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使用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91141.8 (22)申请日 2017.10.12 (71)申请人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地址 066311 河北省抚宁县南戴河前进路6 号 (72)发明人 王洁 (51)Int.Cl. A63B 23/12(2006.01) A63B 21/00(2006.01) A63B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使用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体育运动器材和训练方法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 使用。
2、方法, 该助力托板由托足板1和弹力带2两部 分构成。 本方案通过托足板1和用四条弹力带2将 托足板1与双杠两根杠面相连接的设计, 使得练 习者在进行双臂屈伸训练过程中利用弹力带被 拉长后的回弹力施予练习者足底一个向上的助 力帮助那些上肢力量不足、 独立进行双臂屈伸训 练有困难的人完成双臂屈伸训练, 对发展上肢肌 群、 胸大肌、 肩带肌、 腹背肌等肌肉群力量的训练 具有良好的助力训练作用和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107626082 A 2018.01.26 CN 107626082 A 1.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助力托板主要包括 。
3、托足板(1)和弹力带(2)两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托足板(1)包括托板(3)和耳环(6)以及设置在托板(3)上表面的防滑装置, 设置所述防滑 装置处于托板3上平面的中央部位; 所述托板(3)由一个长宽均大于20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 体板材制成; 在所述托板(3)的左右两侧边靠近四个角的部位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四个耳环 (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弹力带(2)包括带体(4)和紧固装置(5); 所述紧固装置(5)固定在带体(4)的一个端头, 带 体(4)的另一个端头。
4、游离; 所述四条弹力带带体(4)的游离端头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托板 (3)左右两侧边靠近四个角部位对称设置的四个耳环(6)。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626082 A 2 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体育运动器材和训练方法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 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双杠双臂屈伸训练中, 有一些上肢力量不足的练习者无法在双杠上独立、 正常 的完成双臂屈伸动作, 因此无法在双杠上直接进行双臂屈伸训练, 存在训练障碍。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
5、制造与使用方法, 该托板利用弹力带被拉长后的回弹力作用于练习者的足底, 使练习者足底获得一个向上托 的力, 帮助那些独立进行双臂屈伸训练有困难的人进行双臂屈伸训练, 对发展上肢肌群、 胸 大肌、 肩带肌、 腹背肌等肌肉群力量的训练具有良好的助力训练作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 造与使用方法, 主要包括: 托足板和弹力带两部分。 0005 所述托足板包括托板和耳环以及设置在托板上表面的防滑装置, 设置所述防滑装 置处于托板上平面的中央部位; 所述托板由一个长宽均大于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板材制 成; 在所述托板的左右两侧边靠近四个角的。
6、部位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四个耳环。 0006 所述弹力带包括带体和紧固装置; 所述紧固装置固定在带体的一个端头, 带体的 另一个端头游离。 0007 将所述四条弹力带带体的游离端头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托板左右两侧边靠近四 个角部位对称设置的四个耳环即构成所述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9 1、 本方案通过托足板和用四条弹力带将托足板与双杠两根杠面相连接的设计, 使 得练习者在进行双臂屈伸训练过程中足底获得一个向上的助力, 帮助练习者完成双臂屈伸 训练动作。 0010 2、 本方案四条弹力带带体的游离端头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托板左右两侧边靠近 四个角部位对称设置的四个耳。
7、环再与双杠两根杠面相连接的设计, 使托板获得向上的平稳 托力。 0011 3、 本方案弹力带为一个独立弹性体的设计, 使得训练者可以依据助力力量大小的 需要选择不同弹力的弹力带实施助力。 0012 4、 本方案四条弹力带使用紧固装置实现便捷调节弹力带长度的设计, 使得训练者 可以依据身高的需要调整托足板的高度, 满足个性化助力双臂屈伸训练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具体的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626082 A 3 0014 图1是本助力托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装置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6 图3。
8、是图2的主视图; 0017 图4是图2的侧视图; 0018 图5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 主要 包括: 托足板1和弹力带2两部分。 0020 所述托足板1包括托板3和耳环6以及设置在托板3上表面的防滑装置, 设置所述防 滑装置处于托板3上平面的中央部位; 所述托板3由一个长宽均大于20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 体板材制成; 在所述托板3的左右两侧边靠近四个角的部位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四个耳环6, 如图1、 图2、 图5所示。 0021 所述弹力带2包括带体4和紧固装置5; 所述紧固装置5固定在带体4的一个端头, 带 体4。
9、的另一个端头游离, 见图1。 0022 将所述四条弹力带带体4的游离端头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托板3左右两侧边靠近 四个角部位对称设置的四个耳环6即构成所述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托板, 见图2、 图5。 0023 需要说明的是: 0024 1、 所述实施例中助力的力量来源是四条弹力带2被拉长后的回弹力, 也可以是拉 簧被拉长后的回弹力, 同样也可以是其它弹性材料被拉长后的回弹力。 0025 2、 实施例中所述四个耳环6设置在所述托板3左右两侧边靠近四个角的对称部位, 也可以设置在相应的其它部位, 如托板3靠近四个角的下板面或上板面上。 0026 3、 在所述实施例中四条弹力带2是分别通过穿过所述耳环6再。
10、环绕双杠杠面后通 过紧固装置5紧固而形成环状的方式将托足板1与双杠杠面相连接的, 也可以是在所述弹力 带或拉簧两个端头设置挂钩, 一个挂钩钩在托足板1的耳环6上, 另一个挂钩钩在双杠杠面 上以钩挂形式相连接。 0027 使用方法 0028 第一步: 练习者依据助力大小的需要选择好弹力带, 将四条弹力带的游离端分别 穿过所述耳环6再环绕双杠杠面后穿过所述紧固装置5的环圈, 根据助力大小的需要调整好 长度后通过紧固装置5紧固。 0029 第二步: 练习者取身体矢状轴与杠面纵轴平行的方向站立在双杠两根杠面之间面 向所述托足板1的后沿下的地面上, 双手握住所述托足板1上方同侧两根弹力带2之间的双 杠杠面, 跳上成双臂直臂支撑状。 0030 第三步: 练习者双臂屈臂下放身体成双臂屈臂支撑姿势, 这一过程中练习者的双 足底踩踏在所述托足板1的防滑面上使托足板1下降、 弹力带2被拉长, 此时练习者的足底通 过所述托足板1获得一个向上的回弹力, 随后练习者借助弹力带2向上的回弹力完成双臂由 屈臂到伸直双臂撑起身体的动作即完成一次助力双臂屈伸训练的过程。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626082 A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107626082 A 5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107626082 A 6 。