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后壳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乘坐箱子移动时,舒适度不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出行舒适度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靠垫,所述靠垫设置在所述靠背上,且所述靠垫面向所述伸缩立杆方向设置。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出行舒适度、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箱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箱子的打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前车灯1,扶手2,伸缩立杆3,前壳体4,座椅5,座垫6、座椅支架7,靠垫8,靠背9,座椅伸缩杆10,后壳体11,滚轮12,前轮13,后轮14,铰链15,踩踏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子,赋予所述箱子新的功能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乘坐箱子移动时,运动速度慢、乘坐不舒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所述箱子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铰链,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铰链连接,且在铰链的作用下,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可打开呈水平平行状态;其中,所述前壳体具有一前轮,一前接触面,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外侧,所述前接触面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内侧;所述后壳体具有一后轮,一后接触面,所述后轮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外侧,所述后接触面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其中,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呈水平平行状态时,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的滑动使所述箱子运动。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箱子,请参考图1,所述箱子包括:
前壳体4,
后壳体11,
铰链15,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通过铰链15连接,且在铰链15的作用下,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可打开呈水平平行状态;
具体来说,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通过所述铰链14连接,并且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贴合形成的箱体,在所述铰链15的作用下可以打开并且呈水平状态,即打开成为一个平面。
其中,所述前壳体4具有一前轮13,一前接触面,所述前轮13位于所述前壳体4的外侧,所述前接触面位于所述前壳体4的内侧;
所述后壳体具有一后轮14,一后接触面,所述后轮14位于所述后壳体11的外侧,所述后接触面位于所述后壳体11的内侧;
其中,当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呈水平平行状态时,所述前轮13和所述后轮14的滑动使所述箱子运动。
具体来说,所述前壳体4具有一个前轮13、一前接触面,所述后壳体11具有一后轮14、一后接触面,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通过所述铰链15打开成平行状态时,所述前轮13位于所述前壳体4的外侧,所述前接触面位于所述前壳体4的内侧,同样的,所述后轮4位于所诉后壳体11的外侧,所述后接触面位于所述后壳体11的内侧,并且所述前轮13和后轮14滑动可以使所述箱子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箱子还包括:伸缩立杆3,所述伸缩立杆3设置在所述前壳体4的前端;扶手2,所述扶手2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3上,其中,当所述前壳体4和后壳体11通过铰链15折叠后,所述伸缩立杆3收缩后容置在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具体来说,当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通过所述铰链15作用下打开至平行状态时,所述伸缩立杆3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前端,所述扶手2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3上端,形成了传统电动车的把手,另外,当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通过所述铰链15折叠贴合成为箱子时,所述伸缩立杆3收缩后容置在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形成所述箱子的拉杆。
进一步的,所述箱子还包括:前车灯1,所述前车灯1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3上。
具体来说,所述前车灯1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3上,即所述伸缩立杆3与所述扶手2形成的所述电动车车把的前方,达到了在光线暗的环境下或者夜间骑行时提供照明和警示其他车辆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箱子还包括:滚轮12,所述滚轮12设置在所述前壳体4和/或所述后壳体11的上端。
具体来说,在所述滚轮12设置在所述前壳体4和/或所述后壳体11的上端,当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为打开时,所述滚轮12位于所述箱子的最底端,通过所述滚轮12滑动带动箱子移动,达到使用者携带更加便捷、更省力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箱子还包括:座椅5,滑道,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1上,且所述座椅5在所述滑道上滑动。
具体来说,所述座椅5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1上,所述后壳体11还安装有一滑道,同时所述座椅5可在后壳体11上的滑道内滑动,另外,所述座椅5可在所述后壳体11上安装两个,分前后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1上,安装在后面的所述座椅5供骑行者乘坐,位于前面的所述座椅5可作为儿童座椅携带儿童,达到了使用者骑行时舒适度高、承重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5还包括:座垫6;座椅伸缩杆10,所述座椅伸缩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座椅5,所述座椅伸缩杆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后车体11。
具体来说,所述座垫6设置在所述座椅5上,所述座椅5还包括所述座椅伸缩杆10,所述座椅伸缩杆10一端连接所述座椅5另一端连接所述后车体11,所述座椅5通过座椅支架7固定且可以折叠,达到了骑行舒适度高,折叠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5还包括:靠背9,所述靠背9设置在所述座垫6上。
具体来说,所述座椅5还包括靠背9,所述靠背9通过螺母连接所述座椅支架7设置在所述座垫6上,且椅背9可以折叠,达到了舒适度高,折叠小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5还包括:靠垫8,所述靠垫8设置在所述靠背9上,且所述靠垫8面向所述伸缩立杆3方向设置。
具体来说,所述靠垫8设置在所述靠背9上,共同组成了所述座椅5的椅背,且所述靠垫8面向所述伸缩立杆3方向设置,达到了提升座椅骑行舒适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4还包括:前踩踏板16,所述前踩踏板设置在所述前接触面上。
具体来说,所述前踩踏板16设置在所述前壳体4的所述前接触面上,骑行时可供脚踩放,提高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11还包括:后踩踏板16,所述后踩踏板16设置在所述后接触面上。
具体来说,所述后踩踏板16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1的所述后接触面上,骑行时使用者踩踏,达到了提高使用舒适度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本使用新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子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请参考图2,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子,主要解决目前市场上乘坐箱子移动时,运动速度慢、乘坐不舒适的技术问题。所述箱子包括前壳体4、后壳体11、铰链15,所述前壳体4和所述后壳体11通过所述铰链15连接,并且通过所述铰链15作用可以打开呈水平平行状态,其中所述前壳体4上设置有前车灯1、扶手2、伸缩立杆3、滚轮12、前轮13、前踩踏板16,当所述箱子通过所述铰链15作用打开水平状态时,所述前轮13位于所述前壳体4的外侧,通过滑动是所述箱子移动,其余组件位于所述前壳体4的内侧,所述扶手2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3的上端,且所述伸缩立杆3伸长立起,两者共同形成电动车的把手设置在所述前壳体4上,所述前车灯1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3前端,形成电动车的车灯,所述前踩踏板16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1的水平面上供使用者的脚踩放;另外,所述后壳体11上设置有座椅5、滑道、座垫6、靠垫8、靠背9、座椅伸缩杆10、滚轮12、后轮14、后踩踏板16,当所述后壳体11通过铰链15打开和所述前壳体4呈水平平行状态时,所述后轮14位于所述后壳体11的外侧,可通过滑动带动所述箱子移动,其他部件位于所述外壳体11的内侧,然后,打开靠背9、靠垫8与所述座垫6的折叠状态形成座椅5,通过所述座椅伸缩杆10拉伸座椅5高度,并在设置在后壳体11上的所述滑道内滑动到达最终固定位置,形成电动车的座位供使用者乘坐,如图2所示,所述箱子完全打开后形成一电动车,结构稳定,舒适度高,驱动力强,折叠效果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箱子,所述箱子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铰链,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铰链连接,且在铰链的作用下,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可打开呈水平平行状态;其中,所述前壳体具有一前轮,一前接触面,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外侧,所述前接触面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内侧;所述后壳体具有一后轮,一后接触面,所述后轮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外侧,所述后接触面位于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其中,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呈水平平行状态时,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的滑动使所述箱子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乘坐箱子移动时,运动速度慢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易携带的、出行稳定高效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座垫,座椅伸缩杆,所述座椅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座椅,所述座椅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后壳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乘坐箱子移动时,舒适度不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出行舒适度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靠垫,所述靠垫设置在所述靠背上,且所述靠垫面向所述伸缩立杆方向设置。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出行舒适度、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